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托吡酯治疗46例儿童癫痫的开放性研究

程晓红;朱赤;刘翠忠;刘义红;钟新;刘志峰

关键词:癫痫, 托吡酯
摘要:目的:探讨托吡酯单药和添加治疗儿童各型癫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总结我院1999年6月~2001年10月确诊癫痫患儿46例,其中部分性发作及部分继发全身性发作29例,全身强直一阵挛性发作3例,失神发作5例,Lennox-Gastaut综合征7例,West综合征2例,对传统抗癫痫药物控制不理想的病例添加妥泰,而对新诊断病例应用单药治疗,均进行自身对照的开放性研究.结果:(1)妥泰治疗46例总有效率为84.8%,发作减少≥50%占2例(4.3%),发作减少≥75%占13例(28.2%),发作完全控制24例(52.1%).(2)7例无效病例中5例失访,1例不良反应重退出,1例治疗恶化退出.(3)单药治疗37例,有效34例,总有效率91.9%,添加治疗9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55.5%,两者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4)不良反应:纳差、恶心22例(47.8%),类暑热症22例(47.8%),反应差、记忆力下降15例(32.6%),嗜睡11例(23.9%),头晕、步态不稳4例(8.7%),体重下降4例(8.7%),多尿2例(4.4%),皮疹1例(2.2%).结论:妥泰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癫痫药物,对于儿童各型癫痫发作均有明显疗效,且妥泰单药优于添加治疗,同时不良反应轻,可作为儿童癫痫的首选用药.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低温等离子刀治疗慢性鼻炎

    目的:总结应用低温等离子刀治疗慢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在表麻条件下,用低温等离子刀对38例慢性鼻炎中单纯性鼻炎、肥厚性鼻炎的肥大下鼻甲,在每侧下鼻甲各打2个孔并止血,同时与微波治疗组(40例),激光治疗组(25例)相对比,观察疗效.结果:应用低温等离子刀治疗效果显著,38例均达到临床治愈,明显优于其它两种治疗方法(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刀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安全、简便、快捷、反应轻、副作用小等优点,是治疗慢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勇挺;陈国强;汪建;郭晓谦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踝部骨折60例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60例踝部骨折治疗效果.方法:松质骨加压螺钉,配合必要的特型钢板内固定.结果:41例得到随访,时间6~28个月,优良率91%.结论:踝部骨折应尽早手术,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严瀚;张光明;钟波夫;徐中和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7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方法:临床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7例,均为肾病综合征复发、激素长期使用疗效差和副作用多、或环磷酰胺和环孢素无效或无法继续使用的患者.采用骁悉1.0~1.5 g/d治疗3~6个月,治疗时激素迅速减为0.5 mg@kg-1@d-1或15 mg/d.观察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白蛋白和胆固醇的变化.结果: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减少,血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临床症状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2例,血肌酐水平无明显改变.结论:骁悉在部分患者对激素、环磷酰胺、环孢素无效或上述药物无法继续使用时,可以达到改善临床症状,明显减少尿蛋白的作用,而对血肌酐水平无明显影响.

    作者:罗正茂;朱起之;张虹;林舜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癫痫患者自然睡眠诱发脑电图92例分析

    目的:观察自然睡眠诱发脑电图对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2例临床拟诊癫痫的患者行常规脑电图和自然睡眠诱发脑电图检查.结果:常规脑电图30%(27例)出现痫样放电,而自然睡眠诱发脑电图75%(69例)出现痫样放电.痫样放电检出率与年龄、临床发作类型、睡眠周期有关.结论:自然睡眠诱发脑电图可显著地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对癫痫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泽;潘小平;刘月香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抢救重度中毒30例

    我院近一年来,采用血液灌流(HP)串联血液透析(HD)成功抢救各种急性重度中毒患者3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腔内治疗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引起中风致残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NASCET[1]及ECST[2]等几项大规模临床试验已充分证实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能够有效预防中风,降低死亡率.

    作者:韩伟;叶建荣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诊治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5年24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合并有其他腹部脏器损伤为75%(18/24),损伤原因主要为挤压伤和撞击伤.23例行手术治疗,19例治愈,5例死亡.死亡原因有:创伤性休克,十二指肠瘘,腹腔脓肿,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对十二指肠损伤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应重视术前辅助检查及术中探查十二指肠的指征,根据伤情合理地选择术式.

    作者:邱振明;张锐利;胡培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救治淀粉样变难治性休克1例

    患者男,60岁,因浮肿、蛋白尿2月于2001年9月入住本院.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0年.人院后实验室检查符合肾病综合征(血Alb 23 g/L,24h尿蛋白7.36g/L,Scr 109 μmol/L).

    作者:郭晶;胡日红;张红梅;周建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苯妥英钠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体会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治疗比较困难,特别是对3级以上的糖尿病足病,一般药物疗效不佳.

    作者:徐谷根;徐玲;陈颂卿;宋述强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金霉素眼膏治疗新生儿红臀的临床观察

    新生儿红臀是新生儿臀部、外阴部皮肤在湿尿布机械性和粪尿化学性双重刺激下发炎、糜烂所致[1].

    作者:郭智勇;蒋继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全膀胱切除与重建自主控制排尿的储尿囊

    目的:改进回肠储尿囊,使其更接近人体解剖和生理,原位、低压和具有自主控制排尿能力.方法:从1991年3月至2002年5月,9例多发或复发膀胱移行上皮癌或广基浸润性癌患者实施全膀胱切除,重建回肠储尿囊并与尿道吻合,实现自主控制排尿,并对回肠储尿囊进行尿动力学研究.结果:9例患者术后随访3~152个月,平均58.3个月.9例患者均能从尿道排尿,无尿道吻合口狭窄,8例自主控制排尿.1例术后6个月因癌肿转移死亡.1例术后有不完全尿失禁,1例术后尿液反流并右肾积水.结论:新型回肠储尿囊具有原位、囊内压低、无尿道吻合口狭窄、自主控制排尿,但需对更多病例进行观察.

    作者:郭德荣;胡贵祥;王卫国;邓健;许深;曹明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法及近期疗效.方法:1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经历3次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6周后,经CT定位扫描,确定靶区,采用Fisher 3D TPS设计治疗计划,Varian 600C/D+MLC实施适形非共面多野放疗,DT 60~65 Gy/9~¨Fraction/15~22 d.结果:放疗后4例达到CR,11例达到PR,2例NC,1例PD,1例在治疗后1周出现黄疸,死于急性肝功衰竭.结论:立体定向适形放疗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肯定.

    作者:李工;侯友贤;陈海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利凡诺胎膜外注入后钳夹术386例临床分析

    11~15周妊娠单独行钳刮术或其它引流术,手术难度大,风险较高.我所对386例11~15周妊娠者采用利凡诺液胎膜外注入后钳夹术,临床实践证明,具有操作简单、引产时间短、阴道出血少、病人痛苦少、无产道损伤、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开展等优点.

    作者:李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论如何做好医院医学信息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建立信息化、数字化医院.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不同等级的医院都不同程度地运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不少医院较全面地运行了医院信息系统(HIS),特别是部队医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作者:田燕;李小华;刘晓辉;白萍;白朝晖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小儿急性肠套叠100例临床及介入诊疗分析

    目的:通过对小儿急性肠套叠气灌肠复位影像分析,评估肠套叠气灌肠复位的可能性,减少片面追求整复率而令患儿失去佳的手术时机和重复不必要的X线曝射.方法:100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气灌肠复位并随机点片检查,整复组71例,手术组29例,分别对临床症状,术前、术中、术后气灌肠复位影像分析,并对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组临床上多见少于1岁的患儿;发病时间超过24 h,血便量多,腹胀明显;影像学见大于4 cm的分叶状套头,位于结肠脾曲以远的肠套叠,多为复杂型肠套.整复组患儿发病时间多数在24 h内,血便量小或无,无腹胀,影像学见套头较小且位于结肠脾曲以近,多为回结型的单纯性肠套叠.结论:符合手术组指征的小儿急性肠套叠应尽早掌握手术时机.套头的位置、形态与整复的可能性明显相关.

    作者:梁伟强;刘立炜;罗源利;张明杰;周少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心理学研究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氏病(AD)患者临床神经心理学变化特点及其对A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诊断的AD患者和4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老人进行多项神经心理学测试及对照研究.结果:32例AD患者临床上均缺乏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两组在各项神经心理学测试结果上均有统计学差异,但在照画立体图障碍和在地图上找地址等方面有较大重叠,Luria手三步动作对于诊断AD患者的痴呆症状较为敏感.结论:临床上全面的智能减退与神经系统体征的缺乏可能是AD大的临床特点.

    作者:徐武华;陈坚;陆强益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用常规内科治疗配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7例SAH患者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痊愈出院31例,好转8例,恶化2例,死亡6例.结论:SAH的预后与入院时的意识状态和脑脊液置换术开始的早晚有关;慎重选择病例行脑脊液置换术可改善SAH的症状,减少并发症.

    作者:甄建壮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肺癌患者术前肺通气功能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

    开胸手术和术中切除一定量的肺组织,会使病人肺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会引起术后严重的心肺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作者:石桂葆;刘文辉;张中原;于振涛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临界高血压与交感神经功能的关系

    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和活性增加在高血压发病机理中具有一定作用.一些学者认为:交感神经活性增加主要参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的始动机制.

    作者:李辉绚;刘基高;陈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妇科腹部新法横切口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妇科腹部新法横切口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Pfannenstiel切口,采用撕开脂肪、肌肉和腹膜的方法,观察了200例妇科手术新法横切口的开腹时间、开腹时出血量、伤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同期腹部纵切口100例进行比较.结果:新法横切口的开腹时间比纵切口短,开腹时出血量比纵切口少,切口长度可缩短2 cm,全宫切除时间可缩短10 min,拆线时间平均提前一天,术后并发症少.结论:新法横切口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伤口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切口瘢痕小、美观,可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罗怀钦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