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晓东
目的:观察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同时比较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上肢手术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用0.375%左旋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25 mL行臂丛神经阻滞,记录各支神经感觉和运动阻滞开始时间,术后进行随访,并记录感觉阻滞恢复时间.结果:两组对腋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阻滞开始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肋间臂和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和尺神经阻滞开始时间左旋布比卡因组快于罗哌卡因组(P<0.05).两组比较前臂和肘运动阻滞的开始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腕和手指运动阻滞的开始时间左旋布比卡因组快于罗哌卡因组(P<0.05),同时其感觉恢复时间也长于罗哌卡因组(P<0.01),两组术中阻滞满意度相同.结论:0.375%左旋布比卡因可用于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桡侧感觉神经阻滞起效和罗哌卡因相同,但尺侧起效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快于罗哌卡因,同时感觉恢复时间也长于罗哌卡因,从而可提供满意的术后止痛.
作者:张娟;王培松;吕晨;陶涛;邹建玲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高龄病人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的特点.方法:对我科1985年8月至2006年3月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20例高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高龄病人均在基础病得到控制以后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除1例第10天出现消化道出血和6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经保守治疗而愈外,其余病人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皆痊愈出院.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还有一定的病死率,高龄病人更因基础病多、年老体弱、营养不良等,给手术增加了很多困难和危险性,但只要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注意预防感染和治疗基础病,加强营养支持,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仍是高龄病人壶腹周围癌和胰头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洪伟勤;吴骏;温思齐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评价改良硬腭进路和术中暂时性阻断颈外动脉对鼻咽部纤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鼻咽部纤维瘤患者采用改良硬腭进路直视下手术治疗.其中A组7例患者术中暂时性阻断颈外动脉,B组6例患者术中行颈外动脉结扎.结果:13例患者的肿瘤被完整切除,A组术中出血量平均(76.86±8.24)mL,B组为(68.86±7.35)mL,两组之间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无术后继发出血病例.全部患者经12个月~2年(平均14.5个月)复查,发现1例肿瘤复发.结论:改良硬腭进路可以充分暴露肿瘤范围和边界,从而达到直视下切除肿瘤目的.术中暂时性阻断颈外动脉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
作者:林松柏;林云雁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4年7月12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应用后前路一期手术治疗,先行后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脊髓功能采用JOA评分进行评定,随访观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例随访平均16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4.83分,术后12个月时JOA平均评分11.08分,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患者无内植物松动、断裂发生,均获骨性融合.结论:对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采用后前路联合一期手术治疗,可达到充分的减压、即刻可靠的稳定,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有利的条件,但应根据患者具体的损伤机制和MRI等影像学特点,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作者:李健;谭平先;颜登鲁;张在恒;谢清华;高梁斌;潘永谦;张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神经鞘瘤是由周围神经的Schwann鞘所形成的肿瘤,笔者近期遇见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晓东 刊期: 2006年第24期
随着对呼吸和循环生理的不断深入研究,近年来国外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左心功能不全,尤其是急性肺水肿(APE)的成功案例不断增多,研究表明无创正压通气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肺水肿和气体交换,同时可明显改善心功能.笔者通过8例难治性左心功能不全的病例在常规治疗无效的情况下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取得明显的效果,证实无创正压通气可明显改善心功能.
作者:王翔;单洪武;王东波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儿童睡眠状况和睡眠呼吸疾病主要症状的发生率,探讨儿童睡眠时间与环境,睡眠呼吸疾病与遗传的关系,为制定预防和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地区4 000名2~14岁儿童,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对其家长进行儿童睡眠状况的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结果:回收3 848份问卷,回收率为96.2%.平均夜间睡眠时间为(8.95±1.16) h,其中男(8.93±1.12) h,女(8.98±1.20) h,午睡时间为(1.20±1.01)h,其中男(1.21±1.08) h,女(1.19±0.95) h;儿童睡眠打鼾的发生率为4.65%,张口呼吸为3.53%,呼吸暂停的发生率为0.49%,睡眠不安为6.08%.睡眠打鼾者夜间睡眠时间较不打鼾者少,与父母同睡者睡眠时间较独睡者长,差异均有显著性,不同年龄段,睡眠打鼾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不同地理环境打鼾儿童的比例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广州地区儿童睡眠打鼾的发生率较高,睡眠时间长短和打鼾的发生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睡眠时间的长短与打鼾及睡眠环境有关,睡眠打鼾的发生与家族遗传有关,睡眠打鼾6岁以下多见,乡镇的发生率高.
作者:刘大波;钟建文;邓力;陈倩;麦坚凝;黄振云;周丽枫;钱蔚珍;蓝海英;郭铁军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改良克氏针结合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移位性骨折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34例移位性髌骨骨折以2根直径2 mm克氏钢针(其针尾2 mm处预置圆孔,孔的直径0.8 mm)结合双股2号可吸收线穿过针尾孔形成张力带结构固定,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2例,随访时间3~21个月,平均9.2个月.临床疗效Bostman评分优良率90.6%,疗效差者9.4%.术后仅1例针尾处触痛,均无其他并发症.术后3~6个月内X线照片示解剖复位者占76.5%,功能复位者占23.5%.骨折愈合时间6~36周,平均10.7周.结论:改良克氏针结合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移位性骨折的疗效好、并发症少.
作者:艾昌淼;张勇华;朱国权;罗兴武 刊期: 2006年第24期
患者女,38岁.因体检发现右肾上腺肿瘤1个月,于2006年4月22日入院.查体: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B超示:右肾上腺区强回声实性占位.CT检查:右肾上腺区肿物,其内可见脂肪密度,考虑为右肾上腺髓样脂肪瘤.行手术切除.病理检查,肉眼:灰黄灰褐色球形肿物一个,大小为7.5 cm×6 cm×3 cm,表面有不完整包膜,切面实性黄褐色,有灶性出血.镜下:肿瘤组织由大量分化成熟的脂肪组织构成,在脂肪组织间有弥散分布的骨髓成分,可见巨核细胞、粒细胞、红细胞和淋巴细胞被脂肪细胞浸润,局部周边见残留肾上腺皮质细胞(图1).病理诊断:(右)肾上腺髓样脂肪瘤.
作者:俞志刚 刊期: 2006年第24期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是国内外近年来广泛开展的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新技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大限度地保留了鼻腔、鼻窦的基本功能,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达到其自身生理功能的恢复,本文对我科3年来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2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试对提高本手术疗效的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滕锦楠;郑静;周志明;叶巍岭 刊期: 2006年第24期
喉显微激光手术的大危险性在于激光击穿气管导管引起气管燃爆.众所周知,高浓度氧气遇激光照射会引起燃爆,但一般说法,氧浓度控制在30%以内不会引起燃爆[1].也有报道认为,CO2激光的燃爆氧浓度只有23%[2].为了验证紧闭回路低浓度氧通气在喉显微激光手术中的安全性和寻找确切的氧浓度燃爆点,本实验通过模拟肺通气的离体实验进行了一些探索,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伟峰;邵景汉;马逸俊;陈建强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盐酸戊乙奎醚是一种新型长效抗胆碱药,它具有中枢及外周抗毒蕈碱(M)和抗烟碱(N)样作用,能选择性作用于M1和M3亚型.因其对M2亚型无明显拮抗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比观察术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对病人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镇静程度、腺体分泌的影响,探讨盐酸戊乙奎醚在心血管手术中应用的效果.
作者:于辉;曲茹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一点红治疗静脉输液后紫癜、瘀斑的疗效.方法:190例接受静脉输液治疗而发生静脉炎伴发紫癜、瘀斑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分别给予一点红、50%硫酸镁、喜疗妥软膏局部外敷和外涂.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时间、临床症状的消失、平均治疗时间和治愈率均比对照1组和对照2组好,其祛瘀效果显著(P<0.01).结论:一点红是治疗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及伴发紫癜、瘀斑较理想的药物,能在短期内快速祛瘀、消肿.
作者:潘媚媚;余同珍;钟宁英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观察双氢青蒿素对多种肿瘤细胞和动物移植瘤模型的抑制作用,分析其抗癌作用的特异性.方法:用MTT法、SRB法观察和比较双氢青蒿素对多种肿瘤细胞和正常人体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小鼠的B16-BL6、H22和Lewis等肿瘤模型分析双氢青蒿素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铁对双氢青蒿素抗肿瘤效应的药物协同作用.结果:双氢青蒿素对小鼠的B16-BL6、H22和Lewis肿瘤模型的肿瘤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提前6 h口服少量硫酸亚铁,可明显增强双氢青蒿素对B16-BL6、H22的抗肿瘤效应;双氢青蒿素对K562、KB、HCT、SGC7901、Hela、HepG、BGC823、KCC853、Bel7402、A549、B16-BL6细胞均有抑制作用.IC50(μg/mL)分别为4.12、10.21、11.02、11.77、13.03、18.36、26.47、28.02、44.55、46.28、54.46.在17.5~35 μg/mL药物浓度作用下,正常细胞(HELF)有3%~5%生长,而肿瘤细胞没有增长,并有部分死亡.结论:双氢青蒿素对多种肿瘤细胞和动物移植瘤模型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抑制作用,铁剂有抗癌协同作用.
作者:曹智刚;袁守军;陈惠鹏;徐兰平;田增月;韩昌明;丁林茂 刊期: 2006年第24期
股薄肌位于大腿内侧,有众多的协同肌,切取后对大腿的功能影响不大,且肌瓣有正常的抗拉力和张力,血管神经蒂长,解剖位置表浅,手术切取简便易行,是理想的供肌[1].股薄肌在一些器官的重建或作为各种缺损的填充、修补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现将股薄肌的解剖学特点及其部分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史松;刘浩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盆腔静脉曲张症(pelvic congestion syndrome)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盆腔静脉血管充血、扩张所致的症候群,是妇科慢性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多为育龄期妇女,涉及多器官、多系统,其自觉症状与体征和客观检查不符,因没有典型的临床体征,故临床诊断常有一定困难.随着彩色多普勒的发展和应用,对该病的诊断有一个新的飞跃.本文通过对我院2002年5月至2006年3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诊断盆腔静脉曲张症12例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旨在探讨其声像图表现和超声诊断价值.
作者:夏玉光;王海荣 刊期: 2006年第24期
患者女,22岁,已婚;因人流术后7 d下腹疼痛7 h入院;入院时检查:血压测不到,深昏迷状,重度贫血貌,双侧瞳孔散大(直径=5 mm),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消失,心率120次/min,心音弱,腹稍隆起,腹穿抽出不凝血5 mL,入院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补液输血,病人呈一度心跳骤停,行气管插管,胸外按压等心肺复苏,心跳血压恢复正常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左侧输卵管壶腹部妊娠破裂,腹腔内出血量约3 000 mL,术后病人一直处于深昏迷状态,心跳呼吸骤停数次,与内、外、麻醉科医师一起继续积极抢救2 h,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熊志芳 刊期: 2006年第24期
小肠平滑肌肉瘤是一种少见的小肠恶性肿瘤,占小肠恶性肿瘤的第3位[1].临床外科医师对其认识往往不充分.因其没有特异的辅助检查手段,临床表现又呈多样性,使术前诊断较困难,术前诊断率约30%.为探讨小肠平滑肌肉瘤的诊断方法、误诊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笔者整理回顾了近25年来我院收治的18例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翟岱垠;黄建光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了解我院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菌种分布、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状况.方法:收集2004年9月至2006年1月我院住院和门诊患者样本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分析多重耐药发生率、菌种分布、样本分布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用双纸片确证试验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采用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序列PCR(ERIC-PCR)检测菌株间的同源关系.结果:多重耐药株发生率为92.37%(605/655);分离率居前3位的菌种为肺炎克雷伯菌(23.05%)、大肠埃希菌(22.29%)和铜绿假单胞菌(15.73%);大肠埃希菌主要分离自尿液,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离自痰液;分离的各菌种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他唑新虽有较高的敏感率,但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发生率分别为61.54%(32/52)和47.83%(22/46);存在ESBLs菌株在院内的传播扩散.结论:临床上应重视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感染,合理选用抗生素和严格消毒措施.
作者:冯福英;张亚彬;苏丽萍;王德春;黄晓辉 刊期: 2006年第24期
目的:探讨经腔内途径治疗膀胱结石的微创、有效的新方法.方法:以尿道电切镜外鞘置入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将结石击碎,碎石颗粒顺外镜水流冲出体外.结果:100例病人一次碎石成功,碎石颗粒术中即全部排出体外.结论:上述方法治疗膀胱结石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效果确切、病人痛苦小等优点,特别是对于合并前列腺增生或尿道狭窄者效果更佳.
作者:吴哲;邓交 刊期: 200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