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辉;陈熙
目的:探讨脊髓手术后并发切口脑脊液漏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148例脊髓手术并发脑脊液漏23例(占15.54%),治疗方法包括加压包扎、加强漏口缝合、腰穿置管持续引流以及手术修补等.结果:23例病人均于3~15 d脑脊液漏停止,随访1~5个月无复发.结论:提示术中严密缝合切口,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后采用加压包扎、漏口缝合,腰穿置管持续引流以及手术修补等方法能有效地防治脑脊液漏.
作者:陈琳;黄红云;王锐;修波;苟成青 刊期: 2002年第10期
11~15周妊娠单独行钳刮术或其它引流术,手术难度大,风险较高.我所对386例11~15周妊娠者采用利凡诺液胎膜外注入后钳夹术,临床实践证明,具有操作简单、引产时间短、阴道出血少、病人痛苦少、无产道损伤、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等优点.
作者:李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者女,40岁,农民.自诉感冒10余天后出现胸闷、心悸、气短,逐渐加重,入院前曾出现2次晕厥,持续1 min左右,可自行缓解.入院检查:意识清,体温36.4℃,血压110/70 mmHg,双肺呼吸音粗,心率90次/min,节律不整,早搏10~20次/min.
作者:杨树森;史建春;孙晶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改进回肠储尿囊,使其更接近人体解剖和生理,原位、低压和具有自主控制排尿能力.方法:从1991年3月至2002年5月,9例多发或复发膀胱移行上皮癌或广基浸润性癌患者实施全膀胱切除,重建回肠储尿囊并与尿道吻合,实现自主控制排尿,并对回肠储尿囊进行尿动力学研究.结果:9例患者术后随访3~152个月,平均58.3个月.9例患者均能从尿道排尿,无尿道吻合口狭窄,8例自主控制排尿.1例术后6个月因癌肿转移死亡.1例术后有不完全尿失禁,1例术后尿液反流并右肾积水.结论:新型回肠储尿囊具有原位、囊内压低、无尿道吻合口狭窄、自主控制排尿,但需对更多病例进行观察.
作者:郭德荣;胡贵祥;王卫国;邓健;许深;曹明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不少病人拔管后发生不自主的躁动,从而使其交感系统活性增加、血压升高或内出血;可以使切口缝线断裂,导尿管或引流管脱落;可以增加医护人员的麻烦,甚至伤害病人本人或医护人员.
作者:汤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胆囊切除术虽然是一种常见而成熟的手术方式,但仍有着潜在的危险性,术中胆管损伤时有发生.
作者:冉宏;孔宪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和活性增加在高血压发病机理中具有一定作用.一些学者认为:交感神经活性增加主要参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的始动机制.
作者:李辉绚;刘基高;陈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对1例植物状态病人的双瓣置换手术经验进行总结.方法:34岁男性患者,因心脏瓣膜病变而出现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成功后,病人一直处于植物状态.由于患者有严重的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功能难以维持正常水平.经充分的术前准备,于心肺复苏后83 d施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转换.结果:手术顺利,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心脏功能恢复正常,神经系统症状没有因手术而加重.结论:植物状态病人存在很大的康复可能,合理处理危及生命的各种病症是其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前提.
作者:王文林;曾伟生;蒋仁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血管生成对于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抑制血管生成来治疗肿瘤的概念开始于70年代初,Folk-man[1]观察到一些实体肿瘤如果没有血管生成,其体积就会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不继续生长或转移,从而提出了肿瘤血管生成(tumir angiogenesis)的概念并设想可以通过抗肿瘤血管生成来限制肿瘤、防止肿瘤转移.
作者:李俊;彭林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肝段切除术应注意的问题,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总结1990年1月~2002年1月行肝段切除患者共70例.结果:恢复良好46例,并发症24例,无手术死亡.结论:充分注意肝段切除术的有关问题是减少并发症、减轻痛苦、节约费用和避免手术死亡的关键.
作者:郭盖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妊娠胆淤即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妊娠特有的疾病,而瘙痒往往是病人常见和苦恼的症状.
作者:朱剑文;张艳;万盈璐;欧阳为相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急性心肌梗塞是内科常见危重急症,其发病急骤,来势凶险,如得不到及时确诊和有效治疗,后果严重,近年来,我们在院前抢救时应用硝酸甘油加肝素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平;胥新美;王宏亮;赵桂芳;怀玉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立信息化、数字化医院.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不同等级的医院都不同程度地运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不少医院较全面地运行了医院信息系统(HIS),特别是部队医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作者:田燕;李小华;刘晓辉;白萍;白朝晖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者男,42岁.2002年2月27日以胃大部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后大量腹水5个月收入院.查体: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3月13日行腹腔穿刺抽取腹水.实验室检查:外观为淡黄色浑浊.
作者:张青;汪定成;刘树林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单纯疱疹病毒(HSV)可分为HSV-1及HSV-2两个血清型.HSV-1主要引起口唇黏膜、眼结合膜、咽喉部的炎症和疱疹.HSV-2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引起生殖器官的炎症和疱疹.
作者:杨慧兰;刘荣卿 刊期: 2002年第10期
肝性脊髓病是在晚期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一种脊髓病变,是肝硬化的一种少见并发症.
作者:李振兴;侯鹏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依西美坦片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研究.试验组(A)99例,脱落3例,服用依西美坦片25 mg,每天1次;对照组(B)97例,脱落32例,服用来曲唑片2.5 mg,每天1次.服用4~8周或4~12周后进行评价.疗前及疗后第4、8周检测血浆中雌二醇(E2)水平.结果:A组可评价疗效96例;B组可评价疗效94例,有效率分别为30.2%和23.4%,其中软组织转移灶的疗效分别为47.1%和40%,骨转移的疗效分别为8%和17.6%,淋巴结转移的疗效分别为38.9%和40.7%,胸壁转移的疗效分别为66.7%和42.1%,肺转移的疗效分别为15.8%和15.4%,肝转移的疗效均为0,E2的抑制率服药4周后分别为29%和28%,8周后分别为35%和36%.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产生及肝、肾毒性.结论:依西美坦片与来曲唑相比,对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疗效、E2抑制率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显著差异,副反应轻,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郑弘宇;黄萍;张其忠;陈强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氏病(AD)患者临床神经心理学变化特点及其对A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诊断的AD患者和4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老人进行多项神经心理学测试及对照研究.结果:32例AD患者临床上均缺乏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两组在各项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上均有统计学差异,但在照画立体图障碍和在地图上找地址等方面有较大重叠,Luria手三步动作对于诊断AD患者的痴呆症状较为敏感.结论:临床上全面的智能减退与神经系统体征的缺乏可能是AD大的临床特点.
作者:徐武华;陈坚;陆强益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耐多药结核(MDR-TB)的耐药状况并分析耐药形成的原因.方法:将102例住院结核病人按年龄分为3组,回顾性调查并分析其耐药种类及耐药形成原因.结果:本组102例MDR-TB患者的耐药种类以同时耐异烟肼、利福平者为主,占44.1%;青年组的原发耐多药率、获得性耐多药率及总的耐多药率分别为10.8%、33.3%和44.1%,均高于其它两组.耐药形成原因中,有58例(56.9%)为不规则用药所致,其中因医师和病人自己造成的不规则用药分别有37例和21例.结论:本组病例原发耐多药率以青年组为高,提示过去一段时间本地的结核病控制工作可能存在不足之处,耐多药的原因主要为不规则治疗所致,今后应加强宣教,加强督导管理.
作者:方琼;陈洪光;王云南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治疗比较困难,特别是对3级以上的糖尿病足病,一般药物疗效不佳.
作者:徐谷根;徐玲;陈颂卿;宋述强 刊期: 200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