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白灵注射液治疗白癜风48例临床疗效观察

苏有明;杨蓉娅;徐阳;宋克敏

关键词:白灵, 注射液, 治疗组, 白癜风, 体表面积, 白斑, 自身免疫疾病, 局限性, 资料与方法, 黑色素细胞, 住院病人, 神经节段, 色素脱失, 皮肤疾病, 年龄, 临床分型, 中草药, 药剂科, 散发性, 节段性
摘要:白癜风是临床一种常见的慢性局限性色素脱失皮肤疾病,影响容貌,易诊而难治.本病原因不明,近年来多数学者认同自身免疫疾病及黑色素细胞自身破坏等[1]观点.我科从1989年开始用白补何紫汤治疗白癜风收到好的效果,因中草药汤剂给患者带来不便, 我科在本院药剂科的协助下,研究制成消白灵注射液,治疗白癜风48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治疗组48例来自门诊及住院病人,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1~45岁;病程1个月~2年,治疗组中局限性白癜风34例,原发或群集白斑,局限身体某一部位; 散发性白癜风7例,白斑呈散发或多发,总面积不超过体表面积的50%;节段性白癜风5例,白斑范围相当于某种神经节段支配的皮肤区域;泛发性白癜风2例,白斑总面积超过体表总面积50%以上.另选35例作对照,其年龄、性别、临床分型与治疗组相似.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哑铃型气囊对食管贲门失弛症治疗价值

    我科自1998年3月~2001年11月对16例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病人,采用哑铃型气囊在胃镜直视下进行扩张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13~65岁,平均35岁,病史3个月~15年,平均4.5年.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无酸性呕吐,食物反流,胸骨后疼痛不适以及营养不良等.所有病例均经X线钡餐和胃镜检查确诊.胃镜下见食管腔有不同程度扩大、延长,内有食物和液体残留,部分病例食道黏膜有充血水肿,但均无食管溃疡、憩室及肿瘤等,贲门紧闭,但内镜常可通过贲门进入胃内.

    作者:贺莉;黄涛;陈颖萍;胡建萍;汪淼琴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原地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并发症及其处理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但仍存在一些并发症.2001年7~12月我们在海拔3700m高原共完成45例(47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现将术中并发症及其处理体会总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组白内障患者45例(47眼),男性26例(28眼),女性19例(19眼).老年性白内障43例(43眼),先天性白内障2例(4眼).年龄3~82岁,平均52.9岁.汉族11例,藏族34例.按LOCSⅡ分类法对晶体核硬度进行分类,Ⅰ*#级核6眼,Ⅱ级核14眼,Ⅲ级核18眼,Ⅳ级核9眼.术前检查胸透、心电图基本正常,血糖在7.5 mmol/L以下,血压(收缩压)在180 mmHg以下,无手术禁忌证.

    作者:刘百臣;彭秀军;陈昌玖;易贵荣;郭灵常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非甾体抗炎药致胃平滑肌瘤并溃疡穿孔1例

    患者女,59岁.主因上腹疼痛恶心呕血1 h,伴晕厥1次,于2001年9月4日收住我院消化内科.患者入院前1周因关节炎开始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1 h前出现上腹部隐痛、恶心、呕血3次,为咖啡样物及血凝块,量约1 000 ml.出汗,头昏,继之晕厥1次,约15 min后清醒.既往健康.体检:体温36℃,脉搏110次/min,血压测不出,呼吸24次/min.神志清楚,颜面四肢苍白,肢端冷,皮肤潮湿,巩膜无黄染.心率110次/min,节律齐.

    作者:范洪波;赵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Binswanger病合并脑中风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目的:探讨Binswanger病(SAE)及其合并脑梗塞、脑出血时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诊断要点.方法:收集分析临床资料完整,并有CT扫描的病例250例,其中50例加做核磁共振成像.结果:智能精神障碍进行性加重是SAE主要临床表现,95%合并多发腔梗,50%易并发脑梗塞,20%易并发大面积脑梗塞,6%并发脑出血.CT扫描示脑内异常密度灶,MRI示T1,T2异常信号.结论:脑内有Binswanger病理改变者中风发生率更高.CT平扫是诊断SAE简便有效的手段,MRI能更清晰显示微小病灶,对诊断明确者应提前进行干预性治疗.

    作者:付培平;许树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甘利欣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甘利欣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11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用综合治疗;治疗组60例,综合治疗外加用甘利欣和复方丹参,两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后血清转氨酶(ALT)和胆红素(TBi)恢复正常占81.7%和88.3%,停药后总有效率为90.0%,转为重症肝炎百分率为1.7%;对照组ALT,TBi恢复正常占48.3%和44.8%,总有效率53.4%,转为重症肝炎百分率为6.9%.两组各项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两组在治疗中没有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甘利欣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明显降酶、退黄作用并有效阻止其转为重症肝炎.两药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黄坚灵;伍尚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酵母菌性脑膜炎2例临床分析

    本院收治2例经脑脊液培养确诊的酵母菌性脑膜炎,现对其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例1 男,32岁.因头痛20余天,伴复视10 d收住院.患者诉头痛呈持续性钝痛,以早晨起床后加剧,低热,服用止痛药能短时缓解,逐渐出现复视,并头痛加剧,呕吐胃内容物,喷射状.入院时T 37.2℃,P 80次/min,R 20次/min,BP 16/9 kPa.神志清,对答切题,双眼球轻外突,左瞳孔3 mm,右瞳孔2.5 mm,对光反射存在,双眼球外展受限,锥体束征(一),颈抵抗.

    作者:李壮丰;吴振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成人型肝母细胞瘤1例

    患者女,62岁.右侧腰背痛1周,查体皮肤黏膜无黄染,腹平坦,腹壁未见静脉显露;右上腹部触及10 cm×8 cm质软包块;莫菲氏征(-),移动性浊音(-);既往体质好,无服用避孕药及其它性激素史.B超检查肝右叶下缘见10.8 cm×7.8 cm的不均质低回声,提示肝实质占位,考虑外生性肝癌.CT扫描肝右叶外段可见10.5 cm×8.5 cm的卵圆形低密度影,边缘较清,增强后动脉期病灶边缘呈结节状强化,延迟5 min扫描可见病灶呈均匀等密度强化,提示肝右叶巨大血管瘤.术前血生化、肝功能正常,AFP<20 μg,CEA<15 μg/L,HCG<3.1 μg/L.

    作者:王卓才;莫国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狭窄性不孕6例临床治疗分析

    造成女性不孕的原因有很多,我院近两年来收治因宫颈因素或宫腔粘连导致原发、继发不孕6例,经治疗后均已妊娠,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原发性不孕3例,继发性不孕3例.年龄20~28岁,原发性不孕为结婚已超过2年.继发性不孕1例为G3P0,1例为G2P0,1例为G2P1.1.2 症状及体征原发性不孕3例子宫颈均细小.附件及月经周期无异常,见表1.继发性不孕3例附件无异常,见表2.

    作者:罗财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双侧颈丛阻滞后喉返神经麻痹引起呼吸困难1例

    患者女,63岁.因双侧多发性甲状腺腺瘤而手术.术前情况:HR 80次/min,P 80次/min,BP 16/10 kPa,T 36.5℃.EKG、胸片、血尿常规正常,凝血全套正常,肝肾功能等各项指标正常.甲状腺B超显示右侧腺瘤大小19 mm×20 mm×58 mm,左侧22 mm×24 mm×43 mm,峡部5 mm.术前用药:苯巴比妥钠0.1 g,阿托品0.5 mg术前30 min肌注.入室后开放静脉,鼻导管给氧,Hp多功能监测EKG,BP,HR,SpO2等.局麻药按1%利多卡因+0.1%地卡因+1∶20万单位的肾上腺素方法配置.操作方法:颈深丛按C4横突一点法进行阻滞.浅丛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扇状进行阻滞.首先行右侧阻滞,深、浅注药各6 ml和10 ml.5 min后,病人右侧颈丛支配的区域皮肤开始麻木,对针刺无痛感.7 min时病人出现呛咳,但发声好,无胸闷气急,再观察10 min病人无异常主诉,各项监测指标无异常后再行左侧深、浅阻滞,用药量同右侧.5 min后,病人左侧颈丛支配的区域开始麻木,对针刺无痛.

    作者:吴贵龙;朋立超;蒋克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糖尿病与血液流变学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血糖控制不佳使糖尿病患者易于出现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成为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的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在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糖尿病患者的病理变化,对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有重要的意义.1 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特点和发生机制1.1 全血粘度在一定范围的切变率内,糖尿病患者的全血粘度较正常人明显升高,且以低切变率时全血粘度的差别更为显著.低切变率全血粘度增高主要与红细胞聚集性升高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聚集性明显高于正常人,红细胞聚集成缗钱状,其发生的机制有:红细胞膜上蛋白质的非酶糖基化后,膜表面带负电荷的唾液酸减少,使细胞间的静电斥力减少而易于聚集;血浆纤维蛋白原和α2-球蛋白升高而白蛋白降低可促进红细胞的相互粘附.

    作者:李益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出生缺陷儿72例临床分析

    我院2000年1月~2001年12月接诊的围产儿19 012例中,发生出生缺陷儿72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2001年12月两年来我院就诊的妊娠28周至产后7 d的围产儿(包括死胎、死产)19 012例,其中出生缺陷儿72例,出生缺陷发生率3.79%.

    作者:谭佩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类颜面半侧萎缩及Goldenhar综合征1例

    患者女,5岁,1999年9月因双侧面部不对称、右眼不能完全闭合、右口角漏饭、右耳廓畸形、右颈部有肿物并颈部左右两侧瘘口流粘液、智力差来院就诊.家长述患儿出生后就发现上述症状.半年前右颈部肿物发红、肿大,在本地医院切开治疗,引出脓液,并用抗生素治疗好转,但切口至今未完全愈合,常流出蛋清样粘液.颌面部检查:双侧面部不对称,右侧面部丰满度低于左侧,右额纹不显,右眼内眦赘皮,右眼不能完全闭合,右鼻唇沟变浅,鼓腮时右口角漏气.右外耳道见少量分泌物,鼓膜缺如,右耳听力差.颈部右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下1/3处触见约3 cm×3 cm×3 cm大小囊状肿物,界清,可活动,无触痛,肿物顶部见一瘘口,压迫肿物自瘘口溢出蛋清样粘稠液体.左胸锁关节处亦有一瘘口,挤压溢出同性质液体,溢出液镜检为脱落上皮细胞及炎细胞.4 cm长探针探查两瘘口,右侧达囊腔内3~4 cm,左侧瘘道深约2 cm.

    作者:秦令莲;骆如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偶发性肾上腺皮质肿瘤34例诊治体会

    目的:为提高偶发性肾上腺皮质肿瘤的诊治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对34例偶发性肾上腺皮质肿瘤进行总结.结果:偶发性肾上腺皮质肿瘤中良性肿瘤29例,肾上腺皮质癌5例.在良性肿瘤中无功能性肿瘤8例,有激素分泌功能者21例,其中临床前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0例,血醛固酮轻度增高,肾素偏低;临床前柯兴氏征11例,血皮质醇轻度增高.肾上腺皮质球状带肿瘤直径为0.7~2.6 cm,CT值-7~25.3 Hu.束状带肿瘤直径2.5~6.0 cm,CT值25.6~39.5 Hu.肾上腺皮质癌24 h尿17 KS增高.结论:偶发性肾上腺皮质肿瘤应根据影像检查和内分泌测定综合分析作出诊断,肿瘤直径>2 cm,具有激素分泌功能的肿瘤应采取手术治疗.

    作者:郭彬;吴开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晚期肿瘤治疗观念的转变与治疗近况

    综合评价与治疗方法的选择原则肿瘤(Tu)是正常组织经过基因促变-突变-间变-癌变(四变)而形成一类多因素、多环节、多阶段、多机制(四多),高度侵袭性、高度恶性遗传性、高度异质性(三高)疾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而致死的第二大原因,是现代医学疑难重症,直到目前仍是一大痼疾,其谜底远未阐明.但近百年来,人类为解除癌症对生命健康的日益威胁,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随着现代化科技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主要工作如下.

    作者:徐忠立;周慕英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经皮肾活检术32例初步体会

    目的:提高肾活检取材成功率和避免严重并发症.方法:静脉肾盂造影(IVP)荧屏直视下定点,手动Tru-cut针活检取材.结果:32例成功取材31例(96.9%),失败1例(3.1%);并发症轻微,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严格肾活检适应证并排外禁忌证,充分术前准备,术中定点精确,取材操作干脆、快速及术后规范处理,在基层医院开展肾活检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陈西北;陈玉锦;赵文喜;宿志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氨甲蝶呤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

    目的:探讨氨甲蝶呤(MTX)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的效果.方法:米非司酮100 mg/d,共3 d口服,MTX 1 mg/kg静注1次,第2天肌注甲酰四氢叶酸0.1 mg/kg解毒1次;同样方法单用MTX的病人及单用米非司酮的病人设为对照组.结果:MTX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的成功率为80.3%,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治疗期间病情变化,发现疗效与血β-HCG高低及有无心管搏动有关.结论:MTX和米非司酮联合治疗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安全有效,适用于生命体征平稳,无剧烈腹痛、无心管搏动及血β-HCG<50 IU/L的非破裂型输卵管妊娠.

    作者:陈红;余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11例报告

    我教学医院自1985年1月~2001年10月采用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患者1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年龄22~32岁,平均25.6岁,其中2例已婚,9例未婚.临床特征:11例无阴道,9例第二性征发育正常,均无周期性腹痛.术中所见:11例均为痕迹子宫,9例卵巢、输卵管发育良好.3例一侧肾区无肾,另一侧为双肾.1.2 治疗方法 11例均采用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1.2.1 术前准备肠道准备7 d,术前日给无渣饮食,手术前日晚和当日晨清洁洗肠.

    作者:王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9年3月~2001年10月观察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选择门诊或住院患者中符合下列条件的患者:

    作者:任麦香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淋巴细胞凋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病,这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长期以来对其发病机制的具体细节一直未能明确.目前国内外许多实验证据表明:SLE发病机制与淋巴细胞的异常凋亡有密切的联系.1 淋巴细胞凋亡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关系细胞凋亡(apoptosis)是一种受基因控制的细胞自灭过程.人们在SLE中发现多种自身抗体的增加与凋亡产物有关,这提示SLE的发病机制可能涉及细胞凋亡的因素.目前已知从SLE患者外周血浆中提取、纯化DNA,这些片段与细胞凋亡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寡聚核苷酸一致,这提示SLE患者体内存在异常的细胞凋亡.此后,寻找这些凋亡产物的来源及其发生机制成为研究SLE发病机制领域的热点.Perniok等[1]通过SLE、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患者和正常人的比较,发现SLE患者体内的淋巴细胞凋亡率升高,且与抗ds-DNA抗体浓度呈正相关,其中T细胞尤为显著.此结果提示SLE中的确存在淋巴细胞凋亡加速,且与其自身抗体产生有密切关系,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黄辉;黄湖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羊水过少216例临床分析

    我院1999年1月~2000年12月收治的216例羊水过少病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同期内分娩总数7 135例,其中羊水过少216例,发生率为2.12%,初产妇178例(占82.3%),经产妇38例(占17.5%),全部为单胎,年龄大41岁,小20岁,平均年龄26.3岁,孕期37周5例,孕37~40周57例,孕40~41+6周132例,≥42周22例,剖宫产121例(占55.06%),阴道分娩95例(占44.94%).1.2 诊断标准以B型超声监测羊水指数≤5.0 cm为羊水过少阈值,5.1~8.0 cm为警戒值,人工破膜时羊水量少于100 ml,则可拟诊为羊水过少,分娩结束时,证实羊水量<300 ml者,可以诊断.

    作者:陈浮;邓敏芝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