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界高血压与交感神经功能的关系

李辉绚;刘基高;陈澍

关键词:临界高血压, 交感神经, 高血压发病机理, 原发性高血压, 神经功能紊乱, 始动机制, 活性, 学者
摘要: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和活性增加在高血压发病机理中具有一定作用.一些学者认为:交感神经活性增加主要参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的始动机制.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髋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围手术期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因素,本院自1991年以来进行髋部手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12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欧耀芬;彭扬国;刘彪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救治淀粉样变难治性休克1例

    患者男,60岁,因浮肿、蛋白尿2月于2001年9月入住本院.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0年.人院后实验室检查符合肾病综合征(血Alb 23 g/L,24h尿蛋白7.36g/L,Scr 109 μmol/L).

    作者:郭晶;胡日红;张红梅;周建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对其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组织块培养法获取主动脉内皮细胞.将浓度分别为5 ng/ml,10 ng/ml,20ng/ml的aFGF加入内皮细胞的培养液中作为实验组(Ⅰ~Ⅲ组),不加aFGF的组作为对照组.分别在24 h、48 h和72 h应用MTT法进行细胞计数.结果:从大鼠主动脉成功地获取了内皮细胞.3 d内,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主动脉内皮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殖:培养24 h,实验各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48 h和72 h,Ⅱ、Ⅲ组与对照组以及与Ⅰ组两两比较,P<0.001;各时间段内,Ⅰ组与对照组,Ⅲ组与Ⅱ组比较,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aFGF有非常明显的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作用,可能对缺血性心脏病的促血管形成治疗有较大的帮助.

    作者:章斌;梅举;黄盛东;张宝仁;顾俊彦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卡托普利对高盐饮食复合冷应激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对高盐复合冷应激诱导大鼠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压和心肌肥厚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未治疗组、卡托普利组.除对照组外,其余两组在药物或生理盐水干预的同时,均给予含8%NaCl饲料喂养,并每天置于(5±2)℃冷室内4 h.每周测血压和体重1次,8周后处死大鼠,称全心脏湿重.用放免法测定大鼠左室心肌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浓度.结果:(1)卡托普利组大鼠血浆血管肾张素Ⅱ和醛固酮浓度明显低于未治疗组(P<0.01),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卡托普利组大鼠左室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浓度与未治疗组无明显差异,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卡托普利干预的大鼠血压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P<0.01),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3)卡托普利组大鼠心脏重量指数与未治疗组无差异,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卡托普利能预防高盐复合冷应激诱导大鼠的血压升高,但不能抑制高盐复合冷应激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厚,可能与心肌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有关.

    作者:吴自强;祝善俊;祝之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利凡诺胎膜外注入后钳夹术386例临床分析

    11~15周妊娠单独行钳刮术或其它引流术,手术难度大,风险较高.我所对386例11~15周妊娠者采用利凡诺液胎膜外注入后钳夹术,临床实践证明,具有操作简单、引产时间短、阴道出血少、病人痛苦少、无产道损伤、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等优点.

    作者:李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7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临床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7例,均为肾病综合征复发、激素长期使用疗效差和副作用多、或环磷酰胺和环孢素无效或无法继续使用的患者.采用骁悉1.0~1.5 g/d治疗3~6个月,治疗时激素迅速减为0.5 mg@kg-1@d-1或15 mg/d.观察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白蛋白和胆固醇的变化.结果: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减少,血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临床症状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2例,血肌酐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骁悉在部分患者对激素、环磷酰胺、环孢素无效或上述药物无法继续使用时,可以达到改善临床症状,明显减少尿蛋白的作用,而对血肌酐水平无明显影响.

    作者:罗正茂;朱起之;张虹;林舜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皮癣汤Ⅰ号治疗儿童寻常型银屑病10例

    1993年4月~2000年12月止,我院皮肤科和中医科联合采用中药皮癣汤和外用激素膏恩肤霜治愈了1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念宇;张建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依西美坦片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Ⅱ期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依西美坦片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研究.试验组(A)99例,脱落3例,服用依西美坦片25 mg,每天1次;对照组(B)97例,脱落32例,服用来曲唑片2.5 mg,每天1次.服用4~8周或4~12周后进行评价.疗前及疗后第4、8周检测血浆中雌二醇(E2)水平.结果:A组可评价疗效96例;B组可评价疗效94例,有效率分别为30.2%和23.4%,其中软组织转移灶的疗效分别为47.1%和40%,骨转移的疗效分别为8%和17.6%,淋巴结转移的疗效分别为38.9%和40.7%,胸壁转移的疗效分别为66.7%和42.1%,肺转移的疗效分别为15.8%和15.4%,肝转移的疗效均为0,E2的抑制率服药4周后分别为29%和28%,8周后分别为35%和36%.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产生及肝、肾毒性.结论:依西美坦片与来曲唑相比,对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疗效、E2抑制率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显著差异,副反应轻,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郑弘宇;黄萍;张其忠;陈强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应用低温等离子刀治疗慢性鼻炎

    目的:总结应用低温等离子刀治疗慢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在表麻条件下,用低温等离子刀对38例慢性鼻炎中单纯性鼻炎、肥厚性鼻炎的肥大下鼻甲,在每侧下鼻甲各打2个孔并止血,同时与微波治疗组(40例),激光治疗组(25例)相对比,观察疗效.结果:应用低温等离子刀治疗效果显著,38例均达到临床治愈,明显优于其它两种治疗方法(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刀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安全、简便、快捷、反应轻、副作用小等优点,是治疗慢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勇挺;陈国强;汪建;郭晓谦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金霉素眼膏治疗新生儿红臀的临床观察

    新生儿红臀是新生儿臀部、外阴部皮肤在湿尿布机械性和粪尿化学性双重刺激下发炎、糜烂所致[1].

    作者:郭智勇;蒋继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耐多药结核病102例耐药状况及耐药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耐多药结核(MDR-TB)的耐药状况并分析耐药形成的原因.方法:将102例住院结核病人按年龄分为3组,回顾性调查并分析其耐药种类及耐药形成原因.结果:本组102例MDR-TB患者的耐药种类以同时耐异烟肼、利福平者为主,占44.1%;青年组的原发耐多药率、获得性耐多药率及总的耐多药率分别为10.8%、33.3%和44.1%,均高于其它两组.耐药形成原因中,有58例(56.9%)为不规则用药所致,其中因医师和病人自己造成的不规则用药分别有37例和21例.结论:本组病例原发耐多药率以青年组为高,提示过去一段时间本地的结核病控制工作可能存在不足之处,耐多药的原因主要为不规则治疗所致,今后应加强宣教,加强督导管理.

    作者:方琼;陈洪光;王云南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活检与涂片同步观察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与骨髓涂片同步检查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病因诊断及骨髓增生程度的意义.方法:对255例首诊全血细胞减少症的住院病人,同步做骨髓活检及骨髓涂片,行骨髓病理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造血系统疾病196例占0.77,非造血系统疾病59例占0.23.骨髓切片与涂片增生度相同者92例;骨髓切片增生程度大于骨髓涂片133例(0.52),骨髓切片增生程度小于骨髓涂片30例(0.28);骨髓涂片增生减低和重度减低者,骨髓切片显示增生明显活跃和极度活跃有38例(0.15).骨髓切片与骨髓增生程度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骨髓活检对骨髓增生程度的判断优于骨髓涂片;骨髓活检与骨髓涂片同步检查有利于提高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正确率.

    作者:郑国华;王文明;丁中奇;王瑞金;李毅;左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ERCP结合EPT诊治的探讨

    目的:回顾性研究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结合乳头肌切开术(EPT)对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诊治价值.方法:170例胆囊切除术后症状再发或反复发作患者,接受ERCP检查和EPT等治疗,90例诊断为PCS.分析PCS患者胆道异常、胆总管直径及内镜下治疗后临床表现的改变、不良反应及血清淀粉酶的变化.结果:PCS在ERCP下发现的病变主要为:残余胆囊管过长、胆总管狭窄、总肝管狭窄、胆囊管低汇流、乳头旁憩室、胆道括约肌压力增高.ERCP测定的胆总管直径显著大于B超的测定值,分别为(1.38±0.43)cm和(0.58±0.32)cm(P<0.05).介入治疗组12例术后临床表现显著改善,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高淀粉酶血症,但血清淀粉酶多在3 d内转为正常.结论:对PCS患者,ERCP不失为一项非常有价值、安全的诊断措施,必要时尚可行EPT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江华;李兆申;孙振兴;许国铭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气管移植研究进展

    气管移植一直被看作是长段气管切除后重建的重要方式.但由于气管的特殊结构,多年来主要处于实验阶段.许多学者应用多种方法,进行大量尝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极大地促进了气管移植的发展.

    作者:张涛;李小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心理学研究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氏病(AD)患者临床神经心理学变化特点及其对A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诊断的AD患者和4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老人进行多项神经心理学测试及对照研究.结果:32例AD患者临床上均缺乏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两组在各项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上均有统计学差异,但在照画立体图障碍和在地图上找地址等方面有较大重叠,Luria手三步动作对于诊断AD患者的痴呆症状较为敏感.结论:临床上全面的智能减退与神经系统体征的缺乏可能是AD大的临床特点.

    作者:徐武华;陈坚;陆强益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伽玛刀治疗结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7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经伽玛刀治疗的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照射部位、准直器数目和放射剂量对疼痛缓解效果和并发症的影响.结果:随访3~47个月,平均25.6个月.77例病人中,66例有效,总有效率为85.7%.与治疗有关的并发症13例,占1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照射部位、放射剂量对疼痛的缓解和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影响.结论:伽玛刀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的方法,合适的照射部位和放射剂量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沈光建;许民辉;邹咏文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诊治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5年24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合并有其他腹部脏器损伤为75%(18/24),损伤原因主要为挤压伤和撞击伤.23例行手术治疗,19例治愈,5例死亡.死亡原因有:创伤性休克,十二指肠瘘,腹腔脓肿,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对十二指肠损伤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应重视术前辅助检查及术中探查十二指肠的指征,根据伤情合理地选择术式.

    作者:邱振明;张锐利;胡培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异丙酚静脉注射抑制病人气管导管拔出后躁动的体会

    不少病人拔管后发生不自主的躁动,从而使其交感系统活性增加、血压升高或内出血;可以使切口缝线断裂,导尿管或引流管脱落;可以增加医护人员的麻烦,甚至伤害病人本人或医护人员.

    作者:汤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院前急救静滴硝酸甘油加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5例

    急性心肌梗塞是内科常见危重急症,其发病急骤,来势凶险,如得不到及时确诊和有效治疗,后果严重,近年来,我们在院前抢救时应用硝酸甘油加肝素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平;胥新美;王宏亮;赵桂芳;怀玉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论如何做好医院医学信息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立信息化、数字化医院.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不同等级的医院都不同程度地运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不少医院较全面地运行了医院信息系统(HIS),特别是部队医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作者:田燕;李小华;刘晓辉;白萍;白朝晖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