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孕症子宫输卵管碘水造影X线表现分析

马德智

关键词:女性不孕症, 子宫输卵管碘水造影, 子宫输卵管造影, 先天异常, 检查手段, 泛影葡胺, 临床, 继发, 疾病, 患者, 超声
摘要:女性不孕的原因复杂,其中子宫输卵管是重要的因素,临床常用子宫输卵管造影了解不孕是子宫输卵管先天异常抑或继发于后天疾病所致.在许多方面,目前更先进的检查手段如CT、超声并不能取代它.现将我院1990年以来对93例女性不孕症患者用76%泛影葡胺作子宫输卵管造影的结果报道如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E基因型及表型的研究与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CHD)发生发展中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的作用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测定210例CHD患者和172例正常对照者的apoE基因型.应用SPSS统计软件包分析该基因对两组受试者的血脂、脂蛋白和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100(apoB100)的影响及其与CHD的临床相关关系.结果:CHD组apoE4/3基因型和ε4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HD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CHD组的apoE各亚型之间,TC和LDL-C水平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对血脂、脂蛋白水平有明显作用,ε4等位基因携带者CHD发病的危险性显著增加.

    作者:彭健;龚五星;彭澍;王骏;石理;林岫芳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127例小儿死因分析

    为了解本地区小儿死亡原因,探讨降低儿童病死率.我院近3年收治的因各种疾病死亡的患儿127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莉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牙源性鼻旁皮瘘23例临床分析

    牙源性鼻旁皮瘘是上颌前牙根尖周围组织的慢性化脓性感染从鼻旁皮肤排脓的通道,患者多为中老年人.由于牙病及曾经有过的牙痛病史多被忽视,故常先到外科、皮肤科、理疗科就诊,易被误诊误治,导致瘘管长期不愈.本文总结我科1978年1月~1998年11月收治的23例牙源性鼻旁皮瘘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谈本病的诊疗体会.

    作者:吴国民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Meckel憩室穿孔引起急性腹膜炎

    Meckel憩室是消化道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Meckel憩室穿孔在临床上易误诊和漏诊.我院在1993年7月~1998年12月共收治3例Meckel憩室穿孔引起急性腹膜炎.现报道如下.

    作者:蓝光会;南正银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检测两种尿微量蛋白评估糖尿病早期肾损害

    目的:通过尿液白蛋白(Alb)和α1-微球蛋白(α1-MG)含量测定,以早期诊断糖尿病肾损害.方法: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对39例健康者,73例糖尿病(DM)患者Alb,α1-MG联合检测.结果:尿Alb和α1-MG排泄水平均有明显增加(P<0.01).尿α1-MG升高者占75.3%,Alb升高者占45.2%.结论:尿α1-MG测定在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有更大的敏感性.

    作者:肖亮生;杨宏生;黄群帮;何旭才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肩难产4例处理体会

    肩难产是围产儿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随着胎儿平均体重的增加,巨大儿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肩难产率也相应上升,本文就肩难产的处理分析如下.

    作者:江丽琴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陈旧腰椎爆裂骨折不完全性瘫痪治愈1例

    患者男,29岁.因车祸致右下肢不全截瘫8年,右足跟部皮肤慢性溃疡7年,于1993年4月12日入院.患者于1985年4月因车祸致第1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瘫痪,大小便失控,住院保守治疗3个月.

    作者:曾宪根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儿童经眶部脑穿透伤的诊治分析

    儿童经眶部脑穿透伤,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自1996~1998年,共收治儿童脑穿透伤23例,占同期收治脑外伤病人的2.35%.我们对23例儿童经眶部脑穿透伤的诊断及治疗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阙惠平;万素生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长期留置气管插管在呼吸衰竭抢救中的价值

    现有报道长期留置气管插管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严重呼吸衰竭收到良好的效果[1].本文报道14例呼吸衰竭患者长期留置气管插管的治疗结果,并探讨其在呼吸衰竭抢救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宏新;黄思贤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骨盆骨折14例诊治体会

    我院1995年7月~1997年6月收治骨盆骨折14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4例中,男5例,女9例,年龄17~44岁,中位数26岁,均为青壮年,占同期收治各类骨折患者第3位,仅次于四肢骨折及颅骨骨折.

    作者:杨左业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干扰素抗体对干扰素治疗肝炎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干扰素抗体(抗-IFN)对干扰素(IFN)治疗肝炎疗效的影响.方法: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2例接受不同种类α干扰素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抗-IFN.结果:9.72%的患者在IFN治疗前已有抗-IFN存在.随着IFN使用时间的延长,抗-IFN阳性率逐渐上升,至治疗结束时为38.89%,随访期为44.44%,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结束时,完全应答者25例中仅5例(20%)抗-IFN阳性,而部分应答及无应答者分别为9例(50%)和14例(48.28%),差异显著(P<0.05).随访结果显示,抗-IFN阳性者复发率略高于阴性者.结论:抗-IFN可影响IFN的疗效,抗-IFN阴性者的疗效明显优于抗-IFN阳性者.治疗前及疗程中监测抗-IFN,对提高IFN的疗效有一定价值.

    作者:贺永文;轩泓;曾令兰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改良椎管内联合穿刺麻醉的临床应用

    传统的椎管内联合麻醉先行脊麻,再行硬膜外置管,我院应用先行硬膜外置管再行脊麻的改良方法进行脊麻与硬膜外联合阻滞,效果良好.

    作者:许顺发;李莉;谢少峰;杜瑞明;金熊元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复杂胆囊炎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复杂胆囊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以吸引器推剥结合电切法顺逆结合胆囊切除术161例,部分胆囊切除术26例.结果:对胆囊浆肌层解剖层次尚存的复杂胆囊炎采用吸引器推剥结合电切法顺逆结合胆囊切除术,对胆囊浆肌层解剖层次消失或合并门静脉高压,肝门区血供异常丰富者采用部分胆囊切除术.治愈率99.5%.无胆道医源性损伤,无术中大出血.避免了胆囊造瘘术后二期手术的痛苦.结论:吸引器推剥结合电切法顺逆结合胆囊切除术以及部分胆囊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少创的治疗方法.

    作者:梁正;王景明;黄振山;顾殿华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肌肉延长术治疗下斜肌功能亢进23例

    我们自1988年以来采用下斜肌边缘间断交叉剪开术(肌肉延长术)治疗下斜肌功能亢进23例疗效较满意.

    作者:乔芳;王淑香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巯甲丙脯酸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肾病的肾脏保护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糖尿病肾病肾脏的保护作用已在动物实验及人体有过不少研究,认为ACEI是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首选的有效药物,且理想的血压控制是保护肾脏的有效措施.本文对65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肾病患者用ACEI类的巯甲丙脯酸进行治疗,观察血压、尿蛋白和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了解巯甲丙脯酸对肾脏的保护作用并与钙拮抗剂心痛定比较.

    作者:李绍强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以皮疹、精神失常为首发症状的肺癌1例

    患者男,43岁,1998年10月无诱因而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疹子,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皮肤科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少语,举止失常,不配合治疗等精神症状,头部CT检查无异常.

    作者:刘新龙;王小平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不典型慢性硬膜下血肿1例

    患者男,64岁.因头痛、肢体乏力19天来诊.自1999年4月1日起,因受凉出现四肢乏力,行走困难,持物不稳,左侧为主,伴反复轻度双颞部胀痛,无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嗜睡、感觉障碍等.

    作者:丘春柳;黄汪;止荷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肾脏炎症假瘤5例误诊原因分析

    肾脏炎症假瘤是一种少见的肾实质非特异性增生病变,因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常误诊为肾肿瘤.我科自1986~1997年收治5例,报道如下.

    作者:杨信;李启年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产科子宫切除6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产科子宫急症切除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5年间共64例产科子宫切除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分娩后子宫切除率是阴道分娩的13.5倍.六七十年代产科子宫切除指征以子宫破裂居第一位,八九十年代子宫切除指征以胎盘植入和宫缩乏力居首位.结论:要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关键在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产科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严密观察产程,并加强围产期保健,纠正孕前的病理情况.

    作者:黄怀筠;李小毛;陶淑芸;沈宏伟;何勉;刘穗玲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广州地区流行性出血热58例临床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近年广州地区流行性出血热(EHF)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58例EHF患者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肝、肾损害发生率分别为87.5%和92.9%,分别有87.9%和81%的患者出现蛋白尿和血小板减少;心电图改变发生率为81.3%;(2)EHF病毒重叠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高达47.1%(24/51),但单纯感染组与重叠感染组比较,两组的肝损害发生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临床分型属重型和危重型共占48.3%,但具有典型临床五期经过者仅为39.7%;(4)本病在春季(1~3月)多发,多见于男性青壮年民工和农民;18.9%病例病前有明确鼠类接触史.结论:本地区EHF重型和危重型病例较多,病死率较高,近年收治病人逐年增多,应引起重视.

    作者:徐启桓;雷瑞祥;梅咏予;曹红;肖杰生 刊期: 1999年第0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