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粒细胞输注与rhG-CSF联合治疗难治性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的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王波;卢成瑜;关镜明;钟帼钰;叶铁真;陈福雄;吴梓梁

关键词:难治性白血病 儿童 粒细胞输血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
摘要:目的探讨粒细胞输注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联合应用于难治性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的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作用.方法化疗方案:难治急淋,VILP诱导、CAT+HD-MTX+IT巩固、VILP+VM26-AraC强化、XH-88维持;难治性急非淋以IA或AMSA/Mito+AraC,或DA+VM26诱导.化疗结束后24~48h起给予rhG-CSF,直至白细胞升高至≥3×109/L.观察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仍<0.5×109/L,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抗生素治疗48~72h无效时每天或隔日输注粒细胞2~3×1010/(m2*d),直至临床改善.对照组不予粒细胞输注治疗.观察发热持续时间和感染治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体温持续≥38.5℃的时间明显缩短(5.21±2.14天,t=5.83,P<0.01)、感染治愈率上升(96.2%,t=6.21,P<0.01);死亡率下降(t=6.5, P<0.01).结论粒细胞输注与rhG-CSF联合治疗难治性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的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可缩短发热时间、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他克莫司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清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FK506)预处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清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及意义.方法牛磺胆碱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法建立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LPS组、LPS+FK组,分别测定0、3、6、9h两组血清TNF-α、IL-1β含量并观察肺湿重/干重(W/D)比值、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两组血清TNF-α、IL-1β含量均呈先升后降趋势,TNF-α于3h达峰值,IL-1β于6h达峰值,各时间LPS+FK组TNF-α、IL-1β含量均较LPS组低(P均<0.01).各时间点LPS、LPS+FK组大鼠肺湿重/干重(W/D)比值均较0h相显著升高;LPS+FK组升高幅度低于LPS组(P均<0.01).肺组织病理显示:LPS组大鼠肺实质及间质广泛性损害,肺间隔明显水肿、增厚,肺泡结构紊乱伴大量炎性渗出及PMN浸润;LPS+FK组肺组织损伤程度减轻.结论他克莫司干预可减少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血清TNF-α、IL-1β含量,减轻由炎性介质引起的急性炎症损害.

    作者:窦春青;赵青川;窦科峰;杨雁灵;岳树强;李开宗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正常人和部分高血压患者的CGRP ADM测定比较分析

    目的通过测定部分正常人和部分高血压患者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及肾上腺髓质素(ADM)含量,了解正常人与高血压病患者CGRP、ADM浓度的变化及GRP、ADM在高血压病发病中的作用;对治疗和疗效的观察起到一定的监测作用.方法正常人和高血压患者均抽空腹晨血注入到特殊抗凝管内,分离血浆后待测.CGRP、ADM的测定均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 40例正常人血浆CGRP含量为65.96±25.08ng/L;28例高血压患者CGRP含量为54.58±17.32ng/L;高血压组与正常人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40例正常人血浆ADM含量为34.49±11.42ng/L,28例高血压患者ADM含量为47.69±7.12ng/L,正常人与高血压组比较,P<0.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高血压患者CGRP的降低是因为不能拮抗内皮素的增高,同时也是导致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而ADM的增高可能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和自我平衡的反应;CGRP、ADM浓度可随着病程的发展而进一步变化.

    作者:陈少珠;谢蓉星;陈文韩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急性会厌炎死亡1例报告

    患者,男,56岁,因咽痛伴呼吸困难4h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h无明显诱因出现咽部不适、疼痛,无发热及全身不适,无咳嗽及声音嘶哑,在急诊科检查发现咽部充血,考虑上呼吸道感染,给予口服抗生素、抗病毒等药物后回家治疗,约2h后,患者感憋气,遂再来我院,在由急诊科转诊途中,患者出现明显憋气,行走困难,入科后检查,患者神志清,口唇紫绀,有三凹征,说话似口中含物,不能平卧,即给予吸氧、地塞米松15mg静点及抗生素治疗,患者感憋气减轻,但于20min后患者病情突然加重,出现窒息,行气管插管时发现会厌粘膜水肿明显,呈球状坠向声门,试插管未成功,此时患者呼吸心跳停止,急行紧急气管切开术,给予人工呼吸、心外按压、心三联、呼三联等抢救,患者心跳恢复,但无自主呼吸,经机械通气,积极脑复苏等治疗,自主呼吸、意识始终未恢复,死亡.

    作者:朱才新;陈福虎;高自强;陈辉;张仪;张颖绯;唐培俊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腘动脉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腘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腘动脉损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结果痊愈20例,截肢2例,慢性脊髓炎,功能障碍2例.结论对腘动脉损伤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及时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亦军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子宫全切术两种不同缝合方法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经腹子宫全切阴道断端开放圆韧带悬吊术式,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子宫全切阴道断端开放、圆韧带悬吊缝合双侧阴道角为研究组63例,常规术式阴道断端闭合、圆韧带断端与附件或漏斗韧带断端组合为对照组65例,分别观察手术时间、术时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出血量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病率、术后并发症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阴道断端开放,置引流至体外可避免血肿及炎性包块的形成,降低了术后病率,阴道断端无炎性息肉生长.圆韧带悬吊缝合双侧阴道角保持阴道原有深度,避免阴道壁脱垂.另外,可矫正轻度的阴道前后壁膨出.术后对性生活无影响,提高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此术式值得推广.

    作者:高欲静;陈素清;孙秀云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中输卵管的病理改变

    目的研究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中输卵管的病理改变,为手术中输卵管的去/留提供依据.方法对122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囊肿的输卵管病理改变在本组病人中主要表现为:输卵管卵巢粘连、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水,并2例输卵管内有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结论子宫内膜异位较少分布在输卵管管腔,建议对年轻、有生育要求的病人,应该尽量保留输卵管及卵巢组织,以保留病人的生育功能.

    作者:陈沛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自发性少儿寰枢椎半脱位38例临床分析

    自发性少儿寰枢椎半脱位比较常见,该病常继发咽后壁感染或头某一姿势过久,发病后颈部强直,旋转固定或颈部肌肉阵发性痉挛,伴头枕部疼痛.笔者自1998~2003年采用枕颌吊带卧式持续牵引逐渐复位,后期配合颈托外固定进行关节组织修复治疗,经38例临床治疗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忠世;代成甫;李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异丙酚不同配伍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比较

    异丙酚已广泛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静脉麻醉,但异丙酚镇痛效能差.为了寻找理想的配伍方式,我科试用异丙酚分别配伍芬太尼、氯胺酮两种方法,均取得较好的临床麻醉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海平;钟国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酒石酸柱晶白霉素的配伍观察

    氧氟沙星是第3代喹诺酮类广谱抗生素,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酒石酸柱晶白霉素联合应用,在临床上预防和治疗感染有很好的疗效.笔者对氧氟沙星注射液与注射用酒石酸柱晶白霉素配伍进行了实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百方;秦冬颖;姜明晶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经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可行性及相关处理.方法分析12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行LC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20例患者中除8例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均顺利完成LC手术,全组无胆漏及肝外胆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急性胆囊炎行LC是可行的,适应证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成功的关键是具备熟练的镜下操作技巧以及正确的处理方法,必要时果断中转开腹.

    作者:胡明;华沪玮;黄炯强;范慧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新生儿低血糖症5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住院1010例新生儿于入院时进行血糖筛查.结果低血糖51例,总发生率为5.1%,其中早产儿为17.4%,低出生体重儿为17.2%,巨大儿为27.7%,均显著高于足月正常体重儿的2.2%.新生儿窒息易引起低血糖.在低血糖治疗时,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较足月正常体重儿更易发生一过性高血糖.结论对凡存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巨大、窒息等低血糖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均应严密监测血糖,并尽早喂养或鼻饲.在治疗过程中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血糖恢复正常后应减慢葡萄糖输注速度或给5%葡萄糖液,以避免发生高血糖.

    作者:董建路;刘英雪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术期神经心理状态的研究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病人围术期神经心理状态的改变.方法选择在低温体外循环或非体外循环下行冠脉搭桥术的男性病人40例,分为体外循环组和非体外循环组,每组20例.于术前1天和术后7~10天,进行下列认知功能项目的检查:简易智力状态检查, 数字广度测验, 符号数字模式测验, 斯特鲁字色干扰测验, 连线测验A型.在术前1天、术后7~10天及术后3个月,应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状态/特性询问表评估抑郁和焦虑程度.结果体外循环组病人数字广度测验术后评分低于术前(P<0.05),斯特鲁字色干扰测验时间长于术前(P<0.05);非体外循环组病人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显著降低(P<0.01),斯特鲁字色干扰测验的时间长于术前(P<0.01),错说和阻塞反应的错误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前(P<0.05).体外循环组病人的数字广度测验(逆向)、斯特鲁字色干扰测验的改正反应和阻塞反应较非体外循环组病人显著减退(P<0.05).两组病人的抑郁程度在术后7~10天显著增高(P<0.01),术后3个月恢复到术前水平.而体外循环组病人术后7~10天焦虑状态显著重于非体外循环组病人(P<0.05).抑郁和焦虑程度与认知功能的某些项目相关.结论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后神经心理状态损害的发生率高于非体外循环组病人.情感状态对围术期认知功能的改变有一定影响.

    作者:尹毅青;罗爱伦;郭向阳;李立环;任洪智;叶铁虎;黄宇光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神经母细胞瘤骨髓浸润的形态学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的血象、骨髓象及形态特点.对其形态学特征有其认识.方法常规血象及骨髓象分析.结果 3例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的血象均呈类白血病反应.2例4次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1例3次有核细胞增生极度减低,其中1例伴有骨髓坏死.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既有呈单一弥散分布,也可发现花环状瘤细胞团及神经纤维突穿连的瘤细胞团.结论神经母细胞瘤骨髓浸润有其特殊的形态学特点,但仍易与白血病细胞混淆,尤其应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鉴别.

    作者:黄志新;杜欣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眼科药物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眼科医师应战眼病的两大基本手段是手术和用药,即使是手术治疗,同样也需要适时用药.随着现代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应用于眼科药物的研究领域,促使眼科新药的开发和临床应用在不断革新,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面对如此繁多的药物,如何更好地应用就成了比较重要的问题.

    作者:王蕾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下颌畸形与生长不对称率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了解先天性半侧颅面短小症病人下颌畸形随年龄变化的规律,为该症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将本科1年来所收治的先天性小耳病人符合研究条件的254例,根据牙列发育情况分为幼儿组和成人组,对两组的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该症下颌畸形的程度随年龄变化的情况与畸形的分级有关,一级和二级病人的畸形程度随年龄的增长变化不显著,三级病人的畸形程度随年龄增长明显加重.结论一级二级病人在幼儿期可进行不明显破坏骨骼发育的矫形手术,为颅面发育的正常进行提供良好的骨性基础,三级病人的早期手术须慎重.

    作者:何乐人;庄洪兴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随着病情的发展,SAP可引起多个并发症发生,若不及时有效的治疗,其病死率会大大增加,有关它的并发症的报道也越来越多,及早发现、预防、治疗相当重要,现将有关观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娟;康艳立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Ivalon止血海绵加凝血酶治疗中老年人鼻出血的疗效观察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急症之一,多见于中老年人.中老年人因多患高血压及动脉硬化,常会引起反复大量鼻出血,严重时可导致失血性休克.既往多采用凡士林纱条行鼻腔填塞及后鼻孔填塞,患者较痛苦,并导致填塞后并发症,且抽取纱条时还会导致鼻腔第二次损伤及出血,有时处理十分棘手.我科于2002年开始用Ivalon止血海绵加凝血酶代替凡士林纱条鼻腔填塞法治疗中老年人鼻出血41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章流;魏侦强;卓建强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应用头皮冠状切口治疗面中部复合骨折的体会

    面中部骨折在颌面部骨折中是比较常见的.由于面中部诸骨形态不规则,骨质薄弱、骨缝多,当遇到较大的暴力作用时,常发生严重移位的多处骨折,导致面部明显畸形及张口受限,咬合关系紊乱[1].传统的面部小切口手术治疗时,由于切口小,术野暴露不清,常导致复位不准确,固定不可靠,且术后面部遗留疤痕影响美观,疗效不满意.我科从1997年开始,采用头皮冠状切口治疗面中部多处骨折15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博;陈世润;朱伟;王强;邴宇庆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无精子症63例睾丸活检分析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患者睾丸活检临床价值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63例无精子症患者睾丸活检标本,并对部分患者进行性激素测定.结果正常或基本正常睾丸组织15.87%(10/63),生精功能低下47.62%(30/63),成熟障碍7.94%(5/63),支持细胞症28.57%(18/63).结论睾丸活检是诊断无精子症的直接的方法,并对治疗及预后判断有实用价值.

    作者:赵邦荣;尹明黎 刊期: 2004年第10期

  • 施沛特与非甾体消炎药治疗肩部撞击症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治疗肩部撞击症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分析自1998年至今113例用施沛特或非甾体消炎药治疗肩部撞击症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缓解,肩关节外展活动度1周内差异无显著性,2、3、4周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施沛特注射组在肩关节外展活动度及关节疼痛方面明显好于非甾体消炎药组.

    作者:刘磊;马文松;卓清兰;何光联;梁江山;林阳 刊期: 2004年第10期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