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彬;刘臣;孙立萍
湿疮,即西医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会阴部湿疮多为在潮湿环境下念珠菌感染所致[1].其呈片状或弥漫性,无明显边界,皮损糜烂,基底潮红,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我科自2003年1月~2005年3月,长期卧床病人并发会阴部湿疮20例进行讨论分析并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余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刀、药物、手法三者合一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28例肩周炎患者采用上法进行治疗.结果:治愈476例,占90.15%,好转52例,占9.85%,无效0例,总有效率占100%.结论:针刀、药物加手法治疗肩周炎具有疗程短、痛苦少、恢复快、费用省、无复发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潘乾根;潘伟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临床配伍的稳定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查阅国内有关文献,总结复方丹参注射液与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维脑路通、黄芪注射液等药物配伍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稳定,而大部分药物按实验用量或常用浓度配伍时,发生颜色改变、浑浊、沉淀等现象.结论:在临床用药配伍时,应注意药物配伍的稳定性,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赵婉;仵文英;席枝侠;杨培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踝关节骨折包括内、外踝及三踝骨折为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治疗该骨折多采取手法复位加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严重者也采用手术治疗,固定时间约为4~8周,当骨折愈合拆除外固定后,多出现踝关节僵直症.临床表现为:踝关节肿胀、疼痛,屈伸、内外翻等活动受限,走路跛行、活动后肿胀疼痛加重等症.笔者根据中医治疗骨折三期辨证施治原则,中后期应采取舒筋活络、行气活血,通利关节为法.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出中药薰洗配合按摩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潘幼香;吴征;张玉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40例全部为本院住院病人,其中男36例,女4例,年龄18~58岁.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符合2000年全国第10次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论断标准,且复制指标阳性.治疗前3个月未用过抗病毒药,无急、慢性肾炎或肾功能不全史.
作者:徐治国;王栋庭;梁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患儿,年龄在5~8岁之间,男性24例,女性7例,右肘关节损伤者22例,左肘关节损伤者9例,31例患儿均有外伤史.就诊时间在2小时至5天.
作者:杨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笔者自1994年以来至今,应用千金苇茎汤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45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胡展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咳嗽和咳痰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等原因引起的咳嗽、咳痰,不仅影响患者的休息与睡眠,长期、频繁而剧烈的咳嗽还有使病情加重和诱发其它并发症的危险.我院自1997年12月以来,应用自行研制的杏仁止咳合剂,在祛痰、止咳、平喘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现将配制及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作者:孙克明;李淑芹;郭俊青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颈椎、胸椎、体检病变在临床较为常见,尤其是胺椎骨质增生更为多见,笔者积多年临床之经验,运用中药外敷局部治疗本症,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永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笔者曾治愈一例心脏二尖瓣置换术后出现剧烈咳嗽患者,采用西医治疗并用强力镇咳药(可待因等)治疗后,咳嗽仍剧,经采用中药治疗后,效果满意,现将情况介绍于下.
作者:骆忠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原发性血管炎,多发于青年女性.本病是由于非特异性炎症造成的病变血管内膜增厚,从而引起动脉节段性狭窄、闭塞或狭窄前后动脉瘤样扩张,导致血流障碍,使病变部位的组织器官缺血而发生一系列综合征.本病传统临床治疗多以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但疗效并不稳定,随着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减量,病情极易反复,我院血管科采用以平衡免疫、保护血管内膜、消除血管内膜增生为原则的中西医结合平衡免疫疗法治疗多发性大动脉炎取得了可喜的效果.目前一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右下肢双支架堵塞九年经我们治疗两个月后支架再通,现报道如下.
作者:郝占峰;张建军;杜空;张叶芳;杨步军;李振刚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小儿股骨干上段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骨折多由高处坠地,行走跌倒后传导暴力所致,骨折表现为长斜、短斜或螺斜形,其正侧位均为可见斜形骨折线、骨折远端易向后移位,对于骨折线较高(位于股骨小粗隆至大腿上1/4),骨折线由后上向前下者,传统直腿皮牵,长夹固定有其局限性,针对临床实际,笔者用上述改良方法治疗20例,病人体位舒适、对位对线好、愈合快、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青;申连成;张渝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优选妇科经痛片的佳醇提工艺条件.方法:以浸膏得率、延胡索乙素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提取工艺条件.结果: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第一次加8倍量70%乙醇同流1.0小时,第二次加6倍量70%乙醇回流0.5小时.结论:优选出的醇提条件科学合理,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邹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1基本概况高血压是目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1991年对15岁以上94万人群抽样调查,高血压标准化率为11.26%,与1979~1980年相比,10年间患病率增加25%,现在又一个10年已经过去而且近10年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高血压患病率又有很大程度提高.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高血压将占首位.
作者:赵光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随师多年,刘师以《伤寒论》四逆散方治愈不少顽疾,如阳为阴郁在里不得宣达四末而致热厥以及对肝脾失调或气机阻滞的多种疾患,常可应手奏效,一方化生多变,堪称有益,有下述病例佐证验之.
作者:安乐君;潘晓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通过分析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临床用药管理,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初丕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荨麻疹现临床上发病率较高,是以皮肤和粘膜的暂时性血管反映,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色或白色瘙痒性水肿性风团.目前常以病程的持续时间在六周以内的称为急性荨麻疹,每天或基本每天发作,持续时间在六周以上的称为慢性荨麻疹,以及急性荨麻疹反复发作的称为间歇性荨麻疹这三种类型.慢性荨麻疹因其致病因素仍不很清楚,治疗上亦颇困难,其病程长,病情迁延,患者痛苦较大.我们采用祛风除湿的止痒,凉血化瘀,用蚕僵汤为主,治疗38例,终结如下.
作者:杨燕彬;刘臣;孙立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何克炽老师,四川省级名中医,副主任中医师,从医四十余年,医术精湛,学验俱丰,在中医临床实践中,遣方用药颇具特色.笔者随师诊病近十年,目睹师所治病症较多,下面将其治疗疟疾经验介绍于后,以供参考.
作者:骆忠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笔者在多年临床护理工作中体会到,对:①未婚先孕;②患某些疾病;③家庭离异;④计划生育因素四种不同情况的中晚期引产病人,根据她们的精神类型:①胆怯型;②紧张型;③抑郁型,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明显减轻病人分娩时的痛苦,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王兴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方法:针刺,注射透明质酸钠,伴关节肿胀者,可先将关节腔积液抽出,再注射透明质酸钠.结果:按照疼痛、肿胀、关节活动范围评价,有效率为96.1%.结论:针刺,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龚新宇;张道敬;姚振江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