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比观察阑尾炎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的实际效果

胡丹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阑尾炎, 评价
摘要:目的:探究在阑尾炎手术中应用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手术的60例阑尾炎患者进行探究分析,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0例,实验组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运动阻滞情况差于实验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阑尾炎患者手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更好、起效时间更快.
健康必读杂志相关文献
  • 人文沟通技能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的应用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合理利用人文沟通技能,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本文首先对医疗纠纷常见原因进行介绍,然后对人文沟通技能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探究,以期有效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作者:张晔稳;郝川;王玉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急性脑出血患者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在实际中运用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程序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实施急救护理程序,比较两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急救护理程序可使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作者:李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探究

    目的: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做出对比性分析.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儿童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选为主要的观察对象,同时依据临床方面的随机分配原则,将全部患儿分成对照组、研究组.向对照组患儿提供西药支持,向研究组患儿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溃疡愈合时间、疼痛评分指标、治疗有效情况、免疫功能改善、不良反应等.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98%),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38%),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上述项目的评比情况普遍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十分显著,推广价值更高,需要引起家长、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赵勤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一次性与多次性根管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有效性比较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一次性与多次性根管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88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多次性根管治疗,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72.7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27%显著低于对照组18.18%(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疗效优于多次性根管治疗,且并发症较少,可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拥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整体护理程序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程序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因小儿腹泻入院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跟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观察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整体护理程序.观察两组患者的止泻天数、住院天数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止泻天数与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腹泻的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程序,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止泻天数以及住院天数,增加患者以及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的恢复,减少了对于患者的生活所带来的不便,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婷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心力衰竭尿标本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现状

    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心力衰竭的病理机制较为复杂,尚未完全确立,对患者的神经、内分泌系统造成不同程度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早干预在一定的程度上为患者的生命延续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心衰患者尿标本对心衰诊断及预后分析具有一定的价值,现本文对慢性心衰患者尿标本进行分析,为心衰患者早期发现及评估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阿迪拉·帕力哈提;穆叶赛·尼加提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中医药治疗结节性痒疹的研究进展

    结节性痒疹(PN)是现代临床医学上较常见的一种瘙痒性皮肤病,因其剧痒,顽固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对结节性痒疹的治疗多以西医为主,然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并且长期服用西药造成的副作用较大,因此,近几年以中医治疗结节性痒疹的方法广泛应用,且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本文主要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和辩证治疗对结节性痒疹的中医药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周慧;景瑶瑶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品管圈在优化门诊流程管理中的应用

    将品管手法运用于门诊流程管理,比较改善前后病人候诊时间.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门诊病人候诊时间≧1h的人数由实施前的65人降至实施后的45人,目标达成率为95.2%,进步率为30.7%.通过品管圈活动有效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增强科内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进而不同程度提高了大家的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工作积极性等.

    作者:吴琼;刘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肾脏内分泌科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发生率降低中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研究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肾脏内分泌住院患者坠床/跌倒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肾脏内分泌科2015年3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1342例住院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肾脏内分泌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肾脏内分泌科护理的基础上,额外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发生坠床/跌倒事件,发生率为1.1%(8/719);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发生坠床/跌倒事件,发生率为0.2%(1/623).经比较,观察组患者坠床/跌倒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肾脏内分泌住院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坠床/跌倒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吴学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临床药师在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临床药师参与到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中,为我国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国外对于临床药师在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并对我国在此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临床药师参与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的具体措施.结果与讨论:造成糖尿病患者人数居高不下的因素有很多,为了更好地帮助糖尿病患者康复,需要临床药师积极参与到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中,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多项服务,从而促使糖尿病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王昭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n=40)和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实验组(n=40),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在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后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可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

    作者:袁小丽;解正洁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基于小切口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观察分析

    目的:对小切口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我院74例小儿疝气患者设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并分别给予小切口手术和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人数为35例和2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和78.37%,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分别为(1.4±1.2)cm和(3.7±1.4)cm、手术时间分别为(8.0±1.4)min和(18.7±2.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4±1.0)ml和(4.7±1.5)ml、住院时间分别为(2.0±0.4)d和(7.8±1.6)d,组间对比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且优化各项临床指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潘定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临床治疗心律失常中应用辛伐他汀的疗效安全性探讨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心律失常中应用辛伐他汀的疗效安全性.方法: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56例心律失常病人为对象,随机分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参照组使用美洛托尔治疗,研究组则加用辛伐他丁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安全性.结果:参照组治疗的总有效性是71.43%,研究组是92.86%(P<0.05);研究组病人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等次数均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对于心律失常的治疗,使用辛伐他汀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荐.

    作者:马龙胜;马登俊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物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在乳腺良性肿物的手术治疗之中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有乳腺良性肿物的患者,依据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均为患者40例.对照组的患者40例应用常规性的手术方案进行切除治疗,研究组的患者40例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进行切除治疗.对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对比两组手术的各项指标(手术所需的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以及手术的瘢痕),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包括局部血肿、患侧肿痛以及皮肤瘙痒等)以及患者的满意情况.结果:经过分析对比可以发现,研究的患者手术的各项指标和对照组的患者比较均明显要更好(P<0.05),并且研究组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也明显要更低(P<0.05),患者的满意情况也明显要更好(P<0.05).结论:在乳腺良性肿物的手术治疗之中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的效果较好,对于患者的创伤较小,降低了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保障了患者的安全,也促进了患者的尽早恢复,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作者:任俊杰;王成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PFNA、LPFP和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对比

    目的:研究PFNA、LPFP和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8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三组,每组20人,分别使用PFNA、LPFP和DHS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以及平均输血量方面,PFNA组患者明显优于LPFP组与DHS组患者(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式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均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中利用PFNA方式治疗组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少较少;使用PFNA与LPFP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在住院时间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优于DHS组,在对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孙宝俊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胸外伤患者预防肺不张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对胸外伤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胸外伤患者中抽选76例纳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历单双号分成常规组(38例,予常规护理)和综合组(38例,予综合护理干预),经护理后,对比两组肺功能和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后,综合组患者VC、MVV均大于常规组,肺不张发生率(10.53%)和肺部感染发生率(5.26%)均分别低于常规组的26.32%、21.0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胸外伤后,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防止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赖娟;漆纯;黄艳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和产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析对初产妇施以家庭协同护理干预,对其分娩结局、产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64例初产妇,按随机法分配成对照组、研究组,每组产妇32例,其中予以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施以家庭协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干预后效果.结果:经比较发现,研究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产妇4个月后的性生活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施以家庭协同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并利于产后及早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俊爽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脑梗死伴焦虑症患者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脑梗死伴焦虑症患者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的68例脑梗死伴焦虑症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分别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及常规治疗方式进行干预,主要包括活血化瘀治疗、脑部保护剂的应用和抗血小板聚集方式进行治疗,判别治疗效果.结果:经研究,实验组的焦虑评分(47.85±3.87)分与抑郁评分(46.91±4.58),实验组的NISSH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脑梗死伴焦虑症患者进行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1],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高旭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SBAR标准沟通模式用于规培护士带教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SBAR标准沟通模式用于规培护士带教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毕业后进入我院的60例规培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SBAR标准沟通模式,对比2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及沟通能力.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及沟通能力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BAR标准沟通模式用于规培护士带教中有利于提高护士临床知识掌握水平,促进带教老师与规培护士之间的沟通.

    作者:肖冬梅;孙素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基于微课教育的妇产科护理教学研究

    目的:提高护生的临床经验和风险意识,努力学习法律知识,更好应对在母婴护理医患纠纷处理中暴露的问题.方法:选择于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校120位护生为研究主体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人员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60例;对照组成员实行常规教学法,观察组成员实行基于微课教育的妇产科护理教学,对比2组成员的考核成绩及教学方法评价结果.结果:经观察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操作成绩、理论成绩及病历书写成绩各项指标相比差异较为显著,2组具备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微课教育的出现为妇产科护理学提供了新的教育方式,但是微课教育也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影响微课教育的普及应用,帮助护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基础和护理水平.

    作者:陈哲;李桂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健康必读杂志

健康必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