学术投稿

乙型肝炎患者的健康宣教

马慧琴;孙秀琴

关键词:
摘要: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为慢性,严重者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给病人带来巨大痛苦和精神压力.目前对清除乙肝病毒(即转阴治疗)和防止其对肝细胞的破坏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非抗菌作用与临床应用

    以红霉素为代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感染性疾病中应用相当广泛,疗效肯定.近年来研究发现,该类药物除抗菌作用外还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现综述如下.

    作者:邱芳;马德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简易血浆置换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9年2月~2000年12月采用简易血浆置换疗法(PE)治疗4例狼疮性肾炎(LN),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志康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护彤致白细胞减少1例报告

    患者,男,6岁,因感冒发热服用护彤一包(0.2g),每日3次,热退,以后发热即服护彤,近一周持续发热,经化验血常规白细胞为2.4×109/L,幼稚细胞未查到,第3天复查白细胞仍为2.4×109/L.

    作者:刘玉艳;高飞;李强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脑卒中早期应用桃仁承气汤的体会

    急性脑血管破裂(脑出血)和阻塞(脑梗塞或脑栓塞)引起的疾病统称为脑卒中,是一类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患病率、致死率、致残率均相当高,构成日益严重的医学问题.所以,提高对脑卒中的有效治疗以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武连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闭合整复并跟骨牵引下石膏内埋针治疗跟骨骨折20例体会

    跟骨因其形状不规则,周围韧带组织较多,关节面较大,又有力量强大的跟腱附着等原因,一旦发生骨折,处理较为棘手.近5年来,笔者应用闭合整复移位,并在跟骨牵引下维持对位进行石膏外固定,将牵引钢针埋于石膏内以维持牵引力量的方法治疗跟骨骨折2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杜志仙;曾万志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137例口腔白斑的追踪观察与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137例口腔白斑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及病损的转归等方面的追踪观察与临床分析,以便为口腔白斑的防治及防止其癌变积累临床经验.方法对137例口腔白斑进行临床分型,所有病例均做活检,分别采取驱除机械刺激及戒烟,口服维生素A并局部涂擦5%5-FU,手术切除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口腔白斑少数发生癌变,口腔白斑癌变倾向与临床分型、病损部位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上皮异常增生是口腔白斑癌变过程中一个关键阶段,本文采取的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结论目前口腔白斑是国际公认的癌前病变,其发病原因、作用机制等仍不明确,尚无理想的药物或疗法,本文在此方面的探索对口腔白斑的防治及防止其癌变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康妍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外伤性膈疝的CT诊断

    目的研究外伤性膈疝CT扫描征象,提高外伤性膈疝术前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采用螺旋CT(GE HispeedCT/I)对胸及上腹部外伤病人进行上腹部扫描.结果 11例胸及上腹部外伤,合并膈疝病人经CT检查,作出准确诊断,且手术证实.结论外伤性膈疝CT检查诊断符合率100%.

    作者:金梅;刘振伟;于晓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小儿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GM-CSF的动态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小儿细菌性脑膜炎疾病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了20例细菌性脑膜炎和2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GM-CSF的含量变化,并与另22例对照组患儿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GM-CS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及病毒性脑炎组(P<0.01),且恢复期较急性期有所下降(P<0.05).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GM-CSF水平与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GM-CSF参与了颅内细菌感染的病理生理过程,在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中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娄燕;井丽娟;钱培德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诊断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新生儿窒息引起脑血供和气体交换障碍所致的一种全脑性损伤.在病理上 ,主要表现为脑水肿、脑缺血和软化,可同时合并侧脑室室管膜卜、侧脑室内和脑实质出血,晚期为脑萎缩.

    作者:董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致读者·作者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螺旋CT扫描三维骨重建在颌面部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骨重建在颌面部病变中的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患者颌面部行螺旋CT扫描后进行三维骨重建,5例非螺旋扫描作为对照.结果颌面部螺旋CT扫描以层厚2~5mm,螺距1为宜,后重建1mm厚为佳,强调成像技术是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三维表面遍盖法重建技术(SSD)能清楚地显示颌面部骨折的部位、分型、移位情况以及肿瘤整体形态、内部结构,图像立体感强.结论螺旋CT三维骨重建有利于颌面部骨折、肿瘤的诊断,有刊于手术方案的制订.

    作者:罗探念;李玉智;赵英丽;高宏;高淑艳;张治忠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氯沙坦的药理与临床应用

    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中的主要活性介质,在调节人体血压,维护电解质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新型非肽类AngⅡ受体AT1阻滞剂氯沙坦(losartan)的研制开发,标志着对治疗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作者:赵延斌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母儿血型不合引起胎儿水肿的超声诊断

    我们从1998~2002年对我院门诊就诊的孕妇应用R超共检出7例母儿血型不合胎儿水肿,经引产及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

    作者:金爱莲;崔万善;崔顺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毒蛇咬伤患者32例心电图分析

    毒蛇咬伤虽不多见,但被其咬伤后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的影响十分严重,若不及时救治,会立刻危及病人的生命.本文对我院1994~2001年被各种毒蛇咬伤32例患者心电图进行分析.

    作者:郭生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癌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监测30例分析

    我院自1996年1月~1998年1月,对30例癌症病人进行了血液流变学的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德全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中药复方小陷胸汤生药颗粒与饮片及免煎饮片汤剂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旨在进行中药复方小陷胸汤生药袋包颗粒剂替代传统饮片汤剂的研究.方法用正交实验(L9 34)对小陷胸汤的袋包颗粒剂与目前市面流行的免煎饮片和传统饮片汤剂的浸膏得率及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含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在实验动物中进行药效比较.结果三种剂型中,袋包颗粒的浸膏得率及某种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含量高,在动物体内实验中,其药效比对照组和其他两种剂型组有显著的提高.结论中药复方小陷胸汤生药袋包颗粒剂替代传统中药饮片汤剂,方法简便易行,可节省大量药材资源,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丁青龙;苏林通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成功抢救心律平中毒致室速、室颤、传导阻滞1例报告

    1病历摘要患者,女,23岁,因服过量心律平1h入院.入院前1h因生气自服心律平30片(150mg/片).无心悸、气短、无呕吐,扶入诊室.既往健康.入院时BP 71/60mmHg,P 70次/min,R 20次/min.一般状态欠佳,神清、语利,四肢末梢暖,双肺呼吸音清,心率70次/min,律整,各瓣膜未闻及杂音.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糖尿病患者血清TGF-β1和IGF-1水平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患者视力减退,甚至失明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了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等细胞因子的水平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但结果并不完全一致[1~4].

    作者:赵立;吴艺捷;顾鸣宇;姚莉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慢性疾病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慢性疾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及个性特征,以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艾森克个性问卷对61例慢性疾病患者进行测试.结果心身症状检出率85.2%,其中以躯体化、焦虑、恐怖、精神病性抑郁显著,提示神经质及内向性格是慢性疾病患者的主要个性特征.结论及早对慢性疾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为主的综合护理,对促进慢性疾病患者恢复自身健康十分重要.

    作者:马玉玲;肖杰男;李苗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冬虫夏草及其伪品的鉴别

    冬虫夏草简称虫草,为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本品由虫体与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

    作者:王纯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