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叶绿酸铜钠片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症

郝建平;颜文盛

关键词:叶绿酸铜钠片, 治疗过程, 抗甲状腺药物, 药物所致, 白细胞减少症, 疗效满意, 应用, 临床, 甲亢, 报告
摘要:临床上甲亢的药物治疗过程中,因服用抗甲状腺药物所导致的白细胞减少症很常见,我们应用叶绿酸铜钠片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时照方法,分别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作为治疗组,复方丹参注射液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下降程度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肌力疗效76.7%,对照组为45.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1 25%,对照组为52.0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的、有效的、可靠的方法.

    作者:易宏林;袁一卿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支气管灌洗治疗难治性支气管-肺感染46例

    难治性支气管-肺感染是指临床上针对感染虽然采取了全面的通常有效的措施(包括应用较好的抗菌药物),但仍不能取得显著疗效和理想结果的支气管-肺感染.感染征象(脓性痰、发热或白细胞增高等)持续1个月以上.本文采用经纤支镜支气管灌洗治疗难治性支气管-肺感染46例,现将治疗结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崔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SARS患者和普通肺炎患者体液免疫调查

    目的:调查SARS患者和普通肺炎患者体液免疫的差别.方法: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52例SARS患者(抗SARS病毒抗体阳性34例,阴性18例)和26例普通肺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和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结果:SARS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和CRP的含量都高于普通肺炎患者,P>0.05.抗SARS病毒抗体阳性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含量显著高于普通肺炎患者(P<0.01);IgA、补体C4和CRP含量也显著高于普通肺炎患者(P<0.05);C3含量略高于普通肺炎患者(P>0.05).抗SARS病毒抗体阴性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和CRP含量与普通肺炎患者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抗SARS病毒抗体阳性患者组与普通肺炎患者组非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存在显著差别.

    作者:梁艳;匡铁吉;雷红;何菊芳;董梅;刘军;肖漓;孟祥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癌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胆囊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我院自1992年至今因胆囊息肉或胆囊癌手术的患者,总结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论:(1)胆囊胆固醇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在临床上鉴别困难;(2)胆囊腺瘤性息肉癌变不是胆囊癌发病的主要因素;(3)B超是诊断胆囊息肉的可靠手段;(4)胆囊腺瘤性息肉和胆囊癌者存在血型分布特征,提示基因在发病中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王晶桐;杜红艳;刘玉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子痫、先兆子痫患者脑循环自身调节及灌注的异常

    子痫、先兆子痫仍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硫酸镁已公认为治疗先兆子痫及预防子痫、抽搐的有效经典药物,但仍有0.3%~4.3%的先兆子痫患者在应用了足量的硫酸镁治疗后,仍有子痫的发生[1,2],其原因可能与脑循环自身调节及灌注异常有关.

    作者:周郅隆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综合性治疗面神经炎102例

    我院自1986年至2003年3月以来,对102例而神经炎采用综合性治疗并随访性门诊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02例中,男性54例,女性48例,年龄9~62岁,平均32.7岁,首次发病96例,复发6例,病程均为3个月以内.

    作者:周同;董长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

    目的:寻找操作简单、安全、效果好且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良性疾病.方法:采用腹腔镜、宫腔镜和妇科多功能射频治疗仪(简称自凝刀)综合利用微创外科手术技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278例.结果:自凝刀治疗子宫肌瘤的一次性治疗有效率达97.56%,治愈率达80.49%;子宫腺肌瘤有效率达83.33%,治愈率达66.67%;功血的有效率达100%,治愈率达92.86%.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治愈率达100%.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息肉的治愈率达100%.结论:腹腔镜、宫腔镜、妇科多功能自凝刀具有创伤小、对机体影响小、住院时间短、康复快、可重复性等优点,根据病变的性质、症状、部位、程度、病人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微创手术方式,既保留了子宫又达到治疗目的,同时避免了子宫切除或长期药物治疗对妇女身心健康的影响,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手术方法.

    作者:胡满和;隗伏冰;张咏梅;周玉梅;叶玲;赖文瑶;郭洁斐;刘佩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大便后阴囊严重血肿1例

    患者男,36岁,排便后阴囊肿大2 h入院.患者排便后出现左侧阴囊进行性肿大,伴坠胀,无其他不适.查体:左侧阴囊及左腹股沟下1/3皮肤严重青紫,左侧阴囊约12cm×10cm大小,左侧睾丸触诊不满意,全腹无压痛.血常规:Hb 126g/L,WBC 7.8×109/L,N 0.74,PLT 156×109/L,小便常规无异常.彩超示:右侧睾丸3.4 cm×2.0 cm×2.5 cm,左侧睾丸3.0 cm×2.0 cm×1.9 cm,左侧阴囊内见大片强回声此处3.4 cm包绕左侧睾丸,双侧睾丸血供丰富.入院后给以卧床休息、托起阴囊、冰敷、加压包扎、用止血药、预防感染治疗10 d基本痊愈出院.

    作者:姜道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右下肺鳞状细胞癌误诊为支气管扩张1例

    患者男,汉族,62岁.因反复咳嗽、咳痰伴咯血及气促20 d来我院就诊.门诊行血常规示:WBC 12.7×109/L、N0.82、L 0.27,血沉28 mm/h,尿粪常规正常.胸部CT检查提示右下肺支气管扩张并感染.查体:右下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罗音.

    作者:单文俊;施楠;王建民;张旭;张乐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期后治疗及其预后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造成儿童伤残的主要原因之.如何减少、减轻HIE患儿伤残,提高其生存质量一直是儿科医生探索的问题,我们对66例重度HIE进行了新生儿期后脑活素、丹参、高压氧的多疗程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春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甲状腺癌44例核素显像分析

    甲状腺核素显像能客观显示甲状腺的形态、大小、位置及整体和局部组织的功能[1].本文对我院近5年行ECT核素显像的44例甲状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全江涛;尹吉林;何世红;欧阳习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86例临床观察

    1998年5月至2003年10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86例,并设立74例对照组,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PHN诊断标准见杨国亮主编的<皮肤病学>[1].

    作者:林伯盛;莫仲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几种肝胆疾病血清中谷氨酸脱氢酶和 AST活性变化的研究

    目的:测定不同肝胆疾病患者血清中谷氨酶脱氢酶(GLDH)和AST的活性变化,比较两者对不同肝胆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3例健康者和69例不同肝胆疾病患者的血清标本,按临床诊断分为5组,同时测定GLDH和AST的活性,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肝胆疾病患者血清中AST和GLDH活性都明显升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同一疾病组中AST和GLDH活性变化程度也不一致,GLDH的平均升高倍数均高于AST;对二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肝癌、胆结石患者血清中两酶的变化有非常明显相关性(P<0.01),而肝硬化及其他肝胆疾病患者血清中两酶的变化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肝细胞严重损害累及线粒体的疾病中,GLDH的升高幅度往往比AST高,特异性较AST好,可作为诊断肝细胞严重损害的特异性指标.

    作者:高玲;孙艳虹;王勇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川崎病46例临床特点与疗效评估

    目的:分析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并评估三种不同方法治疗效果.方法:将46例KD患者分为阿斯匹林(ASA)治疗组(A组),大剂量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IVIG)400mg·kg-1·d-1×5 d组(B组)和IVIG 2 g·kg-1·d-1×1 d或IVIG 1 g·kg-1·d-1×2 d组(C组).结果:在平均住院时间、热程、冠状动脉损害等方面B组和C组优于A组,C组优于B组.结论:在KD急性期尽早使用大剂量IVIG 2 g·kg-1·d-1×1 d或1 g·kg-1·d-1×2 d疗法,同时应用ASA口服及其它抗凝辅助治疗.

    作者:崔泽敏;吕兴;蔡定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复方丹参加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45例疗效观察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是新生儿期常见的问题,症状为非特异性,累及各个器官,其严重程度亦各异,影响愈后.目前治疗上一般采用常规稀释治疗和换血治疗,但常规稀释治疗疗效欠佳,换血治疗因条件所限难于开展,为了寻求简单而有效方法,我科在2000年8月至2003年8月采用了复方丹参加高压氧治疗45例,并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常规稀释治疗40例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绮虹;钟秀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支原体肺炎23例诊断治疗体会

    小儿肺炎在儿科发病率普遍较高,如果未找到明确病原,容易延误及时准确的治疗,将给患儿身体健康造成重大威胁,并给家庭经济造成较大损失.现将我科2002年收治的23例支原体肺炎病例的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金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氯诺昔康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术后病人自控镇痛

    目的:比较单纯氯诺昔康、氯诺昔康联合氯胺酮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效应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上腹部手术后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L组为单纯氯诺昔康40 mg,LKⅠ组为氯诺昔康40 mg+氯胺酮100 mg,LKⅡ组为氯诺昔康40 mg+氯胺酮150 mg,各组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20 mL,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负荷剂量各组均为氯诺昔康4 mg,持续输注速度为36μL·kg-1·h-1,记录术后4、12、24、48 h的静息镇痛评分,及总体镇痛效果评价,观察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幻觉的发生情况.结果:单纯氯诺昔康组的镇痛总体评价明显差于加氯胺酮组,静息镇痛评分(VAS)显著高于加氯胺酮组(P<0.01),LKⅠ和LKⅡ组之间镇痛总体评价和VAS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3组之间并发症没有明显差别,3组中均无幻觉发生.结论:单纯氯诺昔康上腹部手术PCIA镇痛较差,联合小剂量氯胺酮能明显改善镇痛效果,氯诺昔康与40~60μg·kg-1·h-1剂量的氯胺酮联用镇痛效果好,副作用未明显增加.

    作者:邱卫东;邱翰忠;余前华;肖庆华;杨海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大出血再手术10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和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大出血的原因和再手术方法.方法:总结分析我院1990年8月至2002年8月收治的10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大出血再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吻合口出血4例,旷置十二指肠溃疡出血2例,遗漏病灶出血1例,残胃黏膜损伤出血1例,残胃应激性溃疡出血2例.结论:预防出血是关键,特别是胃肠开放性吻合能有效预防胃大部切除术后出血,正确掌握再手术指征和手术方法.

    作者:黄坚雄;张育兴;郭伟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原发性结外淋巴瘤83例临床分析

    恶性淋巴瘤一般首发于淋巴结,也可原发于胃、乳腺、睾丸等无淋巴组织的器官.当淋巴瘤局限于1个结外器官、组织,伴或不伴区域淋巴结浸润,称为原发性结外淋巴瘤(PENL)[1].我院自1993年1月至2001年12月共诊治经病理确诊的恶性淋巴瘤共302例,其中PENL占83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郭煜;潘学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α-黑素细胞刺激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小肠缺血45 min再灌注模型,治疗组于再灌注5 min内尾静脉注射α-MSH.于再灌注后2 h用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清、肠黏膜组织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含量;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测定Peyer's淋巴结(PP)、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和固有层淋巴细胞(LPL)增殖活力.结果:肠I/R后血清和肠黏膜中sIgA含量下降,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下降(P<0.01);不同剂量的α-MSH治疗组均能逆转I/R后sIgA含量下降和淋巴细胞增殖活力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而不同剂量α-MSH治疗组间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源性α-MSH可参与调节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免疫功能,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肠道免疫屏障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斌;文亮;刘明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