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4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0例,对照组21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传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戒烟、戒酒以及运动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对比,实验组患者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性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戒烟、戒酒、运动等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护理干预能够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变,能够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同时,对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薛三学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后续服务-慢病管理的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8月期间健康体检的148例人员.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观察组74例体检人群采取后续服务-慢病管理.对照组体检人群不采取相关管理措施.观察体检人群慢病管理后生活质量等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74例被管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体检后续服务-慢病管理的开展对提升被管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值得在推广与关注.
作者:李萍;母家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安全模式下的急诊分诊护理质量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分诊患者共100例,其中2017年1~5月的患者采取常规化的护理模式,归纳为对照组共有50例,2017年6~12月的患者采取急诊分诊安全护理模式,归纳为观察组共有50例,分析我院在过去一年不同时间段内的护理变革效应,针对护理的中的一般性指标: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病理认知护理、护理形象展示等5个层面进行护理的评分对比,做为两组的护理影响评测内容之一,再转换视角收集患者的反馈,了解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整理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做为护理质量的测评内容之二.结果:观察组的整体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更高.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救争分夺秒,对于安全的要求较高,护理上采取急诊分诊安全模式,极大的充实了安全空缺,使得护理的质量,在安全的保障下得到提升.
作者:徐秀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5月收治的慢性肾衰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治疗,治疗组采取中药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1.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作者:王鹃鹃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排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多盐酸氟西汀、潘立酮等药进行治疗,但是不会采用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方式,实验组的患者除了采用对照组的治疗方式外,还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加用甲硝唑片、兰索拉唑片、克拉霉素胶囊等口服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治疗过程后进行对比,实验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为88.09%(37/42)比对照组的61.90%(26/42)要高,组间差异明显,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为31例,阳性率为73.81%(31/42),根除率为90.32%(28/31);对照组阳性29例,阳性率69.04%(29/42),根除率13.79%(4/29),两组患者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根除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幽门螺杆菌有可能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清除幽门螺杆菌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一扭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药物流产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综合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流产结果.结果:实验组阴道流血量、阴道流血时间、2周仍出现不适症状和月经复潮推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35.42%(P<0.05),满意度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79.17%(P<0.05).护理后观察组抑郁和焦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药物流产患者的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增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接受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效果.方法: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对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开展了分析,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50例,使用饮食控制和降糖治疗.观察组增加氯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使用氯沙坦治疗,经过四周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显效率是50%,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率是40%,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6%,对照组是78%,两组有效率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使用氯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效果好,血压降低稳定,血糖控制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宏然;赵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老年性哮喘护理中的价值.方法:将近期在我院收治的老年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35/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48/5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性哮喘病患开展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邹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医务人员传染病职业暴露调查情况及采取的措施和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对象为上海市青东农场医院的医务人员,2016年2月对青东医院40名医务人员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进行职业暴露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采取了相应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2018年2月再次对以上40名医务人员进行职业暴露问卷调查.结果: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医务人员传染病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掌握率明显提高,两年内未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对职业暴露的心理压力明显改善.结论:强制隔离戒毒所医务人员传染病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效果明显.
作者:丁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脑梗死伴焦虑症患者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的68例脑梗死伴焦虑症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分别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及常规治疗方式进行干预,主要包括活血化瘀治疗、脑部保护剂的应用和抗血小板聚集方式进行治疗,判别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实验组的焦虑评分(47.85±3.87)分与抑郁评分(46.91±4.58),实验组的NISSH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脑梗死伴焦虑症患者进行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1],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高旭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解郁安神汤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2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观察组给予解郁安神汤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的帕罗西汀治疗.结果:观察组抑郁症患者的总有效率(80.65%)显着好于对照组(64.52%),组间差异显着(P<0.05).结论:解郁安神汤与帕罗西汀合用能显着改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疾病康复,疗效可靠.
作者:严燕如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心律失常中应用辛伐他汀的疗效安全性.方法: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56例心律失常病人为对象,随机分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参照组使用美洛托尔治疗,研究组则加用辛伐他丁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安全性.结果:参照组治疗的总有效性是71.43%,研究组是92.86%(P<0.05);研究组病人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等次数均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使用辛伐他汀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荐.
作者:马龙胜;马登俊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对于腕部外伤手术后存在感觉运动障碍患者采取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于术后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针灸疗法进行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腕部感觉运动障碍恢复总有效率是97.06%,较对照组的85.29%具有显著优势(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腕关节运动功能指标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恢复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对于腕部外伤术后存在感觉运动障碍患者采取针灸疗法,可促进患者感觉运动功能恢复,针灸疗法值得在腕部外伤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推广.
作者:陈叶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时采取手术室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术室优质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评分更高(P<0.05);护理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较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改善效果更优(P<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子宫肌瘤切除术对于降低患者的抑郁、焦虑的情绪,并且提高手术效果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作者:徐李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析对初产妇施以家庭协同护理干预,对其分娩结局、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64例初产妇,按随机法分配成对照组、研究组,每组产妇32例,其中予以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施以家庭协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干预后效果.结果:经比较发现,研究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产妇4个月后的性生活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施以家庭协同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并利于产后及早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俊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淋巴结的诊断,一般通过对淋巴结二维表现及纵横比即L/S来表达.淋巴结门和皮质同为超声形态学指标,通过对淋巴结门和皮质的改变进行分析,也是淋巴结诊断及鉴别的重要线索之一.淋巴血流状态也是淋巴结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梁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普外科护理中细节化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5月-2018年10月本院接诊的普外科患者90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A、B两组(n=45).A组实行细节化护理干预,B组实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A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为(91.52±3.84)分,比B组的(83.26±3.65)分高,P<0.05.结论:经细节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普外科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丁琼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产后康复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所收治的6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所有患者分作A组(n=33)与B组(n=33).对A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对B组患者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止血时间以及SAS(焦虑)评分.结果:B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止血时间均短于A组;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SAS评分发现,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得到了较低,但相较于A组,B组评分较低更显著,P<0.05,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止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同时还能改善其焦虑状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颜术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比较CT和MRI在胆囊癌早期诊断当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对80例患者分别进行CT和MRI诊断,各40例.以手术病理诊断的结果为依据比较两种诊断方式的实际效果.结果:CT诊断和MRI诊断在准确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CT和MRI在胆囊癌早期诊断当中均有诊断的价值,但是诊断的准确率稍差,在实际中需要将两种方式有效的进行结合使用.
作者:周志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疑似甲状腺结节病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术前均采取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判断标准.结果:90例患者手术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结节病变者76例,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2%,恶性病变符合率为80%.结论:甲状腺结节病变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准确性率较高,有利于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进行区分,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桥颖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