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疗法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运动终板的影响

佟帅;王胜;孙忠人;刘建桥

关键词:针刺疗法, 运动终板, 周围神经损伤
摘要:目的:周围神经损伤后,通过对针刺后运动终板(MEP)组织形态变化的观察,探讨针刺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机理.方法:将150只Wistar大鼠按照每批30只,共分五个时间点进行造模后随机分为电针组、手针组、模型组,于后一批造模并针刺治疗3d后将全部大鼠处死取材.将术后及针刺治疗3d、7d、14d、2ld、28d各组腓肠肌运动终板进行电镜观察,并进行横向、纵向比较.结果:术后3d各组运动终板形态上无明显区别:术后7d.模型组运动终板电镜下观察微观形态的变化较电针组及手针组明显,电针组及手针组仍维持一定程度的正常结构;术后14-28d,各组运动终板开始恢复,电针组恢复较快,至28d时已基本恢复如常,手针组的微观结构与电针组无明显差别,但嵴排列上相对紊乱.模型对照组也明显恢复,但微观结构及突触后膜形态的恢复较电针组和手针组差.结论:针刺治疗可以在周围神经损伤后改善MEP内的营养物质含量和结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丁香酚通过嗅觉通路改善昆明鼠学习记忆的机制

    目的:探讨丁香酚吸入引起昆明鼠学习记忆的行为学改变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嗅球摘除模型.分组对小鼠进行水迷宫实验、嗅觉辨识记忆实验及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小鼠海马、皮质等脑区的尼氏染色,以及ChAT、GABA、Glu等神经递质变化.结果:丁香酚吸入组的小鼠水迷宫实验、嗅觉辨识记忆实验结果明显优于其他组,免疫组化实验结果示丁香酚吸入小鼠的皮质、海马的ChAT、Glu等神经递质有明显增加,而GABA无明显改变.结论:丁香酚能通过嗅觉通路改善小鼠的学习记忆,其机制可能与嗅觉通路中多种神经递质的改变有关.

    作者:杨天鹏;唐敏;刘巧琼;李光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物理治疗学本科教学中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国内外康复治疗学、物理治疗学专业的学历教育分布在综合性大学、医科、体育、高职高专等院校.在康复医疗团队中,康复治疗师起着中坚的、基础的地位川.康复治疗师、物理治疗师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作者:王于领;黄东锋;王淑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运动锻炼对冠心病患者的康复作用及其机制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致死、致残的原因[1],是目前中国成人心脏病住院和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的资料表明,冠心病在我国不仅住院人次在逐年快速上升,平均住院费用也列于各种疾病之首.

    作者:钟兴明;姚鸿恩;陈佑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单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前膝关节屈伸肌力的等速测试研究

    目的:通过对将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TKR)的骨性关节炎(OA)患者患侧、健侧膝关节肌力及同年龄组健康者膝关节肌力的测试研究,找出三者的关系,为围手术期膝关节功能康复提出指导意见.方法:以18例准备进行单侧TKR的患者为观察组进行健侧、患侧膝关节等速向心肌力测试,以峰力矩(PT)、峰力矩/体重(PT/BW)、单次大做功和屈,伸肌肌力比值(H/Q)为观察指标,并以1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进行相同测试.结果:在低速(60°/S)和高速(180°/S)测试中.观察组患侧膝关节伸肌峰力矩(PT)、峰力矩体重比(PT/BW)、单次大做功均较健侧显著下降(P<0.05).患侧膝关节屈肌各观察指标中除单次大做功在高速测试中较健侧显著下降(P<0.05)外,其余指标均与健侧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健侧膝关节除H/Q比值在低速测试时没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观察指标均较对照组膝关节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患者健、患侧膝关节肌肉功能均比健康人差,患侧膝关节肌肉功能的下降以伸肌为显著.提示TKR患者围手术期功能训练患侧应以伸肌训练为主,同时兼顾健侧肢体屈伸肌训练.

    作者:侯来永;宋军;薛勇;谢欲晓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基本观点和实施

    急性脑血管病,尤其是脑卒中,以其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备受各方的关注.近三十年来,神经科学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影像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在脑血管病诊治中的应用,加深了对脑卒中病理机制的认识,提高了诊断水平,并拓宽了治疗的领域.

    作者:黄如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康复医学科医疗风险及防范对策

    医疗风险是指存在于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可能会导致患者遭受伤残和损失的一切不安全事件.防范医疗风险,应加强医疗风险的管理,研究风险发生的规律,学习风险控制的技术,制定风险管理的目标,尽可能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减少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成本.

    作者:邱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骶神经根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的作用

    目的:观察骶神经根磁刺激治疗对脊髓损伤所致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骶神经根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的患者,共治疗10天,应用排尿日记、生存质量评分和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24h平均排尿次数减少,平均单次排尿量明显增加,平均尿失禁次数相应减少,生存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达71.4%:尿流动力学结果提示,刺激后大膀胱测压容积显著增加,充盈末逼尿肌压力明显降低,大尿流率明显增加.结论:骶神经根磁刺激通过抑制逼尿肌反射,增加膀胱测压容积,增加尿流率,从而改善尿频症状,减少尿失禁,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潘钰;陈晓松;宋为群;王茂斌;杜巨豹;王异晗;韩景璐;陈艳梅;罗跃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单纯以药物包括血管扩张剂、能合剂、激素、神经营养等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137例147耳为对照组,另一组176例185耳则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为HB0组.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7.1%,HB0组有效率为81.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与HBO组均以病程≤10天组疗效较好,有效率分别达到75.9%和92.9%.结论:常规应用药物治疗同时加用高压氧治疗,可提高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总有效率,其治愈、显效、有效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聂采现;邓长秀;唐明灿;黄玲岭;曾喻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电针刺激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大脑N0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大脑氧化亚氮(NO)含量的影响.进一步讨论针灸治疗VD的机制,为临床推广和显示中医治疗VD的优势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中采取4-血管阻断法制备VD模型,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用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其大脑中NO的含量.结果:模型大鼠表现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在水迷宫实验中,其潜伏期显著延长,在原平台象限跨越平台次数与其余三个象限无显著差异:其大脑NO水平明显升高.而电针组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相同时间内跨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多于其余三个象限:其大脑NO含量较模型组大鼠显著降低.结论:电针刺激能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能显著降低其大脑NO含量,具有逆转缺血性脑损伤后NO含量升高所致神经元损害过程,可能终减少血管性痴呆的发生.

    作者:罗任;闫兵;何利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Visfatin与运动的研究进展

    目前研究表明,脂肪组织分泌大量的激素、生长素和其他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包括TNF-a、未酯化的脂肪酸、前列腺素、脂联素、Visfatin、抵抗素、血管紧张素、IL-1、IL-6、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激动剂-1抑制剂[1],释放入血后对脉管系统和新陈代谢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邓玉强;常生;金其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不同氧舱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

    高压氧治疗分为氧气加压舱和空气加压舱治疗两种.自我院引进多人空气加压舱后,作者通过对应用两种不同氧舱进行高压氧治疗的257例颅脑外伤患者意识障碍改善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空气加压舱治疗组患者意识障碍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人纯氧加压舱治疗组.

    作者:刘敏;吴致德;蒋宇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TRPV4离子通道和机械敏感性

    TRPV4通道是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家族(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香草素受体亚家族(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l vanilloid,TRPV)成员,属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对钙离子具有适中通透性,可被生物体内外环境中机械力、热、低渗、剪切力、佛波醇酯衍生物等多种理化刺激所激活,参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对机体许多生理功能的正常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艳琴;岳寿伟;郄淑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β-细辛醚对痴呆小鼠皮质神经元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β-细辛醚对三氯化铝引起的痴呆小鼠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保护机制.方法:选用NIH小鼠.正常培养3个月,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β-细辛醚1.06mg,100g/d组.除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均灌胃三氯化铝,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β-细辛醚,计6个月.用流式细胞术测量脑皮质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及DNA周期分析,观察细胞的凋亡率.结果:1.06mg/100g/d β-细辛醚组神经功能缺损较非治疗组明显减轻.相应的β-细辛醚治疗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受抑、细胞凋亡减少.结论:1.06mg/100g,d β-细辛醚可以减轻脑组织神经元痴呆损伤和抑制神经元凋亡;抑制受损神经元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可能是其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作者:江湧;何玉萍;邹衍衍;方永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个体化主动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体化主动运动康复治疗对早期及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对60例发病2-12周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组成个体化主动运动康复治疗组(A组)和单一被动运动康复对照组(B组),两组的常规内科治疗相同,分别于入组时、治疗8周末,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功能独立性评定表(FIM)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A组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001).结论:个体化主动运动康复治疗较单一的被动运动康复能更明显地改善早期及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杨坚;乔蕾;朱琪;黄欣;孙鸣;羊健中;范利;李洪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儿童青少年单纯性肥胖运动减肥机制及运动处方的研究

    近年来全球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不断上升.据统计,美国当前肥胖儿童的比例与过去四十年相比上升了3-4倍[1].另有资料根据美国全国健康和营养监查调研显示,美国从1988年到1994年2-5岁儿童肥胖率由7.2%增长到10.4%.

    作者:朱稼霈;王晓强;荣湘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甲泼尼龙对大鼠损伤脊髓中肾上腺髓质素表达的调控

    目的: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甲泼尼龙(MP)在大鼠脊髓损伤中对肾上腺髓质素(AM)表达的调控,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试验动物随机分为脊髓损伤组(对照组)、EPO治疗组与MP治疗组3组,每组18只,采用Allen's WD法制成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结果:HE染色EPO治疗组与MP治疗组病理变化轻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3组中均有AM的表达;EPO组及MP组AM表达3d、6d高于对照组(P<0.01),MP组AM表达3d高于EPO组(P<0.05),6d、11d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神经功能评分EPO组、MP组高于对照组,MP组3d高于EPO组(P<0.05),6d、11d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EPO、MP能上调AM的表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这可能是MP、EPO在损伤脊髓中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郭新庆;郑启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残疾人康复服务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目前全世界残疾人总数为6亿,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1].如何采取有效的康复措施,改善其功能,促进他们充分参与社会生活,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作者:郭丽云;戴红;刘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减重步行结合靶向性膝踝控制练在亚急性期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开展减重步行训练(partial body weight support treadmill training,PBWSTT)存在的膝、踝关节控制不良,采用靶向性训练,观察其对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和ADL的影响.方法:选择病程在3个月内、偏瘫肢体Brunnstrom分期≥Ⅱ期的稳定性卒中患者28例作为试验组.均接受靶向性训练和PBWSTT训练.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康复治疗后,治疗前后均有明显的差异.试验组FAC由治疗前0.37+0.14提高到治疗后3.9±1.2、FMA由治疗前21.8±6.3提高到治疗后42.5±7.6、FIM由治疗前33.8±3.3提高到治疗后86.8±9.6:对照组FAC由治疗前0.38±0.28提高到治疗后2.6~1.1、FMA由治疗前19.1±5.6提高到治疗后32.6±5.2、F1M由治疗前32.3±4.8提高到治疗后73.8±7.8.试验组FAC、FMA积分及FIM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独立步行能力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减重步行结合靶向性膝踝控制训练有利于提高下肢运动功能、步行能力及ADL.

    作者:杜巨豹;宋为群;王茂斌;张艳明;潘钰;屈亚萍;袁英;程亦男;朱琳;刘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运动治疗对伴代谢综合征高血压患者疗效、血内皮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近年来,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非传染病发生率均有逐渐增高趋势.高血压患者常伴肥胖、高血脂及糖耐量异常,其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足胰岛素抵抗,又称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或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mme,MS).

    作者:余秀兰;陈伟强;赵华云;贺青军;王文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补气活血方对改善痴呆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

    目的:观测补气活血方对东莨菪碱(Stop)所致痴呆模型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MAO活力及5-HT阳性细胞数的影响.方法:通过跳台法、光电比色法及免疫组化法,在实验中与造模组比较观察.结果:预防组小鼠触电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5min错误次数明显减少(P<0.01);MAO活力显著降低(P<0.01);5-HT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1).结论:补气活血方对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穆敬雯;呼晓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