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4例多重耐药菌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朱雪萍

关键词:妇科, 多重耐药菌, 感染原因, 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妇科4例多重耐药菌感染原因分析以及护理体会.方法:分析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4例妇科多重耐药菌感染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原因有患者自身抗感染能力降低、免疫能力下降,手术治疗以及侵入性操作.病原菌主要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耐超广谱β-内酰胺酶介导的大肠埃希菌感染.结论:严格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加强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
健康必读杂志相关文献
  •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临床治疗方法分析

    目的:探究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临床治疗方法.方法:以随机的方式选取2018年1月-12月来本院进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治疗的患者共计27例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本病调查病例共计进行75次经动脉介入治疗,其中肝动脉化疗栓塞共计22次、单纯经动脉灌注化疗共计53次.分析本次调查病例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总生存期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参与本次调查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出现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但均无严重并发症,经过治疗患者均有所改善;本次治疗有效率为81.48%.结论:在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患者治疗中,可采取动脉介入治疗方式,效果显著,此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丁潇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新生儿脐带护理改良方法与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包裹法脐部护理与暴露法脐部护理的效果,得出暴露法护理优于前者,具有较高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科出生的新生儿8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观察组采取脐带暴露法护理,对照组采取脐带包裹法护理,比较两组脐部出血、感染及脱落时间.结果:观察组新脐带残端脱落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脐带残端出血(2.00%)及感染发生比例(2.50%)低于对照组(6.00%、10.75%),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断脐后采用脐带暴露法避免和减少新生儿脐炎的发生率,利于新生儿的残留脐带干枯、僵化、和脱落,减少人力及物品成本,值得推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汪明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正确选用乳腺普查放射技术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全球乳腺癌发病率一直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以美国为例,在八名妇女的一生当中就会有一个人患有乳腺癌.尽管我国不是乳腺癌高发国家,但此类病症的发展仍然不容乐观,上世纪末的10年,我国城市乳腺癌死亡率增加了38.4%,乳腺癌成为了城市中死亡率增长快的癌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关键.近年来,随着放射摄影技术的飞速发展,此类技术在乳腺普查当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放射摄影技术具备着操作过程较为便捷,且可以实现远程会诊的优势性.下面我们就针对乳腺普查放射技术进行简要的探讨分析,希望可以为提升乳腺普查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陈晓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细节管理护理理念在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护理理念在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近期的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5名作为观察对象,并分析细节管理实施前后医护人员职业损害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医院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细节管理后医护人员的职业损害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且实施细节管理后医护人员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有积极意义,能够有效地降低医护人员职业损害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各科室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刘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CT与MRI对胆囊癌早期诊断的效果观察

    目的:比较CT和MRI在胆囊癌早期诊断当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对80例患者分别进行CT和MRI诊断,各40例.以手术病理诊断的结果为依据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实际效果.结果:CT诊断和MRI诊断在准确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CT和MRI在胆囊癌早期诊断当中均有诊断的价值,但是诊断的准确率稍差,在实际中需要将两种方式有效的进行结合使用.

    作者:周志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甘精胰岛素不同给药时间治疗1型糖尿病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研究甘精胰岛素不同给药时间治疗1型糖尿病(T1DM)的有效性.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80例T1DM患者,分组方法选用随机抽签法,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应用甘精胰岛素在22:00给药治疗,40例观察组应用甘精胰岛素在18:00给药治疗,观察FBG、2hPG及低血糖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结果.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FBG、2hPG水平更有优势,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相比对照组要低,P<0.05.结论:通过实施甘精胰岛素在18:00给药治疗T1DM患者的疗效更好,且低血糖发生率更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胡显洁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浅析护士分层护理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层护理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实际需求制定护士分层入选标准,入选的10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确定护士层级,明确各级护士职责,实施护士分层管理.结果: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和对比后发现,实施护士分层管理之后,医生满意度、护士失误率、患者投诉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等指标均高于实施前,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士分层护理管理的开展,可以对不同层级的护士进行准确分工,不仅可以确保护理工作的开展,而且还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其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作者:管秀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物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在乳腺良性肿物的手术治疗之中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有乳腺良性肿物的患者,依据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均为患者40例.对照组的患者40例应用常规性的手术方案进行切除治疗,研究组的患者40例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进行切除治疗.对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对比两组手术的各项指标(手术所需的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以及手术的瘢痕),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包括局部血肿、患侧肿痛以及皮肤瘙痒等)以及患者的满意情况.结果:经过分析对比可以发现,研究的患者手术的各项指标和对照组的患者比较均明显要更好(P<0.05),并且研究组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也明显要更低(P<0.05),患者的满意情况也明显要更好(P<0.05).结论:在乳腺良性肿物的手术治疗之中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的效果较好,对于患者的创伤较小,降低了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保障了患者的安全,也促进了患者的尽早恢复,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作者:任俊杰;王成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牙周炎的临床观察与替硝唑联合复方硼砂漱口液应用有效性评价

    目的:探讨牙周炎采取替硝唑联合复方硼砂漱口液应用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60例2017.5至2018.1牙周炎患者.随机分组,替硝唑组采取替硝唑治疗,联合治疗组则采取替硝唑联合复方硼砂漱口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率;牙周疼痛缓解时间、牙周肿胀缓解时间;治疗前后患者PLI、GI、SBI;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效率、牙周疼痛缓解时间、牙周肿胀缓解时间、PLI、GI、SBI相比较替硝唑组更好,P<0.05.两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P>0.05.结论:牙周炎采取替硝唑联合复方硼砂漱口液应用有效性高.

    作者:徐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分析护理干预预防胺碘酮致心律失常患者静脉炎的护理效果

    目的:对胺碘酮致心律失常患者静脉炎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18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胺碘酮致心律失常诱发静脉炎的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1:1的分组方分成干预组和比照组,每组中各有48例患者,全部患者均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干预组应用综合护理措施,比照组中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组间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83%(23/24);比照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2.50%(15/24),即两组患者的各数据间比较具有可比性;在经过分别护理后,干预组中的静脉炎发生率为33.33%;比照组组中的静脉炎发生率为70.83%.比照组中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比干预组高,数据比对有意义,即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以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瞿广素;罗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妇产科临床中阴道流血的临床中西医联合治疗策略分析

    目的:分析妇产科临床中阴道流血的临床中西医联合治疗策略.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妇产科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46例阴道流血患者,按照双盲法将其分作A组与B组,每组23例.A组患者给予单纯西药治疗,B组患者给予中西医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26%,低于B组治疗总有效率的95.65%;A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39%,高于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0.00%,P<0.05,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妇产科临床中阴道流血患者给予八珍益母胶囊联合宫血宁胶囊治疗的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琴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湿性敷料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伤口护理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湿性敷料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伤口护理中的疗效.方法:在2017年10月到2018年10月开展本次关于伤口护理的对比研究,期间总共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并采取脓肿切开引流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以随机数字法的方式将所选的患者划分到实验组与常规组.实验组在术后采用湿性敷料,常规组伤口内采用普通敷料.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在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方面的数据差异突出,实验组数据优势明显,组间数据对比结果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结论:湿性敷料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伤口护理中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刘嘉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前瞻性护理对临床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前瞻性护理对临床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136例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并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前瞻性护理,1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MOSA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MOSA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护理前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各项MOS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攻击事件发生率为,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对临床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攻击行为状况、减少攻击事件发生率,对维护患者自身及他人安全有着重要作用,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乔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中医药治疗结节性痒疹的研究进展

    结节性痒疹(PN)是现代临床医学上较常见的一种瘙痒性皮肤病,因其剧痒,顽固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对结节性痒疹的治疗多以西医为主,然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并且长期服用西药造成的副作用较大,因此,近几年以中医治疗结节性痒疹的方法广泛应用,且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本文主要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辩证治疗对结节性痒疹的中医药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周慧;景瑶瑶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症患者综合治疗79例观察思考研究

    目的:研究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症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8年在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人民医院内二科院接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患者129例,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其进行筛查,其中有79例患者患有合并焦虑症,将该7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抗焦虑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冠心病患者合并患有焦虑症的概率高达61.2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5%,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7.44%(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合并患有焦虑症的可能性较大,在进行冠心病治疗时,应确定患者是否患焦虑症并实施针对性的综合治疗,这对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有着较好的积极意义,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杨少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针对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因此,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陈根宝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阿奇霉素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方法:本此研究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儿中显效34例,有效17例,无效是3例,总有效率是94.44%,对照组患儿中显效27例,有效13例,无效是14例,总有效率是74.07%,可以明显看出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喘息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是2.4±0.6、3.9±0.8、5.3±1.2、11.3±2.9,对照组患儿的喘息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是3.6±0.8、5.3±0.9、7.2±1.3、16.4±3.8,可以明显看出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咳嗽症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人性化集束护理法对ICU患者心理及睡眠质量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集束护理法对ICU患者心理及睡眠质量的效果观察.方法:将入组的60例ICU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法干预,研究组采用人性化集束护理法干预,两组患者分别于入住第2天、干预后第5天,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睡眠问卷(PSQI)及满意度问卷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CL-90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PSQI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普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集束护理能有效缓解ICU患者的负性情绪,缓解患者的紧张心态,让患者拥有良好的睡眠.

    作者:王艳萍;蒋会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老年病人序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研究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序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相关治疗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意义上的治疗,研究组则采取序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结果:针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营养指标及相关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发现研究组的血红蛋白数据、血白蛋白、学前蛋白等相关数据分别为(138.42±12.54)、(38.56±2.68)、(277.32±31.5),对照组的各项数据为(131.37±11.49)、(37.23±2.51)及(251.86±32.4).此外,研究组的感染情况总发生率为20.0%,其中有7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3例患者出现胃肠道感染,同时还有2例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而对照组患者的总发生率为38.33%,10例肺部感染患者,胃肠道感染患者共6例,此外还有7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序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身体营养状况,并减少相关感染情况发生率,有效地提升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在后续的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宗立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老年脑梗塞患者早期使用中医护理与现代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现代康复护理联合早期中医护理应用于老年脑梗塞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治疗的86例老年脑梗塞患者当作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有43例患者,对照组给予现代康复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前提下给予早期中医护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79.07%,而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5.35%,由此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康复护理联合早期中医护理应用于老年脑梗塞患者中可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神经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促进脑细胞活动,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关注.

    作者:汤其书;龚菊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健康必读杂志

健康必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