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脐带护理改良方法与效果分析

汪明珠

关键词:脐带护理, 脐带包裹法, 脐带暴露法, 新生儿脐炎, 脐带早期脱落
摘要:目的:分析包裹法脐部护理与暴露法脐部护理的效果,得出暴露法护理优于前者,具有较高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科出生的新生儿8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观察组采取脐带暴露法护理,对照组采取脐带包裹法护理,比较两组脐部出血、感染及脱落时间.结果:观察组新脐带残端脱落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脐带残端出血(2.00%)及感染发生比例(2.50%)低于对照组(6.00%、10.75%),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断脐后采用脐带暴露法避免和减少新生儿脐炎的发生率,利于新生儿的残留脐带干枯、僵化、和脱落,减少人力及物品成本,值得推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健康必读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以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获得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参考组和探究组.参考组采取常规护理,探究组同时进行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结果:探究组的疗效比参考组更显著(P<0.05).结论: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广泛应用于临床一定会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周金林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集到的100份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管理.结果:观察组手卫生、消毒液浓度、灭菌物品、器械清洗消毒、物品清洗消毒以及除锈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PDCA循环法可以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石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症患者综合治疗79例观察思考研究

    目的:研究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症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8年在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人民医院内二科院接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患者129例,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其进行筛查,其中有79例患者患有合并焦虑症,将该7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抗焦虑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冠心病患者合并患有焦虑症的概率高达61.2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5%,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7.44%(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合并患有焦虑症的可能性较大,在进行冠心病治疗时,应确定患者是否患焦虑症并实施针对性的综合治疗,这对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有着较好的积极意义,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杨少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急诊分诊安全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探究

    目的:探究安全模式下的急诊分诊护理质量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分诊患者共100例,其中2017年1~5月的患者采取常规化的护理模式,归纳为对照组共有50例,2017年6~12月的患者采取急诊分诊安全护理模式,归纳为观察组共有50例,分析我院在过去一年不同时间段内的护理变革效应,针对护理的中的一般性指标: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病理认知护理、护理形象展示等5个层面进行护理的评分对比,做为两组的护理影响评测内容之一,再转换视角收集患者的反馈,了解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整理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做为护理质量的测评内容之二.结果:观察组的整体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更高.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救争分夺秒,对于安全的要求较高,护理上采取急诊分诊安全模式,极大的充实了安全空缺,使得护理的质量,在安全的保障下得到提升.

    作者:徐秀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乳晕环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应用及有效性评定

    目的:对乳晕环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应用及有效性进行评定.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乳腺良性肿瘤患者86例均分为常态组与科研组.常态组43例患者行传统切口手术治疗,科研组43例患者行乳晕环切口治疗,比较评定其效果及有效性.结果:科研组术后无不良情况的发生,而常态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25.58%,(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采用乳晕环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对于患者乳房的美观度不产生影响,且瘢痕的隐藏性极好,治疗效果甚佳,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作者:邵益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探究

    目的:分析在产科中利用无痛分娩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09月-2018年09月中入院的产妇中选择112例展开研究,根据1:1的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即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中有51例患者,其中对比组中产妇应用传统方式分娩;研究组则应用无痛分娩技术,探讨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产妇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等.结果:研究组中的总镇痛人数高达49例,总有效率则为95.08%;对比组中的总镇痛人数有38例,总有效率为74.15%,组间的数据进行比较之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总产程用时显著少于对比组;但是其经阴道分娩率却显著高于对比组,组间数据差异对比较为显著,且P<0.05,具有临床不均衡性.另外,两组产妇在产后2h内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指标上并没有临床差异性,即P>0.05.结论:在产科中应用无痛分娩技术,可以大程度上的实现无痛分娩,同时还能够提高母婴安全,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作者:季静霞;孙振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探析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

    目的:对上消化道老年出血患者的临床疾病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临床治疗效果,给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2例开展了分析研究,共有60岁以上患者102例,60岁以下患者100例,前者作为观察组,后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共有26例并发症患者,占该组的25.5%,对照组有3例并发症患者,占该组的3.0%,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χ2=20.773,P=0.000<0.05).观察组有19例在出血患者,占该组的18.6%,对照组有5例再出血患者,占该组的5.0%,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χ2=8.957,P=0.002<0.05).观察组有87例治愈,治愈率是85.3%,对照组有95例治愈,治愈率是95.0%,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χ2=5.332,P=0.020<0.05);观察组死亡率是9.8%(10/102),对照组死亡率是2.0%(2/100),(χ2=5.504,P=0.018<0.05).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胃溃疡和胃癌所致,患者的合并疾病几率较高,再出血几率高,治愈率低,应该引起重视.

    作者:吴尉;钟志强;王立崚;刘建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雷贝拉唑与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治疗中雷贝拉唑与伊托必利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使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伊托必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各项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探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治疗中使用雷贝拉唑联合伊托必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尹姣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风险的发生因素并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本院进行手术的患者126个,均等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63个.A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方法进行护理;B组除了做和A组一样的护理外,另外实行防范护理风险的对策.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所受护理的满意度.结果:B组患者的总满意度大大高于A组(P<0.05);B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大大低于A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采取有针对性的防风险措施能够大大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克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行胺碘酮及美托洛尔联合静脉注射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邱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2017年1月~2018年11月)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划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前列腺切除术,观察组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比较大尿流率、残留尿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后的大尿流率、残留尿量均较手术前改善,而在手术后,观察组的大尿流率较对照组更高,其残留尿量较对照组更低,P均<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其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更低,P均<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可有效改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排尿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邱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体外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入冲击波治疗组(60例)和理疗组(56例).冲击波治疗组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理疗组患者给予红外线理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估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疼痛程度.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时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值均<0.05).冲击波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同时间理疗组(P值均<0.05).冲击波组治疗后各时间之间的疼痛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冲击波治疗组治疗后1年的显效率显著高于理疗组.结论:体外冲击波对肱骨外上髁炎所致的疼痛疗效明显且持久.

    作者:尹翔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腰椎骨折术后腹胀的护理干预

    术后腹胀是腰椎骨折术后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呈膨胀状态、肠充气、肠蠕动减弱或消失等,严重者多伴有恶心、呕吐及呼吸困难,大便排泄时间延长,排便困难排气减少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从而影响骨折的治疗与恢复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制定干预性的护理措施,减轻病人的痛苦是护理的重要工作.

    作者:叶浬利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手法复位石膏铁丝指夹板外固定治疗指骨骨折73例体会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石膏铁丝指夹板外固定治疗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至2017年我院共收治85例指骨骨折患者,其中12例开放性损伤行手术治疗,其余73例采用手法复位石膏铁丝指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患者手部功能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石膏铁丝指夹板仅对患指进行固定,健指可以活动,利于手部消肿和功能恢复.结论:相对于金属板、支具、小夹板等固定,石膏铁丝指夹板更易塑形、X线透过性好,利于观察血运,经济适用,对指骨骨折外固定提供新的参考.

    作者:尚会灵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针灸治疗小儿药物腹泻的疗效观察分析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小儿药物腹泻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特征和针灸手法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30例小儿药物性腹泻患儿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儿全部治愈,无一例死亡病例.结论:针灸方法简单经济实用效果佳.

    作者:唐琴;王胜先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针灸对腕部外伤术后感觉运动障碍的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对于腕部外伤手术后存在感觉运动障碍患者采取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于术后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针灸疗法进行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腕部感觉运动障碍恢复总有效率是97.06%,较对照组的85.29%具有显著优势(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腕关节运动功能指标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恢复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对于腕部外伤术后存在感觉运动障碍患者采取针灸疗法,可促进患者感觉运动功能恢复,针灸疗法值得在腕部外伤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推广.

    作者:陈叶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助产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探究

    目的:探究助产师助产对产妇分娩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160位产妇,使用随机分组办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的产妇各是80位,对照组的产妇使用常规护理手段,也就是说,对照组的产妇在生产之前是不会和助产师接触,而观察组的产妇在孕期的时候便被助产师所护理,例如,助产师对产妇增强健康教育,并且在产期指导产妇怎样减轻疼痛以及生产之后怎样喂养婴儿,对两组产妇的分娩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分娩形式明显优过对照组的产妇(P<0.01),观察组产妇经过生产之后的出血情况以及生产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产妇(P<0.01).结论:助产师全程对产妇展开助产工作明显可以提升产妇的分娩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被推广以及广泛应用.

    作者:陈燕;徐淑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伤口造口护理中延续性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延续性护理对伤口造口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伤口造口患者中抽选96例纳入研究小组,按照病历单双号分成参照组(48例,予常规护理)和干预组(48例,予延续性护理),半年后,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和造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生存质量评分(85.25±3.89)分高于参照组的(68.86±3.69)分,且干预组造口狭窄、造口感染、造口回缩发生率分别为2.08%、0.0%、0.0%,均分别低于参照组的10.42%、8.33%、6.25%,差异显著(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伤口造口患者造口并发症,对维持患者的正常生活状态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漆纯;赖娟;李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清宫术和预防性化疗治疗葡萄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清宫术和预防性化疗治疗葡萄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2例葡萄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清宫术和预防性化疗治疗,对照组给予清宫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月经规则、术后2个月HCG降至正常等指标更好,且阴道异常流血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咳嗽、咯血等有转移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存在高危恶变因素的葡萄胎患者采取清宫术和预防性化疗治疗,可改善月经,减少阴道出血,还可促进HCG降至正常水平,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作者:聂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舒适护理在胰腺癌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我院的胰腺癌患者采取了阑尾炎手术治疗后进行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胰腺癌的患者40例,术后配合舒适护理.比较本组护理前后VAS评分.结果:本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有明显差异(P<0.05),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手术后配合舒适护理胰腺癌的疗效突出,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淑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健康必读杂志

健康必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