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评价

朱红梅

关键词:中医辨证, 脑梗塞,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摘要:目的:分析评价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到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4例脑梗塞患者,依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将此94例脑梗塞患者其分为对照组(n=47)与试验组(n=47),对照组施以常规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中医辨证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治愈率与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情况.结果:经过常规治疗与中医辨证治疗后,试验组共有34例患者获得治愈效果,共有12例患者获得显效效果,但1例患者无效,总治愈率为97.87%(46/47);对照组共有20例患者获得治愈效果,共有10例患者获得显效效果,但17例患者无效,总治愈率为63.83%(30/47),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治愈率,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试验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32.58±4.19)分,对照组的为(32.04±4.42)分,两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7.54±3.0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18±2.73)分,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的西药治疗,中医辨证治疗脑梗塞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同时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修复.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相关文献
  • 大疱表皮松解症

    大疱表皮松解症是一种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皮肤疾病,临床罕见,以皮肤脆性增加为特点,表现为皮肤、黏膜起疱,一般分为单纯型、交界型、营养不良型三种类型,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加深大家对该病的认识,本文将从疾病分类、遗传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胡南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品管圈管理降低妇科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应用

    目的:应用品管圈管理减少妇科术后医院感染的效果分析.方法:以不同管理模式病房进行分组,将妇科普通病房分为对照组,妇科VIP病房为选择组,将同期不同组别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品管圈管理,以医院感染的规范防治为目标,制定相关防治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结论:QCC活动的实施,提高了护士的观察力与工作效率,发挥参与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预防妇科术后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陈丽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腹腔镜卵巢电凝打孔术在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LH、E2、T水平影响

    目的:分析腹腔镜卵巢电凝打孔术在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患者LH、E2、T水平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科室收治21例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实施腹腔镜卵巢电凝打孔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性激素水平及月经恢复情况及排卵、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E2、T、LH水平明显改善,<0.05,FSH水平无显著变化,>0.05;术后月经情况均有改善,比例可达100.00%,术后3个月内排卵率可达100.00%,1年内妊娠率可达90.48%.结论:腹腔镜卵巢电凝打孔术在难治性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并进行大范围推广.

    作者:熊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自体脂肪填充在面部年轻化美容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自体脂肪在面部年轻化美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进行面部脂肪填充的求美者62例,以大腿内测的脂肪作为供区,用离心提纯的方式进行处理,然后填充在面部缺陷的位置,术后观察填充效果.结果:在术后的观察中,62例求美者均未出现填充后的并发症,术后面部填充部位饱满自然,对手术效果很满意.结论:自体脂肪填充是安全有效的手术,在面部年轻化美容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作者:朱清海;姚光霄;马永红;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性白内障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接收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共90例,随机等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给予本院基础性护理,研究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状况、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视力恢复至0.5以上患者,显著比参照组人数多;研究组满意率明显比参照组高,2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老年性白内障护理过程中,能够使患者的视力得以有效康复,且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瞿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征的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征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综合征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常规组甲状腺片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效果数据差异较大,实验组数据优势突出,统计学结果达到意义标准(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不良反应数据差异较大,实验组数据优势突出,统计学结果达到意义标准(P<0.05).结论:甲状腺素钠治疗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征的效果突出,临床症状改善作用突出,同时不良反应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作为临床常规治疗措施.

    作者:鲁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诊断与治疗

    AIS是雄激素受体活性降低而出现程度不同男性化不全的临床表现,主要因雄激素受体突变导致.治疗关键在于性别的选择,适当的心理辅导和药物治疗,确保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作者:金丽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管理.方法:将我院2015年至2016年实施的消化内镜常规护理管理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至2017年消化内镜护理采取PDCA循环模式管理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理管理质量.结果:经比较,实施PDCA循环模式后,实验组护理管理质量整体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消化内镜护理管理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提高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规范了护理管理流程,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李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24例手术患者进行实验,根据随机分配原理,将其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2例.对照组运用常规的护理模式,实验组运用人文关怀的护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的焦虑、抑郁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文关怀的护理方法应获得人们的高度重视,它能使患者的心情较为舒畅,病人手术过程中的恐惧心理逐步降低,从而促进手术的顺利实施.因此,人文关怀的护理方法应被广泛推行,使其促进临床医学的积极发展,护理工作良好开展

    作者:冯园园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应用行为神经评分表(NBNA)评估早产儿早期干预效果的研究

    目的:应用行为神经评分表(NBNA)评估早产儿早期干预效果的研究效果.方法:对纳入研究对象的早产儿,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实施指导训练,采用行为神经评分表评估干预前、后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对早产儿视、听、运动训练,触及本体感觉的刺激,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后行为神经评分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早产儿发育障碍进行有组织、有目的干预,可以促使这些儿童的运动、智力、语言、行为能力的改善,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

    作者:刘建华;李汉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乌司他丁联合早期床旁血滤治疗对热射病肾损伤治疗分析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联合早期的床旁血滤治疗对热射病肾损伤等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经过随机筛选出本院接受治疗的22例热射病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乌司他丁组接受乌司他丁联合早期床旁血滤治疗,对照组接受早期床旁血滤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3、7天时肾功能相关化验的指标.结果 ①两组患者治疗后3、7天血清中相关肾功能化验指标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肾功能得到有效治疗;②乌司他丁组患者治疗后3、7天时血清中相关肾功能化验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早期床旁血滤治疗能够降低热射病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程度,对肾损伤的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石磊;刘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和护理体会

    目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2月-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100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同期两组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憋喘、呼吸困难、湿罗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显著,同期并辅以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促进临床症状的改善,是确保疗效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小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Mooc在美容教学的应用与未来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传统的美容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于美容行业的高要求、严标准,Mooc教学模式渐渐取代了传统美容的教学模式,成为一种更加科学化、现代化的教学模式.美容教学的升级和转型一方面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对美容专业的掌握能力.

    作者:孙羽佳;刘波;周晓宏;马金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MRI、CT单独或联合应用在肝细胞癌中的诊断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MRI、CT单独或联合应用在肝细胞癌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50例进行实验分析,全部患者均单独采用MRI、单独采用CT以及联合CT、MRI,对比三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以及特异性.结果:CT、MRI联合诊断肝细胞癌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CT、MRI诊断,诊断准确率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三种诊断方式的特异度、敏感度对比,CT、MRI联合诊断的敏感度以及特异性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联合诊断肝细胞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特异性、敏感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范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个性化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老年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进行放疗护理的老年肿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肿瘤患者在放疗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疗效突出,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改善护患之间的紧张关系,建议应用在临床护理中.

    作者:宁凤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主要因缺氧或产伤引起,早产儿发病率较高,是新生儿早期的重要疾病与死亡原因.预后较差.

    作者:朱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提高军改后部队干休所门诊部院前急救能力的探讨

    随着军改的进一步推进,部队干休所卫生所整合为干休所门诊部,虽然人员编制增加,增设多个医疗点,但是医疗保障面临点多、面广的实际困难还是尤为突出,而干休所门诊部院前急救水平又直接关系到老干部的生命与健康,因此本文针对目前干休所门诊部院前急救的实际情况,从健全院前急救组织、提高院前急救技能、规范院前急救流程、增强医患沟通技巧、完善急救绿色通道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张勇;刘清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输血质量监控在临床输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对于临床输血护理工作中开展输血质量监控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将我们医院在以往所接诊的输血病人资料200例施行分析,所选病人采取数字法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输血流程,研究组在输血过程中强化输血质量控制体系措施,比较两组病人的输血质量.结果:两组病人接受不同输血护理措施之后的各项输血质量监控指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病人的成分输血率以及输血量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在输血护理工作中开展输血质量监控措施效果理想,可以显著提升临床输血质量,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崔娣;王昕;朱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浅析水动力剥离技术的原理及其祛皱效果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很多人希望通过医疗手段来完善自己的皮肤,水动力剥离技术是目前美容去皱技术中较为完善和安全的,对人体肌肤中的胶原蛋白能够起到再生的作用,可以达到去皱脱垂的效果.本文主要对水动力剥离技术的原理进行研究,并分析该技术的优缺点,以推动我国医疗技术更好的发展.

    作者:朱志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个体化系统性护理措施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控制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个体化系统性护理措施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2017年1月至12月因患支气管哮喘而至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平均分成两组,以50例为一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个体化系统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的咳嗽、气促、哮鸣音等症状改善时间及护理后的FEV1、FEV1/FVC等肺通气功能指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咳嗽、气促、哮鸣音等症状的改善时间明显较低,护理后的FEV1、FEV1/FVC等肺通气功能指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个体化系统性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提高疾病控制效果,不仅能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促进患者尽快出院,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指标,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春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主管:陕西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