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义;张琼;李述蓬
四肢外伤性感染是临床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经清创、换药及全身用药后,多能痊愈,但需用大量清洗液,消毒剂及敷料,临床浪费较大,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我们于1992年6月~2000年7月,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法并口服抗生素治疗四肢感染、溃疡患者63例,疗效显著.
作者:刘晓敏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患者男,25岁,军人.因发热,头痛,肌痛,呕吐3d,咳嗽,呼吸困难1d,于2000年1月1日入院.入院前曾在福建农村征兵3个月,未下农田,患病3d后出现低血压,呼吸困难,在当地部队医院抢救1d.体检:体温36.8℃,呼吸48次/min,血压115/85mmHg,神清,急性病容,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中下肺可闻及粗大湿罗音,心率64次/min,律齐,无杂音,腹软,腹直肌有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腓肠肌压痛(+),神经系统检查阴性.
作者:傅小义;张琼;李述蓬 刊期: 2000年第11期
1989年,美国Reich医生首次报道了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主要用于有盆腔粘连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使需剖腹手术的患者可转为阴式手术,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因此受到手术医生及患者普遍欢迎.随着手术技巧的改进,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已发展成多种手术方式,其中包括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完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标准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等不同术式,这些术式各有其优、缺点,下面对这些术式进行介绍.
作者:姚书忠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肝-心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8例肝硬化合并肝-心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主要表现为在肝硬化基础上出现心悸、胸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和各类心律失常,并随肝功能起伏而波动,在进行肝硬化综合治疗的同时给予扩张冠脉与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有效治疗.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助于正确诊断,针对原发肝病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丁堃;于钟;詹俊 刊期: 2000年第11期
90年代以来,特别是介入摄录彩色屏幕,腹腔镜手术的种类与范围不断扩大,只要有形态改变特征者都可以经过腹腔镜获得诊断信息,其优点在于能直视盆、腹腔的全貌,迅速地作出诊断,而且准确地取出组织进行病理切片,不仅改善了疾病的诊断技术,同时手术应用也得到广泛推广.在我院腹腔镜检查成功率达到99.8%、准确率达99%(病理确诊)、手术率达95%.此种微创手术令患者痛苦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损伤小,愈后良好且安全性高,并由训练有素的医师施行,无疑对临床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腔镜手术业已成为现代妇科学的一门新的学科分支,其中盆腔包块的腹腔镜下诊断与治疗居于十分突出和重要的地位.
作者:迟闺珠 刊期: 2000年第11期
近几年来,我院经急诊救治的患周期性麻痹的患者中,绝大多数后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高代谢症状并不明显,现将收治的26例报道如下.
作者:赵金诚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并植入性胎盘的预防措施及佳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将我院1989年12月~1999年12月收治的晚期妊娠并植入性胎盘25例,与随机抽取的50例同月分娩的正常孕妇作对照,对两组患者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并将植入性胎盘25例分成粘连性,植入性,穿透性胎盘3组,比较其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结果:晚期妊娠并植入性胎盘组产后出血率60%,宫腔手术史发生率72%,剖宫产率68%,低体重儿发生率32%,均较正常对照组相应的4%,34%,34%,4%高,差异有显著意义;粘连性、植入性、穿透性胎盘3组比较,产后出血量、输血量、新生儿平均体重、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随胎盘绒毛侵蚀程度加重而愈加严重.本组25例子宫保留率达92%,无产妇死亡.结论:晚期妊娠并植入性胎盘的产生,宫腔内手术为其主要诱因,亦与子宫发育不良有关,应加强避孕观念.对粘连性及植入性胎盘可采取保留子宫的保守性手术或MTX化疗,对穿透性胎盘植入宜果断行子宫切除术.
作者:李映桃;黄翠玉;佘若青;黄艳仪;麦燕明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比较三种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器械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用自行研制的防旋加压髓内针和梅花型髓内针、双Ender钉固定股骨标本的中下段骨折,然后进行非破坏性的内收、过伸和破坏性的扭转生物力学测试.结果:(1)防旋加压髓内针的抗扭转能力约为梅花型髓内针的8.5倍,双Ender钉的2.8倍.(2)防旋加压髓内针的抗内收、过伸能力约为梅花型髓内针的2倍、双Ender钉的10倍.结论:防旋加压髓内针用于治疗股骨干骨折时,其抗弯曲和抗扭转的能力明显优于梅花型髓内针和双Ender钉.
作者:谢伟平;肖德明;王巨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早期牙隐裂采用全冠固位对保护牙髓及恢复咀嚼功能的可靠性与必要性.方法:39例患牙以中线为界分成两组A(左)19例,B(右)20例.A组以全冠保护,B组予以调颌,磨除隐裂线间接盖髓术后复合树脂充填.结果:A组1例牙髓坏死并发尖周炎,治愈率94.7%,B组4例并发牙髓炎,2例牙体折裂,治愈率87.5%,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早期牙隐裂以全冠修复对保护牙髓防止隐裂加深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建军 刊期: 2000年第11期
临床上,单管硬膜外麻醉(sigle-segment epidural anesthesia,SSEA)普遍用于腹部手术,但术中常会有肌松不良,或内脏牵拉反应,影响手术操作,我们采用双硬膜外联合麻醉(combined double-segment epidural anes-thesia,CDSEA)于腹部手术,观察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狄伟文;钮曙娅;陈美娟;张靖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院近年对确诊住院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30例,分别用强的松、前列腺素E1(PGE1)加强的松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贵才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氟乙酰胺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急性中毒,起病急、发病迅速、症状严重,病死率高.我院从1992~2000年3月收治了21例重度氟乙酰胺中毒的患者,15例采用活性炭血液灌流治疗,11例抢救成功,现报告护理体会.
作者:李欣;许元文;谢丹妮;陈小帆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患者男,46岁,既往体健,无任何心脏疾患和其他病史.主诉:每于剧烈运动后,随即出现心悸、胸闷、头晕不适,于2000年3月6日就诊于我院内科观察治疗.体检:T 36.8℃,P 110次/min以上,BP 14/8 kPa.急查心电图示:P波消失,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f波代之,R-R绝对不齐,心室率110次/min,心房率460次/min,ST-T未见异常,诊断:快速型心房颤动.
作者:沈淑莲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93年1月~1998年12月6年间收治的内异症516例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内异症临床表现为盆腔疼痛及月经过多均以合并子宫腺肌病者多,与内异症其他临床类别比较均P<0.01.卵巢巧克力囊肿恶性变发生率0.97%.516例均经手术治疗,203例追踪结果显示治疗总有效率86.70%,单纯手术与联合治疗(手术+术后药物治疗)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平均复发率39.90%;单手术治疗比联合治疗复发率高、平均复发时间短(P<0.01).137例不孕症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75.18%,受孕率及术后受孕时间单手术与联合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异位症常见于生育年龄妇女.手术治疗可明确诊断,不孕症者术后受孕率可达75.18%,联合治疗可降低复发率.
作者:张斌;闻安民;程新旺;陈建国 刊期: 2000年第11期
外伤性胃破裂临床不多见,开放性与闭合性腹部损伤中,胃破裂发生率约为0.4%~20%[1,2],部分伴其它脏器损伤.现将我院1995~1998年收治外伤性胃破裂52例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彭向阳;袁力克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反射治疗仪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脑反射治疗仪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5例,观察临床效果及经颅多普勒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变,并设立对照组53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流速提高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脑反射治疗仪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可靠和安全的方法.
作者:伍爱民;边连防;潘桂彩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们选用倍他司丁治疗2型糖尿病并高粘滞血症,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震宇;盛平;徐松龄 刊期: 2000年第11期
近年来,生殖道尖锐湿疣发病率明显增高,而对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甚多,近期疗效一般还比较好,但复发率高.我科自1998年4月~2000年1月期间采用微波治疗男性尖锐湿疣,取得满意疗效,并与高频电刀进行了对比.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和;翁智胜;梁瑞珍;许庆芳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对国产及进口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荨麻疹进行疗效比较.方法:治疗组用国产盐酸西替利嗪,对照组用进口同类药.每日口服1次10 mg,首剂在病情发作时服,以后每隔24 h给药1次.6 d为1个疗程.结果:共治疗荨麻疹61例,治疗组31例,平均起效时间(2.19±0.97)h,治疗痊愈率61.29%,有效率87.10%,副反应发生率25.81%.对照组30例,平均起效时间(2.24±0.74)h、治疗痊愈率66.7%,有效率90.00%,副反应发生率33.33%.结论:国产盐酸西替利嗪片与进口同类产品在起效时间、临床疗效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作者:谢淑霞;陆春;赖维;万苗坚;杨素莲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恙虫病近年有明显增多趋势.现将我院对1986~1998年所收治的86例小儿恙虫病患儿应用不同抗生素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如下.
作者:周名秀 刊期: 200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