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124例

滕锦楠;郑静;周志明;叶巍岭

关键词:内镜手术治疗, 慢性鼻窦炎,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 鼻息肉, 手术疗效, 生理功能, 临床资料, 基本功能, 新技术, 引流, 通气, 患者, 国内, 方法, 鼻腔
摘要: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是国内外近年来广泛开展的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新技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大限度地保留了鼻腔、鼻窦的基本功能,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达到其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复,本文对我科3年来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2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试对提高本手术疗效的方法进行探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细胞凋亡失调与炎症性肠病

    细胞凋亡失调可导致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可能与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有关.目前认为肠黏膜细胞凋亡失调在IBD的发病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过度、肠黏膜固有层T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凋亡迟滞可能是IBD发生及发展的原因之一,本文就细胞凋亡失调在IBD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叶献词;吴正祥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探讨提高其治疗成功率的措施.方法:对我院1995-2006年27例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7例,所有病例在入院24 h内均作出正确诊断和处理,均为Ⅲ型食管闭锁,没有误诊.其中12例接受手术治疗,存活10例,死亡2例;吻合口瘘3例,其中2例痊愈;吻合口狭窄2例,扩张后痊愈.结论:早期诊断、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熟练轻柔的操作和良好的术后监护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吴国伟;金乐潇;胡型锑;王胜利;杨美高;黄宪平;赵曙光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外伤性急性脑肿胀32例

    外伤性急性脑肿胀(brain swelling,BS)一般指严重颅脑损伤后数小时内(通常为4 h)行CT检查,既有明显的一侧或双侧脑水肿、肿胀而未见明显颅内血肿的病症.典型表现为深昏迷,并进行性恶性发展,病情难以控制,临床报道死亡率超过85%,与弥漫性轴索损伤同属弥漫性脑损伤.通过对外伤后急性脑肿胀3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提高其生存率的方法.

    作者:高福源;郝帅;姚香芝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改良硬腭进路和术中暂时性阻断颈外动脉在鼻咽部纤维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改良硬腭进路和术中暂时性阻断颈外动脉对鼻咽部纤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鼻咽部纤维瘤患者采用改良硬腭进路直视下手术治疗.其中A组7例患者术中暂时性阻断颈外动脉,B组6例患者术中行颈外动脉结扎.结果:13例患者的肿瘤被完整切除,A组术中出血量平均(76.86±8.24)mL,B组为(68.86±7.35)mL,两组之间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术后继发出血病例.全部患者经12个月~2年(平均14.5个月)复查,发现1例肿瘤复发.结论:改良硬腭进路可以充分暴露肿瘤范围和边界,从而达到直视下切除肿瘤目的.术中暂时性阻断颈外动脉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

    作者:林松柏;林云雁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AP)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24例H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例HAP占同期急性胰腺炎的3.42%(24/702),轻型HAP 18例,重症HAP 6例,血甘油三酯(TG)平均值重症组(23.25 mmol/L)较轻型组(17.69 mmol/L)为高(P<0.05),经治疗后血TG降至5.65 mmol/L以下的平均时间重症组(14.5 d)较轻型组(6.1 d)为长(P<0.05),血淀粉酶及尿淀粉酶正常或轻微升高者14例(58.3%),24例虽均痊愈出院,但重症组有3例并发呼吸衰竭.结论:在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上HAP既有急性胰腺炎的一般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须引起重视.

    作者:汪慧访;陈晓岗;丁小云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罗库溴铵联合麻黄素行快速气管插管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麻黄素对罗库溴铵起效时间及循环的影响.方法:35例择期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麻黄素组(E组,17例)和生理盐水组(S组,18例).E组病人诱导后给予麻黄素70 μg/kg,30 s后给予罗库溴铵0.6mg/kg.S组则以同容量的生理盐水代替麻黄素,其余相同.采用TOF-Watch肌肉加速度仪监测肌松.记录肌松药的起效时间、气管插管条件评分以及病人诱导前、插管即时、插管后1 min、插管后3 min、插管后5 min的血压及心率.结果:E组病人的起效时间为(81.7±38.7)s,短于S组病人的(106.1±42.6)s,但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无显著性(P=0.087).气管插管条件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E组病人在诱导插管过程中血压波动不大(P>0.05).结论:麻黄素并未显著缩短罗库溴铵的起效时间,但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诱导插管过程中使血压更趋平稳.

    作者:向桂芳;罗放;张铁军;张成伟;田玉科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加替沙星致癫痫发作3例

    加替沙星致老年患者癫痫发作尚未见报道,我院于2005年至今发现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别非;崔卉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右肾上腺髓样脂肪瘤1例

    患者女,38岁.因体检发现右肾上腺肿瘤1个月,于2006年4月22日入院.查体: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B超示:右肾上腺区强回声实性占位.CT检查:右肾上腺区肿物,其内可见脂肪密度,考虑为右肾上腺髓样脂肪瘤.行手术切除.病理检查,肉眼:灰黄灰褐色球形肿物一个,大小为7.5 cm×6 cm×3 cm,表面有不完整包膜,切面实性黄褐色,有灶性出血.镜下:肿瘤组织由大量分化成熟的脂肪组织构成,在脂肪组织间有弥散分布的骨髓成分,可见巨核细胞、粒细胞、红细胞和淋巴细胞被脂肪细胞浸润,局部周边见残留肾上腺皮质细胞(图1).病理诊断:(右)肾上腺髓样脂肪瘤.

    作者:俞志刚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肠道广基、扁平息肉79例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对胃肠道广基、扁平息肉的治疗作用.方法:对79例胃肠道广基、扁平息肉患者(胃息肉60例,结肠息肉19例)采用德国ERBE公司APC300型内镜专用氩气刀进行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结果:79例患者全部临床近期治愈.结论: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胃肠道广基、扁平息肉是安全、有效、可靠的.

    作者:陆敏;田耀洲;夏军权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改良胆道圆管式冲刮匙治疗肝内胆管结石3年应用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改良胆道圆管式冲刮匙在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61例(B组)肝内胆管结石手术中应用改良胆道圆管式冲刮匙的患者,随访患者均为手术后满3年者,对其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肝叶部分切除率、胆道损伤出血率、术后结石残留率以及远期复发率等情况进行分析,并与同时期应用传统胆道刮匙的83例(A组)同种病例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A组术中5例出现胆道损伤出血,B组术中1例出现胆道损伤出血.A组术后造影12例(14.5%)出现肝内胆管残留结石,B组术后造影5例(8.2%)残留肝内胆管结石.共136例得到完整随访,A组79例,B组57例,A组有10例(12.7%)结石复发,B组有4例(7.O%)结石复发.结论:改良胆道圆管式冲刮匙较传统刮匙取石方法效果确切,胆道损伤机会小,结石残留率及远期复发率低.

    作者:方喜;廖文鹏;李进展;吴俊伟;张银奕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压缩性跟骨骨折43例

    目的:探讨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移位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43例,男34例,女9例,年龄20~48岁,平均35.3岁.单侧36例,双侧7例,共50侧跟骨骨折.按Sanders分类骨折分型,其中Ⅱ型25例30足,Ⅲ型13例15足,Ⅳ型5例5足.伤后至手术时间2~7 d.采用足跟外侧L形切口,Sander型钛合金钢板内固定.结果:随访3~48个月,平均23个月.切口皮肤坏死6例6足,二期愈合5例,皮瓣转移覆盖1例.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定:优26足,良13足,中9足,差2足,优良率78%.结论: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移位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基本满意.

    作者:李永彪;曾宪尚;徐栋梁;潘滔;李占春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经尿道输尿管镜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106例

    目的:提高经尿道输尿管镜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并远端输尿管狭窄的水平.方法: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106例患者接受经尿道榆尿管镜下狭窄镜体扩张、气囊扩张和内切开并碎石和取石等治疗,回顾性总结处理的方法、疗效和并发症.结果:住院时间1~7 d.出院前结石清除率50.9%(54/106).拔除内支架管后1个月,随访率74.5%(79/106).结石清除率82.3%(65/79).B超复查肾积水加重11.4%(9/79),利尿肾图显示输尿管机械性梗阻8.9%(7/79).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的有效方法,正确的手术操作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作者:雷鸣;袁坚;曾国华;张泽;戚德峰;何朝辉;何永忠;李逊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难治性急性左心功能不全中的应用

    随着对呼吸和循环生理的不断深入研究,近年来国外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左心功能不全,尤其是急性肺水肿(APE)的成功案例不断增多,研究表明无创正压通气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肺水肿和气体交换,同时可明显改善心功能.笔者通过8例难治性左心功能不全的病例在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取得明显的效果,证实无创正压通气可明显改善心功能.

    作者:王翔;单洪武;王东波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以肾小管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的原发干燥综合征1例

    患者女,44岁,因发热、咳嗽、乏力1周于2004年7月30日入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经抗炎治疗症状好转.

    作者:王晶璠;杨玲;唐合兰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儿童唾液淀粉酶活性与脾虚证的关系探讨

    我们自2005年3-10月对我院儿科门诊30例脾虚证患儿做了唾液淀粉酶活性检测,并与健康儿童作对照,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潘德军;吴国英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彩色多普勒诊断盆腔静脉曲张症12例

    盆腔静脉曲张症(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盆腔静脉血管充血、扩张所致的症候群,是妇科慢性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多为育龄期妇女,涉及多器官、多系统,其自觉症状与体征和客观检查不符,因没有典型的临床体征,故临床诊断常有一定困难.随着彩色多普勒的发展和应用,对该病的诊断有一个新的飞跃.本文通过对我院2002年5月至2006年3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盆腔静脉曲张症12例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旨在探讨其声像图表现和超声诊断价值.

    作者:夏玉光;王海荣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后前路联合一期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12例

    目的:探讨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7月12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应用后前路一期手术治疗,先行后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脊髓功能采用JOA评分进行评定,随访观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随访平均16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4.83分,术后12个月时JOA平均评分11.08分,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无内植物松动、断裂发生,均获骨性融合.结论: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采用后前路联合一期手术治疗,可达到充分的减压、即刻可靠的稳定,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有利的条件,但应根据患者具体的损伤机制和MRI等影像学特点,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作者:李健;谭平先;颜登鲁;张在恒;谢清华;高梁斌;潘永谦;张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钠氢通道抑制剂在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

    缺血再灌注损伤经常发生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如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器官移植、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溶栓治疗、休克治疗等.它可以引起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心肌舒缩功能障碍,脑、肾、肠等许多脏器损伤,成为影响缺血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针对缺血再灌注条件下的各种心肌保护方法层出不穷.在诸多方法中,关于钠氢通道(Na+/H+-exchanger,NHE)及钠氢通道抑制剂(Na+/H+-exchanger inhibitor,NHEI)的研究已经引起国内外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心脏选择性NHEI也已经进入了临床试验期.现将目前关于NHEI的研究及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胡若愚;景华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翼状胬肉不同手术方法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单纯切除或联合羊膜移植或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等3种不同方法治疗初发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102例106只眼分为A、B、C 3组,A组单纯胬肉切除30例30只眼,B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33例35只眼,C组翼状胬肉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39例41只眼.术后随访观察3~20个月,观察比较复发情况.结果:A组30眼中10眼复发,复发率33.3%;B组35眼中4眼复发,复发率11.4%;C组41眼中2眼复发,复发率4.9%.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59,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9.98,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12,P>0.05).结论:初发翼状胬肉采取单纯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或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均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作者:赵贵阳;于晓明 刊期: 2006年第24期

  • 全身多发性神经鞘瘤1例

    神经鞘瘤是由周围神经的Schwann鞘所形成的肿瘤,笔者近期遇见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晓东 刊期: 2006年第24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