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法复位石膏铁丝指夹板外固定治疗指骨骨折73例体会

尚会灵

关键词:手法复位, 石膏铁丝指夹板外固定, 指骨骨折,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石膏铁丝指夹板外固定治疗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至2017年我院共收治85例指骨骨折患者,其中12例开放性损伤行手术治疗,其余73例采用手法复位石膏铁丝指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患者手部功能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石膏铁丝指夹板仅对患指进行固定,健指可以活动,利于手部消肿和功能恢复.结论:相对于金属板、支具、小夹板等固定,石膏铁丝指夹板更易塑形、X线透过性好,利于观察血运,经济适用,对指骨骨折外固定提供新的参考.
健康必读杂志相关文献
  • 消毒供应中心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

    目的:对于消毒供应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施行分析与总结.方法:我们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在过去一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开展优质护理前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质量和科室满意度评分对比差异明显.结论:临床中针对消毒供应中心,施行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臧家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74例作为研究资料,按随机排列表法分成闭合组和切开组,各37例,闭合组予闭合复位,切开组予切开复位,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切开组尺偏角、掌倾角均大于闭合组,桡骨长度长于闭合组,且切开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4.59%明显高于闭合组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均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有一定疗效,但切开复位治疗效果更佳,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更高.

    作者:郎峰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40例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患者,使用双盲法将其分作A组与B组,每组20例.对A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对B组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护理满意评分低于B组,且住院时间长于B组;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高于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5.0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经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在提高患者护理满意评分的同时,缩短其住院时间,且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邱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观察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联用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加用氯吡格雷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是97.62%,较对照组的85.71%有显著优势(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硝酸甘油服用剂量均较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硝酸甘油服用剂量较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结论: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氯吡格雷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该联合药物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沈海丽;雍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经阴道彩超(TVCDU)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诊断的临床价值观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TVCDU)在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7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40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分别采取经腹超声检查与经阴道彩超(TVCDU)诊断,回顾分析不同方法对应的诊断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确诊,TCVDU诊断准确率为90.00%,高于经腹部超声72.50%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超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实际应用中可视情况采取腹部与阴道超声联合诊断方法,从而降低误诊率.

    作者:王艳蕾;宋鹏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对比观察阑尾炎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的实际效果

    目的:探究在阑尾炎手术中应用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60例阑尾炎患者进行探究分析,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实验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运动阻滞情况差于实验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阑尾炎患者手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更好、起效时间更快.

    作者:胡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肾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临床分析

    目的:就肾内科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状况进行临床分析,讨论抗菌药物使用的应对计策,为肾内科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2017年5月期间肾内科住院的4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调研,统计肾内科住院患者所应用抗菌药物的种类和频率,分析其抗菌药物使用的特点.结果:我院肾内科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合理,可以确保治疗目的的实现.结论:在临床治疗时要及时掌控肾内科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加强药敏监测,确保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邓素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基层疾控机构的卫生应急处理管理分析

    目的:分析基层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建设,旨在提高其能力水平.方法:收集8所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专业工作人员配比、学历构成、是否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相应训练等等,了解目前卫生院及人员应急反应能力状况,以此为基础探讨应急反应能力建设.结果:除1所乡(镇)级机构未制定具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外,其余均有预案和程度不同的准备,初步形成了应急体系,其中较高级别的县级医疗机构应急能力更强,相比之下乡(镇)级机构人员学历水平、机构整体应急能力都较弱,因此各级均需进行应急反应能力建设,尤其是对基层卫生院更应加大力度.结论: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相关政府部门应起好监督、领导作用,在各级卫生院的共同努力下提升整体应急反应能力,尽量避免或减少突发疾病给人类带来的伤害.

    作者:尹艳梅;隋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0)和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实验组(n=40),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在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后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可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

    作者:袁小丽;解正洁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价值及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价值,分析误诊原因,旨在提高超声诊断本病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证实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资料,将术前超声检查的声像图表现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对部分超声误诊及诊断不明确的声像图进行深入分析,并总结该病的超声诊断要点.结果:30例患者中,超声正确诊断25例,诊断符合率为83.3%,误诊5例,误诊率为16.7%.2例误诊为成熟型囊性畸胎瘤,1例误诊为黄体囊肿出血,1例误诊为卵巢浆液性囊腺瘤,1例误诊为单纯卵巢囊肿,本组患者中一侧单发21例,双侧者9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重要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可做为首选辅助检查.由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有着浸润和复发的恶性倾向,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早期准确诊断对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有重要作用,诊断时应尽量避免误诊的发生,从而提高超声诊断准确性.

    作者:谢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在胃溃疡治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患者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行抑酸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嗳气反酸缓解率86.44%,高于对照组的44.0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92%,高于对照组的83.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8%,对照组16.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溃疡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更有利于缓解嗳气反酸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付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自动发药系统在门诊药房工作中的应用与优化探析

    目的:持续优化门诊的自动化系统建设.方法:对现有的自动发药系统流程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其优点和缺点,并得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结果和讨论:药品的排放位置对于智能系统来讲较为重要,便于快速的运行和减低出错率,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避免意外的发生,不断的优化管理制度便于应对智能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尽量降低患者取药的时间,通过以上的种种方法不断提高自动发药系统的运行能力.

    作者:秦丽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对于冠心病病人接受介入治疗之后应用氯吡格雷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临床效果施行分析与总结.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所接诊的冠心病病人资料60例施行分析,所选60例冠心病病人全部接受介入手术治疗,通过随机法对所选60例冠心病病人施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冠心病病人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冠心病病人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冠心病病人产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几率.结果:两组冠心病病人在接受不同治疗措施之后产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几率对比差异明显.结论:临床中针对冠心病病人,在其接受介入手术治疗之后开展氯吡格雷治疗效果理想,能够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出现风险.

    作者:袁国良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江川区2008~2017年孕产妇死亡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江川区孕产妇死亡监测分析,探讨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制定有效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江川区2008~2017年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结果:近10年来孕产妇死亡率曲折波动,10年间死因顺位为产科出血,急性脂肪肝、低蛋白血症、猝死、甲型H1N1流感、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病.直接产科原因占死亡总人数的33.33%,死亡率有下降趋势,妊娠合并症引起的死亡比例有所增加.结论:近10年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妊娠合并症等间接产科死亡因素呈上升趋势,提示孕产妇死亡控制已面临间接产科死亡因素引起的新挑战,应及时采取策略,调整干预措施.

    作者:周艳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非肾科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非肾科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09月至2018年08月收治的研究对象为152例非肾科住院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年龄段的不同分为三组,即青年组(≤40岁)、中年组(40-60岁)、老年组(≥61岁).结果:青年组以肾性所占比例高,中年组以肾性所占比例高,老年组以肾前性所占比例高.肾前性病因的治愈率为48.68%,肾性治愈率为41.94%,肾后性治愈率为63.64%,A/C治愈率为0.00%,不明原因治愈率为50.00%.结论:急性肾损伤可分布于各科室,以肾前性因素为常见,其次为肾性因素,前者因素见于心功能不全,后者因素见于药物,为此尽早确诊该疾病病因十分重要,可通过HB、TBIL、血磷等指标水平判断预后效果.

    作者:王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优化急救护理程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优化急救护理程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期间于我院收治就诊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优化急救护理程序,随后分析探讨优化急救护理程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分诊时间和抢救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的其NHIS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以及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上将优化急救护理程序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改善各项抢救指标,稳定患者病情,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210例接受血液检验的住院患者,按照不同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分为甲组、乙组、丙组,根据不同血液标本保存方式分为X组、Y组、Z组,再选取72例健康人群的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统计学分析不同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血液标本(碱性磷酸酶、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影响、不同保存方式对血液标本(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的影响.结果:甲组和乙组在碱性磷酸酶、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在碱性磷酸酶、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Y组血糖水平、乳酸脱氢酶水平与X组、Z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控制血液标本的保存和采集等能够提高血样标本质量,从而提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学琦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者接受经鼻内镜术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总结手术经验与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2月9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仅给予外科手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优良率为93.0%,高于对照组79.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患者相关的一般临床指标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术联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者,疗效优良,可在本病治疗领域中推广.

    作者:王保成;沈久成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在131I治疗甲状腺功亢进证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对甲亢患者在131I治疗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甲状腺功能亢进证患者计96例,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48)与并行护理干预方案实验组(n=48),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甲亢患者在采用131I方案治疗的过程中,配合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唐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单纯修补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临床分析

    目的:对单纯修补术以及胃大部分切除术在急性胃穿孔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15例以及观察组15例.在对15例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单纯修补术;在对1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本次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比较.结果:经过本次治疗,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患者,同时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5)6.7%,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5)13.3%;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4/15)93.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1/15)73.3%.结论:在对急性胃穿孔患者进行治疗时,可采用单纯修补术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低,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代昌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健康必读杂志

健康必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