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梦
目的:观察阴道分娩会阴侧切与会阴自然裂伤在经阴道分娩产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用会阴侧切;研究组采用会阴自然裂伤;对比两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PFD)、盆腔脏器脱垂(POP)以及压力性尿失禁(SUI)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产妇在PFD、POP以及SUI的发生率中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会阴侧切与会阴自然裂伤均会对产妇的盆底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会阴侧切导致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
作者:冀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静脉用药调配室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的效果.方法: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对某院静脉用药调配室的调配工作进行管理,对比六西格玛管理法应用前、后的管理质量,包括调配差错率、静脉用药调配室工作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六西格玛管理法应用后静脉用药调配室的调配差错率(0.09%)低于应用前(0.48%),差异显著(P<0.05);六西格玛管理法应用后的静脉用药调配室人均日调配量多于应用前,且单方调配时间与取药等候时间均短于应用前,差异显著(P<0.05);六西格玛管理法应用后的患者满意度(97.0%)高于应用前(88.0%),差异显著(P<0.05).结论:静脉用药调配室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调配差错率,提高静脉用药调配室工作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行.
作者:卢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探讨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管理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手术室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进行麻醉管理,分析手术麻醉效果.结果:76例患者中未出现1例麻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中转开腹,所有患者在手术期间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未出现明显的躁动现象;与麻醉前比较,患者在建立气腹前MAP、HR略降低,气腹后30 min升高,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在手术全程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采用静吸复合全麻的方式有助于患者的病情平稳,保证手术安全,促进患者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小盼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分化程度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检测对照组、高分级前列腺癌组、中低分级前列腺癌组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统计学分析比较其差异.结果:高分级前列腺癌组和中低分级前列腺癌组患者的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5),高分级前列腺癌组与中低分级前列腺癌组患者的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可能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但与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无关.
作者:孙雪文;张志涛;张红艳;武旗;牛芳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高频超声评估跟腱断裂修复术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跟腱断裂修复术患者,例数5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7年1月2日到2018年2月5日,在患者术后对患者实施高频超声评估,观察患者周边软组织情况、内部回声、跟腱包膜.结果:术处跟腱厚度平均值(14.01±3.15)mm、宽度平均值(27.15±4.41)mm与健侧跟腱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50例患者中连续性完整患者有40例、部分再断裂患者2例、完全再断裂患者1例、粘连患者有7例;其中1例完全再断裂患者以及1例部分再断裂患者经过手术证实,1例部分再断裂患者未实施手术治疗.结论:高频超声能作为评价跟腱断裂修复术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像学方式,从而能为患者术后康复提供指导.
作者:黄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体检采血患者施予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32例体检采血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66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66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穿刺点按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好于A组患者,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能够降低体检采血患者其各类穿刺点按压不良反应的产生,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作者:苏燕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医疗设备在医院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医院总体运营有着重要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影像设备中应用计算机已成为当前发展趋势.本文首先分析计算机在医疗影像设备中的应用现状,然后重点探讨实际应用设计.
作者:黄小林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肺复苏后患者56例(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随机分为急诊护理干预的观察组(28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8例),观察患者心率、动脉压、焦虑情绪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率低,动脉压高,SAS评分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给予心肺复苏后患者急诊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焦虑情绪,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作者:陆晓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实体瘤患者血小板(PLT)减少的疗效和副作用及其费用.方法:对化疗后及治疗前PLT≤75×109/L者征得患者同意后,使用rhIL-113mg/d,皮下注射,原则上连用7~10天,每2~3天复查血常规决定不同患者的具体疗程.原则上PLT升至(76~100)×109/L,或较用药前升高50×109/L时停药,及副作用不能耐受即停药.结果:27例中有效25例(92.59%).治疗前PLT为13~75×109/L不等,平均55.18±16.20×109/L;用药后PLT开始回升所需时间平均为6.00±4.90天,开始回升时PLT平均83.81士17.48×109/L;PLT升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停药时平均为100.00±17.20×109/L,PLT升至停药时所需时间平均为7.69±4.81天;用药后PLT升至停药时的值较用药前显著升高(P<0.01).所需rhIL-11剂量及其费用平均为7.69支(23.07mg),计2260.86元左右.发生副作用共8例(29.63%),分别为双下肢浮肿和四肢浮肿各3例,双下肢浮肿伴心慌、气喘2例.均经对症处理而消失.结论:国产rhIL-11对实体瘤患者PLT减少有效率较高,所需时间不长,副作用可控制但不容忽视,所需费用较少,效价比较高,适合国情,尤其便于经济欠佳地区推广应用.
作者:董正宇;张林;焦爱民;杨荣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前,手术室护理工作作为保障病人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的重要方面,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只有确保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尽可能的减少手术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影响才能够更好的保障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说,加强对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的重视是非常必要的.目前虽然我国的手术室护理工作已经在各方面得到了一定的完善,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不安全因素.本研究便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将重点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不安全因素的防范对策.
作者:吴莫愁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患者术中知晓发生情况和术后心理状况及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心胸外科200例行心脏手术患者进行术中知晓问卷调查及护理干预效果比较.结果:有10例患者怀疑有知晓,有5例患者确定存在术中知晓;术后随访结果显示:通过术前耐心、合理的解释,真诚的抚慰,善意的劝导来解除患者术前焦虑情绪,能收到满意的效果.结论: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术中知晓的危险因素,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对手术效果有不可忽视的良性影响,并能降低手术患者的焦虑等不良影响.
作者:于丽娟;徐丹丹;韩小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包裹法脐部护理与暴露法脐部护理的效果,得出暴露法护理优于前者,具有较高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科出生的新生儿8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观察组采取脐带暴露法护理,对照组采取脐带包裹法护理,比较两组脐部出血、感染及脱落时间.结果:观察组新脐带残端脱落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脐带残端出血(2.00%)及感染发生比例(2.50%)低于对照组(6.00%、10.75%),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断脐后采用脐带暴露法避免和减少新生儿脐炎的发生率,利于新生儿的残留脐带干枯、僵化、和脱落,减少人力及物品成本,值得推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汪明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本文观察对象选自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治疗的100例胆囊结石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100例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対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和下床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和下床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大,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临床效果显著,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本文系护理一位4个月重症肺炎患儿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护理过程,护理时间为2017.11.01.-2017.11.10.经由Gordon的十一项评估进行资料收集,确认患儿的健康问题有:1.气体交换功能受损2.清理呼吸道无效3.舒适改变4.替在并发症-心衰、中毒性脑病的危险.住院期间通过各项护理措施,使患儿治愈出院.本文主要就清理呼吸道无效这项分享护理经验.住院期间,患儿保持呼吸道通畅,无发生因呼吸道堵塞造成的呼吸困难.
作者:蒋新苗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HPV感染者阴道微生态状况及与宫颈异常上皮细胞病变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门诊就诊HPV检测女性,例数1600例,根据HPV检测结果和阴道微生态结果对研究对象1600例进行分组,收取时间在2017年1月到2018年8月,分为观察组一组(1000例高危型HPV阳性)、对照组一组(600例HPV检测阴性),对两组受检者进行各项检测.结果:观察组PH值、混合感染率11.00%、乳酸杆菌异常率39.00%、细菌性阴道病22.00%、需氧菌性阴道炎14.00%发生率高于对照组HPV检测阴性受检者(P<0.05).结论:HPV感染和宫颈异常上皮细胞病变之间具有相关性,对高危型HPV阳性患者进行防癌筛查十分重要.
作者:王莹;周亚静;冯博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6-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通过Ⅰ期结肠切除吻合手术与Ⅰ期结肠切除吻合手术+结肠灌洗治疗,对比预后效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ML)、手术时间(min)、淋巴结清扫数量(枚)、肛门排汽恢复时间(d)、住院时间(d)等参数优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出现了7名并发症,有四例吻合口瘘、三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1.89%.观察组仅仅出现一名切口感染的并发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01%.现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并发症效率相对较低.结论:Ⅰ期结肠切除吻合手术+结肠灌洗治疗老年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效果显著,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宋丽君;董宁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疑似甲状腺结节病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术前均采取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作为判断标准.结果:90例患者手术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结节病变者76例,良性病变诊断符合率为92%,恶性病变符合率为80%.结论:甲状腺结节病变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准确性率较高,有利于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进行区分,可推广应用.
作者:张桥颖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腰椎骨折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77例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三天内成功排便率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护理可能是预防腰椎骨折患者发生便秘的关键,更有助于提升患者的预后质量.
作者:陈景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对胺碘酮致心律失常患者静脉炎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分析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18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胺碘酮致心律失常诱发静脉炎的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1:1的分组方分成干预组和比照组,每组中各有48例患者,全部患者均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干预组应用综合护理措施,比照组中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组间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83%(23/24);比照组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2.50%(15/24),即两组患者的各数据间比较具有可比性;在经过分别护理后,干预组中的静脉炎发生率为33.33%;比照组组中的静脉炎发生率为70.83%.比照组中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比干预组高,数据比对有意义,即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以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瞿广素;罗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一组病因不明、各项现代手段检查无任何器质性病变,以持续半年以上的慢性、反复发作性极度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其症状表现常见于中医学的头痛、失眠、心悸、眩晕、郁证、虚劳等病症之中.
作者:李永清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