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哲;李桂兰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干预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引流安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融入风险干预理念,比较两组引流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引流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0.0%,对照组引流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40.0%,观察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干预应用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可以降低术后引流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术后引流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贾进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疗效.方法:择取2016-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基于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通过腹腔境手术以及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结果:两组病患手术切口均符合甲级愈合标准,手术成功.腹腔镜手术患者各项指标优于腹腔镜患者,两组患者各项自然指标信息如性别、身高、年龄、体重等信息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疗效对比来说,腹腔镜患者守护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临床效果也更为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宋丽君;董宁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放射治疗可以使高剂量区剂量分布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肿瘤病变的形状一致,并且能够更好地保护危及器官,因此对放疗摆位的精度要求越高,稍微的位置偏差都会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目前广泛采用EPID影像系统及图像引导技术(IGRT)等手段来确保位置的准确性,笔者就治疗摆位误差的控制和改进进行综述.
作者:凌琪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前血脂测定全都是在空腹状态测定的,可是人们大部分时间是餐后状态,参考餐后血糖测定的临床意义,讨论餐后血脂测定的必要性及临床意义.对高危人群筛查餐后血脂并积极治疗,是否能有效减低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对餐后血脂测量规范制定的需求.
作者:李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给予慢性胃溃疡病患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71例慢性胃溃疡病患随机分成研究组(36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则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CRP均降低,胃黏膜溃疡面积均缩小,但研究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护理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8%,显著低于对照组17.14%的发生率(P<0.05).结论:针对慢性胃溃疡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徐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高脂血症是老年冠心病发生的首要危险因素,同时也是高血压、心衰和老年性痴呆等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子.因此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进行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十分重要.本文笔者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饮食与运动行为疗法分析.
作者:朱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低剂量CT乳腺导管造影术用于诊断溢液性乳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行乳腺导管造影术诊断的47例乳头溢液患者.47例患者采取低剂量CT乳腺导管造影术检查,同时采取乳腺钼靶X线乳腺导管造影术检查.结果:低剂量CT乳腺导管造影术检查与乳腺泪靶X线检查无明显差别,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CT乳腺导管造影术显示乳腺主导管、二导管交界内径为(3.64±1.07)mm,乳腺泪靶X线检查为(1.97±0.76)mm,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T乳腺导管造影术用于诊断溢液性乳腺疾病可对其中的微小病变清晰准确的显示,值得广泛推广和临床应用.
作者:吴华曦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优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急诊收治的84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急救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化护理,分组对比84例患者护理后急救时间以及急诊急救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急救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中增加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急诊救治效果,缩短急救时间,具有较高的急诊应用效果.
作者:龙朝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近年来有小流行的趋势.本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所致,本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婴幼儿及部分学龄前儿童,但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高,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传播途径广泛,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大多数病情轻,以发热和手、足、口、臀部位皮疹为临床特征,少数患儿发生神经系统受累,表现为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等,极少数患儿病情进展快,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易致死亡.
作者:张巧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骨盆由骶骨、尾骨及左右髋骨连接而成.上接腰椎下连股骨,联系着躯干和下肢.骨盆对盆腔内的脏器(如生殖、泌尿器官及神经、血管等)有保护作用,由于骨盆周围肌肉众多,血液供应丰富,骨折后易于愈合.
作者:徐翠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获益情况.方法: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溶栓药物的差异分成常规治疗组(24例)、阿替普酶组(3例)、尿激酶组(19例).三组均接受常规治疗,阿替普酶组、尿激酶组分别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阿替普酶组、尿激酶组总好转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阿替普酶组总好转率高于尿激酶组,但总好转率差异不显著.尿激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阿替普酶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中,阿替普酶的疗效更佳,但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更高.
作者:张连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210例接受血液检验的住院患者,按照不同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分为甲组、乙组、丙组,根据不同血液标本保存方式分为X组、Y组、Z组,再选取72例健康人群的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统计学分析不同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血液标本(碱性磷酸酶、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影响、不同保存方式对血液标本(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的影响.结果:甲组和乙组在碱性磷酸酶、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在碱性磷酸酶、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Y组血糖水平、乳酸脱氢酶水平与X组、Z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控制血液标本的保存和采集等能够提高血样标本质量,从而提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学琦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本文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创伤中心建设过程中急诊科若干做法进行阐述,主要包括推动院前与院内急救衔接、打造创伤黄金1小时、提高创伤团队救治能力、科学配置创伤复苏单元、推动急诊信息化、提高公众健康教育等六个方面.
作者:吴建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揿针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2例颈椎病颈痛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揿针治疗.7d为1疗程,均治疗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疼痛症状.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55%vs70.97%),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VAS评分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治疗颈椎病颈痛患者对缓解其疼痛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梅彬彬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评价选择采用针灸疗法对于老年性髋部骨折术后腹胀便秘的临床治疗效果,以便于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本研究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调查和研究,本研究所有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老年性髋部骨折术后出现腹胀便秘的患者,本研究的调查时间选择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选择此期间的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干预方法进行干预指导,观察组选择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常规干预治疗的基础之上选择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在经过治疗以后,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改善,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老年性髋部骨折术后出现腹胀便秘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对患者选择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瑞香;于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对乳晕环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应用及有效性进行评定.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乳腺良性肿瘤患者86例均分为常态组与科研组.常态组43例患者行传统切口手术治疗,科研组43例患者行乳晕环切口治疗,比较评定其效果及有效性.结果:科研组术后无不良情况的发生,而常态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25.58%,(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采用乳晕环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对于患者乳房的美观度不产生影响,且瘢痕的隐藏性极好,治疗效果甚佳,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作者:邵益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丹桂三香汤是否具有很高的价值.方法:选取冠心病病人,采取对照实验方法,参考组病人采取西医常规治疗,探究组采用丹桂三香汤,对比治疗疗效.结果:探究组和参考组相比临床疗效优于参考组,p<0.05.结论:通过以上的研究,发现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丹桂三香汤,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佳蓉;王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白内障手术患者知识水平和身心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1月间收治172例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给予综合性健康教育.结果:干预组患者各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患者各项术后康复内容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实施综合性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水平,提高术后恢复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车丽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中医针灸推拿措施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及疼痛改善的影响.方法:本文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膝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患者140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接受中医针灸推拿措施治疗的中医组和接受药物治疗的药物组,每组有70例患者.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以及疼痛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药物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医针灸推拿措施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提供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其关节功能和疼痛情况,值得予以广泛的临床推广.
作者:许宇浪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锥颅血肿抽吸术治疗外伤性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88例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主要受试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锥颅血肿抽吸术.结果:试验组患者血肿清除率(97.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7.3%),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在术后一周、术后四周时GC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联合应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锥颅血肿抽吸术能有效提高治疗、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和血肿清除率,并有效缓解患者昏迷状态,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罗明海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