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血小板输血的注意事项及护理

刘晶

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输血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临床输血已从单一的输全血发展到成份输血、替补性输血发展到治疗性输血、异体输血发展到自体输血.特别是成份输血的开展可谓输血史上的一场革命,推动了输血事业向纵深发展,由于成份血纯度高、疗效好、副作用少,可以一血多用,节约血液资源等诸多优势,深受临床医生、患者及输血专业人员的欢迎,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我市成分输血比例已达90%.
中国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蜂胶左金胃三联治疗Hp感染性胃炎60例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蜂胶左金胃丸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的临床疗效.方法:取经胃镜证实的临床病例12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丽珠胃三联)组.结果:蜂胶左金胃丸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平;楚更五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体针配合康复训练早期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观察

    缺血性中风患者早期应用体针及康复训练较其他疗法能较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实际完成能力,预防残疾,降低致残率,减轻残疾程度.

    作者:马亚琴;王东;孙飞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鱼腥草静脉注射液工艺中加入聚山梨酯80之浅议

    鱼腥草具有清热、利尿、消肿、解毒功能,对肺炎、咳嗽、多痰、肺脓肿、鼻窦炎、蜂窝组织炎、宫颈炎有理想疗效.鱼腥草静脉注射液为中药鱼腥草(三百草科植物蕺菜)经蒸馏法提制而成,为无色、澄明注射液.鱼腥草有效成份(挥发油)在水中溶解度较小,其饱和水溶液2ml肌肉注射往往难以奏效,如要增加剂量,只能增加体积,如要增加体积只能改变用药途径(静脉).

    作者:傅洪才;刘秧生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划痕疗法治疗腰背痛100例

    我们白1990年~1997年10月,采用划痕疗法治疗因各种内科病引起的腰背痛100例患者,收到满意效果,兹介绍如下.

    作者:杨海宁;徐美华;张蓉;严浩翔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血毒丸治疗痤疮的临床应用

    座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诸多因素引起的皮脂腺肥大,分泌过盛,以及皮肤脂腺管角化,造成排泄通道阻塞,继发感染等一系列皮脂腺的病变.

    作者:孙丽坤;赵煜;卢艳华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用观察舌象方法指导急慢性前列腺炎的辨证治疗(摘要)

    急慢性前列腺炎属中医淋症范畴,是中医临床常见病证.近几年来,我们在临床中,用观察舌象的方法指导急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辨证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牟贵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赤丹胶囊中芍药苷含量

    目的:制定赤丹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Nucleosil-100C18柱,流动相:乙腈-0.025mol/L磷酸盐(17:83),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4nm.结果:线性范围0.8~4.0μg,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5%,RsD为1.27%.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赤丹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孟舒;陈再兴;赵海山;刘丹华;朱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冬病夏治用贴敷散穴位敷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42例.治疗组用贴敷散外贴穴位,对照组口服川贝枇杷膏.两组疗程为3周,共21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6%,对照组有效率7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作者:刘桂英;黄琦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中草药抗感染的研究进展

    中草药具有抗感染的作用,且抗茵谱较广,本文综述中草药抑菌的机理及其有效成分;旨在筛选出对耐药细菌、真菌敏感的中草药,提高抗感染疗效.

    作者:吴玉红;邵宗鸿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自拟乙肝易E转阴汤治疗66例乙肝大三阳HBeAg转阴的体验

    乙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类型,是由HBV感染而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病理改变主要表现在广泛性的肝实质改变、坏死和肝细胞修复或再生能力缺乏两方面.

    作者:刘绍安;盛国清;程菊银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中医药治疗胁痛的体会

    胁痫是临床常见的伴发于肝胆疾病的一种自觉症状.中医认为:因肝主疏泄,性喜条达,所以情志失调,肝气郁结,或气郁日久,气滞血瘀,瘀血停积;或精血亏损,肝阴不足,络脉失养:或脾失健运,湿热内郁,疏泄不利等,均可为导致胁痛,临证有气、血、虚、实不同,初病多实,久病多虚中夹实或虚证.治当分辨情况,具体实施.

    作者:黄锐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耳针、灸法治疗2型糖尿病32例临床观察

    同时使用耳针、灸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报道并不多见,本人从1999年起,对32例Ⅱ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耳针、灸法治疗,临床观察血糖、尿糖及自觉症状的变化,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经治疗3个疗程(约3个月左右)后,其疗效为:基本治愈12.5%,显效62.5%,好转18.8%,无效6.2%.

    作者:解余宏;杨舜民;李玉堂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急慢性肾炎辨证治疗经验

    肾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早期症状为水肿.中医学认为水肿的形成和发生主要与肺脾肾三脏有关.肺主宣肃为之标,肾为水脏司开合为之本,脾居中州主转运输,为之制.<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故笔者在治疗肾炎时从此三脏入手.

    作者:李文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救必应干品及新鲜品体外抗菌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救必应干品及新鲜品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管碟琼脂扩散法,研究救必应干品及新鲜品体外对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

    作者:周宁;郭鸿宜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中风性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结合针刺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疗效.方法:将68例假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穴位注射加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用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愈率分别为81.6%,60.0%;愈合率分别为97.4%,76.7%.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和极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假性延髓麻痹能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程继君;吴红瑛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浅谈血小板输血的注意事项及护理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输血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临床输血已从单一的输全血发展到成份输血、替补性输血发展到治疗性输血、异体输血发展到自体输血.特别是成份输血的开展可谓输血史上的一场革命,推动了输血事业向纵深发展,由于成份血纯度高、疗效好、副作用少,可以一血多用,节约血液资源等诸多优势,深受临床医生、患者及输血专业人员的欢迎,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我市成分输血比例已达90%.

    作者:刘晶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参芪扶正注射液在恶性肿瘤治疗中,有扶正固本作用.对化疗药物有增效减毒作用.可增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能力,是一种理想的免疫调节剂.

    作者:杨萍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导赤散加味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观察

    近年来,笔者应用导赤散加味治疗泌尿系结石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秀玲;盛选方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半夏泻心汤与寒热错杂痞

    半夏泻心汤首载<伤寒论>,方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黄连、大枣七味药物组成.系汉代医学张仲景为伤寒五、六目,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致使邪结心下,但满不痈的痞证所设方剂.

    作者:何贵君;王凤兰 刊期: 2004年第12期

  • 马钱子用药体会浅谈

    经过民间和本人的临床实践,认为马钱子是治疗腰腿痛的主要有效药物.今试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兹浅述如下,供同道参考与指正.

    作者:王海林 刊期: 2004年第12期

中国中医药杂志

中国中医药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