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法整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性分析

刘海洋;王雪莲;崔路;于鑫

关键词:手法整复, 桡骨远端骨折, 治疗有效性
摘要:目的:分析手法整复在桡骨远端骨折中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76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人为对象,随机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进行切开复位和外固定联合治疗,实验组则进行手法整复治疗,观察两组有效性.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性是78.95%,实验组是92.11%,两组有效性相比区别明显(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病人临床采取手法整复方法治疗,疗效确切,可加快康复进程.
健康必读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应用亲情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亲情管理模式在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为开展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6月在我中心燕兴社区签约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户.对照组给予实施家庭医生签约的糖尿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即社区慢性病常规管理模式进行健康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亲情管理模式.结果:经过亲情管理的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亲情管理模式在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可显著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水平和自我效能,有利于血糖的控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宁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浅析医院重点科室院感监测、管理措施

    医院的日常运营过程中,有着大量的患者前来进行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由于患者身体携带的致病菌较多,一旦在医院内发生感染情况,将会威胁医院内医护人员甚至于更多患者的生命健康,所以需要医院对于院内感染问题多加重视,采取有效的感染监测以及管理手段做好医院的防感染管理工作,以此为患者的诊疗、医护人员的工作构建一个安全的环境,降低院内感染发生风险.基于此本文对现阶段医院重点科室院内感染的监测工作情况进行了概述,结合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几方面有效强化重点科室院感管理的举措,以此为更多医院保质保量的完成院感防控管理工作提供参考经验.

    作者:田丽霞;尹莉;李娅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康复功能锻炼在骨折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康复功能锻炼在骨折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在2017年5月份到2018年5月份收治100例骨折术后病人,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为一般护理工作,观察组为康复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功能恢复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功能恢复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的分析,观察组的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0%,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为p<0.05.结论:康复功能锻炼应用到骨折术后病人护理中,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患者各项功能尽快康复.

    作者:穆瑞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分析产妇孕期保健状况并探讨其对母婴健康的影响

    目的:探究产妇孕期保健状况对母婴健康的影响作用.方法:随机从本院收治的产妇中选择64例,治疗时间为2017年4月~2018年4月,将产妇分为两组,不接受孕期保健知识培训的32例孕妇为对照组,接受孕期保健知识培训的32例孕妇为观察组.结果:对照组自然分娩为37.5%,显著对观察组(7.88%)的自认分娩率低,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文化水平以及新生儿Agpar评分显著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孕期保健,能够提高自然分娩率,有助于母婴安全.

    作者:翁卫玉;翁学琴;翁生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手法复位石膏铁丝指夹板外固定治疗指骨骨折73例体会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石膏铁丝指夹板外固定治疗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至2017年我院共收治85例指骨骨折患者,其中12例开放性损伤行手术治疗,其余73例采用手法复位石膏铁丝指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患者手部功能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石膏铁丝指夹板仅对患指进行固定,健指可以活动,利于手部消肿和功能恢复.结论:相对于金属板、支具、小夹板等固定,石膏铁丝指夹板更易塑形、X线透过性好,利于观察血运,经济适用,对指骨骨折外固定提供新的参考.

    作者:尚会灵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应用循证护理的观察

    目的:论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间的护理干预,研究循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患者进行研究,平均分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以及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比对照组低15%.结论:针对于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实施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间,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感,同时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患者的健康.

    作者:张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2017年江苏盛泽医院中成药处方点评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成药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门诊中成药处方,对其用药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抽查的1200张处方中有30张不合理,占2.5%,主要包括临床诊断书写不全13张,占不合理处方的1.08%,适应症不适宜5张,占不合理处方的0.42%,重复用药5张,占不合理处方的0.42%,,用法用量不适宜4张,占不合理处方的0.33%,遴选的药品不适宜2张,占不合理处方的0.17%,医师未签名1张,占不合理处方的0.08%.结论:我院中成药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问题,有待质控科和药师的密切配合,继续加大考核力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万亚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核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拟诊乳腺癌患者36例女性患者都采用核磁共振进行检查,观察诊断结果.结果:核磁共振上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敏感度为96.0%,特异度为73.3%,显示了比较好的效果.结论:核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中可以更全面的反映病灶的生物学特点,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上手术及治疗方案的确定,值得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应用.

    作者:焦洪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麻醉药品在妇幼保健院的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本院麻醉药品的用药情况,探讨其临床应用的特点.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麻醉药品的应用管理账册以及处方登记册作为研究对象,了解麻醉药品使用情况.综合考虑本院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对麻醉药品种类、应用数量进行分析.结果:本院每年销售: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2ml:0.1mg350支、盐酸哌替啶注射液2ml:100mg100支、盐酸麻黄碱1mL:30mg50支.结论:妇幼保健院麻醉药品用药合理,值得肯定.

    作者:曾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的重要意义

    目的:分析定期体检早期发现脑卒中危险因素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496例医院体检中心连续3年行健康体检的检查者,采集体检者的一般资料与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多数体检者存在一定的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检出率逐渐升高,这与体检者存在缺乏锻炼、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危险因素有密切的相关性.结论:对于存在慢性疾病以及肥胖的患者,需要加强健康教育,从而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进一步降低临床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冠心病心绞痛联合治疗价值观察

    目的:就阿司匹林肠溶片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45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45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就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以及间隔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阿司匹林肠溶片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模式,可以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雍静;沈海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集到的100份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管理.结果:观察组手卫生、消毒液浓度、灭菌物品、器械清洗消毒、物品清洗消毒以及除锈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PDCA循环法可以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石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延续护理服务对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延续护理服务对于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以及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将80例肺结核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遵医行为与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遵循医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生存质量评分中,研究组患者在生存质量评分中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服务在肺结核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史湘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对比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常规护理的效果

    目的:分析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手术室护理中采取人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手术室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的术中心律失常、穿刺点渗血、动脉痉挛、迷走神经反射、术中高血压等手术并发症率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而护理满意度评分则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室护理中采取人性化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风险,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高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比较分析阴道分娩会阴侧切与会阴自然裂伤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阴道分娩会阴侧切与会阴自然裂伤在经阴道分娩产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用会阴侧切;研究组采用会阴自然裂伤;对比两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PFD)、盆腔脏器脱垂(POP)以及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妇在PFD、POP以及SUI的发生率中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会阴侧切与会阴自然裂伤均会对产妇的盆底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会阴侧切导致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

    作者:冀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探讨超声造影和CT对肝硬化结节诊断的分析与比较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和CT对肝硬化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50例,分别对其进行超声造影、CT平扫及增强CT检查,比较三者诊查方式结果,并对两种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超声造影检查和CT平扫对小肝癌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超声造影和CT增强扫描对小肝癌的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超声造影、CT平扫和增强CT检查对肝硬化再生结节的检出率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增强扫描较CT平扫和超声造影对小肝癌诊断率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而超声造影和平扫无显著性差异.同时三者对肝硬化再生结节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所以在临床中对于肝硬化患者建议直接进行增强CT检查.

    作者:王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规范化疼痛护理在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在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期间在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80例四肢创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与规范化疼痛护理组,每组4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住院天数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规范化疼痛护理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规范化疼痛护理组患者较常规护理组平均住院时间减少,病人的满意度提高.结论:规范化疼痛护理减轻了四肢创伤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媚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江川区2008~2017年孕产妇死亡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江川区孕产妇死亡监测分析,探讨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制定有效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江川区2008~2017年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结果:近10年来孕产妇死亡率曲折波动,10年间死因顺位为产科出血,急性脂肪肝、低蛋白血症、猝死、甲型H1N1流感、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病.直接产科原因占死亡总人数的33.33%,死亡率有下降趋势,妊娠合并症引起的死亡比例有所增加.结论:近10年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妊娠合并症等间接产科死亡因素呈上升趋势,提示孕产妇死亡控制已面临间接产科死亡因素引起的新挑战,应及时采取策略,调整干预措施.

    作者:周艳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中采用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方式分析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治疗中以中药联合化疗方案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两组患者均采取标准化的结直肠癌Xleox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中药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神经毒性反应以及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患者更低(P<0.05).结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治疗中,在常规化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药治疗方案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并缓解化疗毒副反应,该联合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谢仁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饮食与运动行为疗法分析

    高脂血症是老年冠心病发生的首要危险因素,同时也是高血压、心衰和老年性痴呆等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子.因此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进行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十分重要.本文笔者对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饮食与运动行为疗法分析.

    作者:朱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健康必读杂志

健康必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