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分析

郭光华;庄清武;荆绪斌;陈潮文;邓志波;王乙容;方冰儿

关键词:胃肠出血/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经验.方法:对近3年来收治的上消化道大出血60例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保守治疗治愈43例,其中包括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胃溃疡并出血,糜烂性胃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次全切除术后出血及药物性胃出血;手术治疗17例,包括胃癌并出血,胃神经鞘瘤并出血,贲门癌并出血,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胃溃疡并出血.除1例死亡外,其余59例均为治愈出院,病死率1.7%.结论:急诊胃镜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首选诊断方法,除常见病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外,应重视少见病所致的急性大出血.治疗上除恶性肿瘤外,均可经内科保守治疗.在保守治疗期间应掌握外科手术指征,这样才能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检测两种尿微量蛋白评估糖尿病早期肾损害

    目的:通过尿液白蛋白(Alb)和α1-微球蛋白(α1-MG)含量测定,以早期诊断糖尿病肾损害.方法: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对39例健康者,73例糖尿病(DM)患者Alb,α1-MG联合检测.结果:尿Alb和α1-MG排泄水平均有明显增加(P<0.01).尿α1-MG升高者占75.3%,Alb升高者占45.2%.结论:尿α1-MG测定在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有更大的敏感性.

    作者:肖亮生;杨宏生;黄群帮;何旭才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川崎病40例治疗分析

    我院儿科1994~1999年3月共收治川崎病40例,将治疗效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0例住院患儿均符合日本川崎病研究委员会1984年修订的诊断标准[1].

    作者:李曼慈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复杂胆囊炎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复杂胆囊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以吸引器推剥结合电切法顺逆结合胆囊切除术161例,部分胆囊切除术26例.结果:对胆囊浆肌层解剖层次尚存的复杂胆囊炎采用吸引器推剥结合电切法顺逆结合胆囊切除术,对胆囊浆肌层解剖层次消失或合并门静脉高压,肝门区血供异常丰富者采用部分胆囊切除术.治愈率99.5%.无胆道医源性损伤,无术中大出血.避免了胆囊造瘘术后二期手术的痛苦.结论:吸引器推剥结合电切法顺逆结合胆囊切除术以及部分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少创的治疗方法.

    作者:梁正;王景明;黄振山;顾殿华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锁骨上途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286例次分析

    锁骨下静脉穿刺在临床危重病人的抢救中有重要意义.Aubaniac等率先提出锁骨下途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得到广泛应用.现临床上多为使用这一传统的锁骨下静脉穿刺法.此后Yoffa提出采用锁骨上途径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认为优于锁骨下法[1].我们自1995年采用锁骨上穿刺法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舒建昌;杨绮红;黎铭恩;张晓燕;张文茹;李思权;庞春梅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牙源性鼻旁皮瘘23例临床分析

    牙源性鼻旁皮瘘是上颌前牙根尖周围组织的慢性化脓性感染从鼻旁皮肤排脓的通道,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由于牙病及曾经有过的牙痛病史多被忽视,故常先到外科、皮肤科、理疗科就诊,易被误诊误治,导致瘘管长期不愈.本文总结我科1978年1月~1998年11月收治的23例牙源性鼻旁皮瘘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谈本病的诊疗体会.

    作者:吴国民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30例肾上腺肿瘤临床治疗分析

    1980年5月~1998年7月,我院共收治肾上腺肿瘤30例,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9~62岁,平均42.7岁.

    作者:温海涛;蒋悦;扬凌峰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成人Still病并发脑膜炎1例

    患者男,50岁.因反复发热、皮疹3个月,头痛、呕吐2天于1998年2月2日入院.有带状疱疹史3年,反复膝、踝、指关节肿痛史1年.

    作者:钟国林;邓远飞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疝囊下注液后剥离腹股沟疝疝囊86例分析

    我院自1992年2月~1998年2月,采用疝囊下注液后剥离腹股沟疝疝囊共86例92侧,收到较好效果.

    作者:王明建;王燕;房爱民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长期留置气管插管在呼吸衰竭抢救中的价值

    现有报道长期留置气管插管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严重呼吸衰竭收到良好的效果[1].本文报道14例呼吸衰竭患者长期留置气管插管的治疗结果,并探讨其在呼吸衰竭抢救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宏新;黄思贤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独肾结石腔内手术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综合治疗的护理

    独肾结石的治疗是泌尿外科结石治疗中的难题,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独肾结石患者中,有33例采用腔内手术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综合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就其护理要点小结如下.

    作者:翁毓华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20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造影临床分析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逐年增多,成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将我院近5年来经内分泌科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206例眼底荧光造影(FFA)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纪虹;赵惠清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陈旧腰椎爆裂骨折不完全性瘫痪治愈1例

    患者男,29岁.因车祸致右下肢不全截瘫8年,右足跟部皮肤慢性溃疡7年,于1993年4月12日入院.患者于1985年4月因车祸致第1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瘫痪,大小便失控,住院保守治疗3个月.

    作者:曾宪根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中风后遗症的病态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

    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死率较高,临床上抢救存活者,部分留有后遗症,恢复期较长.我院以中医辨证施护为主,结合心理护理中风后遗症3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荷兰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巯甲丙脯酸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肾病的肾脏保护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糖尿病肾病肾脏的保护作用已在动物实验及人体有过不少研究,认为ACEI是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首选的有效药物,且理想的血压控制是保护肾脏的有效措施.本文对65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肾病患者用ACEI类的巯甲丙脯酸进行治疗,观察血压、尿蛋白和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了解巯甲丙脯酸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并与钙拮抗剂心痛定比较.

    作者:李绍强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缺血性胆囊炎68例临床分析

    以坏疽、穿孔、无结石性胆囊炎出现胆囊缺血时统称为缺血性胆囊炎,若得不到及时诊治预后差.我院外科1988年12月~1998年12月共收治308例急性胆囊炎,其中68例经手术证实为缺血性胆囊炎,现将诊断与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卢帆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一侧肾发育不全合并其它尿路畸形42例

    目的:探讨先天性肾发育不全合并其它尿路畸形的发病特点,阐述定位诊断的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42例肾发育不全的临床资料,对该病的X线征象、合并畸形和手术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9例施行手术,其中34例作患肾切除术,5例作输尿管移植术,疗效满意.结论:静脉尿路造影(IVU)、B超、逆行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对患肾功能差,对侧肾功能正常者,主张作肾切除术.

    作者:张丽瑜;李裕民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氧和喘乐宁的吸入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的血氧和心电变化

    1994年8月~1998年5月我们对486例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吸氧和吸入喘乐宁气雾剂,与对照组(未吸氧和喘乐宁气雾剂)进行血氧和心电的动态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李冬梅;王爱莲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131例疗效观察

    1997年7月~1999年2月,我院在输尿管肾镜下行腔内气压弹道碎石取石钳取石治疗输尿管结石131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廖锦先;任有才;蔡辉勇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

    肺泡蛋白沉着症(pulmonanyalveol arproteinosis,PAP)是肺科的少见病.其病因不明,临床表现为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胸部X线示双肺弥漫性浸润影,病理检查可见肺泡内充满PAS染色阳性的嗜伊红颗粒蛋白状物质,缺乏有效根治方法.我们用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6例PAP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飞峰;时国朝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己酮可可碱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42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用己酮可可碱治疗前后血粘度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己酮可可碱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全血高切、低切粘度及血浆粘度,并提高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经统计学方法处理,治疗前后的测定值间具有显著性差异,且血粘度的下降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提高呈负相关.结论:己酮可可碱通过增加红细胞膜顺应性,降低糖尿病患者高血粘度状态,改善周围神经内、外膜中血管的微循环,提高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

    作者:隋春华;杨裕国;钟斌 刊期: 1999年第0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