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外结核50例临床分析

张蔚;梁瑞韵;江山平

关键词:结核, 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肺外结核的发病特点,总结诊断过程的经验教训,提高对肺外结核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住院确诊的50例肺外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外结核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50%);体检和影像学检查是揭示病变部位的重要方法;病理、病原菌检查和诊断性抗痨是明确病变性质的重要手段.结论:提高对肺外结核的认识,采取综合性措施是减少误诊,提高诊断成功率的关键.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硝唑和地塞米松治疗牙根尖周病56例疗效观察

    根尖周病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治疗方法较多,多年来普遍认为完善的方法是根管治疗,但因解剖原因,部分牙齿操作难度较大;在塑化治疗中,由于体位的原因而效差.

    作者:陈勇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皮癣汤Ⅰ号治疗儿童寻常型银屑病10例

    1993年4月~2000年12月止,我院皮肤科和中医科联合采用中药皮癣汤和外用激素膏恩肤霜治愈了1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念宇;张建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背部人路动脉导管未闭术20例

    1991年1月~1999年10月,我们对20例动脉导管未闭(PDA)病人,采用背部小切口直视下实施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焦方磊;孙俊峰;刘振波;李泉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儿童哮喘长期系统管理4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长期系统管理对哮喘儿童控制哮喘症状、改善患儿生活质量的疗效.方法:对40例哮喘儿童按照WHO<全球哮喘防治策略>,给予持续吸入布地奈德,酌情吸入沙丁胺醇,峰流速仪监测肺功能,加强社会教育管理等综合措施治疗,监测1年.结果:总有效率达100%,住院率、急诊率、缺课率均有明显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经长期规范管理的哮喘儿童因哮喘急性发作而急诊、入院的例数明显下降.

    作者:杨怀秀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肺外结核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外结核的发病特点,总结诊断过程的经验教训,提高对肺外结核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住院确诊的50例肺外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外结核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50%);体检和影像学检查是揭示病变部位的重要方法;病理、病原菌检查和诊断性抗痨是明确病变性质的重要手段.结论:提高对肺外结核的认识,采取综合性措施是减少误诊,提高诊断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张蔚;梁瑞韵;江山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小儿急性肠套叠100例临床及介入诊疗分析

    目的:通过对小儿急性肠套叠气灌肠复位影像分析,评估肠套叠气灌肠复位的可能性,减少片面追求整复率而令患儿失去佳的手术时机和重复不必要的X线曝射.方法:100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气灌肠复位并随机点片检查,整复组71例,手术组29例,分别对临床症状,术前、术中、术后气灌肠复位影像分析,并对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组临床上多见少于1岁的患儿;发病时间超过24 h,血便量多,腹胀明显;影像学见大于4 cm的分叶状套头,位于结肠脾曲以远的肠套叠,多为复杂型肠套.整复组患儿发病时间多数在24 h内,血便量小或无,无腹胀,影像学见套头较小且位于结肠脾曲以近,多为回结型的单纯性肠套叠.结论:符合手术组指征的小儿急性肠套叠应尽早掌握手术时机.套头的位置、形态与整复的可能性明显相关.

    作者:梁伟强;刘立炜;罗源利;张明杰;周少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肝段切除术需注意的问题(附70例报告)

    目的:探讨肝段切除术应注意的问题,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总结1990年1月~2002年1月行肝段切除患者共70例.结果:恢复良好46例,并发症24例,无手术死亡.结论:充分注意肝段切除术的有关问题是减少并发症、减轻痛苦、节约费用和避免手术死亡的关键.

    作者:郭盖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身材矮小儿童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与生长激素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身材矮小儿童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生长激素(GH)的关系.方法:对157例身材矮小儿童进行了清晨空腹血清IGF-1测定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并与正常健康儿童对照分析.结果:GH完全缺乏的身材矮小儿童和GH部分缺乏的身材矮小儿童血清IGF-1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儿童血清IGF-1,GH不缺乏身材矮小儿童血清IGF-1则与正常儿童无显著差异,GH完全缺乏的身体矮小儿童血清IGF-1与GH部分缺乏的身材矮小儿童无显著差异.结论:血清IGF-1水平与GH缺乏程度有关,可作为GH分泌正常与否的初筛指标.

    作者:赵小媛;刘丽;蔡燕娜;吴冬燕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抢救重度中毒30例

    我院近一年来,采用血液灌流(HP)串联血液透析(HD)成功抢救各种急性重度中毒患者3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几种常见炎症标志物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在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关于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如脂质浸润学说、损伤反应学说和免疫学说等,但在这些学说的指导下应用调脂、抗凝、扩血管等治疗,并没完全遏制冠心病的上升势头.

    作者:陈少伯;王东琦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胸部硬膜外阻滞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经过近20年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是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石翊飒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肿瘤血管生成与抗血管生成疗法

    血管生成对于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抑制血管生成来治疗肿瘤的概念开始于70年代初,Folk-man[1]观察到一些实体肿瘤如果没有血管生成,其体积就会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不继续生长或转移,从而提出了肿瘤血管生成(tumir angiogenesis)的概念并设想可以通过抗肿瘤血管生成来限制肿瘤、防止肿瘤转移.

    作者:李俊;彭林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高原地区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我院地处海拔3 658 m的拉萨市,自1991~2001年我院共处理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12例.现就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王勇;易万强;许玲;白剑利;廖红敏;黄玉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13例

    目的:探讨动力髁螺钉(DCS)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3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按Sein-sheimer分类:Ⅱ型2例,Ⅲ型7例,Ⅳ3例,V1例.采用间接复位技术DCS内固定治疗.结果:经过8个月~4年,平均2年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优良¨例,优良率为84.6%.结论:应用DCS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是DCS的一种新用途,这固定系统使难治的股骨粗隆下骨折又多了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应用间接复位技术,不需要固定小粗隆或内侧小粗隆植骨.

    作者:叶韶晖;陈鸿辉;梁伟国;王文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植物状态病人双瓣置换手术1例经验总结

    目的:对1例植物状态病人的双瓣置换手术经验进行总结.方法:34岁男性患者,因心脏瓣膜病变而出现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成功后,病人一直处于植物状态.由于患者有严重的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功能难以维持正常水平.经充分的术前准备,于心肺复苏后83 d施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转换.结果:手术顺利,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心脏功能恢复正常,神经系统症状没有因手术而加重.结论:植物状态病人存在很大的康复可能,合理处理危及生命的各种病症是其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前提.

    作者:王文林;曾伟生;蒋仁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腔内治疗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引起中风致残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NASCET[1]及ECST[2]等几项大规模临床试验已充分证实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能够有效预防中风,降低死亡率.

    作者:韩伟;叶建荣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用常规内科治疗配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7例SAH患者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痊愈出院31例,好转8例,恶化2例,死亡6例.结论:SAH的预后与入院时的意识状态和脑脊液置换术开始的早晚有关;慎重选择病例行脑脊液置换术可改善SAH的症状,减少并发症.

    作者:甄建壮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对其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组织块培养法获取主动脉内皮细胞.将浓度分别为5 ng/ml,10 ng/ml,20ng/ml的aFGF加入内皮细胞的培养液中作为实验组(Ⅰ~Ⅲ组),不加aFGF的组作为对照组.分别在24 h、48 h和72 h应用MTT法进行细胞计数.结果:从大鼠主动脉成功地获取了内皮细胞.3 d内,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主动脉内皮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殖:培养24 h,实验各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48 h和72 h,Ⅱ、Ⅲ组与对照组以及与Ⅰ组两两比较,P<0.001;各时间段内,Ⅰ组与对照组,Ⅲ组与Ⅱ组比较,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aFGF有非常明显的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作用,可能对缺血性心脏病的促血管形成治疗有较大的帮助.

    作者:章斌;梅举;黄盛东;张宝仁;顾俊彦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利凡诺胎膜外注入后钳夹术386例临床分析

    11~15周妊娠单独行钳刮术或其它引流术,手术难度大,风险较高.我所对386例11~15周妊娠者采用利凡诺液胎膜外注入后钳夹术,临床实践证明,具有操作简单、引产时间短、阴道出血少、病人痛苦少、无产道损伤、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等优点.

    作者:李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1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经历3次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6周后,经CT定位扫描,确定靶区,采用Fisher 3D TPS设计治疗计划,Varian 600C/D+MLC实施适形非共面多野放疗,DT 60~65 Gy/9~¨Fraction/15~22 d.结果:放疗后4例达到CR,11例达到PR,2例NC,1例PD,1例在治疗后1周出现黄疸,死于急性肝功衰竭.结论: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肯定.

    作者:李工;侯友贤;陈海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