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花蕾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风险的发生因素并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本院进行手术的患者126个,均等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63个.A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方法进行护理;B组除了做和A组一样的护理外,另外实行防范护理风险的对策.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所受护理的满意度.结果:B组患者的总满意度大大高于A组(P<0.05);B组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大大低于A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采取有针对性的防风险措施能够大大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患者的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克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对于腕部外伤手术后存在感觉运动障碍患者采取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于术后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针灸疗法进行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腕部感觉运动障碍恢复总有效率是97.06%,较对照组的85.29%具有显著优势(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腕关节运动功能指标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恢复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对于腕部外伤术后存在感觉运动障碍患者采取针灸疗法,可促进患者感觉运动功能恢复,针灸疗法值得在腕部外伤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推广.
作者:陈叶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康复护理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近三年90例跟骨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并把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各45例.术后对照组患者用常规护理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法进行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恢复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于实施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有效的作用,在提高临床效果、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同时,还改善了医护关系,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睢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2016年12月针对12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本组全部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6~24个月,效果满意.结论:踝关节骨折给予术前、术后相应的护理干预能促进伤口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楼晓庆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中的口腔护理方法,观察开展效果.方法: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接收的社区内就诊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着重开展口腔护理,对照组护理常规开展,但口腔护理并未进行,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龋率、牙周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口腔健康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护理中开展口腔护理后,可有效的提升社区人口的口腔健康程度,并提升其对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胡贵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相关的生命质量关注度进一步提高.中国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社会结构,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也直接影响着生命质量水平.本研究使用修订的WHO-BREF量表,分析家庭成员两周患病率、一年住院率及半年慢性病患病率与居民生命质量指标的关系,发现综合指标中家庭成员患病率与生命质量分值高度相关.生命质量自评与自身患病率高度相关,家庭中其他成员患病率与被调查者生命质量指标未显示重要相关性.
作者:许静怡;汤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开展微创血肿清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肿清除情况.结果:观察组83.33%总有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P<0.05).治疗前,两组TNF-α、IL-6、SF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4d,观察组TNF-α、IL-6、S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后炎症相关因子水平均比治疗前提高(P<0.05).结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疗效显著,改善血肿,减轻炎症反应,大限度降低对神经功能的损伤.
作者:邵双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针对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因此,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陈根宝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针对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门诊换药的护理方法及重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到我院进行切开引流术治疗的96例肛周脓肿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换药时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加强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门诊换药护理满意率为93.75%,对照组为70.83%,差异明显(P<0.05).结论:加强门诊换药护理能够减轻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苗苗;李建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引言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痴呆.随着人口老龄化,AD发病越来越多,是当前公共卫生医学关注的问题.全世界范围内65岁以上患病率8.4%,60~90岁人中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指数增长[1].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全球将有2900万痴呆患者,其中2/3为AD;预计到2050年全球AD将超过8000万.由于其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当被真正临床诊断时,已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对于其治疗仅局限于改善症状,无法逆转其病理过程,因此疾病的早期诊断、干预尤为重要.影像医学的发展,MRI 对其诊断起着积极作用.DTI 广泛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颅内肿瘤、多发性硬化、癫痫等疾病,对 AD 早期诊断发挥重要作用 [2].本文将DTI技术对AD诊断进行综述.
作者:凡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7年7月~2018年3月间住院治疗的130例患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额外采取肢体语言与患儿沟通.结果:实验组患儿依从性好的比例(97.3%)明显高于对照组(84.0%),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6.0%)明显高于对照组(78.6%),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小儿护理中应用肢体语言沟通能有效提高患儿护理依从性及其家属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任美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综合优质护理应用到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接收的66例动态心电图检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前一组采取常规护理,后一组采取综合优质护理.比较检查效果.结果: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运用于动态心电图检查中效果可靠,能有效控制不良事件,建议大力推广.
作者:徐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雌激素与孕激素联合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80例2017.1至2018.1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孕激素治疗,雌孕激素组则采取雌激素+孕激素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阴道出血持续天数、阴道出血量水平;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子宫内膜厚度;不良反应.结果:雌孕激素组疾病疗效、阴道出血持续天数、阴道出血量水平、生活质量、子宫内膜厚度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雌孕激素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相似,P>0.05.结论:雌激素+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效果好.
作者:米小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临床胃溃疡治疗应用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对于胃粘膜愈合治疗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胃溃疡患者,采用单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予以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的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铝碳酸镁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两个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病灶愈合有效率为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67%,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胃溃疡病症治疗采用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方式治疗的方式,不仅可有助于溃疡黏膜的愈合,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秦必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探究在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黄芪建中汤配合艾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93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n=47)和研究组(n=46),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黄芪建中汤配合艾灸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分值大小.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5.7%高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7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上腹不适、胃脘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分值远低于对照组的分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黄芪建中汤结合艾灸的方式效果显著,有效地改善了炎症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保护了患者脾胃.临床效果确切,值得广大患者信赖并予以推广.
作者:陈玉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服务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平均分成两组,以50例为一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护理满意度.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焦虑评分、抑郁评分、FPG、2hPG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糖指标,而且还能减轻患者消极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杨晓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我院的胰腺癌患者采取了阑尾炎手术治疗后进行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胰腺癌的患者40例,术后配合舒适护理.比较本组护理前后VAS评分.结果:本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有明显差异(P<0.05),取得了满意效果.结论:手术后配合舒适护理胰腺癌的疗效突出,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淑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拟诊乳腺癌患者36例女性患者都采用核磁共振进行检查,观察诊断结果.结果:核磁共振上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敏感度为96.0%,特异度为73.3%,显示了比较好的效果.结论:核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中可以更全面的反映病灶的生物学特点,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上手术及治疗方案的确定,值得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应用.
作者:焦洪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理念对提高手术器械消毒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需要消毒在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手术器械6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理念)和观察组(循证护理理念),对比两组的消毒质量.结果:相对比参照组,观察组手术器械消毒质量评分更高,器械灭菌合格率更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器械消毒期间实施循证护理理念,有效提高手术器械灭菌合格率,确保消毒质量.
作者:崔怀承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助产师助产对产妇分娩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160位产妇,使用随机分组办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的产妇各是80位,对照组的产妇使用常规护理手段,也就是说,对照组的产妇在生产之前是不会和助产师接触,而观察组的产妇在孕期的时候便被助产师所护理,例如,助产师对产妇增强健康教育,并且在产期指导产妇怎样减轻疼痛以及生产之后怎样喂养婴儿,对两组产妇的分娩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分娩形式明显优过对照组的产妇(P<0.01),观察组产妇经过生产之后的出血情况以及生产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产妇(P<0.01).结论:助产师全程对产妇展开助产工作明显可以提升产妇的分娩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被推广以及广泛应用.
作者:陈燕;徐淑琳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