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急性良性肌炎20例临床分析

鲁利群;范建义

关键词:肌炎, 急性病, 儿童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特点、病因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 20例儿童急性良性肌炎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起病急,病前有呼吸道( 16例)和消化道( 2例)感染前驱症状,多发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男孩多见,大多冬春季发病,发病可能与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 ,主要表现为小腿肌肉疼痛和步态异常,血清肌酸磷酸激酶( CPK)增高数十倍以上.本病具有自限性,病程 7 d左右,无特殊治疗方法.结论:儿童晨起突发小腿肌肉疼痛和步态异常,结合 CPK显著增高可基本诊断本病,其预后良好.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综合防治对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影响

    目的:总结烧伤后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早期综合防治经验.方法:将 2000年 1月至 2005年 1月收治的 672名烧伤患者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 SIRS的发生率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发生率、病死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中给予早期综合防治的一组, SIRS、 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烧伤后进行早期综合防治可明显阻断 SIRS的发生发展、降低 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陈郁鲜;杨晓燕;邢帮荣;孔庆磊;邓宇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晚期产后出血42例临床分析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 24 h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是产褥期重要并发症之一 [1].笔者对 1995年 5月至 2004年 5月在我院诊治的 42例晚期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发生原因,加强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作者:尉江平;陈利形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肾病综合征合并少见部位血栓4例

    肾病综合征 (NS)是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等,可出现感染、血栓、肾功能衰竭及营养不良等并发症.而 NS并发的血栓多见于外周静脉,如股静脉、肱静脉等.近来我们收治了 4例 NS合并少见部位血栓,现报道如下.

    作者:庄永泽;俞国庆;林沁;王丽萍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静脉套管针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应用

    目的:探讨静脉套管针在多层螺旋 CT增强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 300例 CT增强扫描病人的临床资料,使用静脉套管针 150例,使用螺旋头皮针 150例.结果:使用静脉套管针者无一例发生渗漏,使用螺旋头皮针者有 15例发生渗漏.结论:高压注射器行 CT增强扫描时 ,选用静脉套管针可使造影剂外渗率大幅度下降.

    作者:周少萍;李扬彬;谭理连;江金带;梁彤杰;李树欣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薄层层析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磷脂含量的方法探讨

    薄层层析法是测定磷脂含量的常用方法,但众多文献报道的展开条件不一,且在实际检测中难以达到理想的扫描效果.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原有展开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摸索出一套新的展开方法如下.

    作者:史菲;邱晨;李晓光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气道内球囊导管压迫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护理

    目的:探讨气道内球囊导管压迫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护理配合的措施.方法:对我科 2000年 12月至 2004年 8月 6例患者进行气道内球囊导管压迫治疗咯血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6例患者经气道内球囊导管压迫止血,治疗过程顺利,效果良好,均无发生再出血.结论:气道内球囊导管压迫治疗咯血的成功与否固然与医生操作熟练程度密切相关,但护士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良好的术后观察及护理是压迫止血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柯彩霞;罗益锋;李志平;郭禹标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可行性.方法:由人脐静脉获得间充质干细胞,纯化培养后用不同浓度的 5-氮杂胞苷( 5-azacytidine)诱导,透射电镜、免疫组化及 RT-PCR鉴定诱导后细胞.结果:经 5-氮杂胞苷诱导后的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细胞内有明显的肌丝,横纹样结构形成,核呈卵圆形,位于细胞中央位置,胞质中可见富集的糖原颗粒及线粒体结构.免疫组化可见肌钙蛋白Ⅰ 染色阳性. RT-PCR方法显示能表达缝隙连接膜通道蛋白 Connexin-43基因.结论: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可在体外经 5-氮杂胞苷诱导分化为具有典型结构的心肌细胞.

    作者:汤天军;杨波;杨汉东;张有顺;胡礼仪;李东锋;张继红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药流即时清宫终止瘢痕子宫早孕30例

    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上升,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比率呈上升趋势.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终止方式各异,药物流产时由于宫缩过强致子宫瘢痕处破裂的病例已有报道,因此探讨其终止方式的安全性是有必要的.本院 1年多来对瘢痕子宫再次早孕,采用药物流产即时行清宫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敏华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营养状态的关系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状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及瘦素和 TNF系统的相关影响.方法:对 27例正常人和 65例 COPD患者 [营养不良组 (COPDⅠ组 )35例,营养正常组 (COPDⅡ组 )30例 ]测量体质指数、理想体重百分比、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中部臂围及急性发作期和稳定期血瘦素、 TNF-α和 sTNFR1水平.瘦素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测定, TNF-α和 sTNFR1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法.分析瘦素和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急性发作期 COPD两组血瘦素、 TNF-α和 sTNFR1高于稳定期和正常组;稳定期 COPDⅠ组血瘦素低于Ⅱ组和正常组, COPDⅠ组血 TNF-α和 sTNFR1均高于Ⅱ组和正常组. 65例 COPD稳定期和 27例正常组的血清瘦素分别与其营养参数呈明显正相关. COPD患者血瘦素水平与 TNF-α无相关性;稳定期 COPDⅠ组排除了 BMI和年龄的影响,血瘦素与 sTNFR1明显相关( r=0.458,P< 0.01).结论: COPD营养不良患者血瘦素和 TNF-α系统联合作用可能参与营养不良的发生.

    作者:曹梅;谢灿茂;陈飞鹏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肺吸虫病误诊1例

    肺吸虫病又称肺并殖吸虫病,是肺吸虫在体内脏器寄生、繁殖所致以肺部为主的急性或慢性寄生虫病.肺吸虫性胸腔积液在肺吸虫病中较常见,但合并左上肺厚壁空洞罕见,易被临床医师忽视,导致误诊误治.本文报告 1例.

    作者:刘爱华;苏瑾;刘付聪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现状

    脑动静脉畸形( AVM)是一种胚胎时期血管发育异常导致的先天性疾病,近 20年来,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神经放射学和麻醉学的迅速发展,其治疗方法有了很大的进步.主要包括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血管内栓塞和显微手术切除.但对于大型、深部或重要功能区的 AVM治疗仍然非常棘手.

    作者:赵刚;王伟民;梁军潮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COPD患者血清合成代谢激素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血清合成代谢激素水平变化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营养不良中的意义.方法:测定 30例 COPD男性患者及 15例同龄正常男性血清生长激素( GH)、睾丸酮( T)、外周动脉血氧分压( PaO2)、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和体重指数( BMI)、体脂百分比( Fat%)、三头肌皮皱厚度( TSF)、上臂中部臂围( MAC)、血清白蛋白 (ALB)、淋巴细胞 (LYM)等营养相关指标.结果:呼衰组患者血清 GH、 T水平及各项营养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非呼衰组.非呼衰组血清 GH、 T水平及各项营养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血清 GH、 T水平分别与 BMI、 Fat%、 TSF、 MAC等反映机体营养状况的指标呈正相关,与 ALB、 LYM无相关性; PaO2分别与 GH、 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PaCO2与 GH、 T水平无相关关系.结论:血清合成代谢激素可以作为机体营养状况的评估指标,长期慢性缺氧导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异常,引起 COPD患者血清合成代谢激素水平下降,可能是 COPD患者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

    作者:陈瑞;李建国;梁真;胡亚民;江山平;何剑锋;吕志强;张蔚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呼吸机配合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重度毒鼠强中毒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呼吸机配合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重度毒鼠强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 57例重度毒鼠强中毒患者随机分为 2组,呼吸机配合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重度毒鼠强中毒 29例(观察组),观察治疗效果,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呼吸机配合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重度毒鼠强中毒,其有效率为 93.1%.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5).结论:呼吸机配合二巯基丙磺酸钠可明显提高重度毒鼠强中毒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林明;张兆顺;樊庆辉;刘玉桥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脐疗外治小儿秋季腹泻20例

    笔者于 2003年运用中草药外涂脐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建红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胰腺癌43例误诊分析

    胰腺癌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 1%~ 3%,占消化道肿瘤的 8%~ 10% [1].由于本病的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在 35.5%~ 87.5%之间 [2].我院 1990年 6月至 2005年 6月收治胰腺癌 78例,其中误诊 43例,误诊率 55.1%,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霍滨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有偿献血员血源感染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1例

    艾滋病 (AIDS)主要传染途径为血传播、性接触传播及母婴传播 ,90年代初 ,我国一些地区出现了地下采血 (浆 )的现象 [1],1995年初在河南部分地区的有偿献血员中出现了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流行 [2],本例艾滋病病人为当时有偿献血员之一.

    作者:韩利民;李键球;江勇;赖剑波;朱浩峰;鲁杰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序贯治疗小儿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对小儿肺炎的两种治疗方案即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连续静脉滴注 (A)组和阿莫西林 /克拉维酸静脉滴注转口服序贯治疗 (B)组的临床疗效及医疗费用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采用前瞻性、 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及药物经济学的小成本分析法.结果:两组在临床效果、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P >0 05),但 B组的医疗总费用及抗生素费用明显低于 A组 (P< 0 001).结论:小儿肺炎采用序贯治疗不但安全、有效,而且更加经济合理.

    作者:黄旭强;肖作源;邓力;温惠虹;余嘉璐;赵长安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沐舒坦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主要表现为咳嗽的加重、咳痰量的增加、出现黄痰和 (或 )喘息.临床除常规抗感染治疗外,抑制痰液的分泌和促进痰液的排出,以确保呼吸道的通畅也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我科于 2003年 1~ 12月采用沐舒坦针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济明;宋冰;刘红光;黄平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不同血管通路对血液透析效果的临床观察

    血管通路直接影响终末期肾病病人血液透析的效果,为探讨更有效的血管通路,我院对 57例维持血液透析的病人分别采用动-静脉内瘘、中心静脉插管进行透析对比,报道如下.

    作者:陈方树;林加豪;郑鹏哲;雷金凤;陈华 刊期: 2005年第21期

  • 反义GATA-3治疗哮喘气道炎症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反义 GATA-3治疗大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的作用.方法:按常用方法制作大鼠哮喘模型并分为哮喘组 (A组 ),地塞米松治疗组( D组), GATA-3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组( AS组), GATA-3无意义寡核苷酸治疗组( NS组)和正常对照组( N组) 5组,每组 10只.反义寡核苷酸和无意义寡核苷酸经鼻气管内给药,地塞米松腹腔注射给药.用 HE染色的方法观察气道炎症变化.免疫组化方法观察 GATA-3阳性细胞数.用 RT-PCR方法观察大鼠肺组织 GATA-3 mRNA表达.用 Western 蛋白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 GATA-3蛋白质表达.结果:与 N组相比, A组 GATA-3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量及气道炎性细胞浸润数量明显增加( P< 0.01). AS组和 D组 GATA-3 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及气道炎性细胞浸润数量与 A组相比均明显降低( P< 0.01). NS组 GATA-3 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和炎性细胞浸润数量与 A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0.05). GATA-3的表达与大鼠支气管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数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 0.995(P< 0.01).结论: GATA-3反义寡核苷酸能特异性地抑制 GATA-3基因的表达,减轻气道炎症反应. GATA-3在 Wistar大鼠哮喘模型效应阶段气道炎症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邓群益;张珍祥;徐永健 刊期: 2005年第2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