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绚;刘基高;陈澍
目的:观察依西美坦片治疗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研究.试验组(A)99例,脱落3例,服用依西美坦片25 mg,每天1次;对照组(B)97例,脱落32例,服用来曲唑片2.5 mg,每天1次.服用4~8周或4~12周后进行评价.疗前及疗后第4、8周检测血浆中雌二醇(E2)水平.结果:A组可评价疗效96例;B组可评价疗效94例,有效率分别为30.2%和23.4%,其中软组织转移灶的疗效分别为47.1%和40%,骨转移的疗效分别为8%和17.6%,淋巴结转移的疗效分别为38.9%和40.7%,胸壁转移的疗效分别为66.7%和42.1%,肺转移的疗效分别为15.8%和15.4%,肝转移的疗效均为0,E2的抑制率服药4周后分别为29%和28%,8周后分别为35%和36%.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产生及肝、肾毒性.结论:依西美坦片与来曲唑相比,对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疗效、E2抑制率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显著差异,副反应轻,无严重不良反应.
作者:郑弘宇;黄萍;张其忠;陈强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总结60例踝部骨折治疗效果.方法:松质骨加压螺钉,配合必要的特型钢板内固定.结果:41例得到随访,时间6~28个月,优良率91%.结论:踝部骨折应尽早手术,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严瀚;张光明;钟波夫;徐中和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肺外结核的发病特点,总结诊断过程的经验教训,提高对肺外结核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住院确诊的50例肺外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外结核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50%);体检和影像学检查是揭示病变部位的重要方法;病理、病原菌检查和诊断性抗痨是明确病变性质的重要手段.结论:提高对肺外结核的认识,采取综合性措施是减少误诊,提高诊断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张蔚;梁瑞韵;江山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科自1996年以来,采用水平褥式间断缝合方法,行破碎颅骨瓣自体颅骨成形术30例,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尚景瑞;王洪亮;谢永胜;陈长华;赵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者女,25岁,自述近2年反复腰酸、腰痛,以右侧为重,向下腹部放射.曾在当地医院求诊数次,自觉无明显好转,做B型超声波、尿分析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黄皎霰;钱振华;袁守勇;屠卫东;沈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临床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7例,均为肾病综合征复发、激素长期使用疗效差和副作用多、或环磷酰胺和环孢素无效或无法继续使用的患者.采用骁悉1.0~1.5 g/d治疗3~6个月,治疗时激素迅速减为0.5 mg@kg-1@d-1或15 mg/d.观察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白蛋白和胆固醇的变化.结果: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减少,血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临床症状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2例,血肌酐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骁悉在部分患者对激素、环磷酰胺、环孢素无效或上述药物无法继续使用时,可以达到改善临床症状,明显减少尿蛋白的作用,而对血肌酐水平无明显影响.
作者:罗正茂;朱起之;张虹;林舜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11~15周妊娠单独行钳刮术或其它引流术,手术难度大,风险较高.我所对386例11~15周妊娠者采用利凡诺液胎膜外注入后钳夹术,临床实践证明,具有操作简单、引产时间短、阴道出血少、病人痛苦少、无产道损伤、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等优点.
作者:李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经过近20年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是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石翊飒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根尖周病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治疗方法较多,多年来普遍认为完善的方法是根管治疗,但因解剖原因,部分牙齿操作难度较大;在塑化治疗中,由于体位的原因而效差.
作者:陈勇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和活性增加在高血压发病机理中具有一定作用.一些学者认为:交感神经活性增加主要参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的始动机制.
作者:李辉绚;刘基高;陈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耐多药结核(MDR-TB)的耐药状况并分析耐药形成的原因.方法:将102例住院结核病人按年龄分为3组,回顾性调查并分析其耐药种类及耐药形成原因.结果:本组102例MDR-TB患者的耐药种类以同时耐异烟肼、利福平者为主,占44.1%;青年组的原发耐多药率、获得性耐多药率及总的耐多药率分别为10.8%、33.3%和44.1%,均高于其它两组.耐药形成原因中,有58例(56.9%)为不规则用药所致,其中因医师和病人自己造成的不规则用药分别有37例和21例.结论:本组病例原发耐多药率以青年组为高,提示过去一段时间本地的结核病控制工作可能存在不足之处,耐多药的原因主要为不规则治疗所致,今后应加强宣教,加强督导管理.
作者:方琼;陈洪光;王云南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评估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1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经历3次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6周后,经CT定位扫描,确定靶区,采用Fisher 3D TPS设计治疗计划,Varian 600C/D+MLC实施适形非共面多野放疗,DT 60~65 Gy/9~¨Fraction/15~22 d.结果:放疗后4例达到CR,11例达到PR,2例NC,1例PD,1例在治疗后1周出现黄疸,死于急性肝功衰竭.结论: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肯定.
作者:李工;侯友贤;陈海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过敏性咳嗽)为支气管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较为常见.由于其症状不典型,持续时间长,极易被误诊为呼吸道支原体感染而延误诊治.
作者:谢春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改进回肠储尿囊,使其更接近人体解剖和生理,原位、低压和具有自主控制排尿能力.方法:从1991年3月至2002年5月,9例多发或复发膀胱移行上皮癌或广基浸润性癌患者实施全膀胱切除,重建回肠储尿囊并与尿道吻合,实现自主控制排尿,并对回肠储尿囊进行尿动力学研究.结果:9例患者术后随访3~152个月,平均58.3个月.9例患者均能从尿道排尿,无尿道吻合口狭窄,8例自主控制排尿.1例术后6个月因癌肿转移死亡.1例术后有不完全尿失禁,1例术后尿液反流并右肾积水.结论:新型回肠储尿囊具有原位、囊内压低、无尿道吻合口狭窄、自主控制排尿,但需对更多病例进行观察.
作者:郭德荣;胡贵祥;王卫国;邓健;许深;曹明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动力髁螺钉(DCS)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3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按Sein-sheimer分类:Ⅱ型2例,Ⅲ型7例,Ⅳ3例,V1例.采用间接复位技术DCS内固定治疗.结果:经过8个月~4年,平均2年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优良¨例,优良率为84.6%.结论:应用DCS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是DCS的一种新用途,这固定系统使难治的股骨粗隆下骨折又多了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应用间接复位技术,不需要固定小粗隆或内侧小粗隆植骨.
作者:叶韶晖;陈鸿辉;梁伟国;王文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肝段切除术应注意的问题,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性总结1990年1月~2002年1月行肝段切除患者共70例.结果:恢复良好46例,并发症24例,无手术死亡.结论:充分注意肝段切除术的有关问题是减少并发症、减轻痛苦、节约费用和避免手术死亡的关键.
作者:郭盖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者女,23岁,以胸闷,心悸3年,加剧1个月为主诉入院,无头晕,头痛,晕厥等,有经常上呼吸道感染史.体检:T36.5℃,P40次/min,R 21次/min,BP130/80 mmHg;心脏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彩超示:左心室稍大;血生化检查:各项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内.
作者:林玉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立信息化、数字化医院.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不同等级的医院都不同程度地运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不少医院较全面地运行了医院信息系统(HIS),特别是部队医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作者:田燕;李小华;刘晓辉;白萍;白朝晖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用常规内科治疗配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7例SAH患者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痊愈出院31例,好转8例,恶化2例,死亡6例.结论:SAH的预后与入院时的意识状态和脑脊液置换术开始的早晚有关;慎重选择病例行脑脊液置换术可改善SAH的症状,减少并发症.
作者:甄建壮 刊期: 2002年第10期
1999年3月~2001年5月间,笔者为10例前庭大腺囊(脓)肿患者采用菱形造口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何赛君 刊期: 200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