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效果分析

陆晓芳

关键词:急诊护理, 心肺复苏, 康复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肺复苏后患者56例(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随机分为急诊护理干预的观察组(28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8例),观察患者心率、动脉压、焦虑情绪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心率低,动脉压高,SAS评分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给予心肺复苏后患者急诊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焦虑情绪,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健康必读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综合心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各项CLVQOL生活质量评分均较低(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CLVQOL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通过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综合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该护理干预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陈志丹;张前秀;陈洪珍;周锡毅;郭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

    目的: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方法:纳入我院于2017.5月-2018.10月间收治的93例脑梗塞患者,采用电脑随机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观察组在入院后第3天开始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常规进行康复护理,评价两组患者语言、肢体功能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语言、肢体功能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语言、肢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功能恢复.

    作者:吴翠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循证护理理念对提高手术器械消毒质量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理念对提高手术器械消毒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需要消毒在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手术器械6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理念)和观察组(循证护理理念),对比两组的消毒质量.结果:相对比参照组,观察组手术器械消毒质量评分更高,器械灭菌合格率更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器械消毒期间实施循证护理理念,有效提高手术器械灭菌合格率,确保消毒质量.

    作者:崔怀承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阿奇霉素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方法:本此研究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儿中显效34例,有效17例,无效是3例,总有效率是94.44%,对照组患儿中显效27例,有效13例,无效是14例,总有效率是74.07%,可以明显看出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喘息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是2.4±0.6、3.9±0.8、5.3±1.2、11.3±2.9,对照组患儿的喘息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是3.6±0.8、5.3±0.9、7.2±1.3、16.4±3.8,可以明显看出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咳嗽症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胃癌术后吻合口瘘预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对胃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的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肠瘘患者24例,非肠瘘患者32例,对比分析该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3、5天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结果:非肠瘘患者术后PCT、CRP水平较术前均有升高,术后1、3天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术后5天呈明显下降趋势;肠瘘患者术后第3天较术后第1天PCT、CRP均明显升高,出现峰值后,于术后第5天下降;且ROC曲线下面积及敏感度CRP均高于PCT;结论:CRP在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预测作用优于PCT.

    作者:谢志远;岳婵娟;程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胸外伤患者预防肺不张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对胸外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胸外伤患者中抽选76例纳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历单双号分成常规组(38例,予常规护理)和综合组(38例,予综合护理干预),经护理后,对比两组肺功能和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后,综合组患者VC、MVV均大于常规组,肺不张发生率(10.53%)和肺部感染发生率(5.26%)均分别低于常规组的26.32%、21.0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胸外伤后,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防止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赖娟;漆纯;黄艳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效果和术中出血量观察

    目的:探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效果和术中出血量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2018年9月作为研究时间段,以此间收治的9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依照随机数分配发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调节水电解质紊乱、抗炎等常规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是85.7±14.5、102.5±11.7、15.9±4.3,而对照组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是128.7±17.2、139.5±12.5、20.6±5.8,治疗组明显效果要高于对照组,结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97.78%,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是82.22%.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数据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效果显著,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安全程度更高,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大范围内推荐.

    作者:王俊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症患者综合治疗79例观察思考研究

    目的:研究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焦虑症的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至2018年在我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人民医院内二科院接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患者129例,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其进行筛查,其中有79例患者患有合并焦虑症,将该7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心绞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抗焦虑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冠心病患者合并患有焦虑症的概率高达61.2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7.5%,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7.44%(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合并患有焦虑症的可能性较大,在进行冠心病治疗时,应确定患者是否患焦虑症并实施针对性的综合治疗,这对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有着较好的积极意义,因此,值得推广.

    作者:杨少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应用亲情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亲情管理模式在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为开展社区糖尿病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6月在我中心燕兴社区签约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户.对照组给予实施家庭医生签约的糖尿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即社区慢性病常规管理模式进行健康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亲情管理模式.结果:经过亲情管理的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亲情管理模式在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可显著提高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水平和自我效能,有利于血糖的控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宁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对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肿瘤化疗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100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对照组(n=50)施予常规护理方法行健康教育,观察组(n=50)施予临床护理路径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教育达标率为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2.0%.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肿瘤化疗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患者护理满意度佳,对健康教育知晓度明显提高,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俊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整体护理程序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程序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因小儿腹泻入院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跟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观察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程序.观察两组患者的止泻天数、住院天数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泻天数与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腹泻的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程序,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止泻天数以及住院天数,增加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的恢复,减少了对于患者的生活所带来的不便,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基层医院中层干部工作现状与管理能力的调研分析

    目的:通过对医院中层干部工作现状与管理能力的调查,为制定中层干部的培训计划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通过在线调查方式,对青村镇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6名中层干部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中层干部的工作现状与管理能力,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个人认为对科室管理尽了自己精力的80%及以上的占36.96%、30%及以下的占8.70%;个人管理能力基本发挥的占80.43%,充分发挥的占10.87%;没有发挥好的占8.70%;个人综合素质基本胜任工作岗位的占78.26%,完全胜任的占15.22%,较难胜任的占6.52%;认为自己管理的强项是执行力和沟通协调,分别占69.57%和65.22%,而差的是管理的创新力,占6.52%;对现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满意度显示:有71.7%的干部不满意目前的考核形式,认为考核维度不够全面,考核标准不够细化,考核方法不够客观公正,考核结果没有完全与工作绩效挂钩,考核流于形式.结论:目前,基层医院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参差不齐,亟需规范化培训和干部考核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作者:蒋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急诊护理中避免纠纷的注意事项探讨

    急诊科是医疗活动较为集中的地方,所接收的患者多以重、危和急为主,并担任着抢救等主要任务;除此之外,该科室还是医疗纠纷的高发地,是医院管理的重点.伴随近几年医患关系的愈发紧张,使得医疗纠纷情况的发生不断递增,致使医患关系和问题处理已成为当前医院关注的重点问题.缺乏法律意识、工作经验缺乏、护患关系紧张和服务态度差等,均是诱发急诊护理纠纷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相应的应对措施化制定,并归纳几点处理护患纠纷问题的技巧,现对急诊护理中防止纠纷发生的注意事项做如下报告.

    作者:陈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前瞻性护理对临床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前瞻性护理对临床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136例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并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前瞻性护理,1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各项MOSA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MOSA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护理前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各项MOS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攻击事件发生率为,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对临床精神分裂症伴有攻击行为患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攻击行为状况、减少攻击事件发生率,对维护患者自身及他人安全有着重要作用,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乔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管理

    目的:探究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实施营养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40例患者采取实施常规营养模式,实验组为40例患者采取实施营养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摄入情况即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实验组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数据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重度患者实施营养管理模式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而且能够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刘雅玫;黄敏;黄小芬;陈宏谋;覃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对体检采血后穿刺点按压情况的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对体检采血患者施予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32例体检采血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66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66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穿刺点按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好于A组患者,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能够降低体检采血患者其各类穿刺点按压不良反应的产生,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作者:苏燕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康复功能锻炼在骨折术后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康复功能锻炼在骨折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在2017年5月份到2018年5月份收治100例骨折术后病人,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为一般护理工作,观察组为康复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功能恢复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功能恢复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的分析,观察组的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0%,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为p<0.05.结论:康复功能锻炼应用到骨折术后病人护理中,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患者各项功能尽快康复.

    作者:穆瑞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消渴除痹方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8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消渴除痹方中药熏洗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本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合并患有周围神经病变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运动、口服药或胰岛素予以降糖处理及采用甲钴胺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消渴除痹方中药熏洗每日1次,两组持续治疗20天,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周围神经病变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2.5%,治疗组有效率92.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消渴除痹方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雪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探索热塑水解膜的收缩性对头颈部肿瘤摆位误差的影响

    目的:通过增加补偿片的方法,研究热塑水解膜的收缩性对等中心摆位误差的影响[1].方法:在头颈肩模制作过程中,选取4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通过激光灯对线、头颈肩架固定、垫空心透明头枕制作头颈肩模,分为两组,A为对照组、B为研究组,每组20例.A组患者制模时空心透明头枕下不垫3mm补偿片,B组在制模时空心透明头枕下垫3mm补偿片,分别于制模后20分钟和24小时于眉弓处沿两侧垂直头颈肩架板测量膜平均收缩4.5mm[2].A组制作完头颈肩膜20分钟后即行CT模拟定位,B组于制模24小时后CT模拟定位,通过TPS制作计划、校位后首次治疗摆位测量等中心X(左、右)、Y(头、脚)、Z(前、后)方向误差值.结果:统计得出两组在X、Y、Z方向误差分别为A组为(1.572±0.909)mm、(1.477±0.542)mm和(1.827±0.789)mm;B组为(1.383±0.837)mm、(1.422±0.944)mm和(0.844±0.584)mm;成组T检验p值X、Y、Z三个方向分别为0.535,0.811,0.001,两组在X轴、Y轴方向P>0.05无显著性差异,Z轴方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加垫补偿片制作头颈肩模后24小时定位能够降低体模收缩造成面部压迫不适;同时降低头颈部肿瘤等中心摆位误差,进一步提高放射治疗等中心摆位精度.

    作者:郭振能;胡琴;周进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自动发药系统在门诊药房工作中的应用与优化探析

    目的:持续优化门诊的自动化系统建设.方法:对现有的自动发药系统流程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其优点和缺点,并得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结果和讨论:药品的排放位置对于智能系统来讲较为重要,便于快速的运行和减低出错率,制定相关的应急预案避免意外的发生,不断的优化管理制度便于应对智能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尽量降低患者取药的时间,通过以上的种种方法不断提高自动发药系统的运行能力.

    作者:秦丽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健康必读杂志

健康必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