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克氏针的临床应用

范锡海

关键词:克氏针, 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器械
摘要:克氏针是临床上常用的器械,1998年7月~2001年7月我们对克氏针做了改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源性溃疡10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肝源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5例肝源性溃疡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肝源性溃疡发病率比正常人溃疡发生率高、发病年龄较后者晚十余年;病状不典型,易漏诊,病程长,难以治愈,合并出血率高,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升高不明显;洛赛克或H2-受体拮抗剂加普萘洛尔有良好疗效.结论:肝源性溃疡难以治愈、易出血,门静脉高压是促发因素,普萘洛尔有助于肝源性溃疡的愈合.

    作者:王斌;徐少勇;邓长生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高流量氧驱动雾化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疗效观察

    目的:寻找一种快捷、高效、简便的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方法.方法:将58例哮喘急性中、重度发作患儿随机分为3组,A,B组分别以低流量及高流量氧驱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溴化异丙托品及布地奈德三者的混合溶液,C组静脉滴注负荷量氨茶碱+地塞米松,同时予吸氧,观察各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A组改善率为53.3%(8/15),B组 92.9% (26/28),C组80.0% (12/15) ,B组优于A组(P<0.01).结论:以高流量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中、重度发作是一种快速、高效、简便、安全的方法.

    作者:喻宁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食管癌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癌肿并重建消化道的连续性仍然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我科对食管癌手术病人制定出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实行标准化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

    作者:杨翠芹;魏丽君;罗素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中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筛前神经综合征17例

    筛前神经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定期的额部疼痛,并有嗅觉障碍及视觉疲劳现象,以往均年取中鼻甲部分切除术以期改善症状,但术后临床疗效不满意.我们采用中鼻甲骨折外移术治疗筛前神经综合征患者,在临床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满意疗效.

    作者:叶国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经股动脉插管进行脑血管造影术病人的护理

    自1998年7月我科开展脑血管造影,至2001年2月已经开展150例,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玉华;陈妙华;黄秀瑛;黄丽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结核空洞合并感染15例误诊分析

    近年来,我院对15例结核空洞合并感染均被误诊为肺脓肿,现就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林伟康;郑渠;郭欣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膝骨关节炎22例误诊分析

    本文对我院22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临床及误诊原因.

    作者:侯维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c-myc反义寡核苷酸对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硫代磷酸化修饰的c-myc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涎腺黏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c-myc ASODN作用于黏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分别采用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3H-TdR掺入试验、裸鼠成瘤能力观察等方法研究对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c-myc ASODN作用于黏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后,细胞在软琼脂内的克隆形成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其克隆形成能力受到明显的影响.3H-TdR掺入试验显示,3H-TdR掺入抑制率升高,c-myc ASODN使MEC-1细胞DNA的合成受到显著抑制,且表现出浓度依赖性.用ASODN处理后的细胞接种于裸鼠后,细胞在裸鼠体内成瘤数量减少,肿瘤生长减慢.结论:经c-myc ASODN作用后,黏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的增殖受到明显的抑制,细胞的恶性表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逆转.

    作者:王石光;司徒镇强;朱光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颅脑枪弹伤与脑血管相关问题

    颅脑外伤平时致伤因素主要为运动损伤、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等,战时则为火器伤.脑外伤及相关问题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但有关脑枪弹伤后急性脑血管相应变化的报告较少.

    作者:赵刚;李铁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力克肺疾致低颅内压综合征1例

    患者男,36岁,传染科医生.因反复右胸痛3年,加重1个月,伴头痛20 d于2000年7月6日入院.1997年7月因右侧胸膜刺激痛伴发热,经胸透及B超发现右侧胸腔积液,即胸穿抽出草黄色胸水约150 ml,诊断为右侧结核性胸膜炎,用免费方案(2SHRZ/4HR)抗结核,短期应用强的松,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停药.以后反复出现轻微右侧胸痛,在气候变化及劳累后明显,均诊断为胸膜粘连而未作检查及治疗.

    作者:张希玉;易明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临床研究中对疗效的统计处理与综合评价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经额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13例

    目的:介绍我院1998~2000年内经额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13例的操作技术和体会.方法:所有病例采用经额底入路.先囊内切除部分鞍内及鞍上肿瘤,使肿瘤减压,保护视神经及鞍区动脉,再分离、分块切除瘤壁或囊壁,电灼或刮除肿瘤基底、生发部位硬脑膜.结果:肿瘤全切7例,次全切4例,大部切除2例,全部病例痊愈出院.结论:经额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明显提高了手术的精细程度,减少了术中对鞍区重要结构的损伤,肿瘤能够达到全切除或次全切除,保证了鞍区手术的安全.

    作者:殷利明;钟德泉;赵展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99mTc-MDP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瘤的临床价值

    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易发生骨转移,而转移瘤的早期诊断对指导治疗和降低病死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比CT,X线片及MRI检测提早3~6个月发现骨转移病灶,是发现骨转移的首选检测方法[1].我们对我院自1998年12月~2001年4月经病理学确诊的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患者共276例的骨显像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建平;李素平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灯盏花素治疗脑梗塞偏瘫30例疗效观察

    灯盏花素是菊花飞蓬属植物短亭飞蓬的提取物,其结构鉴定为4,5,6-三羟基黄酮-7-葡萄糖醛酸甙,云南民间广泛应用灯盏花素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冠心病等.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其对脑梗塞偏瘫有较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中坚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经皮冠脉成形术与搭桥术在冠脉血运重建术的疗效比较

    1962年由Sabiston等开展了第一例大隐静脉冠状动脉旁路外科搭桥(CABG)手术.1977年Gruentzig于美国加洲大学在开胸体外循环下成功完成了第一例前降支病变的冠状动脉成形术,同年,他于瑞士苏黎世大学医学院在X线下完成了第一例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1].从此,多个临床医疗中心对这两种治疗方法分别进行了一系列长、短期的前瞻性、随机的临床试验及随访观察数据分析,比较这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炫生;周颖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恶性血液病常见的院内感染及处理

    1 恶性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尽管恶性血液病的化疗及支持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骨髓移植(BMT)又为各类血液病提供了更多根治的机会,但由于疾病本身造成的机体免疫功能缺陷以及大剂量化疗,放疗及皮质激素的应用造成的白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免疫功能减退均极易造成感染的发生.尤其是院内感染,仍然是恶性血液病患者常见的合并症及主要死亡原因.约60%~75%的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的死亡原因是感染.

    作者:黄海雯;傅晋翔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鼻腔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1998年收治的18例鼻腔鼻窦NH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同时表现为两侧病变的3例,病变波及临近器官及组织者4例,治疗后完全缓解率(CR)为72.2%(13/18);5年生存率为50%(9/18),而治疗完全缓解后的5年生存率为69.2%(9/13);复发率为46.1%(6/13),66.6%(4/6)复发在2年内.结论:鼻腔鼻窦NHL药物疗法误诊率高,治疗模式仍末确定,预后相对较差.

    作者:杨秀英;李云;刘明放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关于随机化原则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成人朗格罕斯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

    患者男,31岁.因多饮、多尿7年余,发热、全身骨骼疼痛2月余,拟垂体功能减退于2000年11月2日入我院内分泌科.

    作者:梁伟佳;高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化学发光法测定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为观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对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automated chemiluminescence system 180,简称ACS-180)测定hCG值与放免法(RIA)测定β-hCG值进行对照.并对53例滋养细胞疾病血标本进行了化学发光法hCG测定.结果:以化学发光法测定β-hCG药盒标准品,hCG测定值与标准品各浓度点呈显著相关,r=0.9960;葡萄胎、绒癌转阴前血标本两法测定值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化学发光法测定hCG较RIA β-hCG药盒敏感,对葡萄胎、绒癌患者的诊治、随访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丁鸿燕;林向阳;陈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