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宫术和预防性化疗治疗葡萄胎的临床效果分析

聂凤

关键词:葡萄胎, 清宫术, 预防性化疗, 氟尿嘧啶
摘要:目的:探讨清宫术和预防性化疗治疗葡萄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2例葡萄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清宫术和预防性化疗治疗,对照组给予清宫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月经规则、术后2个月HCG降至正常等指标更好,且阴道异常流血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咳嗽、咯血等有转移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存在高危恶变因素的葡萄胎患者采取清宫术和预防性化疗治疗,可改善月经,减少阴道出血,还可促进HCG降至正常水平,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
健康必读杂志相关文献
  • 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临床分析

    目的:就肾内科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状况进行临床分析,讨论抗菌药物使用的应对计策,为肾内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7年5月期间肾内科住院的4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研,统计肾内科住院患者所应用抗菌药物的种类和频率,分析其抗菌药物使用的特点.结果:我院肾内科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合理,可以确保治疗目的的实现.结论:在临床治疗时要及时掌控肾内科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加强药敏监测,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邓素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纸塑包装物品灭菌后发生湿包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纸塑包装物品通过灭菌之后发生湿包具体原因和解决策略.方法:采用对比的方式分析纸塑包装物品具体的摆放情况,灭菌物品策略、出压力蒸汽灭菌器具体时间和湿包原因.结果:灭菌物品时间和湿包之间有关系,时间越长湿包越难以形成;灭菌物品的摆放方式和发生湿包之间有密切关系;物品的保障组合方式和发生湿包之间有关.结论:灭菌物品可以通过单层竖放,在灭菌过程中可以延长时间,有效降低发生湿包的概率.

    作者:易行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淋巴水肿与其相关症状的关系研究

    目的:乳腺癌患者在经过手术之后所出现的淋巴水肿情况以及相关症状,探讨淋巴水肿情况与相关症状之间存在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在某院进行治疗的经过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共计150例,判定患者淋巴水肿的情况,分析患者的相关症状.结果:在所抽取的150例患者当中,有146例未出现水肿情况,占总体患者数量的97.3%;3例出现了轻度水肿情况,占总体患者数量的2%;1例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淋巴水肿情况,占总体患者数量的0.6%.对比患者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出现重度淋巴水肿的患者所受到的困扰远高于轻度淋巴水肿患者.结论: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患者在术后发生频率较高的一类并发症,随着病人水肿情况的逐渐加剧,还会诱发一系列的相关病症.因而,做好淋巴水肿病症的预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谢忠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与护士认知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不良事件和护士认知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接治的1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0名护士对其进行护理,调查并回顾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护士认知进行评分分析.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58%(91/1200),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评分受护士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护龄影响而产生不同,其中职称和护龄较于其他因素对护士不良事件报告认知行为更为突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应当系统化完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及处理系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认知行为受年龄、文化程度、护龄、职称等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贺吉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心力衰竭尿标本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现状

    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心力衰竭的病理机制较为复杂,尚未完全确立,对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造成不同程度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早干预在一定的程度上为患者的生命延续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衰患者尿标本对心衰诊断及预后分析具有一定的价值,现本文对慢性心衰患者尿标本进行分析,为心衰患者早期发现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阿迪拉·帕力哈提;穆叶赛·尼加提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PDCA持续质量改进在中西医结合科老年患者失禁性皮炎中的应用

    目的:基于国内IAD发生率高及医护人员知晓率低的现状,通过PDCA管理模式对中西医结合科老年病人失禁性皮炎(Incontinence-associated dermatitis IAD)的护理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方法: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对中西医结合科老年病人失禁性皮炎IAD护理中存在问题进行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对有效的护理措施制作成规范化护理程序.结果:实行PDCA管理模式IAD发生率下降,结果有差异(p<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能有效降低中西医结合科老年患者IAD发生,增加患者舒适,减少护士工作量.

    作者:梅桂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清江浦区2008年-2017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描述清江浦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预测全区手足口病疫情趋势及制定疫情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询导出2008年-2017年清江浦区手足口病疫情资料,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手足口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清江浦区手足口病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分别为4-6月份及10-12月份,发病趋势总体呈现先上升后大幅上下波动的特征;3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发病率较高;重复感染人次占比较大.结论:4-6月及10-12月为清江浦区手足口病发病高峰期;幼托儿童及散居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农村和城乡接合部是疫情控制的重点地区;今后疫情总体上将呈现一年高一年低的波动趋势;重复感染现象应引起关注.

    作者:宋团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100例,采用奇偶法将该100例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临床指标、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结果: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试验组患者心率、呼吸等频率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2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情况,护理前2组患者各项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开展舒适护理干预,可全面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临床护理舒适度,可广泛推广实施.

    作者:关忠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基于微课教育的妇产科护理教学研究

    目的:提高护生的临床经验和风险意识,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更好应对在母婴护理医患纠纷处理中暴露的问题.方法:选择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校120位护生为研究主体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人员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60例;对照组成员实行常规教学法,观察组成员实行基于微课教育的妇产科护理教学,对比2组成员的考核成绩及教学方法评价结果.结果:经观察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操作成绩、理论成绩及病历书写成绩各项指标相比差异较为显著,2组具备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微课教育的出现为妇产科护理学提供了新的教育方式,但是微课教育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影响微课教育的普及应用,帮助护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基础和护理水平.

    作者:陈哲;李桂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院前护理流程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院前护理流程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挑选2016年9月—2018年9月于本院进行抢救的急危重症患者62例,由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1例,分别应用院前护理流程和传统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病情诊断、气管插管、静脉通道开通、吸氧、心肺复苏等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护理流程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较显著,能明显缩短患者抢救各操作时间,有助于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作者:石维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大病患者尿β2-微球蛋白检测临床分析

    目的:对400例本院门诊大病患者进行尿β2-微球蛋白测定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400例大病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大病组有122例提示肾功能早期受损,占28%.结论:大病患者多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需长期门诊服药治疗,所以定期检测β2-微球蛋白,辅助评估肾脏的早期损害,及早干预治疗.

    作者:李克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优化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优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急诊收治的84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急救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化护理,分组对比84例患者护理后急救时间以及急诊急救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急救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中增加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急诊救治效果,缩短急救时间,具有较高的急诊应用效果.

    作者:龙朝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细节管理护理理念在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护理理念在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近期的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5名作为观察对象,并分析细节管理实施前后医护人员职业损害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医院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细节管理后医护人员的职业损害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且实施细节管理后医护人员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有积极意义,能够有效地降低医护人员职业损害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各科室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刘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早期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疾病,因体内血糖浓度异常升高,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拴的风险较大,而术后早期实施护理干预,则可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拴形成.笔者就糖尿病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机制以及预防护理必要性和早期护理措施作一综述,为预防糖尿病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提供借鉴.

    作者:秦利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丙戊酸盐在精神科的临床使用分析

    目的:了解丙戊酸盐在我院精神科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6月在本院精神科住院的200例患者,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分析用药情况.结果:丙戊酸盐与其它药物联用率占30%.结论:丙戊酸盐在精神科使用广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宋伊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改良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携带T管出院患者并发症影响的研究

    目的:观察改良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肝胆外科携带T管出院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我科2017年1月至10月收治胆道术后携带T管出院的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男性34例,女性43例,年龄25-85岁,平均年龄(60±14.7)岁.以2017年1月至5月收治胆道术后携带T管出院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2017年6月至10月收治胆道术后携带T管出院的41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我科常规胆道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进行指导,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后的延续性护理方式进行指导.对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情况及自我照顾能力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如下:胆瘘0人,感染6人,非计划拔管2人,堵管14人,皮肤过敏2人,恶心呕吐2人,出血1人,其他问题6人;观察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情况如下:胆瘘0人,感染3人,非计划拔管1人,堵管0人,皮肤过敏1人,恶心呕吐0人,出血0人,其他问题2人.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自变量sig<0.05说明对因变量有显著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年龄、诊段及带管时间呈正相关性;带管时间越长更易发生感染、堵管,带管时间越短发生恶心呕吐及其他护理问题几率更高.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胆瘘外其他均符合预期,说明改良后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及护理问题的发生.

    作者:霍天依;孙巧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丙基硫氧嘧啶对妊娠期合并甲亢TRAb患者的应用价值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妊娠期合并甲亢TRAD患者应用丙基硫氧嘧啶的效果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4例妊娠期合并甲亢TRAb患者,将未及时进行甲状腺复查就自行停药与未服用丙基硫氧嘧啶的23例患者列为对照组,观察组41例患者则予以丙基硫氧嘧啶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妊娠不良结局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妊娠不良结局及并发症发生率为7.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87%,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妊娠期合并甲亢TRAb的治疗,对于丙基硫氧嘧啶的应用可有效抑制不良妊娠结局以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建议临床对其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林化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发热门诊患者应用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发热门诊患者应用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随机抽50例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至我院门诊部进行治疗的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所有患者分作A组与B组,每组人数为25例.其中,对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对B组患者给予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前后的态度转变率、发热知识知晓率、合理用药知晓率以及健康行为形成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的态度转变率、发热知识知晓率、合理用药知晓率以及健康行为形成率发现,两组各项健康知识行为均得到了改善,但相较于A组,B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5,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发热门诊患者给予规范化护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态度转变率、发热知识知晓率、合理用药知晓率以及健康行为形成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帆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低剂量CT乳腺导管造影术用于诊断溢液性乳腺疾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低剂量CT乳腺导管造影术用于诊断溢液性乳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行乳腺导管造影术诊断的47例乳头溢液患者.47例患者采取低剂量CT乳腺导管造影术检查,同时采取乳腺钼靶X线乳腺导管造影术检查.结果:低剂量CT乳腺导管造影术检查与乳腺泪靶X线检查无明显差别,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CT乳腺导管造影术显示乳腺主导管、二导管交界内径为(3.64±1.07)mm,乳腺泪靶X线检查为(1.97±0.76)mm,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乳腺导管造影术用于诊断溢液性乳腺疾病可对其中的微小病变清晰准确的显示,值得广泛推广和临床应用.

    作者:吴华曦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剖宫产产妇术后的效果.方法:此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之间在本院进行剖宫产的78例产妇,将其均分成干预组(n=39)和常规组(n=39),常规组行一般护理,干预组则使用个性化护理,分析比较两种护理效果.结果:常规组和干预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子宫恢复时间、产后恶露维持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差异上,全部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剖宫产产妇术后的效果较好,可减少并发症,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唐洁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健康必读杂志

健康必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