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威
脊髓是支配人体感觉、运动等的低级中枢、脊髓损伤后病人大多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四肢或双下肢、马尾功能障碍,临床上称截瘫.高位截瘫后,虽生活不能自理,但头脑清醒,思维清晰,情绪波动较大,故做好心理护理非常重要,不但影响疾病的痊愈,还能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作用.现将我科1999年12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38例截瘫患者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林会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颈前路减压术的并发症很多,严重的有食管瘘,永久性四肢瘫痪等甚至导致患者死亡.2003年5月~2005月5月,我科共收治11例行颈前路减压的患者,术后疗效佳,无病情加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出现,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林会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表现为腰腿痛及麻木、无力等症状的一种综合征.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而手术的成功与否还取决于患者的心理及术后的精心护理.如果在护理过程中运用正确的健康指导,使患者能建立起平常心,正确的面对手术,积极配合治疗护理.通过对8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的护理我们发现,术前的心理调节、术后的健康指导及出院指导是巩固手术疗效,促进疾病康复的关键,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截肢是通过手术切除失去生存能力、没有生理功能、危害人体的部分或全部肢体,以挽救生命.患者面临的手术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应激源,常可导致患者产生了强烈的应激反应,病人常常出现焦虑,抑郁、自悲心理.正常的心理应激反应是机体达到良好状态的一种反应,但当心理应激状态超过了机体适应范围就会引起伤害,导致机体生理、心理、行为等多方面的改变,干扰治疗,影响术后恢复和预期效果,甚至影响整个治疗方案.
作者:李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早期执行科学的康复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恢复体力,增加肌力,降低并发症.方法:制定一整套骨盆骨折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措施.应用于骨盆骨折58例病人中.结果:对58例患者施行康复措施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此措施具有康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
作者:林会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本文从对肺癌的病因病机、中医药治则、中医药物以及具体辨证论治等方面的认识,阐述周维顺教授治疗肺癌理论思想和临证经验,揭示了气阴亏虚贯穿肺癌发病始终,益气养阴是肺癌中医药治疗之本的学术思想.
作者:吴林生;陈亚男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人类的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无论是师生的情感,还是父母、子女的情感,还是护患之间的情感,都有主次之分,如果教师的情绪高昂,学生的精力就会充沛,如果父母的后盾强硬,那么,子女冲劲实足.同样,如果护士的心态正确,那么患者的治疗效果就更好,恢复速度更快.
作者:吴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在妇科临床中,脾虚带下较为多见,其病因病机常由饮食不节,劳倦过度,脾气受损,运化失职,以致水谷精微不能上输,反聚为湿,湿注下焦,伤及任脉而为带下.与脾密切相关,脾虚失运是带下主因,治多以健脾除湿为主,临床经验体会到疗效亦佳.
作者:王金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旨在提高医院医疗质量和中药调剂人员的业务素质,介绍部分常见的中药混伪品鉴别要点及方法.方法:对常见的中药正品、习用品、混伪品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等进行了比较鉴别.结果:常见混伪品严重影响用药安全,必须引起高度注意.结论:能为医院在中药饮片招标、采购、和验收中提供参考.
作者:夏松柏;程国庆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电击伤、皮肤撕脱伤、烧伤等均可引起手部皮肤缺损,甚至会引起深部组织血管、神经、肌腱的损伤.皮瓣转移修复是理想的方法,但术后某些因素易导致血运障碍以致影响皮瓣的成活,甚至造成残疾.因此,对皮瓣转移修复术后早期须严密观察、监测皮瓣色泽、温度、肿胀程序,毛细血管反应,并加强功能锻炼,对皮瓣血运的监测及有效防止危象发生非常重要.我科从2002年1月至2003年1月对45例手部皮肤缺损型皮瓣转移修复术的患者进行预见性的监测护理,结果全部成活,且修复的皮瓣外形满意,感觉存在,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汪玉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和髋臼关系异常.常表现为股骨头脱至髋臼以外.如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髋关节可望发育正常.但是,该病在早期,尤其是行走前常表现不明显,易被家人忽视,同时因缺乏对该病的认识而错过佳就诊时机,延误为大龄病例,增加治疗难度,术后还会出现髋关节活动受限,术后关节粘连,僵直等并发症.如能科学的治疗及护理,对恢复髋关节活动度,不再出现脱位,有重要意义.我院骨科自2001年1月~2004年1月收治28例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林会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病案举例病史特点:患者陆永秀,女,13岁,患者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泻,便质稀溏,甚至呈稀水样,带红色冻状,大便常规:WBC:(++),RBC:(+).
作者:吕莫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股骨干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6%,多数能用闭合方法治愈,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促使手术固定明显增多[1],而由于手术引发的失误亦相应增多,我科自98年以来共收治股骨干骨折病人116例,其中治疗存在失误者8例,因失误引发并发症行二次手术治疗者5例,今总结如下.
作者:郑亚利;罗万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根据中西医理论对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的不同认识,探讨甲减从虚从瘀论治的规律.方法:依据甲减的临床表现,从中医学角度将甲减分为气虚血瘀型、阳虚血瘀型、气滞血瘀型,并提出相应的治则和方药,以弥补西医替代治疗之不足.结果:在西医替代治疗的同时,运用上述方法分型论治甲减,使甲减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优于单一替代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分型治疗甲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实用价值.
作者:李明权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手是劳动的工具,因此,在生活和劳动中易遭受创伤,手外伤原因很多,种类多种多样,如压砸、切割,撕脱、贯穿、烧伤、绞轧等.创伤后遗留的功能障碍与创伤类型有密切关系,如:切割伤易伤及神经、肌腱、血管等.但切面较整齐,组织破坏量较少,早期恢复后遗留功能障碍较轻,而压砸、撕脱、绞轧等创伤,软组织碾挫,神经肌腱扭转牵拉,肌肉及血管床广泛破坏,骨折严重,组织损伤量多,虽经清创修复,愈合后仍遗留严重的功能障碍,现将1例严重的手绞轧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胡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治疗胸腰椎体骨折的主要目的是恢复胸腰椎脊柱的正常序列和椎管容积,使受压脊髓得到充分减压,并提供可靠固定,我科自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26例胸腰椎骨折的病人,入院后经RF、AF系统内固定治疗,并予术后精心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我科对该手术的临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林会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由于梨状肌本身及其与坐骨神经之间位置关系存在解剖变异,当受到某些因素影响引起水肿、肥厚、变性或挛缩等压迫坐骨神经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称为梨状肌综合征.该病在临床上比较多见,但很多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其病因主要是由于下肢扭伤或久蹲以及感受风寒而引起,主要表现为臀髋后部疼痛,并向下肢后外侧放射.一般在膝以下,很少过踝关节,走路时身体呈半屈曲位,严重时行走跛行,臀部酸胀发沉,偶尔伴有下肢外侧麻木,在尾骨尖与髂后上棘连线中点即梨状肌在臀表的投影区压痛,并有条索状改变.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运用针刀加中药外敷治疗梨状肌综合征,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光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黄疸是感受湿热疫毒,肝胆气机受阻,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所致,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表现的常见肝胆病证.中医属病名范畴,西医则为一组症候群,如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出现的黄疸,酒精性或药物性肝硬化出现的黄疸,胆石症胆囊炎诱发的黄疸等,近一年,笔者悉心于黄疸病的治疗,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并跟踪随访,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将其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何彟志;黄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现察益气滋阴类中药配伍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运用参芪地黄汤加减(党参、黄芪、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等)配合西药(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本病76例;对照组单用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本病64例,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65.62%,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降糖和改善临床症状的功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董继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健康教育是护士运用自己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技能,向病人讲解有关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等,使病人对疾病信息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认识到护理的价值.有效的实施健康教育,可以促进良好的整体护理发展,但是在当今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健康教育具体过程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致使健康教育只流于形式,不能深入开展,归其原因笔者以粗浅的认识和理解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姚威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