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荣
医疗设备在医院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医院总体运营有着重要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影像设备中应用计算机已成为当前发展趋势.本文首先分析计算机在医疗影像设备中的应用现状,然后重点探讨实际应用设计.
作者:黄小林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多模式管理干预对提高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入住我科的100例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依据多模式管理的要求在心理、护士行为、环境以及家庭干预等方面进行全面准确评估护理问题、系统分析、制订护理干预措施并予以实施,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统计两组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的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实验组在实施多模式管理干预后,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明显提高,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模式管理干预提高了护理实践的科学性,更好地发挥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将科研与临床经验、病人需求相结合,其合理性和先进性更能有效地指导护理实践,提供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提供优的护理,提高了患儿雾化吸入的依从性.
作者:蔡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总结并归纳个性化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吞咽障碍的效果及策略.方法:本文挑选我院80例脑梗塞患者,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在吞咽障碍上的效果.结果:护理后,给予个性化护理的观察组吞咽有效率为95.00%,远高于对照组的77.50%,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结论:在脑梗塞患者的护理中,个性化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的情况,临床效果显著,更具人文性.
作者:黄冬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本院2016年1月~2018年8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脑血管病人138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依据患者脑血管病后有无痴呆症状分组为痴呆组和非痴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MMSE评分、ADL评分、HIS评分以及神经缺损症状、颅脑影像学病变特征.结果:痴呆组患者的MMSE评分较非痴呆组患者明显更低,而痴呆组患者的ADL、HIS评分较非痴呆组患者显著更高(P<0.05);痴呆组患者与非痴呆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对比中,痴呆组患者的年龄超过75岁、受教育年限≤6年、存在脑卒中病史、合并糖尿病者的占比均较非痴呆组患者明显更高(P<0.05);痴呆组患者的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左半球脑梗死/出血以及前循环障碍和多发腔隙性梗死的占比均较非痴呆组患者明显更高,两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出现痴呆的风险较高,血管性痴呆疾病的危险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患者脑血管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卒中病史、合并糖尿病以及高龄和受教育水平等.
作者:李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210例接受血液检验的住院患者,按照不同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分为甲组、乙组、丙组,根据不同血液标本保存方式分为X组、Y组、Z组,再选取72例健康人群的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统计学分析不同血液标本处理方式对血液标本(碱性磷酸酶、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影响、不同保存方式对血液标本(血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的影响.结果:甲组和乙组在碱性磷酸酶、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组在碱性磷酸酶、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Y组血糖水平、乳酸脱氢酶水平与X组、Z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控制血液标本的保存和采集等能够提高血样标本质量,从而提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学琦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两组根管冲洗液预防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方法:选择临床慢性根尖周炎患牙,均为前牙共200颗.随机分为甲硝唑、氯亚明、生理盐水和3%过氧化氢、生理盐水组,每组各100颗牙.根管预备,冲洗,封药.1周后复诊检查.比较用两组冲洗液分别冲洗后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率.结果:甲硝唑、氯亚明、生理盐水组的根管治疗期间急症的发生率低于3%过氧化氢,生理盐水组.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根尖周炎,根管治疗中采用甲硝唑、氯亚明、生理盐水作冲洗液更有效.
作者:姚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鼻内镜之下复合手术对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出我院在2016年3月-2018年2月采用鼻内镜手术的5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将其作为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鼻内镜之下复合手术的5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将其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后其手术指标、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疗效、复发的发生率都优于A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而言,在对其运用鼻内镜之下复合手术后,能够控制好病情,并减少各类并发症的产生,促进鼻腔中健康的生理构造回归正常,可推广.
作者:刘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评价针刀治疗跖腱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1名跖腱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进行随访.观察指标包括早晨起床下地时第一步的疼痛和活动痛.疼痛程度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完成VAS评分.在完成治疗后的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再次完成VAS评分.结果:54患者坚持完成了治疗及随访(针刀组29人,局部封闭组25人),脱落率11.5%.在完成治疗后的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随访结果显示,针刀组疼痛症状缓解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局部封闭组(P
作者:谢起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因小儿肺炎而入院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跟观察组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患者,对照组50例患者.对照组采取一般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一般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天数以及患者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在本次探究中,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应用到小儿肺炎的治疗中,可以显著增强治疗效果,减少患儿的住院时间,促进了患儿的恢复,增强患儿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效果理想,建议在临床上进行推广跟应用.
作者:刘婷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中成药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门诊中成药处方,对其用药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抽查的1200张处方中有30张不合理,占2.5%,主要包括临床诊断书写不全13张,占不合理处方的1.08%,适应症不适宜5张,占不合理处方的0.42%,重复用药5张,占不合理处方的0.42%,,用法用量不适宜4张,占不合理处方的0.33%,遴选的药品不适宜2张,占不合理处方的0.17%,医师未签名1张,占不合理处方的0.08%.结论:我院中成药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不合理问题,有待质控科和药师的密切配合,继续加大考核力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万亚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阑尾炎患者行小切口阑尾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8月-2017.10月间收治的98例阑尾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9例,实验组接受小切口阑尾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切口手术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手术各指标用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住院用时、切口长度、术后排气用时等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t=12.906、17.934、9.902、94.228、10.952,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例(4.08%),低于对照组6例(12.24%),(χ2=4.443,P<0.05).结论:临床采用小切口阑尾手术治疗阑尾炎后,患者手术及住院用时、切口长度均较短,术中出血量低.
作者:彭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4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20例,对照组21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传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戒烟、戒酒以及运动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对比,实验组患者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性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戒烟、戒酒、运动等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护理干预能够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变,能够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同时,对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薛三学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治疗中以中药联合化疗方案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两组患者均采取标准化的结直肠癌Xleox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用中药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神经毒性反应以及骨髓抑制等毒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患者更低(P<0.05).结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治疗中,在常规化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药治疗方案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并缓解化疗毒副反应,该联合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谢仁辉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纸塑包装物品通过灭菌之后发生湿包具体原因和解决策略.方法:采用对比的方式分析纸塑包装物品具体的摆放情况,灭菌物品策略、出压力蒸汽灭菌器具体时间和湿包原因.结果:灭菌物品时间和湿包之间有关系,时间越长湿包越难以形成;灭菌物品的摆放方式和发生湿包之间有密切关系;物品的保障组合方式和发生湿包之间有关.结论:灭菌物品可以通过单层竖放,在灭菌过程中可以延长时间,有效降低发生湿包的概率.
作者:易行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一组病因不明、各项现代手段检查无任何器质性病变,以持续半年以上的慢性、反复发作性极度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其症状表现常见于中医学的头痛、失眠、心悸、眩晕、郁证、虚劳等病症之中.
作者:李永清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院前护理流程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挑选2016年9月—2018年9月于本院进行抢救的急危重症患者62例,由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1例,分别应用院前护理流程和传统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病情诊断、气管插管、静脉通道开通、吸氧、心肺复苏等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护理流程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较显著,能明显缩短患者抢救各操作时间,有助于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作者:石维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分化程度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检测对照组、高分级前列腺癌组、中低分级前列腺癌组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统计学分析比较其差异.结果:高分级前列腺癌组和中低分级前列腺癌组患者的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5),高分级前列腺癌组与中低分级前列腺癌组患者的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可能增加前列腺癌的发病,但与前列腺癌的分化程度无关.
作者:孙雪文;张志涛;张红艳;武旗;牛芳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医疗器械维修工作质量水平直接影响临床医疗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医疗器械维修应当形成综合型的体系,注重全面加强医疗器械的日常维修保养工作,在综合分析医疗器械现状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维修管理体系.
作者:杜彬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98例结直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手术室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后,能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程琦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普外二科收治的胃穿孔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胃穿孔临床诊断标准》,入院前两个月未使用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穿孔修补术有显著的效果,有着手术时间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和疼痛轻的优点.
作者:何修林 刊期: 2018年第13期