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围术期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的临床意义

陈秉学;刘克云;郭隽英

关键词:围术期, 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 输血传播性疾病, 自体血, 节约血资源, 乙型肝炎, 输注, 恶性疾病, 异体血, 不输血, 艾滋病, 危害, 术后, 家庭, 储备
摘要:输注库血引起恶性疾病(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等)传播的实例令人担忧,对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人们呼吁尽量不输血.近年来提倡术前自体血储备,术中或术后再输回自体血,以达到减少输注异体血及相关输血传播性疾病、节约血资源的目的.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妇女取宫内节育器中的应用

    我站计划生育门诊自2000年6月~2002年6月对围绝经期妇女采用米非司酮口服后进行取宫内节育器(IUD),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仲瓯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预防输液过程中进行静脉注射后小空气栓塞的发生

    临床护理人员常常会遇到输液过程中进行静脉注射后,将输液管与头皮针连接的操作,但在打开输液开关后,常可见头皮针软管内有少量空气随液体进入人体,易造成空气栓塞.为预防此现象发生,我们在输液过程中进行静脉注射后,将输液管与头皮针连接前,先滴1~2滴输液管药液进入头皮针接口,使头皮针接口充满药液,然后再与输液管连接,并与旧法操作进行比较,发现新法可有效防止空气栓塞发生,现向大家推荐.

    作者:邱敏智;邝惠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卡氏肺囊虫肺炎诊治体会

    目的:提高对卡氏肺囊虫肺炎(PCP)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卡氏肺囊虫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PCP起病急,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干咳、发热、进行性低氧血症和I型呼吸衰竭.胸部X线一般表现为非特异性肺间质炎性改变.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多可找到卡氏肺囊虫(PC).PCP治疗宜选足量及足疗程复方新诺明(SMZco).结论:SLE患者出现呼吸困难、I型呼吸衰竭时应警惕PCP;PCP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作者:陈国强;张红卫;练桂英;赵巧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脑血管病致基底节性失语症32例分析

    目的:研究急性脑血管病致基底节性失语的临床表现.方法:对32例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首发急性脑血管病致单侧基底神经节病变失语患者进行失语症检查,并对病变部位与失语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基底节性失语表现为自发谈话、命名、阅读和书写障碍,病变部位偏前部者口语表达障碍程度重,病灶部位偏外侧者听理解障碍明显,复述较好.结论:基底神经节病变也可导致失语,纹状体区是一个言语的皮层下高级整合中枢.

    作者:林燕;王小同;董其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右胸切口心脏跳动下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

    目的:探讨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的手术方式.方法:选用右胸切口,在心脏跳动下完成10例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结果:全部病例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房缺无残余漏,二尖瓣成形满意,平均住院17 d.随访5~36个月,心功能明显改善,均恢复正常学习和工作.结论:在心脏跳动下行二尖瓣成形和原发孔房缺修补,可提高二尖瓣成形的质量,避免损伤传导组织,有利于心肌保护.右胸切口暴露良好,出血少.

    作者:李勇;邢西忠;张秀辉;张玉春;瞿晓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保守治疗中腹腔穿刺置管灌洗术的应用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是由局部病理损伤迅速扩展为全身病理损伤的过程,病情凶险,尤其是晚期合并感染,大大提高了死亡率[1].近年来,对于SAP早期手术还是非手术治疗,争议颇多.作者认为,对于SAP早期保守治疗中,行腹腔穿刺置管灌洗术,会大大提高SAP的保守治愈率,为SAP早期保守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作者:王海波;卢民;贺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老年人甲减误诊为冠心病8例分析

    本文就我院近几年收治的8例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误诊为冠心病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探讨误漏诊原因,以期提高对老年期本病的认识.

    作者:王国庆;宋广全;张正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临床输血风险及对策

    输血作为临床治疗病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已经有百余年历史,但近十年来输血治疗更加广泛地被医学界重视.尽管输血医学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输血新技术,新方法不断被应用,新的血液制品不断出现,但是输血治疗的风险仍然存在.本文重点讨论输血治疗风险的主要形式及解决办法,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江朝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及其病理生理学效应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ANH)[1~3]是临床上常用于减少手术中红细胞和其他血液有形成分如凝血因子损失,减少输血,从而减少因输血带来的各种不良合并症的方法之一.本文就ANH对机体各器官、系统生理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研究近况作一简述.

    作者:屠伟峰;戴建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精密附着体修复游离端牙列缺损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ZL Acrylock 4315型精密附着体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应用ZL Acrylock 4315型精密附着体修复双侧、单侧游离端牙列缺损患者15例,观察游离端附着体义齿的固位、稳定性、咀嚼功能恢复情况.结果:ZL Acrylock 4315型精密附着体可摘义齿固位、稳定性好,异物感明显减小,美观.观察1年,无义齿折裂、附着体锁轴松动情况.结论:ZL Acrylock 4315型精密附着体是一种较理想的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的固位体.

    作者:吕渭莉;石红光;王爱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综合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综合治疗方法.方法:根据血肿的部位、血肿量及年龄不同进行分类,对于不同类型的病人分别采用钻颅、开颅手术或立体定向手术,术中清除血肿或清除大部分血肿后置管,术后复查头颅CT,根据血肿的清除情况,选择自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结果:217例病人术后33例死亡,病死率为15.1%;184例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生活能力(ADL)分级:ADL 1级52例、ADL 2级84例、ADL 3级32例、ADL 4级16例.结论:本综合疗法能根据病情、意识状态、血肿情况综合考虑,选择恰当术式及手术时机,配合术后治疗、康复,有效地降低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陈汉明;郑佳坤;杨立业;谢家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左氧氟沙星静滴对老年人肾脏的影响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老年人肾脏的影响.方法: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 31例静滴左氧氟沙星0.3 g,每天1次, 7~10 d;对照组 26例静滴氨苄西林/舒巴坦3.0 g,每天2次, 7~10 d.观察用药前后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酸(NAG)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变化.结果:对两组患者(包括用药前和用药后)血β2-MG、尿β2-MG、尿NAG、尿mAlb进行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患者前后各指标相比,除尿mAlb在治疗后明显降低(P<0.01)外,余 3项指标用药前后差别均无显著性.结论:只要原来肾功能无异常,老年人静滴左氧氟沙星0.3 g,每天1次,连续用药7~10 d对肾小球及肾小管功能无明显损害.

    作者:张素娟;周军;张秋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以癫痫为首发表现的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

    患者男,19岁.因反复抽搐1个月就诊.患者1个月前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四肢强直性抽搐,口吐白沫,牙关紧闭,约持续5 min,自行缓解.间隔4~5 d发作1次.起病以来无头痛、头晕、恶心及呕吐,偶有轻度发热.无皮肤黏膜出血.否认风湿病、心脏病史、头部外伤史及脑炎史,无毒物及放射线接触史.入院查体:血压105/70 mmHg,倦怠,皮肤略苍白,全身无皮下出血,左颌下及双腋下扪及数粒黄豆大小淋巴结,肝脾肋下未触及.

    作者:何小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砷剂治疗血液肿瘤研究进展

    砷剂及其化合物早在1865年已被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971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应用混合液癌灵1号(含三氧化二砷1 mg/mL)治疗白血病和肿瘤.其后应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并取得较好疗效.本文就砷剂治疗APL及以外的血液肿瘤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龙怡;杜欣;林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血脂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患者口服血脂康0.6 g,每日2次,于服药前及服药后每隔2周检查心电图,及每隔4周检查血脂各1次.对照组30例口服心血康2粒,每日3次.对比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硝酸甘油消耗量、血脂和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经血脂康治疗8周后血脂水平下降,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治疗组治疗12~16周后心绞痛发作频度降低,心电图改善.结论:血脂康能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减轻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减少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有效药物.

    作者:梁振匡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的影响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红藻氨酸损毁Meynert基底核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脑内胆碱能纤维密度的变化.方法:AD组、AD治疗组及AD对照组大鼠前脑Meynert基底核注射红藻氨酸制造AD模型,正常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AD治疗组造模后30 min、1 d、3 d、5 d及7 d侧脑室注射bFGF,AD对照组同时间注射生理盐水,30 d细胞化学染色及尼氏染色,测量基底前脑皮层及海马区AchE纤维密度及海马区神经元密度.结果:AD组大鼠Y迷宫学习及记忆能力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0.01),AchE纤维密度减低(P<0.01).治疗组Y迷宫学习及记忆能力较AD对照组有改善(P<0.01),AchE纤维密度亦有所增加(P<0.01),但是没达到正常对照组的水平(P<0.05).结论:bFGF可提高红藻氨酸前脑Meynert基底核注射致AD模型大鼠基底前脑皮层及海马区AchE纤维密度,增加海马神经元密度,改善其Y迷宫记忆能力.

    作者:周思朗;陈俊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以淋巴结外多脏器浸润为表现的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患者男,76岁.因中上腹腹胀不适1月余,畏寒、发热半月,于2001年3月7日入院.患者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中上腹腹胀不适,伴乏力、纳差,未就诊.半月前出现畏寒、发热,高体温为38℃,可自行降至正常,次日复升高.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体重下降10余斤.

    作者:李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经内镜放置金属胆道支架10例的体会

    经内镜放置金属胆道支架(endoscopic metal biliary endoprothesis, EMBE)是近年来新兴的内镜治疗技术,是恶性胆管梗阻较好的姑息性治疗方法.我院肝胆外科自2001年7月~2002年6月采用EMBE治疗恶性胆管梗阻1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玉柱;梁金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妊娠妇女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治疗

    育龄妇女妊娠期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抗凝治疗,仍是一个复杂和充满挑战的问题[1,2],由于妊娠期的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的危险性明显增加[3,4],更应强调足够抗凝的重要性,以确保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同时又必须考虑到抗凝治疗对胎儿的影响,因此抗凝治疗的安全性亦同等重要.在选择任何一种抗凝药物和抗凝方案时均需兼顾这两方面[5,6].

    作者:黄焕雷;肖学钧;卢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肌麻痹26例临床分析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所致外周性呼吸肌麻痹(RMP)成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重要迟发死因,病死率较高,发生率逐渐增多,现无特效药物治疗.为探讨RMP的治疗,笔者对我院1997年6月~2001年9月26例RMP患者临床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于爱;李素真;张凤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