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寅兵;钱燕宁
我国入世后,中外合资和外资医院将逐渐进入国内,国内医疗市场竞争将日趋激烈.医院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迅速培育和提升本院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就如何培育医院核心竞争力问题进行初探.
作者:孟庆元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尿蛋白质定性检查是泌尿系统疾病及一些全身性疾病的不可缺少的过筛试验.对肾脏等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预后观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董德华;王梅花;王兰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骨转移瘤较常见,其确诊对肿瘤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搜集确有原发恶性肿瘤的100例骨转移,报告如下.
作者:周中良;李丰亭;罗锐;陈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3种口服甘露醇导泻方法的清肠效果,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及不良反应.方法把90例妇科术前肠道准备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A组(20%甘露醇200ml,5%GNS 1500ml),B组(20%甘露醇,5%GNS 1000ml),C组(20%甘露醇200ml),并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结果 3种方法的肠道清洁,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差异无显著性;口服甘露醇同时饮大量的水(>1000ml)所致胃肠反应增多.结论单服20%甘露醇200ml用于妇科术前肠道准备更简便,患者依从性好,效果满意.
作者:骆绮云;黄凤玉;谭绮尹;叶小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自1998~2002年收治18例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急性呼吸衰竭,全部治愈.现将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宫会爱;吕廷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和分析普洱县远程会诊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于2002年8~9月整群抽取普洱县人民医院远程会诊病例65例(病例组)和同期转院治疗组病例65例(对照组)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1)病例组(远程会诊组)的总有效率95.4%,对照组(转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6.9%,病例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01).(2)病例组诊断符合率为98.5%,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78.5%,病例组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P<0.001).(3)病例组平均治疗费为2500元,对照组平均治疗费为25000元,病例平均治疗费比对照组平均治疗费低(P<0.001).(4)病例组平均病程为34.2天,对照组平均病程为62.5天,病例组平均病程比对照组少(P<0.001).结论远程会诊能减少病人的家庭经济负担,同时提高医院的综合效益.建议在边疆县级医院开展远程会诊业务.
作者:杨家林;刘福根;叶松;郭家升;杨菊芬;邹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2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甲组、乙组),甲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脑细胞保护剂等治疗.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30天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甲组有效率65.7%,乙组有效率87.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高压氧治疗能提高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其功能缺损.
作者:宛丰;黄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金纳多对缺血后再灌流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于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分别以0.05ml/kg,0.1ml/kg,0.2ml/kg剂量腹腔注射金纳多针剂每天1次.观察金纳多对脑缺血程度,梗塞体积,Bax、Bcl-2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金纳多能减轻脑缺血程度,减少梗塞体积,提高半暗带内Bcl-2的合成并减低Bax的合成,各组剂量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金纳多对保护神经细胞免受缺血性损害有一定效果.其作用可能与Bax、Bcl-2含量改变有关.
作者:邱学才;顾玲;唐太昆;杨云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灭菌隧道擦拭方法对粉针剂色点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实验,寻找佳的擦拭方案.结果使用75%酒精每半个月擦拭一次网带外侧、隧道内壁及隧道下支架是佳擦拭方案.结论将隧道佳擦拭方案纳入<灭菌隧道清洁规程>,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执行,管理人员随时检查,可减少粉针剂色点.
作者:王耕;刘忠权;马金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前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仍是临床工作中的难点.我科近年来用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较满意.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咳嗽是儿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有时虽经多种抗菌药物和镇咳药物治疗,但咳嗽仍久治不愈.因此,对我院门诊64例小儿慢性咳嗽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小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内踝后内侧、外踝后外侧纵行切口,胫距关节脱位,直视下固定后踝的手术经验.探讨三踝骨折的手术入路与固定的顺序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结果 16例三踝骨折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按苟三怀提出的标准,优良率93%.结论踝关节内、外侧径路、胫距关节脱位法,可使后踝获解剖复位;外踝钉板固定有利于踝关节的复位与稳定.
作者:艾江平;王佳宾;邢祯全;陈静;李琼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心肌肌钙蛋白T(TnT)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诊断及转归中的价值.方法测定108例健康人及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入院时或入院后2周内每次典型心绞痛发生时血心肌肌钙蛋白T,至心肌肌钙蛋白T高于正常标准者恢复正常或发生心脏事件.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TnT低值为0μg/L,高值为0.19μg/L,第95%分位数0.18μg/L,男为0.083±0.035μg/L,女性为0.079±0.057μg/L,男女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UAP组TnT 0.37±0.12μ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其中21例TnT≥0.2μg/L,12例在入院1周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2例发生猝死,5例发生严重心律失常,而其余2例及所有TnT<0.2μg/L的病例中无1例发生心脏事件.结论血TnT可反映心肌损伤,对于TnT增高的患者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作者:李涛;许香广;黄建平;吴剑胜;邝碧娟;罗国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四肢开放性损伤极为常见,及时正确的抢救及处理是临床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我院2001年一年中共收治227例此类病人,其中上肢损伤132例;下肢损伤61例;复合伤34例.现将手术配合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訾清梅;纪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在多年急诊护理工作中,发现部分急诊护理人员对急诊心理护理不够重视,在认识方面存在以下几点误区.
作者:殷世美;贺英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了解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后,对精神科临床治疗的影响.方法调查<条例>颁布实施前2002年2~5月份(以下简称前组)和颁布实施后9~12月份(以下简称后组)期间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患者,了解住院期间用药及其它治疗情况.结果 (1)前组抗精神病药物使用前三位分别为:氯氮平60例(63.2%),氯丙嗪25例(26.3%),利培酮17例(17.9%);后组为:氯氮平44例(48.4%),奎的平24例(26.4%),氯丙嗪18例(19.8%).后组氯氮平的使用较前组显著减少(X2=4.13,P<0.05);(2)前组用新型抗精神病药(不包括氯氮平)18例(18.9%),后组40例(44.0%);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X2=13.55,P<0.01);(3)前组用电休克治疗(ECT)15例,后组14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条例>颁布实施后,氯氮平仍为临床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但使用率较前显著下降.新型抗精神病药因其疗效好,副作用少,使用明显增多.ECT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措施仍为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
作者:王鹏;高志勤;周延锦;余海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对比并分析前列舒胶囊合并司帕沙星(巴沙)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CP诊断标准的临床病例367例,随机分为3组,前列舒+巴沙组、巴沙组、前列舒组治疗,对比分析各组疗效.结果①ESP检查中WBC减少:巴沙+前列舒组明显优于单用巴沙组、前列舒组(P<0.01);而巴沙组又优于前列舒组(P<0.05);②卵磷脂增加:巴沙+前列舒组优于巴沙组、前列舒组(P<0.01),而巴沙组与前列舒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症状改善:巴沙+前列舒组优于巴沙组、前列舒组(P<0.05),而巴沙组与前列舒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用药治疗CP的效果较单用中药或西药为好.
作者:何伟强;徐发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动手能力培养在医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它包括临床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诊治水平和自学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因此组织好实习对其尤其重要.我院在此项工作中,突出成人教育特点,在数年来的教学中,坚持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从而获得较好的成绩.
作者:李大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外周T细胞是不均一群体,按T细胞受体(TCR)的类型可将T细胞分为TCRγδ+T细胞和TCRαβ+T细胞.TCRαβ+T细胞又可分为CD4+T细胞和CD8+T细胞.通过研究一系列已建立的小鼠CD4+T辅助细胞克隆分泌细胞因子的类型,辅助T细胞(helper T cell,Th)对于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以及对细胞和体液免疫均有重要的调节作用,1986年Mossan等提出,小鼠CD4+T细胞按细胞因子产生的模式和生物学功能,有两种极不相同的亚群,分别称为Th1和Th2.
作者:徐翼;杨一民;方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们收集所收治的心电图(ECG)具有急性心肌梗死(AMI)样图形改变的病毒性心肌炎(VM)46例,现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赵成宝;周中明;王雪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