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干扰素抗体对干扰素治疗肝炎疗效的影响

贺永文;轩泓;曾令兰

关键词:肝炎, 乙型, 丙型, 干扰素α, 肝炎抗体
摘要:目的:探讨干扰素抗体(抗-IFN)对干扰素(IFN)治疗肝炎疗效的影响.方法: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2例接受不同种类α干扰素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抗-IFN.结果:9.72%的患者在IFN治疗前已有抗-IFN存在.随着IFN使用时间的延长,抗-IFN阳性率逐渐上升,至治疗结束时为38.89%,随访期为44.44%,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结束时,完全应答者25例中仅5例(20%)抗-IFN阳性,而部分应答及无应答者分别为9例(50%)和14例(48.28%),差异显著(P<0.05).随访结果显示,抗-IFN阳性者复发率略高于阴性者.结论:抗-IFN可影响IFN的疗效,抗-IFN阴性者的疗效明显优于抗-IFN阳性者.治疗前及疗程中监测抗-IFN,对提高IFN的疗效有一定价值.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肌肉延长术治疗下斜肌功能亢进23例

    我们自1988年以来采用下斜肌边缘间断交叉剪开术(肌肉延长术)治疗下斜肌功能亢进23例疗效较满意.

    作者:乔芳;王淑香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福辛普利治疗32例2型糖尿病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

    1997年10月~1998年10月,我们用新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福辛普利(Fosinopril)分别对两组血压正常或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氮质血症期患者进行了为期1年的治疗,以观察其对尿蛋白、肾功能及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远航;黎敏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己酮可可碱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方法:观察42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用己酮可可碱治疗前后血粘度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己酮可可碱能明显降低糖尿病患者全血高切、低切粘度及血浆粘度,并提高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经统计学方法处理,治疗前后的测定值间具有显著性差异,且血粘度的下降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提高呈负相关.结论:己酮可可碱通过增加红细胞膜顺应性,降低糖尿病患者高血粘度状态,改善周围神经内、外膜中血管的微循环,提高周围神经的传导速度,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

    作者:隋春华;杨裕国;钟斌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霉酚酸酯在治疗肾小球疾病中的应用

    传统的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环孢素A和糖皮质激素,虽均能有效地治疗各型原发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但由于激素长期治疗的副作用甚大,某些类型肾炎可出现激素依赖或耐药导致病情复发,以及环孢素A和烷基化药物的严重毒性,这些均构成临床治疗中常遇到的棘手问题.

    作者:沈平雁;蒋劲松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30例肾上腺肿瘤临床治疗分析

    1980年5月~1998年7月,我院共收治肾上腺肿瘤30例,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9~62岁,平均42.7岁.

    作者:温海涛;蒋悦;扬凌峰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高龄食管癌55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高龄食管癌患者外科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1998年间收治的两组食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病例的发病部位、病理类型、手术切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乳糜胸三大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率也无差异(P>0.05).而术前伴发病及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率则高龄组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结论:高龄食管癌的手术治疗应持积极的态度,而积极治疗术前伴发病以及防治术后心肺并发症是高龄食管癌手术成败的关键.

    作者:彭仕骏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锁骨上途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286例次分析

    锁骨下静脉穿刺在临床危重病人的抢救中有重要意义.Aubaniac等率先提出锁骨下途径行锁骨下静脉穿刺,得到广泛应用.现临床上多为使用这一传统的锁骨下静脉穿刺法.此后Yoffa提出采用锁骨上途径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认为优于锁骨下法[1].我们自1995年采用锁骨上穿刺法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舒建昌;杨绮红;黎铭恩;张晓燕;张文茹;李思权;庞春梅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经口泛影葡胺对粘连性小肠不全梗阻疗效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前瞻性研究泛影葡胺、甘露醇及常规保守治疗方法对急性粘连性小肠不全性梗阻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09例急性粘连性小肠不全梗阻病人随机分成泛影葡胺组(G组)37例,经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溶液100ml;甘露醇组(M组)35例,经胃管注入10%甘露醇溶液200ml;对照组(C组)37例,行常规保守治疗.观察肠梗阻缓解时间,手术及住院时间.结果:平均第1次排便时间G组6.3小时,M组16.5小时,C组27.3小时.结论:经口泛影葡胺治疗急性粘连性小肠不全性梗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它能明显缩短肠梗阻缓解及住院时间,同时还为早期手术提供线索.

    作者:姜从桥;李仕青;程庆君;任景兰;张先印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雷尼替丁组成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肠溃疡

    根除幽门螺杆菌(Hp)在防止消化性溃疡复发中的作用已受到肯定.有关根除Hp的疗法报道很多,但无理想方案[1].本研究根据当地山区农民的特点,采用价廉的雷尼替丁联合呋喃唑酮和四环素组成三联,每日服2次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取得较好的疗效.并发现常规剂量的雷尼替丁对Hp的根除率较差,增加雷尼替丁的剂量可提高Hp的根除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志辉;许岸高;钟志强;甘爱华;刘集鸿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肺静脉血流超声多普勒估测肺楔压的准确性研究及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多普勒观察肺静脉血流(PVF)估测肺毛细血管楔嵌压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研究48例心脏病人的PVF特征并与经导管检查测得的平均肺毛细血管楔嵌压(MPCWP)进行相关分析;临床观察37例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PVF特点且与30例健康正常人作对比.结果:收缩分数(SF),房缩期反转血流峰值流速(Zp)与MPCWP相关性好(r=-0.86和0.70,P<0.001和0.01);以SF<40%、<25%分别判定MPCWP>18mmHg、24mmHg的敏感性为82%、100%,特异性100%、89%.以Zp>50cm/s评定MPCWP>18mmHg的敏感性67%,特异性100%.据SF<40%、辅以Zp>50cm/s评定MPCWP>18mmHg的敏感性89%、特异性100%.临床观察表明: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的SF和其中舒张末左房内径≤38mm者的Zp的变化有显著性.结论:肺静脉血流超声多普勒估测肺楔压准确性高且临床价值大,是一种简便、可靠地估测肺楔压的新方法.

    作者:张平洋;蓝玉福;陈良龙;翁钦永;赵振东;朱向明;李劲;陈怡红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127例小儿死因分析

    为了解本地区小儿死亡原因,探讨降低儿童病死率.我院近3年收治的因各种疾病死亡的患儿127例分析如下.

    作者:张莉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支气管内膜结核8例误漏诊分析

    支气管内膜结核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改变的复杂性,所以有时诊断较困难,误漏诊也不少.我们自1990年2月~1999年1月共遇到该病误漏诊8例,现就其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于常生;袁中芬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骨盆骨折14例诊治体会

    我院1995年7月~1997年6月收治骨盆骨折14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4例中,男5例,女9例,年龄17~44岁,中位数26岁,均为青壮年,占同期收治各类骨折患者第3位,仅次于四肢骨折及颅骨骨折.

    作者:杨左业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环甲膜穿刺注射利多卡因预防高血压病患者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气管插管可诱发严重的心血管反应,在高血压病患者尤其明显,严重时可发生心、脑血管意外或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我们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前用2%利多卡因2ml经环甲膜穿刺注射行气管内表面麻醉,观察其预防高血压病患者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陆霄云;何伟雄;许梅曦;蒋艳波;郑銮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突发性聋预后与耳蜗电图N1波潜伏期的关系

    本文分析63例67耳突发性聋患者的耳蜗电图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AP)N1波潜伏期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付玉贵;车峰远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儿童经眶部脑穿透伤的诊治分析

    儿童经眶部脑穿透伤,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自1996~1998年,共收治儿童脑穿透伤23例,占同期收治脑外伤病人的2.35%.我们对23例儿童经眶部脑穿透伤的诊断及治疗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阙惠平;万素生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甲状腺单结节肿物210例治疗分析

    甲状腺单结节状肿物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处理方法已规范化,但不恰当治疗方法仍常有发生.1991~1993年本院诊治甲状腺肿瘤210例,现将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陈国健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58例手术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4年6月~1998年6月,采用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58例,术后随访半年~3年,效果满意,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宏尊;陈万红;田金豹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肥胖患者血瘦素水平与脂肪分布关系的初步探讨

    目的:初步探讨肥胖患者血瘦素水平与脂肪分布的关系.方法:测量55名肥胖患者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围比值(WHR)以及空腹血瘦素、胰岛素、血脂和血糖水平等.结果:肥胖患者血瘦素与BMI、空腹胰岛素成正相关,女性比男性高.肥胖患者空腹血瘦素与臀围相关,女性空腹血瘦素与臀围和腰围相关,而与WHR无关,男性空腹血瘦素与腰围相关,而与WHR和臀围无关.结论:肥胖患者血瘦素水平与外周脂肪堆积相关,性别也可能是影响血瘦素水平与脂肪分布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作者:吴木潮;钟光恕 刊期: 1999年第09期

  • 70例巨大胎儿临床分析

    凡胎儿体重≥4000g者为巨大胎儿,≥4500g者为超巨大胎儿.由于目前临床上对巨大胎儿尚无准确的估计方法,因此,探讨巨大胎儿的诊断和处理方法,具有重要的围产保健意义.现将70例巨大胎儿的诊断和治疗分析如下.

    作者:钟文筠 刊期: 1999年第09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