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目的:应用行为神经评分表(NBNA)评估早产儿早期干预效果的研究效果.方法:对纳入研究对象的早产儿,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实施指导训练,采用行为神经评分表评估干预前、后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早产儿视、听、运动训练,触及本体感觉的刺激,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后行为神经评分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早产儿发育障碍进行有组织、有目的干预,可以促使这些儿童的运动、智力、语言、行为能力的改善,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建华;李汉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乳腺多发良性肿块美容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多发良性肿块患者102例,依据电脑盲选法分为研究组(n=51)和对照组(n=51).对照组使用传统麦默通旋切手术治疗,研究组使用乳晕旁切口美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3个月乳房诊视、乳房触诊、乳头水平高低差得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乳房诊视、乳房触诊、乳头水平高低差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方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多发良性肿块美容手术效果显著,术后乳房美观度较好,值得推广.
作者:向英豪;王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巴南区人民医院产科护理差错发生原因,找到有效的方法预防差错的发生并观察其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00例患者作为对照;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00例患者作为观察.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发生差错的原因,找出预防差错的办法,在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将预防差错的办法运用在护理工作中.把护理差错管理前和管理后作的发生率和患者、社会对护理工作的满意作比较.结果:实施护理差错管理后护理差错的发生概率明显降低,实施后病患和社会的护理满意度大大升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差错管理,可以显著减少护理缺陷发生概率,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梁爽;刘小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联合早期的床旁血滤治疗对热射病肾损伤等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经过随机筛选出本院接受治疗的22例热射病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乌司他丁组接受乌司他丁联合早期床旁血滤治疗,对照组接受早期床旁血滤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7天时肾功能相关化验的指标.结果 ①两组患者治疗后3、7天血清中相关肾功能化验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肾功能得到有效治疗;②乌司他丁组患者治疗后3、7天时血清中相关肾功能化验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早期床旁血滤治疗能够降低热射病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程度,对肾损伤的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石磊;刘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而为如何提高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接收的老年住院患者80例进行研究,对其病情以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总结,进而对相关的失眠原因进行探讨.结果:导致老年住院患者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环境、饮食、用药等,都是导致患者失眠的主要因素.同时要给予老年患者有效的护理,在护理后,患者的失眠有所改善,护理的满意度也有所提升.结论:老年患者的失眠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要对这些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法,以改善患者睡眠情况,减少和预防失眠的发生率,提高老年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因此,对相关失眠原因要及时预防和控制,以免引发更加危险情形的发生.
作者:张宝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1例直肠癌骨转移伴有癌痛,用多媒体指导患者的居家护理,使患者(或家属)易掌握,改善癌痛患者疼痛强度及服药依从性,借助微信平台进行延续性护理,让患者及家属更好的了解掌握疼痛知识,从而提高镇痛效果、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满意度,促进病人无痛,增加患者舒适度,达到优质护理的目标.
作者:高娟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MRI、CT单独或联合应用在肝细胞癌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50例进行实验分析,全部患者均单独采用MRI、单独采用CT以及联合CT、MRI,对比三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以及特异性.结果:CT、MRI联合诊断肝细胞癌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MRI诊断,诊断准确率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三种诊断方式的特异度、敏感度对比,CT、MRI联合诊断的敏感度以及特异性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联合诊断肝细胞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特异性、敏感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范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卵巢畸胎瘤疑难病理诊断方法与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8年8月在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妇科进行手术的卵巢畸胎瘤患者830例施行分析,总结病人的病理表现.结果:830例病人中肿瘤单侧发病713例,双侧发病117例,关于830例病人的病理类型包括成熟性囊性畸胎瘤816例,未成熟性畸胎瘤4例,卵巢囊性畸胎瘤伴癌变,癌变成分为鳞状细胞癌2例,卵巢甲状腺肿6例,卵巢甲状腺肿类癌2例.结论:大部分畸胎瘤病变较为典型,病理诊断较为简单,但是一些病例病变不存在典型性,病理诊断的难度升高,特别是年轻病人判断良恶性、能否开展化疗治疗以及是否保留病人生育能力等,临床中需要依靠病理诊断做出有效的判断.
作者:代翔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于溃疡性角膜炎病人接受护理干预措施的具体方法以及对病人心理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将我们医院在过去所收治的溃疡性角膜炎病人资料200例施行分析,所选病人采取随机法加以分组,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眼科护理,研究组病人接受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心理情况改善程度.结果: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焦虑量表评分以及抑郁量表评分对比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溃疡性角膜炎病人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改善病人的心理情绪,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梁金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84例在我院接受慢性支气管炎治疗的患者,分为常规组(42例)与干预组(42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生存质量.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生存质量明显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舒适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了生存质量,使患者的舒适度得以提高.
作者:沈金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征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综合征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常规组甲状腺片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效果数据差异较大,实验组数据优势突出,统计学结果达到意义标准(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不良反应数据差异较大,实验组数据优势突出,统计学结果达到意义标准(P<0.05).结论: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征的效果突出,临床症状改善作用突出,同时不良反应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作为临床常规治疗措施.
作者:鲁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大肠癌是消化道较常见的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对于电子染色内镜运用的推广,使得大肠腺瘤的检出率大大增加.
作者:俞欢;朱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疼痛管理在肩周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疼痛管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治疗前,常规组和试验组的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VAS疼痛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均要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管理应用在肩周炎患者的护理中,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赵娜;李传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对于临床输血护理工作中开展输血质量监控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将我们医院在以往所接诊的输血病人资料200例施行分析,所选病人采取数字法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输血流程,研究组在输血过程中强化输血质量控制体系措施,比较两组病人的输血质量.结果:两组病人接受不同输血护理措施之后的各项输血质量监控指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病人的成分输血率以及输血量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在输血护理工作中开展输血质量监控措施效果理想,可以显著提升临床输血质量,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崔娣;王昕;朱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入选此次研究中的86例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按照检查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平均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即对照组43例采用尿常规检验,观察组43例在清除阴道分泌物后对尿液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蛋白质检出比例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经统计对比以 <0.05为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可产生影响,为此需要对样本采集流程进行规范,进而将合格率提升.
作者:宋述卫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急性左心衰竭并发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急性左心衰竭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5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法,研究组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并采取护理干预,通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能导致患者的急性心肌收缩力下降、使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的压力增大、造成排血量下降,这些因素引起了患者的肺循环出现严重的问题,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的症状.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应该及时采取措施为患者恢复正常呼吸,所以对于急性左心衰竭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我院使用了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肺部的各项指标也逐渐恢复正常.使用无创呼吸机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辅助治疗措施,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应该广泛的使用无创呼吸机为患者进行辅助治疗.
作者:聂玉叶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面部皮肤肿瘤的整形外科手术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我科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共50例面部皮肤肿瘤患者,对其实施整形外科手术,并根据术后情况进行修复.结果: 7例患者直接缝合,皮肤完全愈合;12例患者实施植皮修复,有2例患者皮片下有淤血,通过换药治疗后愈合;30例实施皮瓣修复,28例患者成功,有2例患者发生坏死或者淤血的情况,通过药物治疗后愈合;有1例患者实施皮瓣与植皮修复,治疗成功.50例患者对此次治疗总满意率96%.术后随访观察3-6个月:色素沉着2例(4%),瘢痕挛缩1例(2%),复发1例(2%).结论:对面部皮肤肿瘤患者实施整形外科手术效果理想,而且实施针对性修复,改善患者容貌,提高术后效果,降低复发率,获得患者高度认可,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邹登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PBL临床教学法对耳鼻喉科定向见习生批判性思维的影响评价.方法 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耳鼻喉科定向见习生中,选取出符合本次实验研究要求的见习生60名,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见习生接受常规教学,观察组见习生接受PBL临床教学法,对比两组见习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结果 观察组见习生的认知成熟度、系统分析能力、开放思维、分析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见习生,可得知,该组见习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优于对照组见习生,(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PBL临床教学法运用于我院耳鼻喉科临床教学中,可有效的培养见习生的临床学习思维,提升见习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教学意义.
作者:张剑利;周晓玲;陈翠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实施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等分为右美托咪定组( D组)及对照组( C组),D组在15min内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后以0.3μg/kg/h静脉泵注,C组在相同时间给予同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所有患者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术后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术后炎性反应程度,包括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血沉(ESR),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观察术后功能恢复情况(PQRS),包括情感因素、伤害性因素、日常活动、满意度、认知功能.结果:D组患者镇痛效果好于C组(P<0.05);与C组比较,D组患者术后1、3、5、7天的CRP、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组患者术后1、3、5、7天的ESR更快、IL-6含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术后1、3、5、7天的情感模块、伤害性刺激模块、认知功能模块恢复均优于C组,整体术后功能恢复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能明显增强镇痛效果,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
作者:李蒙新;陈运良;朱蓉;王波;熊朝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分析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方法:从本院2017.08~2018.08期间接诊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选取36例,分为两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结果:观察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石小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