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目的:分析定期体检早期发现脑卒中危险因素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496例医院体检中心连续3年行健康体检的检查者,采集体检者的一般资料与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多数体检者存在一定的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检出率逐渐升高,这与体检者存在缺乏锻炼、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危险因素有密切的相关性.结论:对于存在慢性疾病以及肥胖的患者,需要加强健康教育,从而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进一步降低临床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静脉用药调配室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的效果.方法: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对某院静脉用药调配室的调配工作进行管理,对比六西格玛管理法应用前、后的管理质量,包括调配差错率、静脉用药调配室工作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六西格玛管理法应用后静脉用药调配室的调配差错率(0.09%)低于应用前(0.48%),差异显著(P<0.05);六西格玛管理法应用后的静脉用药调配室人均日调配量多于应用前,且单方调配时间与取药等候时间均短于应用前,差异显著(P<0.05);六西格玛管理法应用后的患者满意度(97.0%)高于应用前(88.0%),差异显著(P<0.05).结论:静脉用药调配室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调配差错率,提高静脉用药调配室工作效率以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行.
作者:卢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行胺碘酮及美托洛尔联合静脉注射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邱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本次研究分析在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诊断中采用腹部CT与腹部MR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当中选取,总共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从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根据不同的诊断方式对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腹部MRI诊断,对比组患者采用腹部CT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价值.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不同诊断方式下的诊断价值,通过诊断阳性率评判其诊断效果,采用MRI诊断的阳性检出率较高,并且对比之下与对比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对8mm以下结石的检出率,通过其检出率评判其诊断质量,根据结果数据得知,采用MRI诊断的检出率较高,并且对比之下与对比组患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实,在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诊断中,腹部MRI诊断效果较好,诊断准确率较高,为优质诊断方式,但是诊断费用较高.
作者:王欣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针对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中风后遗症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因此,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作者:陈根宝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给予慢性胃溃疡病患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71例慢性胃溃疡病患随机分成研究组(36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则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CRP均降低,胃黏膜溃疡面积均缩小,但研究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护理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8%,显著低于对照组17.14%的发生率(P<0.05).结论:针对慢性胃溃疡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徐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集到的100份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管理.结果:观察组手卫生、消毒液浓度、灭菌物品、器械清洗消毒、物品清洗消毒以及除锈的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PDCA循环法可以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石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胶囊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0月该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硝酸甘油、硝苯地平、倍他乐克、阿司匹林及复方丹参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胶囊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血脂各项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及LC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胶囊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丹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骨科护理风险,采取有效的风险机制管理方案,促进骨科护理质量的提升.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在分析护理风险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风险机制管理方案,比较风险机制管理方案实施前后护理风险发生情况.结果:风险机制管理方案实施后与实施前比较,各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分析骨科护理风险的基础上,实施骨科护理风险机制管理方案,能够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进一步提高骨科护理质量;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作者:孙利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提高护生的临床经验和风险意识,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更好应对在母婴护理医患纠纷处理中暴露的问题.方法:选择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校120位护生为研究主体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人员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60例;对照组成员实行常规教学法,观察组成员实行基于微课教育的妇产科护理教学,对比2组成员的考核成绩及教学方法评价结果.结果:经观察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操作成绩、理论成绩及病历书写成绩各项指标相比差异较为显著,2组具备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微课教育的出现为妇产科护理学提供了新的教育方式,但是微课教育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影响微课教育的普及应用,帮助护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基础和护理水平.
作者:陈哲;李桂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TVCDU)在输卵管间质部妊娠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7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40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患者,分别采取经腹超声检查与经阴道彩超(TVCDU)诊断,回顾分析不同方法对应的诊断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确诊,TCVDU诊断准确率为90.00%,高于经腹部超声72.50%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性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超对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实际应用中可视情况采取腹部与阴道超声联合诊断方法,从而降低误诊率.
作者:王艳蕾;宋鹏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纸塑包装物品通过灭菌之后发生湿包具体原因和解决策略.方法:采用对比的方式分析纸塑包装物品具体的摆放情况,灭菌物品策略、出压力蒸汽灭菌器具体时间和湿包原因.结果:灭菌物品时间和湿包之间有关系,时间越长湿包越难以形成;灭菌物品的摆放方式和发生湿包之间有密切关系;物品的保障组合方式和发生湿包之间有关.结论:灭菌物品可以通过单层竖放,在灭菌过程中可以延长时间,有效降低发生湿包的概率.
作者:易行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医疗设备在医院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医院总体运营有着重要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影像设备中应用计算机已成为当前发展趋势.本文首先分析计算机在医疗影像设备中的应用现状,然后重点探讨实际应用设计.
作者:黄小林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康复功能锻炼在骨折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在2017年5月份到2018年5月份收治100例骨折术后病人,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为一般护理工作,观察组为康复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功能恢复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功能恢复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的分析,观察组的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0%,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为p<0.05.结论:康复功能锻炼应用到骨折术后病人护理中,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患者各项功能尽快康复.
作者:穆瑞英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在阑尾炎手术中应用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60例阑尾炎患者进行探究分析,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实验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运动阻滞情况差于实验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阑尾炎患者手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更好、起效时间更快.
作者:胡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安全模式下的急诊分诊护理质量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分诊患者共100例,其中2017年1~5月的患者采取常规化的护理模式,归纳为对照组共有50例,2017年6~12月的患者采取急诊分诊安全护理模式,归纳为观察组共有50例,分析我院在过去一年不同时间段内的护理变革效应,针对护理的中的一般性指标: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病理认知护理、护理形象展示等5个层面进行护理的评分对比,做为两组的护理影响评测内容之一,再转换视角收集患者的反馈,了解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整理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做为护理质量的测评内容之二.结果:观察组的整体护理评分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更高.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救争分夺秒,对于安全的要求较高,护理上采取急诊分诊安全模式,极大的充实了安全空缺,使得护理的质量,在安全的保障下得到提升.
作者:徐秀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阑尾炎患者行小切口阑尾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8月-2017.10月间收治的98例阑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9例,实验组接受小切口阑尾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切口手术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手术各指标用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用时、切口长度、术后排气用时等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t=12.906、17.934、9.902、94.228、10.952,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例(4.08%),低于对照组6例(12.24%),(χ2=4.443,P<0.05).结论:临床采用小切口阑尾手术治疗阑尾炎后,患者手术及住院用时、切口长度均较短,术中出血量低.
作者:彭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将品管手法运用于门诊流程管理,比较改善前后病人候诊时间.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门诊病人候诊时间≧1h的人数由实施前的65人降至实施后的45人,目标达成率为95.2%,进步率为30.7%.通过品管圈活动有效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增强科内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进而不同程度提高了大家的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工作积极性等.
作者:吴琼;刘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脑卒中患者施予综合康复护理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脑卒中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42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综合康复护理的42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神经功能总分好于A组患者,P<0.05.结论:综合康复护理能够增强脑卒中患者自身的神经功能,并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作者:窦桂颖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压力性损伤的护理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其社区的发生率和患病率高于医院内获得性.社区卫生服务是预防压疮的第一步,如何采取干预措施降低社区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增进病人舒适,减少医疗资源的支出是近年来研究的关注点.本文从国内外社区预防压力性损伤的阻碍因素、护理干预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社区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提供借鉴.
作者:李娜;黄蔚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