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髓神经外科中切口脑脊液漏23例临床分析

陈琳;黄红云;王锐;修波;苟成青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 脊髓神经外科
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手术后并发切口脑脊液漏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148例脊髓手术并发脑脊液漏23例(占15.54%),治疗方法包括加压包扎、加强漏口缝合、腰穿置管持续引流以及手术修补等.结果:23例病人均于3~15 d脑脊液漏停止,随访1~5个月无复发.结论:提示术中严密缝合切口,术后出现脑脊液漏后采用加压包扎、漏口缝合,腰穿置管持续引流以及手术修补等方法能有效地防治脑脊液漏.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肺外结核5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外结核的发病特点,总结诊断过程的经验教训,提高对肺外结核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住院确诊的50例肺外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外结核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50%);体检和影像学检查是揭示病变部位的重要方法;病理、病原菌检查和诊断性抗痨是明确病变性质的重要手段.结论:提高对肺外结核的认识,采取综合性措施是减少误诊,提高诊断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张蔚;梁瑞韵;江山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卵巢良性囊肿的非手术疗法探讨

    目的:探讨B超介导下卵巢良性囊肿穿刺乙醇固定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卵巢良性囊肿51例、共59个囊肿,在B超引导下经阴道或经腹壁穿刺吸尽囊内液后,囊腔内注入无水乙醇适量,固定20 min后回抽并留置少量于囊腔内,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59个囊肿经上述方法治疗后,治愈48个,有效9个,无效1个,失败1个,总有效率96.6%.结论:B超介导下乙醇固定治疗卵巢良性囊肿简便、安全、微创、高效.

    作者:陈卓越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13例

    目的:探讨动力髁螺钉(DCS)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3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按Sein-sheimer分类:Ⅱ型2例,Ⅲ型7例,Ⅳ3例,V1例.采用间接复位技术DCS内固定治疗.结果:经过8个月~4年,平均2年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优良¨例,优良率为84.6%.结论:应用DCS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是DCS的一种新用途,这固定系统使难治的股骨粗隆下骨折又多了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应用间接复位技术,不需要固定小粗隆或内侧小粗隆植骨.

    作者:叶韶晖;陈鸿辉;梁伟国;王文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救治淀粉样变难治性休克1例

    患者男,60岁,因浮肿、蛋白尿2月于2001年9月入住本院.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0年.人院后实验室检查符合肾病综合征(血Alb 23 g/L,24h尿蛋白7.36g/L,Scr 109 μmol/L).

    作者:郭晶;胡日红;张红梅;周建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腹水中检出西宫微球菌1例

    患者男,42岁.2002年2月27日以胃大部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后大量腹水5个月收入院.查体: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3月13日行腹腔穿刺抽取腹水.实验室检查:外观为淡黄色浑浊.

    作者:张青;汪定成;刘树林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气管移植研究进展

    气管移植一直被看作是长段气管切除后重建的重要方式.但由于气管的特殊结构,多年来主要处于实验阶段.许多学者应用多种方法,进行大量尝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极大地促进了气管移植的发展.

    作者:张涛;李小飞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对其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组织块培养法获取主动脉内皮细胞.将浓度分别为5 ng/ml,10 ng/ml,20ng/ml的aFGF加入内皮细胞的培养液中作为实验组(Ⅰ~Ⅲ组),不加aFGF的组作为对照组.分别在24 h、48 h和72 h应用MTT法进行细胞计数.结果:从大鼠主动脉成功地获取了内皮细胞.3 d内,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主动脉内皮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殖:培养24 h,实验各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48 h和72 h,Ⅱ、Ⅲ组与对照组以及与Ⅰ组两两比较,P<0.001;各时间段内,Ⅰ组与对照组,Ⅲ组与Ⅱ组比较,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aFGF有非常明显的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作用,可能对缺血性心脏病的促血管形成治疗有较大的帮助.

    作者:章斌;梅举;黄盛东;张宝仁;顾俊彦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及免疫逃避监控机制

    单纯疱疹病毒(HSV)可分为HSV-1及HSV-2两个血清型.HSV-1主要引起口唇黏膜、眼结合膜、咽喉部的炎症和疱疹.HSV-2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引起生殖器官的炎症和疱疹.

    作者:杨慧兰;刘荣卿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高原地区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我院地处海拔3 658 m的拉萨市,自1991~2001年我院共处理医源性胆管损伤患者12例.现就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王勇;易万强;许玲;白剑利;廖红敏;黄玉玲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伽玛刀治疗结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7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经伽玛刀治疗的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照射部位、准直器数目和放射剂量对疼痛缓解效果和并发症的影响.结果:随访3~47个月,平均25.6个月.77例病人中,66例有效,总有效率为85.7%.与治疗有关的并发症13例,占1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照射部位、放射剂量对疼痛的缓解和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影响.结论:伽玛刀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的方法,合适的照射部位和放射剂量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沈光建;许民辉;邹咏文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永久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院采用永久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作为血管通路,使一些慢性肾衰尿毒症病人得以维持性血液透析.现将20例永久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病人的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胡日红;郭晶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应用低温等离子刀治疗慢性鼻炎

    目的:总结应用低温等离子刀治疗慢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在表麻条件下,用低温等离子刀对38例慢性鼻炎中单纯性鼻炎、肥厚性鼻炎的肥大下鼻甲,在每侧下鼻甲各打2个孔并止血,同时与微波治疗组(40例),激光治疗组(25例)相对比,观察疗效.结果:应用低温等离子刀治疗效果显著,38例均达到临床治愈,明显优于其它两种治疗方法(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刀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安全、简便、快捷、反应轻、副作用小等优点,是治疗慢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勇挺;陈国强;汪建;郭晓谦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几种常见炎症标志物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在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关于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有多种学说,如脂质浸润学说、损伤反应学说和免疫学说等,但在这些学说的指导下应用调脂、抗凝、扩血管等治疗,并没完全遏制冠心病的上升势头.

    作者:陈少伯;王东琦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腔内治疗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引起中风致残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NASCET[1]及ECST[2]等几项大规模临床试验已充分证实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能够有效预防中风,降低死亡率.

    作者:韩伟;叶建荣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再次新式剖宫产术30例分析

    目的:探讨再次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了解新式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情况.方法:选择再次新式剖宫产术30例,与同期再次子宫下段剖宫产术30例进行有关项目比较.结果:与再次腹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相比较,再次新剖宫产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快,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上述两种剖宫产术探查,盆腔均有不同程度粘连,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可以重复采用,且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陈俊辉;陈熙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踝部骨折60例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60例踝部骨折治疗效果.方法:松质骨加压螺钉,配合必要的特型钢板内固定.结果:41例得到随访,时间6~28个月,优良率91%.结论:踝部骨折应尽早手术,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严瀚;张光明;钟波夫;徐中和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耐多药结核病102例耐药状况及耐药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耐多药结核(MDR-TB)的耐药状况并分析耐药形成的原因.方法:将102例住院结核病人按年龄分为3组,回顾性调查并分析其耐药种类及耐药形成原因.结果:本组102例MDR-TB患者的耐药种类以同时耐异烟肼、利福平者为主,占44.1%;青年组的原发耐多药率、获得性耐多药率及总的耐多药率分别为10.8%、33.3%和44.1%,均高于其它两组.耐药形成原因中,有58例(56.9%)为不规则用药所致,其中因医师和病人自己造成的不规则用药分别有37例和21例.结论:本组病例原发耐多药率以青年组为高,提示过去一段时间本地的结核病控制工作可能存在不足之处,耐多药的原因主要为不规则治疗所致,今后应加强宣教,加强督导管理.

    作者:方琼;陈洪光;王云南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活检与涂片同步观察

    目的:探讨骨髓活检与骨髓涂片同步检查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病因诊断及骨髓增生程度的意义.方法:对255例首诊全血细胞减少症的住院病人,同步做骨髓活检及骨髓涂片,行骨髓病理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造血系统疾病196例占0.77,非造血系统疾病59例占0.23.骨髓切片与涂片增生度相同者92例;骨髓切片增生程度大于骨髓涂片133例(0.52),骨髓切片增生程度小于骨髓涂片30例(0.28);骨髓涂片增生减低和重度减低者,骨髓切片显示增生明显活跃和极度活跃有38例(0.15).骨髓切片与骨髓增生程度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骨髓活检对骨髓增生程度的判断优于骨髓涂片;骨髓活检与骨髓涂片同步检查有利于提高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正确率.

    作者:郑国华;王文明;丁中奇;王瑞金;李毅;左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胸部硬膜外阻滞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经过近20年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是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石翊飒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常见呼吸道感染致病菌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调查从痰标本中分离出的690株致病菌的菌群分布及对其进行耐药性分析.方法:将痰标本接种于血平板和巧克力培养基,致病菌用VITEK-60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药敏用K-B法,用WHONET-4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共分离出690株致病菌,致病菌分离率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1.9%,金黄色葡萄球菌15.4%,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13.9%.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12.5%,阴沟肠杆菌5.5%,鲍曼不动杆菌5.2%,粪肠球菌4.8%,其余占20.8%.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高,分别为79%,77%,71%;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福平总的敏率为99%,97%,7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是我院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细菌,且耐药严重,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有效控制呼吸道感染和避免越来越多的耐药菌株出现尤为关键.

    作者:崔颖鹏;陈维安;陈冬梅;罗兰;廖康;建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