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影
目的:分析小儿哮喘病人接受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小儿哮喘病人资料100例开展回顾性分析,由于100例病人所接受的治疗方案存在不同将其实施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临床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病人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病人临床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值施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小儿哮喘病人,为其施行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临床效果理想,不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副作用,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付艳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实施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为36例.参照组采用抑郁症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模式,对比2组护理前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分数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2组抑郁症患者在护理前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与汉密顿抑郁量表分数差异性较低(>0.05),护理后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改善,两者差异明显(<0.05),实验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与汉密顿抑郁量表护理后分数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抑郁症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度较高.结论: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模式有助于抑郁症患者缓解其症状,改善患者情绪问题,应进行临床推广普及.
作者:周雅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分析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从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中抽选134例,采取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两组患者均采取消化内镜治疗,其中,实验组接受APC治疗,对照组接受血管夹(钛夹)止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初次止血率(94.03%)、30天死亡率(0%)与对照组(92.54%、0%)无明显差异,2=0.12、0.00,=0.73、1.00;再出血率(0%、1.49%)明显低于对照组(5.97%、10.45%),2=4.12、4.79,=0.04、0.03,且实验组总有效率(95.52%)明显高于对照组(82.09),2=6.08,=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中采取消化内镜不同方式治疗中,APC治疗临床效果更佳,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王建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性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5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7例,一组采用常规护理,为普通组,一组采用品管圈,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良肢位摆放知晓率评分为(18.7±1.4)分,肢体活动知晓率评分为(18.5±1.6)分,桥式运动知晓率评分(17.9±1.8)分,转移知晓率评分为(18.3±0.4)分,各项评分均高于普通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30%(26例),明显高于普通组的74.07%(20例)(<0.05).结论:品管圈能够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对康复护理知识的知晓率,在护理过程中更多的获得患者的配合,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梁艳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的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150例患者在控制饮食、运动治疗、心理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片,一次30mg,一日3次,征得患者同意,口服天芪胶囊(处方组成:天花粉、生黄芪、玉竹、玄参、仙鹤草等),口服,每次2粒,一日3次,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片,一次30mg,一日3次,格列吡嗪片,一次5mg,一日3次.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血糖控制理想时间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日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人均住院总费用支付额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采用该治疗方案的有效干预下,2型糖尿病患者不但诊疗效果好,还较好的节约了医疗资源,降低了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李小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小剂量螺内酯联合赖诺普利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6月接收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116例,均分两组予以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赖诺普利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小剂量螺内酯对患者进行治疗,仔细对两组的总体效果观察、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更高,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0.05).结论:临床上,使用小剂量螺内酯+赖诺普利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治疗的效果更加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杨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技能的必经阶段,是培养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训练临床思维、规范技能操作的关键环节.但是作为实习生,进入临床很多事物都是新鲜的,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失误,个别失误是原则性,甚至可能重大医疗差错,带教老师有必要加强对实习生的监督指导,防范意外的发生.在此我简叙一下肝胆外科实习生易患的一个错误,就临床带教策略进行探讨.
作者:李江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将强化康复护理实施于脑梗死偏瘫患者中,分析和评估对其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作用.方法:研究资料源于2015年11月~2017年5月本医院收入诊治的7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参考入院单双号开展分组,一组收入35例患者,强化康复护理实行于实验组,常规护理实行于参照组,研究和分析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FMA评分分数、ADL评分分数.结果:参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FMA评分分数比较于实验组患者统计数值,<0.05,表明数值检测的统计学意义,参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ADL评分分数比较于实验组患者统计数值,P<0.05,表明数值检测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开展强化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其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艾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药脐疗加抚触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效果.方法:选择小儿厌食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药脐疗加抚触捏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60.0%,两组比较,<0.05.结论:对于小儿厌食症的患者,采取中药脐疗加抚触捏脊治疗,可以增强疗效,效果显著,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应用.
作者:江慧;赵红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X线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3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资料,均进行X线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X线片临床特点.结果:30例儿童中间质浸润型20例,占66.67%;腺泡实变型10例,占33.33%;混合型2例,占6.67%.治疗20天后患儿X线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X线片呈多样性表现,应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等综合分析,以提高临床诊治效果.
作者:孟硕烽;杜玉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急诊脓毒症死亡风险(MEDS)评分联合血乳酸对急诊严重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24例,根据入院病情情况,分为脓毒症组(Ⅰ组)42例,严重脓毒症组(Ⅱ组)48例,脓毒性休克组(Ⅲ组)34例.根据28d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A组)82例,死亡组(B组)42例.分别对各组患者MEDS评分、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进行对比,同时测定血乳酸水平.结果:Ⅱ组、Ⅲ组患者MEDS、SOFA、APACHEⅡ、血乳酸等指标(12.06±2.13、8.13±1.79、24.05±9.54、4.52±1.38;15.94±2.26、8.29±1.64、29.65±9.82、4.81±1.58),与Ⅰ组患者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t=6.65、5.54、5.94、6.21;<0.05).B组患者MEDS、SOFA、APACHEⅡ、血乳酸等指标(15.73±6.55、8.56±2.91、29.13±9.87、4.71±1.34),与A组患者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t=5.82、6.11、5.93、5.89;<0.05).结论:在急诊严重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可利用MEDS评分联合血乳酸对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同时可对预后情况加以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颜渠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析重睑成形术后上睑缘外翻及重睑线凹陷过深的修复效果情况.方法:于2015年3月-2016年4月对在我院行重睑成形术后发生重睑线凹陷过深42例患者,以及上睑缘外翻42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观察患者重睑线凹陷过深、上睑缘外翻情况.结果:行手术治疗前,患者I区、II区的重睑线凹陷深度情况均显著高于术后;行手术治疗前,上睑缘外翻患者的II区睫毛根部提升角、平视位中央区睑缘露白相对面积及上视位中央区睑缘露白相对面积等情况均显著高于治疗后.结论:经行重睑成形术后,临床应加强重视术后不良形态的发生,如重睑线凹陷过深、上睑缘外翻等,通过与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为其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对患者外形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孙影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对腹腔镜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的患者行不同的护理措施,以此探讨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腹腔镜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的100例患者,2016年1月~2017年12月是选择时间,行差别性护理措施:针对性护理、常规护理,对应组别名称:研究组、对照组.经数据统计学处理组间VAS评分、副作用发生率、护理总满意率数据指标.结果:研究组的VAS评分(2.93±1.21分)、副作用发生率(6.00%)经数据统计学处理发现均低于对照组(VAS评分:5.65±2.62分、副作用发生率:30.00%),且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率(98.00%)数据经数据统计学处理发现高于对照组(68.00%),<0.05,差异显著.结论:腹腔镜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的患者要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提高护理应用效果,降低副作用发生率.
作者:邹静;杨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在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50例加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刘黎;杨清凤;林于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析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筛选出本院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患,均行针灸治疗,将其纳入常规组与康复组均43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康复护理,对比其效果.结果:康复组治疗后的ODI、JOA评估结果优于常规组,康复组的护理满意度(97.7%)高于常规组(86.0%),差异均显著(<0.05).结论:针灸治疗配合康复护理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病患的腰椎功能,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陈淑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护理工作中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5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其中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前提下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15%)明显比对照组(73.08%)高(<0.05),不良反应发生率(7.69%)明显比对照组(30.77%)低(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护理工作中实施个性化护理,临床疗效显著,同时患儿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美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配合临床防治先兆子痫的作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76例先兆子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38例),其中对照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而观察组则需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护理干预措施运用于患者疾病的防治工作之中,进而对两组患者的防治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压达标率、蛋白尿控制率及新生儿阿帕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配合临床治疗对先兆子痫可取得显著的作用效果,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作者:武春鸿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对全程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儿童雾化吸入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2015年12月~2017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支气管哮喘儿童126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全程护理,观察2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41%)高于对照组(85.71%)(<0.05);观察组在不擅自减药停药、合理饮食、情绪稳定等方面治疗依从性好于对照组(<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儿童雾化吸入治疗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可显著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林惠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30%果酸联合5%氨酮戊酸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资料均为本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中重度痤疮患者88例,随机分组各44例,对照组为30%果酸治疗,观察组30%果酸联合5%光动力治疗,评价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95.45%与对照组81.82%比较明显更高,疗效更好,<0.05.结论:针对中重度痤疮患者实施30%果酸与5%氨酮戊酸光动力联合治疗可促使皮损尽快消退,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郝利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活血归附丸结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探讨.方法:选取原发性痛经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口服芬必得(1片/qd,痛经严重时2片/q12h).观察组采用活归附丸(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艾灸(取关元、中脘、天枢、中极、三阴交等穴,每日1次,每次1h.)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痊愈率达36.0%,显效率达30.67%,总有效率为93.33.0%;对照组痊愈率为24.0%,显效率为25.33%,总有效率为78.67%;差异有显著性(<0.01);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月经血PGF2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观察组月经血PGF2a水平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活血归附丸结合艾灸治疗原发性痛经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对痛经症状的改善效果非常理想,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理想选择,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尚念会;张静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