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异丙酚配伍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冯卫彤;古衍

关键词:异丙酚, 芬太尼, 静脉麻醉, 人工流产
摘要: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人工流产患者2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20例.A组在术前1 min静注异丙酚2.5~3.0 mg/kg;B组先静注芬太尼1.0μg/kg,再静注异丙酚2.5~3.0 mg/kg,术中视病人反应及手术时间可追加异丙酚0.6~1.0mg/kg.术中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患者麻醉前后的BP、HR、SpO2及RR.结果: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下降程度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异丙酚的用量A组明显高于B组(P<0.01);肢动情况A组明显多于B组(P<0.01).结论:异丙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配方,在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的情况下,适合于临床人工流产使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肿瘤组织内激光凝固疗法的进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肝癌介入治疗技术的报道日益增多,诸如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激光消融、冷冻消融、酒精消融及化学栓塞等[1].其中,组织内激光凝固技术(ILP)近十年来发展较快,日臻成熟.

    作者:陆骊工;罗鹏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外伤性、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多巴胺含量监测的临床分析

    植物状态是指由多种原因造成脑损害而形成的一种意识活动丧失但醒觉存在的状态,其持续达1个月以上即为持续性植物状态(PVS)[1].

    作者:李茂林;王祝峰;刘鑫;胡炜;王东杰;焦扬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小儿难治性癫痫临床研究进展

    小儿难治性癫痫一直是受关注的研究热点,而有效的治疗一直是要攻克的难题.本文叙述了小儿难治性癫痫的定义、病因、类型及治疗进展.

    作者:翟琼香;郭予雄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及细菌耐药性监测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我国小儿死亡的常见原因.由于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十分严重,如据北京、上海儿童医院的统计,门诊就诊患儿已使用抗生素者80%~85%,普通感冒92%~98%,肺炎则达100%[1].

    作者:邓力;张崇凡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我院于2001年6月~2002年4月共收治103例106眼白内障患者,其中高度近视白内障22例22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凌懿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脐血CIK细胞的体外增殖及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脐血CIK细胞体外增殖活性及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方法:通过第1天在脐血淋巴细胞中加入IFN-γ,第2天再加入IL-2和CD3单抗进行细胞培养,就可获得名为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de killer cells)即脐血CIK细胞.用MTT法测定其抗肿瘤活性,台盼蓝拒染法计数细胞.结果:脐血CIK细胞及其培养上清抗K562细胞活性明显优于CD3AK细胞,短期培养后其增殖活性低于CD3AK细胞;但是G-CSF的加入可以提高CIK细胞的增殖活性.结论:脐血CIK细胞是一种有效的杀伤活化细胞,脐血在多种细胞因子适当组合的诱导下即可提高杀瘤活性,又能保留重建造血功能的作用.

    作者:黄倩;张渝候;邹典定;文志华;许家琪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胰岛素瘤25例临床分析

    胰岛素瘤又称胰岛β细胞瘤,由于瘤体分泌过量胰岛素,临床上以反复低血糖发作为其特征.反复低血糖发作可致中枢神经不可逆损害,因此本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现将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近20年来收治的25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伊娜;廖志红;姚斌;黄智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贲门癌69例诊治体会

    目的:提高贲门癌的早期诊断,外科治疗水平,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3年1月至2003年4月69例贲门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情况.明确诊断后手术探查除发现有广泛转移者,分别给予近端胃部分切除、食管部分切除、全胃切除和合理的消化道重建.结果:肿瘤切除率为71%,3年存活率为13%,5年存活率仅为8.6%.结论:贲门癌由于部位的特殊性,病理学上多为恶性程度高的低分化弥漫型腺癌,诊断较晚.为改善恶劣预后,应注意早期诊断和适当的肿瘤切除方法,可以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作者:岑多养;梁元;李克勤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红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短程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

    目的:探讨红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短程和红霉素、阿奇霉素常规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否具有相同的疗效,并比较两种方案的安全性.方法:将1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静脉滴注红霉素30 mg@kg-1@d-1后同时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1@d-1,连续3 d.对照组100例静脉滴注红霉素30 mg@kg-1@d-1,连续7 d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1@d-1,连续3 d.详细记录症状、体征、X线等及复查肝功能.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3 d后,两组均能较好地控制发热,咳嗽等症状,治疗2周后X线检查病灶均基本吸收,疗效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红霉素、阿奇霉素联合短程与红霉素、阿奇霉素常规治疗疗效无差异,安全性相同.但前者既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用药频率,同时可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

    作者:袁惠华;张雪宇;黎小秀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胃底畸胎瘤1例

    患者男性,41岁,因体检发现腹部肿物1周而住院.自觉无何不适,饮食及大小便等均正常.体检除上腹部剑突下轻度压痛外,未发现其它阳性体征.实验室各项生化参数均未见异常.

    作者:王小岩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胸膜成形减少肺上叶切除术后漏气的临床效果

    对1998年3月~2002年12月连续68例肺部肿瘤患者行肺上叶切除术作总结.34例施标准上叶肺切除术(为对照组),随后的34例施相同手术,但在关胸前附加做胸顶部帷幕状胸膜成形术(胸膜组),两组病人作术后肺漏气时间比较,以评价这种附加手术对减少术后余肺残面漏气及并发症的作用.

    作者:邵仲凡;陈光辉;Young GEM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臀肌挛缩症的诊疗及随访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的诊断、临床分型、手术治疗方法、随访疗效.方法:对235例臀肌挛缩症的患者根据其临床分型确定手术方法:轻型患者采用大转子上后小直切口,重型及特殊患者采用大转子后外侧的弧形切口.结果:235例患者,随访期1~10年,平均为6年,疗效优(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00例,占85%;良(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35例,占15%;差(症状无改善)本组无.结论:通过对该病的规范化诊疗、分型,可大程度地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达到微创与疗效的平衡.

    作者:戈涛;徐中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医院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实践与思考

    2002年11月下旬以来,广东部分地区先后发生了非典型肺炎的暴发流行.作为早收治非典型肺炎病人的单位之一,我院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周密组织,精心防治,先后救治非典型肺炎病人37名,除3人因转来医院太晚抢救无效死亡外,全部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而康复出院,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防治经验.医院工作人员和来院就诊的其他病人无一例感染.

    作者:胡建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小儿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的分类方法较多,临床上一般分窦性心律失常、异位心率、传导阻滞和预激综合征.按速率分类则有快速型心律失常和缓慢型心律失常之分,这对治疗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快速型心律失常有:(1)过早搏动(房性、房室交接性、室性);(2)心动过速(窦性、室上性:有阵发性和非阵发性、室性:有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和加速性心室自主心律);(3)扑动和颤动(有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和心室扑动、心室颤动);(4)预激综合征.

    作者:陈新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白内障手术局部麻醉的严重并发症

    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的手术之一,麻醉的并发症发生率很低,现报告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引起严重的并发症3例.2例球后麻醉,其中1例呼吸抑制,心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王晶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产科多器官功能衰竭2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产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诊断及防治.方法:通过对22例产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发病原因、病人及其新生儿结局和产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防治方法.结果:导致产科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为产后出血,器官衰竭以凝血功能障碍常见,亦以其为常见的启动器官.结论:及时处理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因,积极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果断进行剖宫产及子宫切除,是减少产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死亡的关键.

    作者:饶安娜;高眉扬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化疗药物异体骨粒骨水泥混合体在骨肉瘤保肢术中的运用

    骨肉瘤的保肢治疗是当前骨科研究的热点.在术前、术后的大剂量化疗下,骨肉瘤保肢手术越来越受到广大同行的认可,但手术行局部切除而遗留的骨缺损及局部复发是临床较为常见和棘手的问题.

    作者:陈建明;肖茂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双胎脐带密螺旋极度扭转致羊水过多胎儿宫内发育迟缓1例

    患者女,27岁,孕2产0,因孕32+3周腹胀1周,于2002年12月26日入院.末次月经:2002年5月10日,预产期:2003年2月17日.

    作者:朱剑文;吴超英;陈莉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患者肝功能、肾功能、免疫功能分析

    目的:分析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URD-BMT)过程中患者的肝、肾、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寻求能敏感反映、监测GVHD的指标.方法:在URD-BMT术程80 d中,患者每天抽静脉血送检,在日立7170A自动生化仪上连续检测肝功能7项指标、肾功能5项指标、免疫功能6项指标共402项次,以5 d取一均值作曲线分析.结果:肝功能项目中GGT敏感,与GVHD的消长程度平行,AST、ALT、T-Bi、D-Bi指标较敏感;TP、ALB低于正常;肾功能5项指标基本处于正常范围,CRP在术程中明显升高.结论:在上述所检测项目中AST、ALT、T-Bi、D-Bi、CRP指标较敏感,GGT敏感,与GVHD的消长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观察、监测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良好指标.

    作者:吴映娥;曾斯明;蔡应木;焦晓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遗传性胰腺炎

    遗传性胰腺炎(hereditary pancreatitis,HP)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952年Comfort及Steinberg报道了第一个HP家族,截至1994年共有超过100个家族、500例HP患者被陆续报道.

    作者:刘玉兰;张捷;肖文斌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