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勇通;姚龙腾
目的:探讨α2b干扰素对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HBV的治疗效果,并与血清中HBV-DNA,HBeAg转阴率比较.方法:以国产α2b干扰素300 MU/d,100 MU/d分组治疗,3个月为1疗程,共2个疗程.每一疗程结束后分别检测患者PBMC,血清内HBV-DNA和HBeAg.结果:慢性乙肝患者PBMC、血清内HBV-DNA和HBeAg总体转阴率分别为35.9%(19/53),45.3%(24/53),49.1%(26/53),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但用300 MU治疗2个疗程后,PBMC、血清内HBV-DNA和HBeAg转阴率分别为55.6%(10/18),66.7%(12/18),61.1%(11/18),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用100 MU治疗2个疗程后,PMBC、血清内HBV-DNA和HBeAg转阴率分别为25.7%(9/35),34.3%(12/35),42.9%(15/3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α2b干扰素对PBMC内HBV-DNA具有肯定的治疗作用,其抗PBMC内HBV-DNA的作用与α2b干扰素的使用剂量有一定关系,且与血清内HBV-DNA的治疗效果具有一致性.
作者:王健;贾夫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国为发展中国家,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到80年代中期才有全国性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的规划,成立相应的管理组织,开始医院感染的监控试点工作,但发展迅速,到目前全国各级各类医院都在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效,本文主要从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一些管理对策,供同行参考.
作者:李六亿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革新,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根治率有了明显提高.我院从1995年10月~2000年10月,收治7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我们采用血液净化疗法进行抢救,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陶建平;钟国珍;来小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克氏针是临床上常用的器械,1998年7月~2001年7月我们对克氏针做了改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范锡海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血液灌流是通过体外循环使血液通过吸附装置(血液灌流器),清除内源性或外源性毒物或药物,是目前抢救重度药物或毒物中毒,尤其是处于昏迷状态的中毒病人的可靠和较理想的首选方法[1].海洛因为半合成的阿片生物碱衍生物,吸毒过量时,常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致猝死.自1995年3月~1999年5月,我们对急性海洛因中毒的患者采用传统的纳洛酮内科治疗的同时,进行了血液灌流的方法抢救病人,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梁珏;陈建英;刘咪霞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为观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对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automated chemiluminescence system 180,简称ACS-180)测定hCG值与放免法(RIA)测定β-hCG值进行对照.并对53例滋养细胞疾病血标本进行了化学发光法hCG测定.结果:以化学发光法测定β-hCG药盒标准品,hCG测定值与标准品各浓度点呈显著相关,r=0.9960;葡萄胎、绒癌转阴前血标本两法测定值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化学发光法测定hCG较RIA β-hCG药盒敏感,对葡萄胎、绒癌患者的诊治、随访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丁鸿燕;林向阳;陈晓东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增液汤加味结合外治法治疗婴儿药源性便秘的综合疗效.方法: 用增液汤加味配合外用肥皂条、推拿等外治法,综合治疗120例药源性便秘,并同期设立单纯用外治法治疗的120例为对照.结果: 治疗组治愈10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3%,治愈时间(5.07±2.59) d;对照组治愈86例,有效2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2.5%,治愈时间(6.65±3.34) d,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治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01),且未发现任何副作用.结论:增液汤加味结合外治法治疗婴儿药源性便秘比单纯用外治法疗效好,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邓丽莎;李伟元;莫珊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 恶性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的易感因素尽管恶性血液病的化疗及支持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骨髓移植(BMT)又为各类血液病提供了更多根治的机会,但由于疾病本身造成的机体免疫功能缺陷以及大剂量化疗,放疗及皮质激素的应用造成的白细胞减少或粒细胞缺乏、免疫功能减退均极易造成感染的发生.尤其是院内感染,仍然是恶性血液病患者常见的合并症及主要死亡原因.约60%~75%的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的死亡原因是感染.
作者:黄海雯;傅晋翔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寻找一种快捷、高效、简便的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方法.方法:将58例哮喘急性中、重度发作患儿随机分为3组,A,B组分别以低流量及高流量氧驱动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溴化异丙托品及布地奈德三者的混合溶液,C组静脉滴注负荷量氨茶碱+地塞米松,同时予吸氧,观察各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A组改善率为53.3%(8/15),B组 92.9% (26/28),C组80.0% (12/15) ,B组优于A组(P<0.01).结论:以高流量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中、重度发作是一种快速、高效、简便、安全的方法.
作者:喻宁芬 刊期: 2002年第01期
颅脑外伤平时致伤因素主要为运动损伤、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等,战时则为火器伤.脑外伤及相关问题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但有关脑枪弹伤后急性脑血管相应变化的报告较少.
作者:赵刚;李铁林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作者对5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NCV),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的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情况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对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
作者:卢云涛;徐晓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们采用复方丹参联合醋酸强的松龙治疗局限性斑秃,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6例,女32例.年龄18~39岁,秃发区直径0.5~6.5 cm,无毳毛长出,病程1周~2年.
作者:黄德顺;张殿萍;冯朝晖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本文对我院22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探讨临床及误诊原因.
作者:侯维宁 刊期: 2002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结肠J型贮袋肛管吻合术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保肛功能效果.方法:采用上述方法行低位直肠癌根治30例,术后1个月、半年、1年分别通过问卷形式评估排便功能情况,观察项目包括每天大便次数、夜便、大便失禁、控便能力、排气排便识别能力和便秘等.结果:30例病人术后1个月内均有1~3项不同程度的排便功能障碍情况,半年之后基本恢复,1年后除5例仍有便秘和3例有排便不尽感外,其余症状全部消失.结论:结肠J型贮袋肛管吻合术在直肠保肛手术中确能起到预防术后排便功能不良的作用.
作者:徐万里 刊期: 2002年第01期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支气管哮喘,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漏诊和误诊,其临床特点为持续或反复发作性咳嗽伴有发作性胸闷为主要症状,无喘息和哮鸣音.VCA及时诊断和治疗可获理想疗效,并可避免和减少其发展成为典型支气管哮喘.本文将我院呼吸科于1998年12月至今收治并已确诊的63例患者进行综合分析如下.
作者:钟世湖;郭欣然 刊期: 2002年第01期
1962年由Sabiston等开展了第一例大隐静脉冠状动脉旁路外科搭桥(CABG)手术.1977年Gruentzig于美国加洲大学在开胸体外循环下成功完成了第一例前降支病变的冠状动脉成形术,同年,他于瑞士苏黎世大学医学院在X线下完成了第一例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PTCA)[1].从此,多个临床医疗中心对这两种治疗方法分别进行了一系列长、短期的前瞻性、随机的临床试验及随访观察数据分析,比较这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
作者:黄炫生;周颖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自1998年7月我科开展脑血管造影,至2001年2月已经开展150例,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玉华;陈妙华;黄秀瑛;黄丽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我院自实施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以来,偶见心脏畸形矫正后下呼吸道出血.现将3例病人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陈莹;殷伟;李秀芳 刊期: 200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