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瑶
目的:探讨俯卧位通气技术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ICU 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48例机械通气患者交替使用仰卧位和俯卧位下进行机械通气,收集仰卧位和俯卧位后2小时血气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俯卧位2小时后,其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与仰卧位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能明显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氧合.
作者:陈翠芝;朱云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价值.方法:将12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组60例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60例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于常规组,糖化血红蛋白高于常规组,且妊娠结局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通过针对性护理干预后,不仅有效控制了血糖,而且还优化了妊娠结局.
作者:王佳;柳正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远程胎心监护在高危妊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门诊收治的孕周满32周高危妊娠孕妇60例,依照孕妇入院顺序单双数进行分组,将所有孕妇平均分成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孕妇传统胎心监护仪进行NST检查,给予观察组孕妇远程胎心监护设备进行无刺激胎心监护,将两组监护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监护后观察组孕妇胎心监护异常检出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低,经计算两组数据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观察组孕妇分娩结局与对照组相比也存在明显优势,两组数据差异经统计学计算后发现(P<0.05),具备可比性.结论:通过远程胎心监护可有效降低孕妇胎心监护异常检出率,改善孕妇分娩结局.
作者:吴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的疗效对比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50名患者,均为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同期接受治疗的复杂性阑尾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将15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对比两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排气时间、卧床时间、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以及卧床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复杂性阑尾炎患者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效果较为突出,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王启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结膜上穹窿联合筋膜鞘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按抽签的方式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共计20例26只眼,采用结膜上穹窿+筋膜鞘悬吊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共计20例22只眼,采取改良单切口额肌筋膜瓣悬吊术治疗,术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眼裂闭合程度良好,上睑回缩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结膜上穹窿+筋膜鞘悬吊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疾病疗效显著,美观度、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较高,且术后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韩国栋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讨论循证护理对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3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接受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与研究组(予以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恢复指标、心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的各项恢复指标、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降低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机率,改善心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雷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析肢体语言沟通用于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接受预防接种的368例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各18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接种护理;选择组加强肢体语言沟通护理,比较儿童的接种顺应性指标.结果:选择组的儿童对接种依从的完全抵触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完全接受率高于对照组(P<0.05).选择组接种护理质量评分比较(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肢体语言沟通用于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满意,能增强儿童接种依从性,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王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胸腔镜食管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术中基础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手术室护理配合措施,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手术成功率(95.00%)高于(77.50%)参照组,护理满意度(95.00%)高于参照组(80.00%),比参照组方法更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手术室护理配合应用于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鹿菲;刘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青鹏软膏治疗手部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部湿疹治疗的148例的患者,分为对照组(74例)与实验组(74例),给予对照组青鹏软膏治疗,给予实验组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青鹏软膏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比治疗效果与湿疹评分,使用统计学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湿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与青鹏软膏联合治疗手部湿疹,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金倩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为农村基层和社区培养大批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较全面的动手能力的服务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宗旨.为实现这一目标,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长期实践经验,临床实践教学的作用不容忽视. 针对加强临床实践教学,培养技术全面的服务型人才,本文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
作者:李爱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危孕产妇产时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分析.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产科行剖宫产的78例高危孕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缩宫素宫体注射或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比较两组患者的产时及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h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减少,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术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寒战、发热、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高危孕产妇产时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不良反应轻微,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亚南;柳正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采用地特胰岛素与瑞格列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胰岛素组(n=45)及联合治疗组(n=45),胰岛素组采用人工合成胰岛素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血糖水平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用药后的血糖水平低于胰岛素组,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高于胰岛素组(77.8%),各组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采用地特胰岛素与瑞格列奈治疗的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血糖水平,值得推行.
作者:张兆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负压吸引联合康复新液持续灌洗治疗小肠外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017年腹部手术后出现小肠外瘘患者8例,应用负压吸引联合康复新液持续灌洗治疗.结果:8例中3例于术后约45天时完全愈合,2例于术后56天时完全愈合,另3例于术后60天时未完全愈合,但瘘道明显缩小,局部皮肤红肿消退,经2期手术缝合后于70天时完全愈合.结论:负压吸引联合康复新液持续灌洗对促进腹部手术术后小肠外瘘愈合和保护局部皮肤疗效显著,同时能缓解患者痛苦,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
作者:杨晋;孙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对产程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96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使用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93.75%,对照组为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第三产程外,观察组产程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中应用专人全程陪伴分娩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产妇产程,改善分娩方式,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作者:冯景瑶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比分析在食管癌患者的治疗中行胸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或开放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胸腔镜与腹腔镜联合辅助下行食管癌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用时均显著少于或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气胸、肺部感染、肺不张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食管癌患者的治疗中行胸腔镜、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方案,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并优化手术指标,该手术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薛剑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估.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硬膜外麻醉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2%盐酸利卡多因8ml复合1%盐酸罗哌卡因4ml,共12ml混合液;试验组患者2%盐酸利卡多因6ml复合1%盐酸罗哌卡因6ml,共12ml混合液.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感觉神经阻滞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在VAS评分以及BCS评分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麻醉起效时间以及至高平面时间要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均能达到T6麻醉高平面(P>0.05).结论:行硬膜外麻醉,采用2%盐酸利卡多因6ml复合1%盐酸罗哌卡因6ml麻醉效果更为良好,患者痛感更低,舒适度更高,且稳定性较强,可于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刘建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牙髓牙周联合病变是中老年人较常见的口腔疾病,以往此种患牙多数拔除.自2017年5月以来,我科针对160例中老年牙髓牙周联合病变采用牙体牙周综合治疗,并在术后长期采用牙龈冲洗器维护口腔健康,减少菌斑的沉积及牙结石的形成,遏制病变的发展保留患牙,疗效满意.
作者:汪川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肋骨骨折应用CR(计算机X线成像)的肋骨三位像投照技术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诊治的肋骨骨折患者55例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CR(计算机X线成像)的肋骨三位像投照技术,分析患者手术确诊及CR影像诊断率情况.结果:52例多发肋骨骨折,1例左8肋细微骨折,1例11季肋骨骨折,1例单肋弓的细微骨折;第1-2肋骨的中断有部分重叠情况,而第1-10肋骨的骨质结构比较清晰;第11-12季肋因心脏重叠影响,相对清晰度弱;与手术确诊相比,诊断准确性81.82%(45/55).结论:肋骨骨折患者采用CR(计算机X线成像)的肋骨三位像投照技术,并结合其后期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其诊断准确性,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作者:武桂生;潘丽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在我院手术室进行胃肠道手术的100患者为本次护理对象,根据手术时间先后次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应用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护,应用组给予常规护理+手术室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手术后相关数据.结果:应用组切口感染(6.0%)和切口愈合情况均远远优于对照组(20.0%),互比后(P<0.05).结论:对胃肠道手术患者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即能减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几率,亦能改善其预后,对患者的尽快康复意义重大.
作者:廖勇;赖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本文从教学目标制定能力、个体关注能力、及时强化能力、多向互动能力、信息传达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等六个方面,探讨了高职教师指导盲生随班就读《经络腧穴学》的教学能力的培养.
作者:简鹏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