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人型肝母细胞瘤1例

王卓才;莫国新

关键词:成人型, 肝右叶, 外生性肝癌, 结节状强化, 扫描, 皮肤黏膜, 病灶, 边缘, 移动性, 腰背痛, 血生化, 血管瘤, 性激素, 上腹部, 肝实质, 肝功能, 动脉期, 低密度, 低回声, 等密度
摘要:患者女,62岁.右侧腰背痛1周,查体皮肤黏膜无黄染,腹平坦,腹壁未见静脉显露;右上腹部触及10 cm×8 cm质软包块;莫菲氏征(-),移动性浊音(-);既往体质好,无服用避孕药及其它性激素史.B超检查肝右叶下缘见10.8 cm×7.8 cm的不均质低回声,提示肝实质占位,考虑外生性肝癌.CT扫描肝右叶外段可见10.5 cm×8.5 cm的卵圆形低密度影,边缘较清,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边缘呈结节状强化,延迟5 min扫描可见病灶呈均匀等密度强化,提示肝右叶巨大血管瘤.术前血生化、肝功能正常,AFP<20 μg,CEA<15 μg/L,HCG<3.1 μg/L.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氧化碳中毒致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

    患者男,56岁,因煤气中毒意识丧失2 h急来院,临床诊断:煤气中毒.入院体检,脉搏150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90/60 mmHg.浅昏迷状,口唇呈樱桃红色,略有紫绀,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反应迟钝,烦躁不安.心率约170次/min,律整,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腹平软,肝脾不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减退.心室率170次/min,律整,各导联P波不清楚,异位P波可能与T波重叠,QRS波形为室上性,时间为0.08 s,Ⅱ,Ⅲ,avF,T波倒置,Ⅰ导联负正双向.心电图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入院后给予吸氧,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甘露醇、消心痛静脉滴注营养心肌等药物治疗,神志逐渐清醒.2 h后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75次/min,律整,Ⅱ,Ⅲ,avF,T波直立,Ⅰ,avF,T波略低,V4~V6 T波直立,S-T段略下移,诊断:大致正常心电图.

    作者:李保芹;宋希莲;周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股骨颈前倾角的CT测量

    股骨颈前倾角是一个临床常用的解剖概念,在小儿髋脱位的诊断、手术方式的选择及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效果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股骨颈前倾角测量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股骨颈前倾角的概念源自于1954年Billing[1]提出的股骨学特点.由于股骨颈不在股骨干的冠状面上,其长轴与股骨干冠状面所形成的角度,称为股骨颈前倾角(femoral neck anteversion, FNA),即分别通过股骨长轴和股骨颈长轴的两个平面所形成的角度,见图1.目前测量股骨颈前倾角的方法有解剖法即裸骨测量法、X射线两次摄片的甲斐法、B超法、CT与核磁共振(MRI)法等,下面就股骨颈前倾角的CT测量作一综述.1 股骨颈前倾角CT测量进展1978年,美国俄亥俄州Akron城医院Weiner等医生[2]提出的测量方法:病人仰卧于CT扫描床上,固定双下肢,双足呈中立位,以通过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上缘的断面为标准平面,连接股骨头与股骨颈前后缘中点作为股骨颈长轴a,把通过股骨内外髁长径线作为髁长轴b,将其与股骨颈纵轴照片叠加,a与b所成的夹角即为股骨颈前倾角,如图2.

    作者:杨军林;李锋;肖学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临床应用的研究与进展

    早在1973年,Steinman就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进行了描述[1].90年代以后,人们在体外应用细胞因子大量扩增DCs成功.而临床研究中观察到肿瘤组织及其周围DCs浸润程度与肿瘤转移和病人预后有关,使DCs成为肿瘤免疫研究中的一大热点.近年来,随着DCs肿瘤疫苗应用研究的开展,DCs已成为目前肿瘤免疫治疗的焦点之一,大量的临床试验也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但在DCs肿瘤疫苗的临床应用中,疫苗的制备、抗原选择、抗原冲击方法、疫苗剂量、注射途径、治疗疗程、治疗副作用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争论.本文对DCs肿瘤疫苗在临床中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讨论疫苗制备的质量控制、疫苗治疗的实施、临床疗效监测的标准,以便设计出更有效的DCs肿瘤疫苗和治疗方案.

    作者:唐勇;沈慧勇;刘尚礼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在胫骨中下段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共20例,合并腓骨骨折16例,同时行腓骨骨折固定14例.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6~36个月,平均20个月.除2例延迟愈合外,其余均在术后6个月内愈合.术后3个月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2例术前腓总神经瘫的病人6个月恢复正常.无出现术中误伤神经、血管,术后未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肌间隔综合征.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终结果采用Johner-wruch评分标准,优18例,良2例.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手术切口小、时间短、固定效果可靠,减少了手术中出血和对骨折端血运的破坏,有利于骨折的愈合,能早期功能锻练,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叶韶晖;陈鸿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左眼外直肌先天性缺如1例

    患者男,19岁.主诉左眼自幼即为内斜视,无法向前注视,要求进行手术治疗.查体:患者全身情况良好.右眼位置正常,眼球运动不受限制,视力1.5.左眼眼球内斜约45°,眼球可轻度外转约15°,向其斜方向转动均无明显异常,视力检查1.2.双眼均无屈光不正,内眼检查亦无异常发现.

    作者:顾梦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非甾体抗炎药致胃平滑肌瘤并溃疡穿孔1例

    患者女,59岁.主因上腹疼痛恶心呕血1 h,伴晕厥1次,于2001年9月4日收住我院消化内科.患者入院前1周因关节炎开始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1 h前出现上腹部隐痛、恶心、呕血3次,为咖啡样物及血凝块,量约1 000 ml.出汗,头昏,继之晕厥1次,约15 min后清醒.既往健康.体检:体温36℃,脉搏110次/min,血压测不出,呼吸24次/min.神志清楚,颜面四肢苍白,肢端冷,皮肤潮湿,巩膜无黄染.心率110次/min,节律齐.

    作者:范洪波;赵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尿β-HCG定量检测在异位妊娠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一种异位妊娠(EP)尿β-HCG定量检测的快速酶联免疫检测法(EI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8例以临床诊断为EP入我院治疗的患者作尿β-HCG-EIA快速定量检测,并同时抽取静脉血做常规β-HCG-RIA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尿β-HCG-EIA与血β-HCG-RIA检测结果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尿β-HCG-EIA快速定量检测可替代血β-HCG-RIA检测,作为一种更方便快速诊断EP的方法.

    作者:郭彩娇;刘运科;陈劲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淋巴细胞凋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病,这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长期以来对其发病机制的具体细节一直未能明确.目前国内外许多实验证据表明:SLE发病机制与淋巴细胞的异常凋亡有密切的联系.1 淋巴细胞凋亡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受基因控制的细胞自灭过程.人们在SLE中发现多种自身抗体的增加与凋亡产物有关,这提示SLE的发病机制可能涉及细胞凋亡的因素.目前已知从SLE患者外周血浆中提取、纯化DNA,这些片段与细胞凋亡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寡聚核苷酸一致,这提示SLE患者体内存在异常的细胞凋亡.此后,寻找这些凋亡产物的来源及其发生机制成为研究SLE发病机制领域的热点.Perniok等[1]通过SLE、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患者和正常人的比较,发现SLE患者体内的淋巴细胞凋亡率升高,且与抗ds-DNA抗体浓度呈正相关,其中T细胞尤为显著.此结果提示SLE中的确存在淋巴细胞凋亡加速,且与其自身抗体产生有密切关系,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黄辉;黄湖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出生缺陷儿72例临床分析

    我院2000年1月~2001年12月接诊的围产儿19 012例中,发生出生缺陷儿72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2001年12月两年来我院就诊的妊娠28周至产后7 d的围产儿(包括死胎、死产)19 012例,其中出生缺陷儿72例,出生缺陷发生率3.79%.

    作者:谭佩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病人的血液动力学改变

    血液动力学异常是慢性肾衰,尤其血液透析过程中十分常见的病理生理改变.血液透析是一个特殊的体外循环过程,血液在体外循环中不仅进行体液超滤和溶质交换,而且还受到人工材料的透析膜刺激以及透析液中各种成分及温度的影响.同时,血液透析病人广泛存在心脏和血管病变,心脏射血功能、血管输送血液及对血管内脉压的缓冲功能均可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慢性肾衰并发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的机制是复杂和多元的.血液透析中可能出现各种血流动力学异常,如低血压、高血压、心律失常、组织器官供血不足等,多数表现轻微而不易被发现,但部分可出现严重而顽固的血液动力学异常,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就慢性肾衰的心血管病变,特别是血液透析过程中的血液动力学异常简述如下.

    作者:梁敏;侯凡凡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羊水过少216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9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216例羊水过少病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同期内分娩总数7 135例,其中羊水过少216例,发生率为2.12%,初产妇178例(占82.3%),经产妇38例(占17.5%),全部为单胎,年龄大41岁,小20岁,平均年龄26.3岁,孕期37周5例,孕37~40周57例,孕40~41+6周132例,≥42周22例,剖宫产121例(占55.06%),阴道分娩95例(占44.94%).1.2 诊断标准以B型超声监测羊水指数≤5.0 cm为羊水过少阈值,5.1~8.0 cm为警戒值,人工破膜时羊水量少于100 ml,则可拟诊为羊水过少,分娩结束时,证实羊水量<300 ml者,可以诊断.

    作者:陈浮;邓敏芝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斯皮仁诺治疗浅部真菌病100例

    2000年5月~2001年3月,我们用期皮仁诺治疗浅部真菌病10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肺不张89例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肺不张患者应用支气管镜进行病因诊断及辅助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采用支气管镜检查的肺不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支气管镜下80例获得明确病因诊断,其中肺癌发病居首位,占44%,炎症占37%,结核占12%.病变部位以右中叶多,共29例(33%),肺癌及炎症是右中叶肺不张的主要病因.对64例(72%)患者以支气管镜辅助吸痰,灌洗,给药等治疗后,取得较明显效果.结论:支气管镜对肺不张的病因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针对病因通过支气管镜给予适当的辅助治疗可促进肺复张.

    作者:沈观乐;齐文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淋病合并霉菌性阴道炎28例治疗经验浅淡

    笔者1997年1~7月在门诊收治了28例淋病合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现就诊疗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8例患者年龄15~65岁,平均31.5岁;已婚23名,未婚5名,均有性生活史;21名有生育史.均有白带增多,呈豆渣样或脓血性,外阴瘙痒,妇科检查见外阴不同程度充血,肿胀,有脓血或豆渣样白带附着.阴道壁充血,阴道内有脓血性,或豆渣样物,有些附在阴道壁上.18例有宫颈充血、糜烂,触之易出血;5例附件、子宫区有压痛.28例均作白带常规检查,查出霉菌.4例革兰氏阴性染色查出细胞内有肾型双球菌6对以上.24例取宫颈分泌物淋菌培养阳性.28例均予青霉素960万U静滴,丙磺舒1 g口服,每日1次,共7 d.并用4%碳酸氢钠溶液冲洗阴道后放入制霉菌素50万U 1片,外阴涂擦克霉唑软膏,7 d为一疗程.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内裤自行煮沸消毒.

    作者:卢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原地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并发症及其处理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但仍存在一些并发症.2001年7~12月我们在海拔3700m高原共完成45例(47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现将术中并发症及其处理体会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组白内障患者45例(47眼),男性26例(28眼),女性19例(19眼).老年性白内障43例(43眼),先天性白内障2例(4眼).年龄3~82岁,平均52.9岁.汉族11例,藏族34例.按LOCSⅡ分类法对晶体核硬度进行分类,Ⅰ*#级核6眼,Ⅱ级核14眼,Ⅲ级核18眼,Ⅳ级核9眼.术前检查胸透、心电图基本正常,血糖在7.5 mmol/L以下,血压(收缩压)在180 mmHg以下,无手术禁忌证.

    作者:刘百臣;彭秀军;陈昌玖;易贵荣;郭灵常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复方丹参滴丸与山莨菪硷片合用治疗颈性眩晕68例疗效观察

    颈性眩晕是颈椎病导致椎-基底动脉缺血引起的眩晕症.在内科是常见病,用药各异.我院自2000年3月~2001年12月对118例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加山莨菪硷片合用治疗,并与单用培他啶作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从门诊及病房收集,颈椎拍片均符合颈椎病,脑彩超报告均符合椎基动脉供血不足.其中男46例,女72例,年龄36~88岁,平均54岁,病程1~6.5年.其中伴高血压病38例,糖尿病9例,高脂血症21例,冠心病16例,脑腔隙性梗塞3例.

    作者:刘宝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38例疗效观察

    我部自1998年以来,开始使用广州军区医疗器材厂生产的正负压电脑控制增强型体外反搏仪对3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体外反搏治疗,并设对照组20例进行对比,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8例均符合WHO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男性24例,占63.2%;女性14例,占36.8%.年龄35~60岁,平均51岁.病程1~4年,平均2.6年.38例全部有心电图异常.对照组20例情况与治疗组相仿,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苗兴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龄前列腺增生症59例手术治疗

    目的:加深对高龄前列腺增生症的认识,提高其治疗水平.方法:对1985年1月~2000年2月期间我院手术治疗的59例高龄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急性尿潴留史者36例,留置导尿管者11例,行耻骨上膀胱造瘘者5例.术前残余尿量>50 ml者51例.合并膀胱憩室、膀胱结石、腹外疝、肾功能不全分别有3,25,11和15例.59例患者均在硬脊膜外麻醉下施行手术治疗.术后停留导尿管4~12 d,平均7.6 d.术后发生心脏并发症3例,肺部感染4例,附睾炎2例,切口感染3例,前列腺窝出血和暂时性尿失禁各1例.52例获随访(1~8年),26.9%的患者仍有程度不等的排尿障碍症状.结论:高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病程长,逼尿肌功能受损较严重,且较多合并其它脏器功能异常.术前应认真选择和准备病人,尽可能采用连续硬脊膜外麻醉,术中严密监护,手术操作应轻、快、巧,术后针对高龄患者的特点加强观测及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项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酵母菌性脑膜炎2例临床分析

    本院收治2例经脑脊液培养确诊的酵母菌性脑膜炎,现对其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例1 男,32岁.因头痛20余天,伴复视10 d收住院.患者诉头痛呈持续性钝痛,以早晨起床后加剧,低热,服用止痛药能短时缓解,逐渐出现复视,并头痛加剧,呕吐胃内容物,喷射状.入院时T 37.2℃,P 80次/min,R 20次/min,BP 16/9 kPa.神志清,对答切题,双眼球轻外突,左瞳孔3 mm,右瞳孔2.5 mm,对光反射存在,双眼球外展受限,锥体束征(一),颈抵抗.

    作者:李壮丰;吴振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经皮肾活检术32例初步体会

    目的:提高肾活检取材成功率和避免严重并发症.方法:静脉肾盂造影(IVP)荧屏直视下定点,手动Tru-cut针活检取材.结果:32例成功取材31例(96.9%),失败1例(3.1%);并发症轻微,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严格肾活检适应证并排外禁忌证,充分术前准备,术中定点精确,取材操作干脆、快速及术后规范处理,在基层医院开展肾活检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陈西北;陈玉锦;赵文喜;宿志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