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丽华
目的:观察佳苏仑拮抗芬太尼麻醉后呼吸抑制和催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以芬太尼静脉麻醉为主的全麻病人,术毕排除肌松药残余作用,随机分3组,A组(n=15):佳苏仑每次1~2 mg/kg;B组(n=12):纳络酮每次0.4 mg;C组(n=13):氨茶碱每次2~2.5 mg/kg;均用5%葡萄糖配成20 ml静注以拮抗芬太尼麻醉后的呼吸抑制和催醒.结果:3组用药后潮气量,呼吸频率均显著增加,呼气末CO2分压明显下降,但以A,B 2组明显,A与B组差异不明显.用药后3组心率,血压均有上升,但以B,C 2组显著.从催醒效果看,A与B组接近,但均明显优于C组.3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佳苏仑能有效地拮抗芬太尼麻醉后的呼吸抑制,且有良好的催醒效果,其效果与纳络酮接近,优于氨茶碱,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卢昱坤;张瑛;章炳法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有学者认为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有获得性及遗传性两种,1型主要是获得性的,当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后可纠正;2型则主要是遗传性的,仅靠控制血糖及体重不能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陈亮;杨华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肾肿瘤在全身肿瘤发病中不占重要位置,但在泌尿系统肿瘤占有一定的地位.根据美国癌症学会1996年的统计,美国每年约有3万左右的患者诊断为肾癌,近1/3的患者死于此病,我国肾癌的发病要低于上述数字.估计全世界肾癌的发病率每年增加2%,而加拿大每年增加2.5%[1].虽然肾癌具有血尿、疼痛、肿块三大症状,但仅有10%的患者表现出这三大症状,且这已属晚期表现.有报告[1],近1/2的肾癌患者首次就诊时已属于晚期,有40%的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所以肾癌根治术后患者5年的生存率约为27%~35%.这就提醒我们,肾癌术后的进一步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是十分重要的.现就肾癌术后进一步治疗的有关问题阐述如下.
作者:苏泽轩 刊期: 2000年第03期
作者:李金泉;倪秀武扥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更好地解决牙体缺损修复时充填物易脱落的问题.方法:采用了固位钉与固位形制备相结合的方法,对门诊85例患者的86颗患牙进行缺损修复,观察其修复后的疗效,并着重探讨了操作过程中充分利用牙体自身固位力,固位钉安放时减少热传递损伤牙髓的措施,以及解决固位钉周围的应力集中等方面问题.结果:修复良好80颗,一般3颗,差2颗.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遵守操作方法的情况下,该方法的应用是可行的.
作者:赖晓宇;吴华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女,43岁.因患腰椎间盘突出症,服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止痛,每次1片,每日2次,2 d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全身麻木感及四肢无力,不能行走.即来我院就诊.
作者:吴伟东;章丽霞;徐彩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男,46岁.入院前1周开始出现头晕、乏力,伴低热、小便呈棕黄色;入院前3天双下肢出现紫癜及出血点,4 h前突发头痛、失语、烦燥不安入院.体检:体温39.8℃,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失语,中度贫血貌,全身皮肤见散在紫癜及出血点,以双下肢伸侧面多见.
作者:王俊和;纪淑仪;王信琪;杨艳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997年10月~1998年10月,用硝苯吡啶(NF)治疗急诊重度高血压病人,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升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9年4月~1999年4月收治人工流产漏吸者18例,均系本院门诊病人,年龄16~36岁.未产妇12例,经产妇6例.月经周期正常6例,月经周期不规则8例,哺乳期4例.
作者:强兆容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我们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53例周围性面神经瘫痪,结果显示,面瘫急性期采用超短波治疗,局部穴位磁疗贴按压,及面部轻度按摩,能减轻面神经水肿渗出的一系列反应,缩短急性期治疗时间,为恢复期的针刺治疗创造合适的时机,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永红;陈瑞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连续硬膜外阻滞是目前剖宫术常用的麻醉方法.但由于妊娠妇女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机体各系统器官功能也发生相应改变,如椎管内静脉丛怒张,使硬膜外腔间隙变小,内分泌因素等影响局麻醉药的扩散,导致阻滞范围异常广泛扩散,引起呼吸抑制.我院自1988~1998年,有6例硬膜外阻滞剖宫术出现异常麻醉广泛扩散,现报道如下.
作者:钱爱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肾细胞癌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3%,为肾原发恶性肿瘤的85%.肾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为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治愈率约为60%.合理的外科治疗是根治性肾切除术,包括切除病肾、肾包膜及清除肾门附近的肿大淋巴结.由于肾癌病理及临床状况的复杂性,带来了外科治疗中一些特殊问题.随着医学科学技术及人们对肾癌认识上的进步,对这些特殊问题的处理对策亦在不断更新及再认识之中.现就近年来针对肾癌外科治疗中特殊问题的某些新理论和新方法,结合个人体会作一介绍.
作者:杨金瑞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患者男,19岁,战士.被流弹击中右颈部4 h,呼吸困难、昏迷2 h.患者于1999年8月25日上午9时被一流弹击中右颈部,当时伤口轻微疼痛,仅少许出血,言语、行走无特殊,患者未予注意.伤后约2 h患者渐感觉颈部肿胀、呼吸困难,自己步行到卫生所后呼吸困难加重,意识渐不清,当时血压12.0/8.0 kPa,给予紧急气管切开并输新鲜B型全血400 ml后送我院.查体:T 36.5℃,P 135次/min,R 32次/min,BP 12.0/6.0 kPa,SaO2 96%.
作者:张晓河;王秀英;张培红;张萌;李春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利用漂浮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危重症监护室(ICU)的一个重要监护技术.它适用于心功能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脏外科术后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心功能不全的药物疗效观察等.通过漂浮导管经外周深静脉插入右心及肺动脉进行床旁心脏及肺血管压力和心输出量等参数的测定,为临床抢救患者提供可靠的血液动力学改变程度的指标.近年通过对该类患者的护理,我们认识到,要使该项技术收到满意效果,插管中的配合和术后的精心护理是很重要的,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严丽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原发性输卵管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罕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难以早期诊断,预后不良.本文对23例原发性输卵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作者:刘萍;何勉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α1-微球蛋白等对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并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血、尿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组尿α1-微球蛋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各疾病组尿白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提示尿α1-微球蛋白、白蛋白可作为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但血尿β2-微球蛋白对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无价值.
作者:毕鸿雁;朱崇昭;杨秋萍;王雨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我们自1994年~1996年8月应用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孙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胸部创伤是创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创伤死亡患者中,估计约1/4直接死于胸部创伤,另外还有1/4的死亡与胸部创伤有关.现将我院自1993年2月~1999年5月收治的892例胸部外伤患者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洪琼川;周路球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在结核性脑膜炎(结脑)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123例结脑及15例非结脑病人脑脊液(CSF)进行PCR检测,同时予以常规化验、涂片及培养对照.结果:CSF常规化验敏感性(68%)与PCR敏感性(67%)相似,特异性(87%)比PCR(53%)高.而涂片、培养虽然特异性为100%,但敏感性分别为1.6%,4.1%,明显低于PCR.非结脑组15例,有7例CSF也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43%.结论:CSF常规化验、涂片、培养,辅以PCR技术及头颅CT检查,对结脑的早期诊断更有帮助.PCR目前尚不能作为结脑诊断的黄金指标.
作者:安素芳;樊玉华 刊期: 2000年第03期
我院1992年3月~1999年3月收治105例肺心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患者,死亡51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伟明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