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结外淋巴瘤83例临床分析

郭煜;潘学谊

关键词:原发性结外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 淋巴结, 淋巴组织, 器官, 病理确诊, 诊治, 乳腺, 区域, 浸润, 睾丸
摘要:恶性淋巴瘤一般首发于淋巴结,也可原发于胃、乳腺、睾丸等无淋巴组织的器官.当淋巴瘤局限于1个结外器官、组织,伴或不伴区域淋巴结浸润,称为原发性结外淋巴瘤(PENL)[1].我院自1993年1月至2001年12月共诊治经病理确诊的恶性淋巴瘤共302例,其中PENL占83例,现分析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克比奇羚羊角胶囊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本院于1998年3月至2002年5月,应用克比奇羚羊角胶囊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6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叶金花;黄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肠黏膜屏障研究进展

    肠道黏膜是机体自身与外环境接触的大界面,具有选择性渗透吸收营养物质和防御肠道内微生物及致炎因子入侵等屏障功能.肠黏膜通透性受多种因子高度精密调节,它们共同构成黏膜屏障而发挥生理作用.

    作者:段建华;晏春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支气管灌洗治疗难治性支气管-肺感染46例

    难治性支气管-肺感染是指临床上针对感染虽然采取了全面的通常有效的措施(包括应用较好的抗菌药物),但仍不能取得显著疗效和理想结果的支气管-肺感染.感染征象(脓性痰、发热或白细胞增高等)持续1个月以上.本文采用经纤支镜支气管灌洗治疗难治性支气管-肺感染46例,现将治疗结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崔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超声诊断胆囊内活蛔虫1例

    患者男,65岁,农民,因右上腹持续性胀痫伴阵发性加剧10 h入院,接诊前乡镇卫生院B超示胆囊炎,胰腺回声增强.查体:痛苦貌,坐卧不宁,巩膜黄染(±).腹部平坦,无肌卫及反跳痛,右上腹及中上腹部轻压痛,未及包块.次日晨腹痛明显缓解,彩超示:胆囊大小形态正常(78 mm×28 mm),囊壁模糊,胆汁透声差,内见38 mm×3 mm鱼钩状强光带移动,胆总管无扩张.5 d后复查B超见胆总管直径约9 mm,内见21 mm×3 mm等号状强回声,10 d后再次复查B超肝胆未见异常.

    作者:王福生;单际平;蒋丹斌;朱建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期后治疗及其预后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造成儿童伤残的主要原因之.如何减少、减轻HIE患儿伤残,提高其生存质量一直是儿科医生探索的问题,我们对66例重度HIE进行了新生儿期后脑活素、丹参、高压氧的多疗程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春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大便后阴囊严重血肿1例

    患者男,36岁,排便后阴囊肿大2 h入院.患者排便后出现左侧阴囊进行性肿大,伴坠胀,无其他不适.查体:左侧阴囊及左腹股沟下1/3皮肤严重青紫,左侧阴囊约12cm×10cm大小,左侧睾丸触诊不满意,全腹无压痛.血常规:Hb 126g/L,WBC 7.8×109/L,N 0.74,PLT 156×109/L,小便常规无异常.彩超示:右侧睾丸3.4 cm×2.0 cm×2.5 cm,左侧睾丸3.0 cm×2.0 cm×1.9 cm,左侧阴囊内见大片强回声此处3.4 cm包绕左侧睾丸,双侧睾丸血供丰富.入院后给以卧床休息、托起阴囊、冰敷、加压包扎、用止血药、预防感染治疗10 d基本痊愈出院.

    作者:姜道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输尿管梗阻的病因及输尿管镜下的处理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对输尿管梗阻的诊断及治疗的经验.方法:采用输尿管镜诊断和治疗输尿管梗阻121例.结果:结石性梗阻98例,输尿管单纯炎症息肉18例,输尿管先天扭曲2例,息肉并结石2例,输尿管异物1例.其中1例插管失败改行开放手术,1例息肉并结石行体外震波碎石术(ESWL)治愈,1例双侧结石,1侧行开放手术,1侧结石滑入肾盂行ESWL治愈.1例输尿管并发穿孔经开放手术治愈.其余病例均经输尿管镜术全部治愈.结论:输尿管镜术是常规处理输尿管梗阻的首选方法,既可用于诊断又可用于治疗.

    作者:陈其武;周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癌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胆囊胆固醇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胆囊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我院自1992年至今因胆囊息肉或胆囊癌手术的患者,总结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论:(1)胆囊胆固醇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在临床上鉴别困难;(2)胆囊腺瘤性息肉癌变不是胆囊癌发病的主要因素;(3)B超是诊断胆囊息肉的可靠手段;(4)胆囊腺瘤性息肉和胆囊癌者存在血型分布特征,提示基因在发病中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王晶桐;杜红艳;刘玉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牙周病的正畸治疗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对牙周病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对28例患有牙周病的错(牙合)畸形患者采取正畸及牙周联合治疗并对患牙牙周、牙槽骨情况进行对比观察以了解正畸治疗对患有牙周病的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治疗作用.探讨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结果:28例患者的错(牙合)畸形得到矫正达到个别正常(牙合).矫治结束时牙周情况较矫治前明显改善,治疗时间18~30个月.结论:口腔正畸治疗可去除不利因素、改善患者的牙周情况.

    作者:黄妙琼;冯航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综合性治疗面神经炎102例

    我院自1986年至2003年3月以来,对102例而神经炎采用综合性治疗并随访性门诊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02例中,男性54例,女性48例,年龄9~62岁,平均32.7岁,首次发病96例,复发6例,病程均为3个月以内.

    作者:周同;董长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SARS患者和普通肺炎患者体液免疫调查

    目的:调查SARS患者和普通肺炎患者体液免疫的差别.方法: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52例SARS患者(抗SARS病毒抗体阳性34例,阴性18例)和26例普通肺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和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结果:SARS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和CRP的含量都高于普通肺炎患者,P>0.05.抗SARS病毒抗体阳性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含量显著高于普通肺炎患者(P<0.01);IgA、补体C4和CRP含量也显著高于普通肺炎患者(P<0.05);C3含量略高于普通肺炎患者(P>0.05).抗SARS病毒抗体阴性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补体C3、C4和CRP含量与普通肺炎患者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抗SARS病毒抗体阳性患者组与普通肺炎患者组非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存在显著差别.

    作者:梁艳;匡铁吉;雷红;何菊芳;董梅;刘军;肖漓;孟祥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观察

    慢性宫颈炎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目前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传统的物理治疗有激光、微波、远红外线凝结等.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应用宫腔镜行宫颈锥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炎,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丽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支原体肺炎23例诊断治疗体会

    小儿肺炎在儿科发病率普遍较高,如果未找到明确病原,容易延误及时准确的治疗,将给患儿身体健康造成重大威胁,并给家庭经济造成较大损失.现将我科2002年收治的23例支原体肺炎病例的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金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新生儿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的术前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施行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术前护理注意事项.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1.9 Fr规格PICC包,对84例高危新生儿施行90次PICC,经肘部静脉穿刺置管87例次、大隐静脉2例、前臂静脉1例.结果:72例患儿于出生1~16 d内施行PICC;12例于生后4~18 h施行PICC.90例次患儿导管留置时间3~68 d.术前护理主要内容包括:(1)操作人员的培训.(2)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3)场地消毒.(4)有关器械与物品的准备.结论:PICC的操作相对其他中心静脉置管法简单实用,重要组织器官损伤发生率极低.术前应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做好操作人员培训;置管宜在生后2~3 d进行,必要时也可适当提前;术前应掌握患儿病情,应先洗胃后再注入口服镇静药;做好场地消毒及按无菌要求操作;生命体征监护及急救物品准备不可缺少.

    作者:陈丽萍;崔其亮;林冰清;李于凡;陈玉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α-黑素细胞刺激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肠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SH)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小肠缺血45 min再灌注模型,治疗组于再灌注5 min内尾静脉注射α-MSH.于再灌注后2 h用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清、肠黏膜组织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含量;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测定Peyer's淋巴结(PP)、上皮内淋巴细胞(IEL)和固有层淋巴细胞(LPL)增殖活力.结果:肠I/R后血清和肠黏膜中sIgA含量下降,淋巴细胞增殖活性下降(P<0.01);不同剂量的α-MSH治疗组均能逆转I/R后sIgA含量下降和淋巴细胞增殖活力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而不同剂量α-MSH治疗组间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源性α-MSH可参与调节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免疫功能,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肠道免疫屏障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斌;文亮;刘明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复方丹参加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45例疗效观察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度综合征是新生儿期常见的问题,症状为非特异性,累及各个器官,其严重程度亦各异,影响愈后.目前治疗上一般采用常规稀释治疗和换血治疗,但常规稀释治疗疗效欠佳,换血治疗因条件所限难于开展,为了寻求简单而有效方法,我科在2000年8月至2003年8月采用了复方丹参加高压氧治疗45例,并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常规稀释治疗40例作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绮虹;钟秀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复方鱼腥草液雾化吸入治疗咽炎、喉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鱼腥草液雾化吸入治疗咽炎/喉炎的疗效.方法:选择咽炎/喉炎患者200例,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复方鱼腥草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庆大霉素液雾化吸入治疗,平均7 d为一个疗程.在治疗中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治疗前后变化,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2%.治疗组未发现局部或全身毒副反应,对照组有1例出现轻度耳鸣.结论:复方鱼腥草液雾化吸入治疗咽炎/喉炎疗效确切,对咽喉部的痛、痒、干、咳四大症状有独特疗效,安全方便,无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道林;温水清;邓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鼻腔鼻窦少见恶性肿瘤3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少见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2000年收治的30例鼻腔鼻窦少见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未分化癌,1例生存9个月,1例生存12个月;腺癌4例,2例生存15个月,1例生存18个月,1例生存37个月;肉瘤5例,3年以上生存率40%(2/5);7例恶性黑色素瘤,3年以上生存率57%(4/7);12例恶性淋巴瘤,5年生存率41.7%(5/12).结论:鼻腔鼻窦少见恶性肿瘤误诊率高,治疗模式仍未确定,预后相对较差.

    作者:杨秀英;刘明放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HPV16 E6与结核杆菌HSP70 N端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目的:将HPV16 E6与结核杆菌HSP70 N端进行重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建立HPV16 E6阳性细胞株,终制备抗宫颈癌的DNA疫苗.方法:用分子重组技术,设计相应的酶切位点,直接将HPV16 E6与结核杆菌HSP70 N端进行尾首连接,使位于同一个阅读框架.以pCDNA3.1(+)为载体,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E6-HSP70N.用电穿孔的方法转染HeLa细胞,细胞免疫化学及Western blot鉴定转化细胞中HPV16 E6的表达.结果:正确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E6-HSP70N,在转化细胞中检测到了HPV16 E6的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E6-HSP70N,建立了稳定表达HPV16 E6的HeLa细胞株.

    作者:徐波;肖伟秋;林红浪;卞度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53例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股骨骨折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的结果,其中男38例,女15例,平均年龄31岁.闭合性骨折35例,开放性骨折15例,陈旧性骨折3例.开放性骨折15例采用不扩髓固定,陈旧性骨折3例和闭合性骨折35例扩髓固定.结果:平均随访1年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无感染病例;1例发生远端锁定螺钉折断.全部患者术后邻近关节的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具有稳定性高,疗效确切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股骨干骨折的较理想方法.

    作者:程继武;肖德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