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对其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章斌;梅举;黄盛东;张宝仁;顾俊彦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内皮, 血管, 细胞分裂, 心肌缺血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组织块培养法获取主动脉内皮细胞.将浓度分别为5 ng/ml,10 ng/ml,20ng/ml的aFGF加入内皮细胞的培养液中作为实验组(Ⅰ~Ⅲ组),不加aFGF的组作为对照组.分别在24 h、48 h和72 h应用MTT法进行细胞计数.结果:从大鼠主动脉成功地获取了内皮细胞.3 d内,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主动脉内皮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殖:培养24 h,实验各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48 h和72 h,Ⅱ、Ⅲ组与对照组以及与Ⅰ组两两比较,P<0.001;各时间段内,Ⅰ组与对照组,Ⅲ组与Ⅱ组比较,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aFGF有非常明显的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作用,可能对缺血性心脏病的促血管形成治疗有较大的帮助.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食油炸蝉致过敏性休克1例

    患者男,20岁.早餐与全家同吃油炸蝉,进食10余个后感口唇麻木,半小时后出现全身皮肤瘙痒、胸闷、恶心:呕吐2次,腹痛,排稀水样大便1次.

    作者:李进红;周霞;徐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异丙酚静脉注射抑制病人气管导管拔出后躁动的体会

    不少病人拔管后发生不自主的躁动,从而使其交感系统活性增加、血压升高或内出血;可以使切口缝线断裂,导尿管或引流管脱落;可以增加医护人员的麻烦,甚至伤害病人本人或医护人员.

    作者:汤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伽玛刀治疗结果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7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经伽玛刀治疗的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照射部位、准直器数目和放射剂量对疼痛缓解效果和并发症的影响.结果:随访3~47个月,平均25.6个月.77例病人中,66例有效,总有效率为85.7%.与治疗有关的并发症13例,占16.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照射部位、放射剂量对疼痛的缓解和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影响.结论:伽玛刀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的方法,合适的照射部位和放射剂量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沈光建;许民辉;邹咏文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感觉障碍68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主要致残因素之一,感觉障碍是常见的症状和体征,目前尚无特殊疗效.本院用甲钴胺治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感觉障碍68例,报道如下.

    作者:巢建新;张震宇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用常规内科治疗配合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7例SAH患者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痊愈出院31例,好转8例,恶化2例,死亡6例.结论:SAH的预后与入院时的意识状态和脑脊液置换术开始的早晚有关;慎重选择病例行脑脊液置换术可改善SAH的症状,减少并发症.

    作者:甄建壮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对其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体外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组织块培养法获取主动脉内皮细胞.将浓度分别为5 ng/ml,10 ng/ml,20ng/ml的aFGF加入内皮细胞的培养液中作为实验组(Ⅰ~Ⅲ组),不加aFGF的组作为对照组.分别在24 h、48 h和72 h应用MTT法进行细胞计数.结果:从大鼠主动脉成功地获取了内皮细胞.3 d内,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主动脉内皮细胞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殖:培养24 h,实验各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48 h和72 h,Ⅱ、Ⅲ组与对照组以及与Ⅰ组两两比较,P<0.001;各时间段内,Ⅰ组与对照组,Ⅲ组与Ⅱ组比较,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aFGF有非常明显的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作用,可能对缺血性心脏病的促血管形成治疗有较大的帮助.

    作者:章斌;梅举;黄盛东;张宝仁;顾俊彦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救治淀粉样变难治性休克1例

    患者男,60岁,因浮肿、蛋白尿2月于2001年9月入住本院.既往有糖尿病病史10年.人院后实验室检查符合肾病综合征(血Alb 23 g/L,24h尿蛋白7.36g/L,Scr 109 μmol/L).

    作者:郭晶;胡日红;张红梅;周建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带锁髓内钉加植骨治疗骨不连47例

    目的:分析骨不连的原因,观察带锁髓内钉治疗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对47例长骨骨折骨不连病人施以扩髓、带锁髓内钉固定加植骨治疗.结果:经术后4~13个月(平均6个月)的随访.44例达骨性愈合,一期手术愈合率为95.8%.2例术后6~7个月X线示骨痂生长不良,1例予以重新扩髓、更换髓内钉,1例仅由静力固定改为动力固定,6个月后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3周.无主钉、锁钉断裂,无感染,无肢体短缩.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是治疗骨不连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罗亮成;丁焕文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诊治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5年24例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合并有其他腹部脏器损伤为75%(18/24),损伤原因主要为挤压伤和撞击伤.23例行手术治疗,19例治愈,5例死亡.死亡原因有:创伤性休克,十二指肠瘘,腹腔脓肿,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对十二指肠损伤强调早期诊断和治疗,应重视术前辅助检查及术中探查十二指肠的指征,根据伤情合理地选择术式.

    作者:邱振明;张锐利;胡培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卵巢良性囊肿的非手术疗法探讨

    目的:探讨B超介导下卵巢良性囊肿穿刺乙醇固定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卵巢良性囊肿51例、共59个囊肿,在B超引导下经阴道或经腹壁穿刺吸尽囊内液后,囊腔内注入无水乙醇适量,固定20 min后回抽并留置少量于囊腔内,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59个囊肿经上述方法治疗后,治愈48个,有效9个,无效1个,失败1个,总有效率96.6%.结论:B超介导下乙醇固定治疗卵巢良性囊肿简便、安全、微创、高效.

    作者:陈卓越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胸部硬膜外阻滞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经过近20年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是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石翊飒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托吡酯治疗46例儿童癫痫的开放性研究

    目的:探讨托吡酯单药和添加治疗儿童各型癫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总结我院1999年6月~2001年10月确诊癫痫患儿46例,其中部分性发作及部分继发全身性发作29例,全身强直一阵挛性发作3例,失神发作5例,Lennox-Gastaut综合征7例,West综合征2例,对传统抗癫痫药物控制不理想的病例添加妥泰,而对新诊断病例应用单药治疗,均进行自身对照的开放性研究.结果:(1)妥泰治疗46例总有效率为84.8%,发作减少≥50%占2例(4.3%),发作减少≥75%占13例(28.2%),发作完全控制24例(52.1%).(2)7例无效病例中5例失访,1例不良反应重退出,1例治疗恶化退出.(3)单药治疗37例,有效34例,总有效率91.9%,添加治疗9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55.5%,两者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4)不良反应:纳差、恶心22例(47.8%),类暑热症22例(47.8%),反应差、记忆力下降15例(32.6%),嗜睡11例(23.9%),头晕、步态不稳4例(8.7%),体重下降4例(8.7%),多尿2例(4.4%),皮疹1例(2.2%).结论:妥泰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癫痫药物,对于儿童各型癫痫发作均有明显疗效,且妥泰单药优于添加治疗,同时不良反应轻,可作为儿童癫痫的首选用药.

    作者:程晓红;朱赤;刘翠忠;刘义红;钟新;刘志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炎巨大倒置U波1例

    患者女,40岁,农民.自诉感冒10余天后出现胸闷、心悸、气短,逐渐加重,入院前曾出现2次晕厥,持续1 min左右,可自行缓解.入院检查:意识清,体温36.4℃,血压110/70 mmHg,双肺呼吸音粗,心率90次/min,节律不整,早搏10~20次/min.

    作者:杨树森;史建春;孙晶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临界高血压与交感神经功能的关系

    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和活性增加在高血压发病机理中具有一定作用.一些学者认为:交感神经活性增加主要参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的始动机制.

    作者:李辉绚;刘基高;陈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髋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例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围手术期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因素,本院自1991年以来进行髋部手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12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欧耀芬;彭扬国;刘彪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金霉素眼膏治疗新生儿红臀的临床观察

    新生儿红臀是新生儿臀部、外阴部皮肤在湿尿布机械性和粪尿化学性双重刺激下发炎、糜烂所致[1].

    作者:郭智勇;蒋继娟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院前急救静滴硝酸甘油加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5例

    急性心肌梗塞是内科常见危重急症,其发病急骤,来势凶险,如得不到及时确诊和有效治疗,后果严重,近年来,我们在院前抢救时应用硝酸甘油加肝素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平;胥新美;王宏亮;赵桂芳;怀玉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小儿急性肠套叠100例临床及介入诊疗分析

    目的:通过对小儿急性肠套叠气灌肠复位影像分析,评估肠套叠气灌肠复位的可能性,减少片面追求整复率而令患儿失去佳的手术时机和重复不必要的X线曝射.方法:100例小儿急性肠套叠气灌肠复位并随机点片检查,整复组71例,手术组29例,分别对临床症状,术前、术中、术后气灌肠复位影像分析,并对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组临床上多见少于1岁的患儿;发病时间超过24 h,血便量多,腹胀明显;影像学见大于4 cm的分叶状套头,位于结肠脾曲以远的肠套叠,多为复杂型肠套.整复组患儿发病时间多数在24 h内,血便量小或无,无腹胀,影像学见套头较小且位于结肠脾曲以近,多为回结型的单纯性肠套叠.结论:符合手术组指征的小儿急性肠套叠应尽早掌握手术时机.套头的位置、形态与整复的可能性明显相关.

    作者:梁伟强;刘立炜;罗源利;张明杰;周少毅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再次新式剖宫产术30例分析

    目的:探讨再次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了解新式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情况.方法:选择再次新式剖宫产术30例,与同期再次子宫下段剖宫产术30例进行有关项目比较.结果:与再次腹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相比较,再次新剖宫产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排气快,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上述两种剖宫产术探查,盆腔均有不同程度粘连,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可以重复采用,且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陈俊辉;陈熙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甲硝唑和地塞米松治疗牙根尖周病56例疗效观察

    根尖周病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治疗方法较多,多年来普遍认为完善的方法是根管治疗,但因解剖原因,部分牙齿操作难度较大;在塑化治疗中,由于体位的原因而效差.

    作者:陈勇 刊期: 2002年第10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