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整体护理程序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张婷婷

关键词:整体护理程序, 小儿腹泻, 止泻天数, 住院天数
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程序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因小儿腹泻入院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跟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观察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程序.观察两组患者的止泻天数、住院天数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泻天数与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腹泻的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程序,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止泻天数以及住院天数,增加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的恢复,减少了对于患者的生活所带来的不便,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健康必读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护理中避免纠纷的注意事项探讨

    急诊科是医疗活动较为集中的地方,所接收的患者多以重、危和急为主,并担任着抢救等主要任务;除此之外,该科室还是医疗纠纷的高发地,是医院管理的重点.伴随近几年医患关系的愈发紧张,使得医疗纠纷情况的发生不断递增,致使医患关系和问题处理已成为当前医院关注的重点问题.缺乏法律意识、工作经验缺乏、护患关系紧张和服务态度差等,均是诱发急诊护理纠纷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对相应的应对措施化制定,并归纳几点处理护患纠纷问题的技巧,现对急诊护理中防止纠纷发生的注意事项做如下报告.

    作者:陈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探究

    目的:分析在产科中利用无痛分娩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09月-2018年09月中入院的产妇中选择112例展开研究,根据1:1的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即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中有51例患者,其中对比组中产妇应用传统方式分娩;研究组则应用无痛分娩技术,探讨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以及产妇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等.结果:研究组中的总镇痛人数高达49例,总有效率则为95.08%;对比组中的总镇痛人数有38例,总有效率为74.15%,组间的数据进行比较之后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总产程用时显著少于对比组;但是其经阴道分娩率却显著高于对比组,组间数据差异对比较为显著,且P<0.05,具有临床不均衡性.另外,两组产妇在产后2h内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指标上并没有临床差异性,即P>0.05.结论:在产科中应用无痛分娩技术,可以大程度上的实现无痛分娩,同时还能够提高母婴安全,具有临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作者:季静霞;孙振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消化内科治疗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措施以及效果研究

    目的:消化内科治疗胃与十二指肠的有效手段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检查及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作为观察病例,评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施针对性治疗后,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32.5±3.8)天.在临床治疗效果上,具体情况分布为:效果显著例数总例数的71.25%,一般有效例数总例数的22.50%,无效例数占总例数的6.25%.经统计,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75%(75/80),这就表明该研究所用的治疗方法在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论:治疗胃与十二指肠的有效手段为质子泵抑制剂药物或者铋剂加以抗生素并配合针对性药物联合治疗,不仅符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还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提高患者的整体痊愈率.

    作者:朱应付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大病患者尿β2-微球蛋白检测临床分析

    目的:对400例本院门诊大病患者进行尿β2-微球蛋白测定分析及临床意义.方法:400例大病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大病组有122例提示肾功能早期受损,占28%.结论:大病患者多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需长期门诊服药治疗,所以定期检测β2-微球蛋白,辅助评估肾脏的早期损害,及早干预治疗.

    作者:李克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阿奇霉素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方法:本此研究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儿中显效34例,有效17例,无效是3例,总有效率是94.44%,对照组患儿中显效27例,有效13例,无效是14例,总有效率是74.07%,可以明显看出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喘息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是2.4±0.6、3.9±0.8、5.3±1.2、11.3±2.9,对照组患儿的喘息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是3.6±0.8、5.3±0.9、7.2±1.3、16.4±3.8,可以明显看出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咳嗽症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高频超声评估跟腱断裂修复术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高频超声评估跟腱断裂修复术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跟腱断裂修复术患者,例数5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7年1月2日到2018年2月5日,在患者术后对患者实施高频超声评估,观察患者周边软组织情况、内部回声、跟腱包膜.结果:术处跟腱厚度平均值(14.01±3.15)mm、宽度平均值(27.15±4.41)mm与健侧跟腱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50例患者中连续性完整患者有40例、部分再断裂患者2例、完全再断裂患者1例、粘连患者有7例;其中1例完全再断裂患者以及1例部分再断裂患者经过手术证实,1例部分再断裂患者未实施手术治疗.结论:高频超声能作为评价跟腱断裂修复术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像学方式,从而能为患者术后康复提供指导.

    作者:黄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细节管理护理理念在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护理理念在消毒供应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近期的消毒供应室医护人员5名作为观察对象,并分析细节管理实施前后医护人员职业损害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医院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细节管理后医护人员的职业损害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且实施细节管理后医护人员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有积极意义,能够有效地降低医护人员职业损害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各科室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刘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急诊分诊安全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探究

    目的:探究安全模式下的急诊分诊护理质量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分诊患者共100例,其中2017年1~5月的患者采取常规化的护理模式,归纳为对照组共有50例,2017年6~12月的患者采取急诊分诊安全护理模式,归纳为观察组共有50例,分析我院在过去一年不同时间段内的护理变革效应,针对护理的中的一般性指标: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病理认知护理、护理形象展示等5个层面进行护理的评分对比,做为两组的护理影响评测内容之一,再转换视角收集患者的反馈,了解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整理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做为护理质量的测评内容之二.结果:观察组的整体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更高.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救争分夺秒,对于安全的要求较高,护理上采取急诊分诊安全模式,极大的充实了安全空缺,使得护理的质量,在安全的保障下得到提升.

    作者:徐秀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1例CKD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突发心脏骤停抢救的护理体会

    2018年1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血透室突发一例心脏骤停患者,予积极抢救,复苏成功后顺利转入重症监护室,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患者李某,女,76岁,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糖尿病肾病史,近 3 个月肾功能持续恶化,出现无尿并心衰症状,在我院肾内科给予透析治疗后,患者有间断性胸闷症状,在给予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及放置半永久置管后,在急诊规律透析治疗,于今日转入我院北区透析室进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于13:30开始血液透析治疗,血流量180ml/min ,设定时间4小时,超滤量1000ml,低分子抗凝;上机血压150/70mmHg,心率78次/分,给予吸氧1L/min未诉特殊不适.13:55时患者诉憋气,请示医生,遵医嘱将氧流量调至3L/min,13:56突然意识丧失,呼之不应,无自主呼吸,颈动脉未触及搏动,即刻给予回血并行胸外按压,开放气道、面罩及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呼叫麻醉科协助气管插管.14:00心电图示直线,指尖氧饱和度20%,血压测不出.14:04、14:07、14:10分别予肾上腺素1mg静推,5%碳酸氢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4:10麻醉科气管插管成功,14:12静推多巴胺20mg,逐渐开始出现自主心率,指尖血氧饱和度缓慢升高至90%左右,14:17再次给予肾上腺素1mg.14:20多巴胺300mg+生理盐水70ml 静点,14:24血压 219/99mmHg,心率 68 次/分,血氧饱和度95%,复苏过程中多次观察双侧瞳孔直径3mm,对光反射差;无自主呼吸,始终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呼之患者无意识反应.充分告知患者家属抢救过程及可能导致呼吸心跳骤停的原因(严重心律失常、心跳骤停,脑血管意外等),家属表示理解,并同意循环稳定后转入监护病房继续治疗.

    作者:胡盼;魏娜;廉晓志;陈羽彤;王迪;刘鑫;张申奥;柴雅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基层疾控机构的卫生应急处理管理分析

    目的:分析基层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建设,旨在提高其能力水平.方法:收集8所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专业工作人员配比、学历构成、是否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相应训练等等,了解目前卫生院及人员应急反应能力状况,以此为基础探讨应急反应能力建设.结果:除1所乡(镇)级机构未制定具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外,其余均有预案和程度不同的准备,初步形成了应急体系,其中较高级别的县级医疗机构应急能力更强,相比之下乡(镇)级机构人员学历水平、机构整体应急能力都较弱,因此各级均需进行应急反应能力建设,尤其是对基层卫生院更应加大力度.结论: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相关政府部门应起好监督、领导作用,在各级卫生院的共同努力下提升整体应急反应能力,尽量避免或减少突发疾病给人类带来的伤害.

    作者:尹艳梅;隋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纸塑包装物品灭菌后发生湿包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纸塑包装物品通过灭菌之后发生湿包具体原因和解决策略.方法:采用对比的方式分析纸塑包装物品具体的摆放情况,灭菌物品策略、出压力蒸汽灭菌器具体时间和湿包原因.结果:灭菌物品时间和湿包之间有关系,时间越长湿包越难以形成;灭菌物品的摆放方式和发生湿包之间有密切关系;物品的保障组合方式和发生湿包之间有关.结论:灭菌物品可以通过单层竖放,在灭菌过程中可以延长时间,有效降低发生湿包的概率.

    作者:易行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观察手术室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子宫肌瘤切除术实际价值

    目的:探讨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时采取手术室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普通护理模式,而观察组患者采取手术室优质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评分更高(P<0.05);护理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SDS、SAS评分均较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评分较对照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改善效果更优(P<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子宫肌瘤切除术对于降低患者的抑郁、焦虑的情绪,并且提高手术效果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作者:徐李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江川区2008~2017年孕产妇死亡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江川区孕产妇死亡监测分析,探讨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制定有效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江川区2008~2017年孕产妇死亡监测资料.结果:近10年来孕产妇死亡率曲折波动,10年间死因顺位为产科出血,急性脂肪肝、低蛋白血症、猝死、甲型H1N1流感、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病.直接产科原因占死亡总人数的33.33%,死亡率有下降趋势,妊娠合并症引起的死亡比例有所增加.结论:近10年孕产妇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妊娠合并症等间接产科死亡因素呈上升趋势,提示孕产妇死亡控制已面临间接产科死亡因素引起的新挑战,应及时采取策略,调整干预措施.

    作者:周艳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25例局麻联合静脉麻醉下行急诊剖宫产手术的护理配合

    总结了25例局麻联合静脉麻醉下行急诊剖宫产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护理、麻醉方式介绍、器械护士及巡回护士配合要点.局麻联合静脉麻醉下行急诊剖宫产手术逐年增加,应对产妇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同时做好物品、仪器准备及人员有效配对手术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忠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观察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对体检采血后穿刺点按压情况的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对体检采血患者施予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32例体检采血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66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的66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穿刺点按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好于A组患者,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能够降低体检采血患者其各类穿刺点按压不良反应的产生,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作者:苏燕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探索热塑水解膜的收缩性对头颈部肿瘤摆位误差的影响

    目的:通过增加补偿片的方法,研究热塑水解膜的收缩性对等中心摆位误差的影响[1].方法:在头颈肩模制作过程中,选取4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通过激光灯对线、头颈肩架固定、垫空心透明头枕制作头颈肩模,分为两组,A为对照组、B为研究组,每组20例.A组患者制模时空心透明头枕下不垫3mm补偿片,B组在制模时空心透明头枕下垫3mm补偿片,分别于制模后20分钟和24小时于眉弓处沿两侧垂直头颈肩架板测量膜平均收缩4.5mm[2].A组制作完头颈肩膜20分钟后即行CT模拟定位,B组于制模24小时后CT模拟定位,通过TPS制作计划、校位后首次治疗摆位测量等中心X(左、右)、Y(头、脚)、Z(前、后)方向误差值.结果:统计得出两组在X、Y、Z方向误差分别为A组为(1.572±0.909)mm、(1.477±0.542)mm和(1.827±0.789)mm;B组为(1.383±0.837)mm、(1.422±0.944)mm和(0.844±0.584)mm;成组T检验p值X、Y、Z三个方向分别为0.535,0.811,0.001,两组在X轴、Y轴方向P>0.05无显著性差异,Z轴方向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加垫补偿片制作头颈肩模后24小时定位能够降低体模收缩造成面部压迫不适;同时降低头颈部肿瘤等中心摆位误差,进一步提高放射治疗等中心摆位精度.

    作者:郭振能;胡琴;周进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非肾科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非肾科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09月至2018年08月收治的研究对象为152例非肾科住院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年龄段的不同分为三组,即青年组(≤40岁)、中年组(40-60岁)、老年组(≥61岁).结果:青年组以肾性所占比例高,中年组以肾性所占比例高,老年组以肾前性所占比例高.肾前性病因的治愈率为48.68%,肾性治愈率为41.94%,肾后性治愈率为63.64%,A/C治愈率为0.00%,不明原因治愈率为50.00%.结论:急性肾损伤可分布于各科室,以肾前性因素为常见,其次为肾性因素,前者因素见于心功能不全,后者因素见于药物,为此尽早确诊该疾病病因十分重要,可通过HB、TBIL、血磷等指标水平判断预后效果.

    作者:王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居民家庭患病率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关系研究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相关的生命质量关注度进一步提高.中国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社会结构,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也直接影响着生命质量水平.本研究使用修订的WHO-BREF量表,分析家庭成员两周患病率、一年住院率及半年慢性病患病率与居民生命质量指标的关系,发现综合指标中家庭成员患病率与生命质量分值高度相关.生命质量自评与自身患病率高度相关,家庭中其他成员患病率与被调查者生命质量指标未显示重要相关性.

    作者:许静怡;汤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临床诊断中MRI与颅脑CT的临床价值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对比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临床诊断中MRI与颅脑CT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3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上述患者分别接受MRI检查与颅脑CT检查,对两种检查措施的脑梗死不同发作时间检出情况、各病灶部位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MRI检查的总检出率明显较颅脑CT检查高,P<0.05;MRI检查的额叶、颞叶、小脑及顶叶检出率均明显较颅脑CT检查高,P<0.05;两种检查措施的脑室旁检出率、基底节区检出率比较,P>0.05.结论:在多发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应用MRI于颅脑CT均可获得理想的效果,临床医务人员可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影像学检查方式进行合理选择.

    作者:黄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在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盆腔炎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盆腔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疾病相关知识总掌握度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2%(P<0.05);研究组对健康教育、护理技巧、服务态度、护理能力的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盆腔炎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可提升其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芬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健康必读杂志

健康必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