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西北;陈玉锦;赵文喜;宿志强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在胫骨中下段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共20例,合并腓骨骨折16例,同时行腓骨骨折固定14例.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6~36个月,平均20个月.除2例延迟愈合外,其余均在术后6个月内愈合.术后3个月膝、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2例术前腓总神经瘫的病人6个月恢复正常.无出现术中误伤神经、血管,术后未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肌间隔综合征.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终结果采用Johner-wruch评分标准,优18例,良2例.结论: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手术切口小、时间短、固定效果可靠,减少了手术中出血和对骨折端血运的破坏,有利于骨折的愈合,能早期功能锻练,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叶韶晖;陈鸿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股骨颈前倾角是一个临床常用的解剖概念,在小儿髋脱位的诊断、手术方式的选择及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效果评价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股骨颈前倾角测量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股骨颈前倾角的概念源自于1954年Billing[1]提出的股骨学特点.由于股骨颈不在股骨干的冠状面上,其长轴与股骨干冠状面所形成的角度,称为股骨颈前倾角(femoral neck anteversion, FNA),即分别通过股骨长轴和股骨颈长轴的两个平面所形成的角度,见图1.目前测量股骨颈前倾角的方法有解剖法即裸骨测量法、X射线两次摄片的甲斐法、B超法、CT与核磁共振(MRI)法等,下面就股骨颈前倾角的CT测量作一综述.1 股骨颈前倾角CT测量进展1978年,美国俄亥俄州Akron城医院Weiner等医生[2]提出的测量方法:病人仰卧于CT扫描床上,固定双下肢,双足呈中立位,以通过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上缘的断面为标准平面,连接股骨头与股骨颈前后缘中点作为股骨颈长轴a,把通过股骨内外髁长径线作为髁长轴b,将其与股骨颈纵轴照片叠加,a与b所成的夹角即为股骨颈前倾角,如图2.
作者:杨军林;李锋;肖学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随着人们物质及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饮食结构的改变,使我国也成为糖尿病的高发区,据1999年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已达6 000万左右,同时还有60%的人群未得到普查.此病给患者带来终身的痛苦和精神压力,然而运用正确的健康教育,配合适当的医疗手段,可以提高患者的医疗保健知识,使病情稳定,症状缓解,并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科自1997年开展整体护理以来,把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认真贯彻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 评估病人的学习需要,制定教育计划在进行健康教育之前,护士运用询问、交谈、体检,查阅病历等方法评估病人的学习需要,我们将糖尿病从入院到出院制定成标准教育计划,其内容包括:入院宣教,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有关治疗的教育,常见的急、慢性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等.收集病人的资料并进行评估,把健康教育贯穿于住院治疗的全过程中,以便能灵活地根据病人的需要而继续健康教育,防止教育内容的遗漏.
作者:刘英;王琼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笔者1997年1~7月在门诊收治了28例淋病合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现就诊疗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8例患者年龄15~65岁,平均31.5岁;已婚23名,未婚5名,均有性生活史;21名有生育史.均有白带增多,呈豆渣样或脓血性,外阴瘙痒,妇科检查见外阴不同程度充血,肿胀,有脓血或豆渣样白带附着.阴道壁充血,阴道内有脓血性,或豆渣样物,有些附在阴道壁上.18例有宫颈充血、糜烂,触之易出血;5例附件、子宫区有压痛.28例均作白带常规检查,查出霉菌.4例革兰氏阴性染色查出细胞内有肾型双球菌6对以上.24例取宫颈分泌物淋菌培养阳性.28例均予青霉素960万U静滴,丙磺舒1 g口服,每日1次,共7 d.并用4%碳酸氢钠溶液冲洗阴道后放入制霉菌素50万U 1片,外阴涂擦克霉唑软膏,7 d为一疗程.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内裤自行煮沸消毒.
作者:卢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众多治疗方法中,目前已证实确切有效的仅有脑卒中病房(stroke unit)的专业化治疗、起病3 h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静脉溶栓和早期阿斯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用于预防心源性脑栓塞的复发有肯定效果,临床上有时也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但直接的治疗效果尚未经大规模、多中心、双盲、安慰剂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所证实,但如果治疗中严密监测凝血功能,对减少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可能有一定价值.
作者:陈向燕;曾进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现将我科1998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36例先天性梅毒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17例,女19例,年龄0.5 h~49 d.早产儿14例(胎龄31~36周),足月儿22例,其中3例为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1.26~3.5 kg.5例出生时有窒息,合并肺透明膜病6例(其中3例应用呼吸机治疗),2例合并DIC,产前发现母梅毒血清学阳性26例,临床无症状者5例.
作者:潘小梅;张铮;宋金枝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院1999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216例羊水过少病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同期内分娩总数7 135例,其中羊水过少216例,发生率为2.12%,初产妇178例(占82.3%),经产妇38例(占17.5%),全部为单胎,年龄大41岁,小20岁,平均年龄26.3岁,孕期37周5例,孕37~40周57例,孕40~41+6周132例,≥42周22例,剖宫产121例(占55.06%),阴道分娩95例(占44.94%).1.2 诊断标准以B型超声监测羊水指数≤5.0 cm为羊水过少阈值,5.1~8.0 cm为警戒值,人工破膜时羊水量少于100 ml,则可拟诊为羊水过少,分娩结束时,证实羊水量<300 ml者,可以诊断.
作者:陈浮;邓敏芝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心律失常创伤小、成功率高、并发症率极低,是一种根治性的治疗措施[1].我院1997年引进该技术,至今已治疗心动过速39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9例患者,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46±3)岁.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28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8例,房性心动过速(AT)2例,心房扑动(AF)1例呈持续性发作药物治疗无效.合并心动过速心肌病心力衰竭2例.1.2 电生理检查和RFCA方法对于旁路,消融心房和(或)心室早激动点;对于双径路,消融慢径路;对于AT,消融早心房激动点;对于AF,沿冠状窦口、下腔静脉口和三尖瓣之间行线性消融,详见文献[1].
作者:靳晨亭;周万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男,56岁,因煤气中毒意识丧失2 h急来院,临床诊断:煤气中毒.入院体检,脉搏150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90/60 mmHg.浅昏迷状,口唇呈樱桃红色,略有紫绀,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反应迟钝,烦躁不安.心率约170次/min,律整,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腹平软,肝脾不大,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减退.心室率170次/min,律整,各导联P波不清楚,异位P波可能与T波重叠,QRS波形为室上性,时间为0.08 s,Ⅱ,Ⅲ,avF,T波倒置,Ⅰ导联负正双向.心电图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入院后给予吸氧,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甘露醇、消心痛静脉滴注营养心肌等药物治疗,神志逐渐清醒.2 h后复查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75次/min,律整,Ⅱ,Ⅲ,avF,T波直立,Ⅰ,avF,T波略低,V4~V6 T波直立,S-T段略下移,诊断:大致正常心电图.
作者:李保芹;宋希莲;周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提高对马尾圆锥部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8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马尾圆锥部肿瘤进行临床分析,并对手术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肿瘤全切除20例,次全切除8例,1例术后复发.结论:根据临床特点与其它疾病相鉴别,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
作者:赵鹏来;陈永严;杨纶先;常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膜外平坦型结肠造口术在肛管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自1995年以来收治的48例肛管直肠癌病人施行腹膜外平坦型结肠造口术,观察造口并发症和排便功能情况.结果:48例病人经2个月~5年的随访,除有2例出现造口周围皮肤炎外,尚未发现其他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17%,39例病人形成规律排便.结论:腹膜外平坦型造口具有并发症少,排便功能较好,隐蔽性好,外形美观,易于术后管理等优点.
作者:陈晓峰;臧国骥;施仲义;赵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颈性眩晕是颈椎病导致椎-基底动脉缺血引起的眩晕症.在内科是常见病,用药各异.我院自2000年3月~2001年12月对118例患者应用复方丹参滴丸加山莨菪硷片合用治疗,并与单用培他啶作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从门诊及病房收集,颈椎拍片均符合颈椎病,脑彩超报告均符合椎基动脉供血不足.其中男46例,女72例,年龄36~88岁,平均54岁,病程1~6.5年.其中伴高血压病38例,糖尿病9例,高脂血症21例,冠心病16例,脑腔隙性梗塞3例.
作者:刘宝云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女,5岁,1999年9月因双侧面部不对称、右眼不能完全闭合、右口角漏饭、右耳廓畸形、右颈部有肿物并颈部左右两侧瘘口流粘液、智力差来院就诊.家长述患儿出生后就发现上述症状.半年前右颈部肿物发红、肿大,在本地医院切开治疗,引出脓液,并用抗生素治疗好转,但切口至今未完全愈合,常流出蛋清样粘液.颌面部检查:双侧面部不对称,右侧面部丰满度低于左侧,右额纹不显,右眼内眦赘皮,右眼不能完全闭合,右鼻唇沟变浅,鼓腮时右口角漏气.右外耳道见少量分泌物,鼓膜缺如,右耳听力差.颈部右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下1/3处触见约3 cm×3 cm×3 cm大小囊状肿物,界清,可活动,无触痛,肿物顶部见一瘘口,压迫肿物自瘘口溢出蛋清样粘稠液体.左胸锁关节处亦有一瘘口,挤压溢出同性质液体,溢出液镜检为脱落上皮细胞及炎细胞.4 cm长探针探查两瘘口,右侧达囊腔内3~4 cm,左侧瘘道深约2 cm.
作者:秦令莲;骆如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女,62岁.右侧腰背痛1周,查体皮肤黏膜无黄染,腹平坦,腹壁未见静脉显露;右上腹部触及10 cm×8 cm质软包块;莫菲氏征(-),移动性浊音(-);既往体质好,无服用避孕药及其它性激素史.B超检查肝右叶下缘见10.8 cm×7.8 cm的不均质低回声,提示肝实质占位,考虑外生性肝癌.CT扫描肝右叶外段可见10.5 cm×8.5 cm的卵圆形低密度影,边缘较清,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边缘呈结节状强化,延迟5 min扫描可见病灶呈均匀等密度强化,提示肝右叶巨大血管瘤.术前血生化、肝功能正常,AFP<20 μg,CEA<15 μg/L,HCG<3.1 μg/L.
作者:王卓才;莫国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方法:使用Bard公司的疝环充填物及补片,对41例老年腹股沟疝病人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治疗,对手术方法、麻醉选择、手术指征、手术时间,术后病人自主能力恢复、术后伤口疼痛,并发症、住院时间和复发率等进行观察.结果: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方法简便、更宽的手术指征,术后疼痛减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完全符合解剖生理、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小、无张力、感染少、复发率低、手术适应范围大、近期疗效满意的理想疝修补术,尤其适应于老年腹股沟疝和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
作者:江自卓;刘瑞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不动杆菌的感染以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按革兰氏阴性球杆菌的临床常规鉴定方法, 应用K-B扩散法对16种抗生素的药敏进行测定.结果:在分离的83株不动杆菌中以鲍曼氏不动杆菌为主(60/83),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其次为泌尿系感染和伤口感染.泰能、悉复欢、丁胺卡那霉素对不动杆菌有良好的抗药作用.结论:不动杆菌已成为院内感染中重要的病原菌,其耐药性给治疗带来困难.应加强对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令不动杆菌的感染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彭慧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院2000年1月~2001年12月接诊的围产儿19 012例中,发生出生缺陷儿72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2001年12月两年来我院就诊的妊娠28周至产后7 d的围产儿(包括死胎、死产)19 012例,其中出生缺陷儿72例,出生缺陷发生率3.79%.
作者:谭佩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部自1998年以来,开始使用广州军区医疗器材厂生产的正负压电脑控制增强型体外反搏仪对3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体外反搏治疗,并设对照组20例进行对比,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8例均符合WHO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男性24例,占63.2%;女性14例,占36.8%.年龄35~60岁,平均51岁.病程1~4年,平均2.6年.38例全部有心电图异常.对照组20例情况与治疗组相仿,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苗兴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院自2000年1月~2001年10月共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5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2例,女36例,年龄18~68岁,平均46岁.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48例,急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2例,胆囊息肉8例.1.2 方法本组58例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按olsen标准四孔法施术.电凝钩灼开Calot三角区浆膜,血管钳分离出胆囊管、血管,近端分别夹2枚钛夹,远端1枚钛夹后剪断.用电凝钩将胆囊自胆囊床上剥离.适扩剑下孔取出胆囊.术后均行术区冲洗及放置引流管.1.3 结果本组病人56例顺利施行LC术,手术时间30~150 min,平均75 min.中转开腹2例,1例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而立即中转开腔,1例胆总管损伤行开腹肝总管空肠Lou-ex-Y吻合.术后胆漏1例,引流通畅无腹腔炎表现,术后第4个月胆漏自止而痊愈出院.
作者:苏兴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尿道下裂Ⅰ期手术方法的疗效,选择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总结我院245例尿道下裂Ⅰ期手术的资料.结果:尿道口前移、阴茎头成形术(MAGPI)手术成功率100%;尿道口基底血管皮瓣法(Mathieu法)成功率95%;阴囊中线皮岛法成功率82%;带血管蒂包皮(Duckett法)成功率82.7%;Duckett+Duplay法成功率83.3%;膀胱黏膜法成功率73.5%.结论:阴茎头冠状沟下尿道下裂宜采用MAGPI术式,阴茎体前端1/3型尿道下裂宜用Mathieu法,后端型宜用Duckeet+Duplay法,仅在取材困难的尿道下裂才考虑用膀胱黏膜法.
作者:黎伟寿;陈兴;陈亚权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