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柳正丽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的疗效对比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50名患者,均为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同期接受治疗的复杂性阑尾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分组的方式,将150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对比两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中排气时间、卧床时间、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以及卧床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复杂性阑尾炎患者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效果较为突出,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王启亮 刊期: 2018年第07期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化妆品消费迎来了强势反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2-2017年我国面膜市场处于高速发展期,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5.8%.其中2017年面膜市场规模已经顺利突破200亿大关.在面膜市场如此之大的情况下面膜品牌之间竞争激烈程度也逐日增加,产品本身的价值竞争力因而变得重要起来.本文以赛尔莉薇(Cellrevita)面膜为例,探究品牌面膜成分中hEGF和富勒烯的功效,以此体现赛尔莉薇面膜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林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探讨对胃癌患者实施癌痛护理对其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5年4月-2017年8月间我院所接收的胃癌患者共86例,按入院时间分组护理,对照组经常规方式对患者护理,研究组便在该基础上,实施癌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结果:在护理前对比两组的NRS评分未有差异(P>0.05);实施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NRS评分则更低,同对照组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给予癌痛护理方法对胃癌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可减轻疼痛感、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将其推广.
作者:王琴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纳布啡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隆鼻整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46例ASAⅠ~Ⅱ级隆鼻整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纳布啡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麻醉总有效率93.15%优于对照组72.6%;丙泊酚用量、恢复定向力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隆鼻整形手术中复合应用纳布啡、丙泊酚静脉麻醉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丙泊酚的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胡先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瘀血阻滞型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瘀血阻滞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局部封闭治疗.试验组另给予中药内服.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随访1年内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内服配合局部封闭治疗瘀血阻滞型跟痛症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郑玮;张志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在重症监护室呼吸性衰竭患儿的临床治疗中运用综合性护理对护理质量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我院重症监护治疗室在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呼吸性衰竭患儿中随机抽取56例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的患儿为28例.实验组运用综合性护理,对照组运用常规临床护理,分别比较两组患儿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时间和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等临床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时间更短,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的呼吸性衰竭患儿中运用综合性护理的护理质量优于传统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儿在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时间,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田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干预性护理策略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我院共收治8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各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的前提下,对患儿进行干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变化、心力衰竭纠正时间、住院时间.结果:①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护理后心率、呼吸频率明显更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和护理前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后心率、呼吸频率均明显降低,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和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心力衰竭纠正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预性护理策略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效果满意,可以有效地改善患儿症状、体征,值得应用.
作者:李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讨论循证护理对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3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接受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与研究组(予以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恢复指标、心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的各项恢复指标、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降低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机率,改善心功能,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雷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控制躁狂症疾病时应用护理干预的办法对疾病的效果分析.方法:将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92例躁狂症患者分为两组组,分别采用个性化针对性护理干预(研究组)和简单护理干预(参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是否对本次护理干预满意,并且评价躁狂症发作的人数,患者的依从性是否提高,并且对护理前后患者的GAS、NOSIE和BRMS进行评分.结果:个性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患者对本次护理满意度较高,并且患者依从性高,躁狂症复发较少,并且护理后精神状况也较好.结论:对躁狂症患者实施个性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利于治疗,也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并且还可以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
作者:刘慧瑶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诺甲栓(肠炎灵栓)治疗孤立性直肠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孤立性直肠溃疡患者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诺甲栓(肠炎灵栓)肛门给药,1枚/次,1次/d,14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效果为治愈1例,显效2例,有效3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诺甲栓(肠炎灵栓)治疗孤立性直肠溃疡,有效地起到止血、敛疮作用,较快地改善了临床症状,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作者:汪承松;谈晚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方法,治疗偏头痛病患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共收治的偏头痛病患.对两组病患均等划分,分别把其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取中医治疗方法,对照组则通过西医的方法施以治疗.结果:实验组应用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治疗后有效率高,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略差,治疗有效率低.结论:对偏头痛病患施以中医的辩证治疗方法,其安全性好,可有效控制病情,降低偏头痛的出现频率,改善病患生活质量.
作者:张海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口服阿维A酸胶囊联合外用酞丁安擦剂外涂对扁平疣的疗效.方法:32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6例给予口服阿维A酸胶囊联合外用酞丁安擦剂外用治疗,对照组仅外用酞丁安擦剂.2组均于3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81.3%.在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口服阿维A酸胶囊联合外用酞丁安擦剂治疗扁平疣,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顾荣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输血是临床救治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可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保证临床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血液中含有凝血因子、蛋白以及细胞等,正确、合理的输血对疗效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输血过程中也会存在一定危险因素,若输血不良或者血源有其他疾病均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还会引发医患矛盾,影响医院形象.所以,提高医疗工作人员对输血安全性的重视度,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选择科学、正确的输血方式,对患者机体输入有必要的血液成分,降低输血风险,保证疗效.
作者:聂国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不同采血方法开展血常规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6月-2017年12月在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120例,同期分别给予末梢血与静脉血采集,采用专用仪器对血常规指标进行分析,对不同采血方法下两种采集标本的血常规检验结果以及重复性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末梢血组患者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以及血小板(PLT)水平均显著低于静脉血组,白细胞(WBC)水平高于静脉血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末梢血组患者CV水平较静脉血组高(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与采集末梢血比较,静脉采血检验结果稳定性更高,结果准确性高于末梢血,建议临床采用静脉采血方式进行血常规检查.
作者:尹小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护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3月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92例进行护理分析,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6例,研究组选择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例数少,对护理满意度高,各项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值得应用.
作者:王丹;李津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将针对性护理方式应用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中,观察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纳入的呼吸内科重症疾病患者作为实践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施以不同干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效果.结果:针对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0%,针对性护理方式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干预方式.结论:呼吸系统重症疾病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后,患者护理质量明显提升,有利于改善患者护理质量,使治愈率提升.
作者:何洁月;成秀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为农村基层和社区培养大批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较全面的动手能力的服务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宗旨.为实现这一目标,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长期实践经验,临床实践教学的作用不容忽视. 针对加强临床实践教学,培养技术全面的服务型人才,本文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
作者:李爱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采用地特胰岛素与瑞格列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胰岛素组(n=45)及联合治疗组(n=45),胰岛素组采用人工合成胰岛素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血糖水平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用药后的血糖水平低于胰岛素组,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高于胰岛素组(77.8%),各组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采用地特胰岛素与瑞格列奈治疗的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血糖水平,值得推行.
作者:张兆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麻醉的效果进行分析评估.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行硬膜外麻醉手术的患者10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2%盐酸利卡多因8ml复合1%盐酸罗哌卡因4ml,共12ml混合液;试验组患者2%盐酸利卡多因6ml复合1%盐酸罗哌卡因6ml,共12ml混合液.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感觉神经阻滞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在VAS评分以及BCS评分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麻醉起效时间以及至高平面时间要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均能达到T6麻醉高平面(P>0.05).结论:行硬膜外麻醉,采用2%盐酸利卡多因6ml复合1%盐酸罗哌卡因6ml麻醉效果更为良好,患者痛感更低,舒适度更高,且稳定性较强,可于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刘建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会阴超声联合生物反馈对产后盆底康复评估的作用.方法:在2018年5月至7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初次分娩的产妇中,选取31例出现产后盆底障碍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患病组,选取32例产后无临床症状的产妇作为非患病组.实验组患者采用经会阴超声诊断后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后,将患病组治疗前后测量的肛管直肠连接部、宫颈外口以及膀胱颈的数值与非患病组相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患病组治疗前后测量的肛管直肠连接部、宫颈外口以及膀胱颈的数值相比,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中,经会阴超声联合生物反馈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博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