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维宁
患者女,60岁.因腹胀3年余,头晕伴双下肢水肿1年半入我院.缘于1996年3月出现腹胀,就诊于市某医院,诊为脾肿大,行脾切除术.术后仍腹胀明显,经骨活检诊断为骨髓纤维化.腹部CT曾怀疑下腔静脉血栓,予抗凝、纤溶治疗,腹胀稍好转,后未再治疗,时觉腹胀.1997年11月开始出现双下肢水肿,并逐渐加重.
作者:王妍春;朱起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院自实施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以来,偶见心脏畸形矫正后下呼吸道出血.现将3例病人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陈莹;殷伟;李秀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们采用复方丹参联合醋酸强的松龙治疗局限性斑秃,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6例,女32例.年龄18~39岁,秃发区直径0.5~6.5 cm,无毳毛长出,病程1周~2年.
作者:黄德顺;张殿萍;冯朝晖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治疗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分析9例妊娠合并SL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者中,2例低血小板血症,1例低白细胞血症,1例重度贫血,4例伴肾功能损害,2例并发妊高征,均获活产新生儿,母婴平安.结论:妊娠合并SLE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应联同内科医师共同监护,适当用药,以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陈春霞;李光仪;郑丽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结肠J型贮袋肛管吻合术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保肛功能效果.方法:采用上述方法行低位直肠癌根治30例,术后1个月、半年、1年分别通过问卷形式评估排便功能情况,观察项目包括每天大便次数、夜便、大便失禁、控便能力、排气排便识别能力和便秘等.结果:30例病人术后1个月内均有1~3项不同程度的排便功能障碍情况,半年之后基本恢复,1年后除5例仍有便秘和3例有排便不尽感外,其余症状全部消失.结论:结肠J型贮袋肛管吻合术在直肠保肛手术中确能起到预防术后排便功能不良的作用.
作者:徐万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软骨下骨网状钻孔对膝关节骨关节炎软骨退变的疗效.方法:对32例(48膝)膝关节骨关节炎软骨退变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软骨下骨网状钻孔,以使关节表面形成薄纤维软骨层修复关节软骨.结果:术后患者症状缓解优良率达81.25%,效果满意.结论:该术式具有手术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必要时可重复等优点,且可在行关节软骨修复的同时行关节清理术,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杨光;李铁波;刘铁明;陈天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不同剂量吗啡硬膜外镇痛引起搔痒的特点.方法:剖宫产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持续硬膜外吗啡镇痛组(A组,30例)和单次硬膜外镇痛组(B组,30例).手术结束后A组硬膜外持续吗啡术后镇痛,B组硬膜外持续生理盐水输注.分别于术后12, 24,48 h记录病人镇痛效果,搔痒程度和搔痒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镇痛效果、搔痒程度和搔痒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引起的搔痒与使用的吗啡剂量无关.
作者:崔建修;李真;花柱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临床特点.方法:将62例ARF患者分为2组,A组为急性肾衰无并发症组,B组为急性肾衰有并发症组,对透析反应、诱导透析及透析时机进行分析.另外,随机抽取同期的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维持性HD180例次,与其进行透析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结果:62例ARF透析反应发生率为36.41%,60例CRF透析反应发生率为16.11%(P<0.01).ARF中,首次诱导透析的透析反应发生率为60.87%,透析反应中低血压反应占71.64%,无症状低血压和非典型症状低血压占低血压反应的66.67%.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P<0.01),A组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P<0.01),A组透析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5),因透析反应而死亡占死亡病例总数的23.08%.结论:ARF血液透析的透析反应发生率高,低血压是主要透析反应,低血压以无症状及非典型症状为主要表现.透析反应不是死亡主要因素.早期预防性HD可增加ARF治愈率,减少病死率及透析反应发生率.做好诱导透析及防治低血压反应对于ARF患者的HD治疗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思念;黄雯;郭雪兰;林淑芳;吴静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在与结核分支杆菌接触中有一半人会被感染,已经感染结核菌的人,终生都将有成为结核病患者的危险性,在结核菌感染者中有10%的人会发病[1].当前全球1/3的人已感染了结核病菌,每年有800万新发结核病患者,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2],结核病是当今世界单一致病菌死亡率高的疾病[3],它占世界总死因的第7位[1],每年因结核病而死亡的人数,相当于一年中每小时撞毁一架波音747伤亡的人数.尽管结核病给人类生命带来如此巨大的负担,但人们现在对结核菌致病、耐药、毒力等的分子机制却知之不多.科学技术的发展继续为结核病控制带来新的前景,人们将进一步分析结核菌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一旦获悉蕴藏在结核杆菌基因组中的绝大多数遗传信息,它们的破译将会为结核病的诊断、新药物的研制和新疗法的探索带来一场革命.
作者:端木宏谨;赵雁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有效预防方法.方法:手术治疗的20例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吡柔比星(THP)与丝裂霉素(MMC)交替膀胱灌注治疗,并作随访和疗效观察.结果:所有患者随访观察10~18个月,平均14个月,复发率10%(2/20),疗效与单用THP相当,但无副作用.结论:THP与MMC交替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具有良好的效果,毒副作用小,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蔡志刚;刘滋伟;黄安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科在1999年3~8月共收住甲型副伤寒52例,误诊29例,误诊率达55.77%,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3例,女16例,年龄≤4岁2例,5~7岁3例,8~14岁24例,城镇11例,农村18例.
作者:孙碧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癌肿并重建消化道的连续性仍然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我科对食管癌手术病人制定出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实行标准化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
作者:杨翠芹;魏丽君;罗素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对5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NCV),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情况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对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
作者:卢云涛;徐晓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患者男,36岁,传染科医生.因反复右胸痛3年,加重1个月,伴头痛20 d于2000年7月6日入院.1997年7月因右侧胸膜刺激痛伴发热,经胸透及B超发现右侧胸腔积液,即胸穿抽出草黄色胸水约150 ml,诊断为右侧结核性胸膜炎,用免费方案(2SHRZ/4HR)抗结核,短期应用强的松,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停药.以后反复出现轻微右侧胸痛,在气候变化及劳累后明显,均诊断为胸膜粘连而未作检查及治疗.
作者:张希玉;易明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对我院22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临床及误诊原因.
作者:侯维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62年由Sabiston等开展了第一例大隐静脉冠状动脉旁路外科搭桥(CABG)手术.1977年Gruentzig于美国加洲大学在开胸体外循环下成功完成了第一例前降支病变的冠状动脉成形术,同年,他于瑞士苏黎世大学医学院在X线下完成了第一例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1].从此,多个临床医疗中心对这两种治疗方法分别进行了一系列长、短期的前瞻性、随机的临床试验及随访观察数据分析,比较这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炫生;周颖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革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根治率有了明显提高.我院从1995年10月~2000年10月,收治7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我们采用血液净化疗法进行抢救,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建平;钟国珍;来小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妇女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CDFI)诊断脐带绕颈时,阴道试产对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261例CDFI诊断脐带绕颈者和260例正常足月妊娠妇女(对照组)阴道试产后的结局.结果:两组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急诊剖宫产率(P<0.05)及产钳率升高(P<0.01).结论:CDFI诊断脐带绕颈足月妇女,在严密监护下可行阴道试产.
作者:李淑梅;陈芳兰;燕恒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医院内感染的防治是一个不容乐观的问题.由于住院病人病情更复杂,需要更多使用创伤性的诊断和治疗设备,如:中心静脉导管,swan-ganz导管和心房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变化.除了外科手术后医院感染外,随着心脏起搏术、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成形术(PBMV),经皮球囊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等心脏介入治疗的不断推广应用,导管相关性感染不容忽视.此外,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致病菌的耐药性增加,增加了医院感染防治的难度.
作者:王璟;张启高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